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寒夜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 东北是个好地方

战争还在继续。八路军不骚扰老百姓,刘金的正规军也不骚扰老百姓。就是马太子的地方杂牌部队可要了老百姓的命,闹得老百姓不得安宁,鸡不飞狗不叫。

    八路军进村休息安然无恙。国民党进村休息,八路军就偷袭。气得刘金干脆将部队带到半山坡上驻扎。用席子围着一个个军营,远处看,山上白花花的一片。

    你们在哪弄来这么多席子?和莲看见刘金总是好奇的问道。

    马太子的国民党杂牌部队可是别有一番风景,士兵身上背着枪,手里却拿着根棍子。狗叫打狗,鸡飞打鸡。一棍一个毫不留情,打死拿回去吃肉。马太子部队的士兵棍法比枪法准。

    老百姓可不干了。全靠养活的鸡下蛋换钱换物。现在,全被你们炖了喝酒。那咱可要报复报复,明的干不过你们,那咱就借力打力还不用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

    管你是正规军还是杂牌部队,只要是国民党就没有好人。只要国民党部队一出现,老百姓就开始了八百里加急快马,相互传递消息给八路军。八路军的眼睛已经长满了山东大地。

    和莲很久没回角峪村了。跟王韩氏吵也好,闹也好。毕竟是跟王典培过日子,也不是跟老婆婆过一辈子,家不能不回。

    和莲睡到半夜起来,趁着月光起夜。月光下,家里的树上——和莲惊呆了!

    娘!你快起来看啊?俺家要发财了。和莲急忙跑到王韩氏的屋门前喊了起来。

    什么,什么,怎么回事?王韩氏披上衣服出了屋子。

    娘!俺家树上落了凤凰,是不是要发财了?和莲兴奋的大呼小叫着。

    死闺女!你看清了在喊,那是凤凰吗?那是鸡,国民党的部队拿棍子打鸡,把鸡吓得晚上都上树上呆着了。王韩氏趁和莲没注意随手给了和莲一巴掌。

    那白天俺咋没看见树上有啊?和莲捂着脸不解的问着王韩氏。

    我再打你一下告诉你!王韩氏伸手还要打和莲。

    你打人有瘾啊?没完了你啊。和莲一甩手将王韩氏拔了到一边。

    看着和莲要生气发怒,王韩氏笑了起来很自豪的说道;白天我把咱家的鸡都藏到柴禾垛里了,你看看那鸡总不见阳光脸都捂白了。

    和莲捂着有些发热的脸,跑到树下看着那些白脸的鸡自言自语说道;诶呀,国民党可真厉害!把鸡都逼得上树了。

    和莲二十岁的时候,中国已经解放了。和莲也翻了身却没做了主。和莲不知道,***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和莲就算知道也没用。自己站起来,王韩氏也会跟着站立起来,继续欺负自己。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不是谁喊一嗓子就能改变。有站起来的,就有躺下的,躺下的再站起来;站起来的又躺下了。起起伏伏的就像大海的波浪;和莲感觉头晕懒得去想了。

