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寒夜
字体: 16 + -

第九十五章 汉奸罪名最难扛

于大洲和玉敏儿跟溥仪请辞回家。溥仪没有感觉意外,溥仪感觉自己无力让于大洲出任政府部门任何职务,不如让于大洲找寻自己的自由。溥仪感觉很对不起于大洲夫妇,似乎这么多年自己影响了于大洲的前程问题。溥仪拿出了一个锦盒送给了于大洲夫妇。

    皇帝大哥!送我们国宝啦。玉敏儿开心的问道。

    国宝很多,此物绝少,对我弥足珍贵,送你是我的一份祝福。溥仪说完将盒子打开,把里面的铜看盘取了出来,摆在了于大洲夫妇面前。

    这只是很普通的崭刻铜盘,上面崭刻的是中国传统“婴戏图”画面,远处有山,近处是一个竹篱笆小院,院里四个小男孩在做踢球游戏,上有题款,下有落款。玉敏儿实在是不懂中国的古玩,用不理解的眼光看着溥仪,希望皇帝大哥能给解释一下。

    溥仪苦笑了一下,看着玉敏儿说道:新罗山人是中国古代画派与近代画法的分水岭,他的真迹不多,这是他亲手崭刻的物品,更是少之又少,你能看出这几个孩子活灵活现吧,崭刻水平也是炉火纯青,已经达到了细如丝的境界。你仔细看看,孩子的双眼皮都崭刻出来了。现在中国画坛的张大千很有名吧?当年,也靠模仿新罗山人的画为生,听说,为了一副新罗山人的画,跟张学良抢了起来,呵呵,可惜没抢过张学良。

    溥仪似有千言万语想跟于大洲夫妇说,最后只说出了两句话:你们想我就回来看我,别忘了带孩子回来。

    于大洲夫妇带着溥仪送的礼物走出了新京皇宫。溥仪看着两个人的背影,泪水再一次流了下来,溥仪在心里默默说道:好想用皇位,能换来像你们一样的快乐自由。

    想起跟皇帝大哥溥仪在一起的时光。于大洲夫妇心里也很难受。皇帝大哥好可怜!玉敏儿轻轻的跟于大洲说了一句。嗯!你别伤心了,这次我带你回家了。于大洲安慰着玉敏儿,拉着玉敏儿的手消失在溥仪的视野里。

    于大洲夫妇带着孩子回到了甜水村。于子芳已将玉敏儿住的院子改造得犹如水晶宫一样。门上镶玻璃,窗户全落地,屋里铺地板,土炕全换床。

    钱对于子芳连数字都不是。就算于子芳没有甜水这座金山,于子芳的钱拿出来,也会让那些自称是富豪的人汗颜。于子芳究竟有多钱呢?世界上只有富英知道。

    哇!哇!哇!玉敏儿看见自己的房子,被老公公改造得如梦幻水晶宫,兴奋得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表达,只会哇哇乱叫。

    玉敏儿太激动了,很想给于子芳一个西方式礼节拥抱,可是不行,那毕竟是老公公。不拥抱就释放不出去这份感动,玉敏儿聪明就在这里,老公公抱不得,不是还有老婆婆嘛!玉敏儿看见富英就拥抱,可时间长了,富英感觉有点不对劲,富英很喜欢玉敏儿,只是玉敏儿热劲总过不去,不管富英忙闲,不管人多人少,不管是厨房还是卫生间,逮着就抱。最后,把富英闹得看见玉敏儿就躲。玉敏儿的战术是你躲我就追。

    富英只好商量于子芳,想个办法解决玉敏儿拥抱的问题。于子芳笑了起来,说道:那还不简单吗?你抱孙女,她就抱不了你。

    富英说:不对呀!孙女我天天抱着,那都要长在我身上了,你看这大的刚下去,小的又上来了,也没阻挡住儿媳妇拥抱的脚步啊?

    哎呀,亲爱的!我早就看出来你们之间的问题了,这主要是你姿势不对,给儿媳妇造成了机会。于子芳很肯定地跟富英说道。

    是嘛?亲爱的,那你跟我详细说说,我怎么个姿势不对。富英被于子芳说得一脸迷茫,富英把小孙女从左胳膊换到了右胳膊上,很认真的听着于子芳点拨。

    玉敏儿每次抱你,你都怕挤着孩子,你都是把孩子靠边,这样你就把前胸给闪出更大的位置,给了玉敏儿方便,她就可以尽情的抱你,下次她在抱你,你把孩子挪前面来,她是孩子母亲,她比你心疼孩子,她肯定也怕挤着孩子,几次之后,你想让她抱你,她都不可能抱了。于子芳在客厅里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以便于富英更能理解自己的观点。

