小窗寒夜
字体: 16 + -

第九十六章 家有国宝不自豪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于大洲还在甜水小学校里教书,小女儿格格已经满院子乱跑,害得姐姐美妮总是四下乱找。只有到了下午,夕阳要落下的时候,格格才会安静下来,一个人坐在状元府的台阶上,等着父亲于大洲下班回家。这时,美妮也会悄悄坐在格格身后,等着父亲伴着夕阳回家的身影出现在道路上。

    当父亲的身影出现在格格眼里的时候,格格会不顾一切的跑向父亲的怀里。这时候的甜水村是最温馨宁静的时刻。于大洲怀里抱着格格,一手牵着美妮,伴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

    格格很喜欢父亲抓住自己扔来扔去的感觉,左手扔出去像飞翔,右手抓回来是安全着地,每到这个时候,格格都会开心地咯咯笑个不停,于大洲也会把美妮像棍子一样,在身上舞来舞去,美妮似乎黏在父亲身上,父亲似乎要把美妮甩下身子,两个人像耍杂技一样,上下翻飞左拉右拽。

    学校上体育课时,美妮会领着格格去学校,看学校里的学生跟父亲打篮球。学校里的学生都认识美妮和格格,美妮也能喊出大多数学生的名字。

    操场上,二十多高个学生对阵于大洲率领的五六个矮个学生。哨声一响,二十多个学生像野马直奔于大洲奔去,抱腿的抱腿,抱腰的抱腰。一下子就让于大洲不能动一步。

    谢子成,抢球!抢球!别抱腿啊!美妮在旁边着急的喊道。

    大小姐!我们不敢松手,一松手于老师就像飞的一样,我们就抓不住了。谢子成跟美妮说话也没忘松手,趴在地上还在抱着于大洲。

    诶呀!这是篮球又不是橄榄球。美妮无奈的说道。

    姐,那个抱爹腰的是谁,怎么闭个眼睛啊?格格用手指着只管抱腰,不管看道的学生说道。

    那是熙俊,他就那样,就会抱腰。美妮很了解父亲手下的学生。

    姐!他们这算玩赖不?格格天真的问着美妮。

    天呐!都赖死了,我们回家吧,小妹,这看着闹心。美妮有些无奈的说完话,牵着格格小手离开了学校。

    学校放暑假的季节,于大洲会带着两个女儿下河捉鱼,上山打猎。去辽阳买衣服,去丹东吃海鲜。李清文有部私人福特轿车,于大洲也会开车,清闲的时候会自己开车带着玉敏儿和孩子沈阳,新京走一趟。

    溥仪是日本的傀儡,但溥仪不是吝啬鬼。于大洲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去皇宫探望溥仪。溥仪已经笑得再次合不拢嘴。

    溥仪特制两块玉牌,下旨钦封于大洲两个女儿美妮和格格为满洲国快乐公主和平安公主。

    溥仪看见美妮手里拿的小皮兜感觉特别好奇。溥仪很想知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整天的包不离身,包里装些什么,是吃的,还是用的,还是玩的。

    美妮!你兜里装的什么?能不能让大舅看看。溥仪笑着问道美妮。

    大舅,是叔叔送的玩具!美妮边说边将小皮兜递给溥仪。

    溥仪接过美妮递过来的皮兜,感觉有点沉,打开一看,溥仪好像血压要升高,这怎么是一把枪啊?

    叔叔送的玩具嘛!美妮很认真地在更正溥仪的吃惊认识。

    那你有什么玩具?溥仪实在是不理解于大洲夫妇让孩子玩枪的行为,转过脸问着格格。

    我人缘不好!没人送我东西,我啥都没有。格格很可怜的样子回答溥仪的疑问。

    你人缘好!大舅送你东西。溥仪说完话,从衣服兜里掏出个把玩件递给了格格。

    格格接过来看了一眼,问道:这值钱不?是国宝吗。

    溥仪笑了,看着玉敏儿说道:不愧是你女儿啊!说话都一个腔调,什么都是国宝啊!我哪有那么多国宝。如果说,我喜欢的就是国宝,那这个就是国宝。

    要不是国宝,我下次来就还给你。格格翻来覆去的看着这个东西,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于大洲也见过各种宝石,但也不懂这到底是什么材质的东西,你说是翡翠,可它有和田玉的皮,你说是和田玉它又有翡翠的绿,它有翡翠的稳,玉的灵,黄白绿三种色彩带来的缥缈。这是一块天然形成的鹅卵石形状的宝石,上面雕刻的是南极仙翁,雕工不是很精美,或者说是半成品,可它竟是溥仪的随身携带的物品,于大洲很不理解这块东西到底好在哪里。

    再好的东西如果不喜欢,那还是废物。格格很不喜欢这个石头雕刻的老头,也许格格更喜欢仙女或者是花朵。格格曾拿着这块宝石换美妮的袖珍勃朗宁枪,美妮告诉格格:小妹!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姐就给你,姐现在用它来保护你的。

    格格感觉越来越讨厌这个东西。状元府里看见谁给谁,可没有一个人要,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不值钱的低档货,还不如地摊上的假货。格格也给过李清文,可李清文告诉格格,你先留着吧。等李清文再来的时候,给格格捧来了一个大的碧玉摆件“百鸟朝凤”送给格格。看着百鸟朝凤格格怎么看这个老头手把件,怎么不顺眼了。

    格格拿着老头手把件找到了富英。格格有些生气的说道:奶奶!我最后问你一次,你要不要这个老头。

    富英看着格格的样子就想笑,表面还要装作不在意,故意逗着格格说道:我不要你给的老头。

    好!你别后悔。格格说完话,气得将手里的把玩件,冲着窗外扔了出去。

    哎!我要。于子芳身手是真快,格格将东西刚扔出手,就被于子芳一把抓了回来。

    于子芳将东西抓了回来,仔细看着这个没人要的玩意。于子芳并不喜欢这些古玩玉器。但是,于子芳对这些东西不外行。

    于子芳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真的感觉这是一个不值钱的玩意。如果不是好东西,皇上不可能带在身上吧?于子芳掐住手把件对着阳光看了起来。于子芳汗“唰”的一下冒了出来,阳光下手把件底边上的绿色,已经形成一团绿色的云雾,走到了中间的位置,底边上已经看不见绿色,这是传说中的“蒸蒸日上”吧?

    于子芳闭上了眼睛,将手把件攥在手中,自己冷静了一会。于子芳再次将手把件对准了阳光,那团绿云又出现在中间的位置。不对阳光看,绿色就在底边上,中间是如羊脂白的和田玉。于子芳心中暗喜,这是万两黄金也买不到的传说中宝物啊!

    于子芳终于相信有些传说不是假的,越简陋的东西越是宝物,就像当初的和氏璧,就像明朝时期,富可抵国的沈百万手里的聚宝盆,那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泥盆。

    身在政府公务人员,没有不关心时局变化的,李清文也一样。身在山中,有时就不知道雾从何来。

    人的聪明来自于不断的思考。于子芳聪明是总接触那些风云人物,能够做到眼观六路。于大洲聪明是自己学识高,能够耳听八方认真反思。普通人喜欢道听途说,而于大洲是能倾听世界声音的人。

    除了利益集团之外,恐怕没有人喜欢战争。李清文很想知道战争的走向,以及世界变化。李清文来到状元府,跟于子芳父子俩又开始了新一轮研讨。

    人性到了边缘极端,就要发生战争,战争的目地是掠夺土地资源。想要奴隶人民的思想必须要有一套理论东西,马列主义还是三民主义,大东亚共荣都是宣传的口号。于子芳首先把研讨的调子定了下来。

    那嘴里喊着民主,心里都算计人民的利益呗?李清文也不是榆木脑袋,于子芳一点拨马上就领会了会议精神。

    政府是维护老百姓正常生活和秩序的,改变社会永远是人。三百年的清朝并没有让中国发展,但是,世界是不断前进的,中国长年处在战争中,国力只是消耗并没有发展。所以,我们落后了。战争结束之前,一定会有猛烈的过程,激烈的争斗。于大洲肯定了会议精神,也代表这次会议是成功的会议,是胜利的会议。

    哎呀!复杂的事情被聪明人一解释,就是很简单的道理,中国的事情被你们一说,就这么三言两语。李清文太崇拜于子芳父子了,每次谈话都让自己境界提高到一个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