    你说的这招能行吗?富英很怀疑地看着于子芳。

    亲爱的!儿媳妇来了,你照我说的跟她演示一下。于子芳看着玉敏儿美滋滋的进屋,急忙嘱咐着富英。

    亲爱的妈妈!我很爱你。玉敏儿进屋奔着富英就冲了过来。

    女儿!我也爱你。富英把怀里的孩子位置一调,挡在胸前对着玉敏儿也迎了过去。

    玉敏儿快步走到富英面前,将孩子从富英怀里抱了过来,转身将孩子放到在一边装没心眼子的于子芳怀里。

    爹地!先帮忙抱一会孩子啊,等我跟妈拥抱完。玉敏儿边说边把孩子放在了于子芳怀里。

    富英一边跟玉敏儿拥抱,一边扭头看着于子芳笑。于子芳也想笑,可又怕儿媳妇看出来什么名堂,只好在旁边抱着孙女忍着笑。

    玉敏儿跟富英拥抱完,转身从于子芳怀里接过孩子,说道:妈!不用总抱着孩子,你会很累的,你休息休息吧,我带着。玉敏儿说完话,抱着孩子走出了客厅。

    看着玉敏儿走出了屋,富英问于子芳:亲爱的!你这招没管用啊?

    我看出来了,不是我的招数不管用,而是你俩这拥抱要成习惯了,习惯就是病啊!那来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不可能一次就见效,这次是我在屋里,孩子扔给我了,我要不在旁边,孩子扔不出去,没地方放,也许就管用了。于子芳耐心地劝慰富英。

    几天后,富英高兴地连蹦带跳来到于子芳面前,兴奋地告诉于子芳:亲爱的于公子!你那招管用,好使了。

    啊!这么见效吗?于子芳也不相信,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只用这么短的时间。

    富英笑着坐在了于子芳身边,开心的说了起来:我这次主动出击,她不抱我,我主动去抱她,她开始躲着我了,刚才,我去问她,你看见我怎么不拥抱了,还躲着我啊?她说,我怕挤着孩子,再说,这里的人看见我抱你,就像看怪物一样,我可受不了那种羡慕的眼光。

    哈哈哈哈!说到这里,于子芳跟富英开心的笑了起来。

    是啊!这里是东北农村,不是上海南京路上。于子芳边笑边跟富英说道。

    于大洲去甜水村小学当了一名老师。这让李清文百思不得其解。于大洲那是国内名牌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又去日本军校进修三年,皇帝身边呆那么多年,家里有钱有势,我都能当市警察署署长,于大洲当省警察厅厅长,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这怎么能去当小学老师呢?

    对于处事哲学最主要的两点,李清文肯定没弄明白。即:能耐和本事。

    于子芳端着酒杯看着李清文,说道:这事你真不知道原因吗?

    亲爹,我真不知道!否则,我能问你吗?李清文有些不好意思。

    这事你还是问你亲哥吧!我告诉你一千遍,你也记不住。于子芳看着李清文笑了一下,将杯中酒干了下去。

    大哥!兄弟我才疏学浅真的不懂,还望你不吝赐教。李清文拿起酒壶给于大洲面前的酒杯斟满,恭敬的说道。

    我听你这两句话挺有学问啊?明白才疏学浅和不吝赐教,你这已经是高小毕业了,还用我解释嘛。于大洲故意在调侃李清文。

    唉!要不是亲爹总是督促我,我也没有今天的进步,你不告诉我,我睡不着觉,我想了很久,我就是想不明白你的举动,大城市不住,住乡下农村,有官不当,去当孩子王。李清文边说,边把桌上人面前的酒杯斟满。

    人的能耐不是你有多大交往面,跟金钱和势力都没什么关系。于大洲话停顿了下来,看着李清文。

    李清文真没理解于大洲的话。李清文接着于大洲的话问道:能耐不就是有办事能力嘛!有了钱和权利那不就是有本事了吗?

    你的理解也对,对于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跟你理解不同。于大洲话没说完,又看着李清文不说话了。

    大哥!你能不能把话一口气说完,我这着急啊!我虚心的向你求教,我太想知道真理是怎么一回事了。李清文很想知道普通的问题,于大洲会有怎么样的不同观点。

    把酒倒上啊!我不能白教你本事吧。于大洲指着面前的酒杯,笑着跟李清文说道。

    唉呀妈呀!这简单的事,你是我大哥,一辈子给你倒酒我都愿意。李清文边说边站了起来,又把桌上的人面前的酒杯斟满。

    你这署长不当了啊,还给我倒一辈子酒。于大洲看着李清文笑了。

    我亲爹说,你继续当署长,我就继续当,我亲爹说,你别干了,我马上就扛锄头回来给我亲爹种地。李清文刚说完,桌子上的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桌子上吃饭的只有于子芳夫妇和于大洲两口子和大女儿美妮,再就是李清文。

    看着于大洲女儿美妮笑得开心的样子,李清文开始逗起了孩子。

    小美女!你笑啥呢?是不是感觉叔叔很帅啊。李清文说完话,屋里又响起了一阵笑声。

    才不是呢!我爹最帅!然后是爷爷,最后是你。我笑你说话有意思,会说话,难怪我爷说你懂事,比我爹都孝顺。美妮无意的说完话,李清文却感动的留下了眼泪,李清文相信美妮说的话,感觉这么多年于子芳没把自己当外人。

    清文!这么多年我不在家,你跟永贵大哥一直陪着父亲,我很感谢你们,永贵大哥去了前线,家里都是靠你照顾,谢谢你,哥敬你一杯,以后,再喊爹把那个亲字去掉,免得外人听着虚假。于大洲话刚说完,聪明的李清文马上趴在地上给于子芳两口子磕起了头。

    李清文心里也明白,如果于子芳拿自己当外人,不可能带自己去新京见溥仪。有些事谁都明白,可那层窗户纸不捅透,话就没法说。今天,是美妮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李清文才如愿以偿。李清文很感谢美妮,转身把身后公文包里的礼物取了出来。

    这是我们警署里日本顾问的东西,我很喜欢,他又不给我,我就天天请他喝酒,他喜欢中国古画,我就整了几幅假的送给他,后来,他被我感动了,就把东西送给我了,我把它送给美妮大侄女吧。李清文说完将装在盒子东西拿了出来,于子芳看了一眼却大吃一惊。

    这是王德盛的勃朗宁袖珍手枪,怎么会在日本人手里。于子芳很肯定的说道。

    这种枪很少,可不是绝品,怎么就会是他的。富英也许是对王德盛这个名字不陌生,才说出这话。

    我见过很多这种枪,可只有王德盛这把枪的枪把上带个环,而且是金环,枪号是三个零一个五。于子芳的话,再一次肯定自己的判断。

    哎呀!爷,真是三个零一个五。美妮拿着枪说道,然后喜欢得翻来覆去地看着。

    诶呀!孙女,别打响了,危险啊。富英急忙要去把枪抢下来。

    不会的奶奶,这枪有保险,也没上弹夹,没子弹打不响。美妮很内行的说道。

    哎呀!你这才多大呀,你咋什么都明白呢?李清文吃惊的看着美妮说道。

    她会打枪,她爹教的,还挺准呐。玉敏儿见怪不怪的解释道。

    清文!你这礼物给的可是时候,这回美妮可有玩的了。于大洲笑着跟李清文说完,又很疼爱的看着自己的女儿。

    叔啊!以后要是还有这种枪,你还给我送来啊,我给小妹留一支。美妮笑着跟李清文说道。

    好嘞!大侄女,我一定尽力去办。李清文也笑着回答道。

    好嘛!这一家全跟枪干上了。富英有些无可奈何的看着大家。

    于子芳当然不会知道王德盛把枪给成本华的事情,也不会知道铁文夫妇的英勇故事。

    大哥!咱这话说到哪了?说说就岔开了。李清文把话又拉了回来。

    哦!说到能耐,我理解的能耐是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都要能忍耐,男人最大的本事是能上能下,下来了要学会韬光养晦,阿纳那都哇,西得马戏它。于大洲说完自己的见解,用了一句日语反问道李清文。

    马达西怒哇,西得马戏它。李清文也用了一句日语回答于大洲。

    于公子!他俩说什么呐?富英小声的问到于子芳。

    兴亚说:你的明白,清文说:我的明白。于子芳冲着富英说完,撇了一下嘴。

    诶我的天呐!这也没外人就好好说话呗,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还用日语哇了哇的像蛤蟆塞嘴里一样说话吗?富英一边笑一边对着两个人说道。

    桌上的人又开心地笑了起来。

    大哥!按你的意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李清文总感觉于大洲话里还是有话。

    对一半!你记住后边的话,待到东风来,赤壁化成灰。于大洲很平静的说完,李清文却感到了于大洲心里的凶狠。

    这么多年!爹把我培养成高小毕业,听大哥一席话,我就大学毕业了,男人要忍到东风来,要狠到赤壁化成灰。李清文心里很佩服于大洲的见解。

    清文!你终于明白了。于子芳很满意的看着李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