    王典培在关外,听关里来的老乡说娘一直给和莲气受。王典培就决定要把和莲从关里老家带出来。王典培一个人回到了山东老家角峪村。

    大哥!你回来了?我替你跟嫂子拜堂,你不能让我白帮忙吧。二姑娘看见王典培回来就想要些礼物了。

    行啊!你想要什么?王典培对自己妹妹很大方。

    我想要什么,你就给买什么吗?二姑娘的大眼睛扑愣愣一眨一眨的看着王典培。

    是啊!你说吧。王典培已经在东北做了国家主人,每月都有固定工资。

    那你给我买对银耳环吧,行吗?二姑娘试探着王典培,要了个在农村最贵的物件。

    你说准了是银耳环是吧?王典培心里想笑。

    啊!银耳环,行吗?大哥,要是嫌贵你就给我买别的也行。二姑娘也怕要得狠了,大哥什么也不给买了。

    行啊,你要金的我都能给你买,可是你要银的,那我只能给你买银的了。王典培有意逗着自己的妹妹。

    啊!那我要金的。二姑娘撒娇的喊了起来。

    美得你!王典培用手轻轻的拍了一下妹妹的后脑勺。

    闺女!看见没?这就叫娶了媳妇忘了娘。王韩氏看见儿子回来,和莲每天都开心的样子就生气。

    娘!我跟二妹妹说话,怎么是媳妇和娘了,扯这么远。王典培也不愿听王韩氏每天鸡蛋里挑骨头的唠叨。

    哎呀!老头子,你把儿子带的这么有出息了,知道跟他娘顶嘴了。王韩氏也感觉说错了话,坐在地上干嚎了几声。

    和莲从外面回来,刚要迈进大门,看见王韩氏坐在地上干嚎。和莲门都没进转身又出去了。

    和莲的举动。王韩氏看得清清楚楚;王韩氏心里那个气呀!和莲,你装没看见躲了啊!王韩氏心里想着就把怨气撒到和莲身上了。

    张和莲,你给我回来!王韩氏不嚎了,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喊着和莲。

    俺什么也没看见!俺走错门了。院墙外面传来和莲的调皮声音。

    你个妖精啊!你可把我坑苦了,我儿子就让你给迷住了,整天要把我气死了啊。王韩氏嘴上骂着和莲,眼睛偷偷看着儿子王典培。

    我嫂子也是的;就不能少说两句,总是故意气娘。二姑娘边数叨和莲边去搀扶坐在地上的王韩氏。

    这管你嫂子什么闲事!你们怎么都不讲理啊?银耳环没了。王典培生气的走出了家门。

    王典培没戴帽子,可总感觉头上有一顶小号的帽子在嘞着自己的头,头要爆炸了的感觉。王典培原来不相信自己的媳妇会受娘的气,回来几天了,娘总是唠叨,说话也没事找事。谁都不对就自己的二闺女和小儿子好。王典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和莲带走。

    二闺女!看见没,这就是典型的娶了媳妇忘了娘。王韩氏好像抓到了真理,也不干嚎了,“忽”的一下自己从地上站了起来。

    晚上,王典培跟和莲从泰安县城回到了家里。

    王典培把从泰安县城买回来的一对富贵牡丹银耳环,给二姑娘送了过去。

    哥!我怎么感觉你怕我嫂子呢?二姑娘看着那对雕刻精美的银耳环不解的问着王典培。

    二妹妹!我在外面十几年,兵荒马乱生死未卜,你嫂子一直在家等我,咱要对得起人家,我对她不好,良心上过不去。王典培说完话看着二妹妹摆弄着银耳环,心里感觉很沉重。

    你俩脚前脚后的出去上县城了吧?王韩氏进了屋看着王典培问道。

    嗯!王典培随口回答道。

    你俩在外面下馆子吃完回来的吧?王韩氏继续问着王典培。

    嗯!娘,你咋啥都知道,你会掐算啊?王典培感觉很吃惊,自己的一举一动娘怎么清清楚楚。

    啊!我没成了仙我也会算,我刚从你屋里过来,和莲跟我说的。王韩氏不在生气,心平气和的跟王典培说着话。

    呵呵!娘,用你这种方法出去算命一定能赚大钱。二姑娘转过头笑着跟王韩氏说道。

    王韩氏也是知道儿子给闺女买了很值钱的银耳环,知道哥哥还心疼妹妹。王韩氏不知道的是王典培给和莲买了一对黄金耳环。

    走一天怪累的,早点歇着吧!明天还要下地干活。王韩氏说完话拧着小脚回了自己屋里。

    见过了东北的黑土地,王典培才知道自己的家乡土地是如此的贫瘠。山坡上都是裸露的石头,只是那点洼地还有零星的石窝里种下那可怜的几株地瓜。饿不死也吃不饱,人多地少。

    在农村生活,懒就要饿死。勤快只是饿不着,毕竟还要靠天吃饭。年头好了仓满盆满。赶上洪涝灾害,不是卖孩子就是要饭了。

    王典培是真的干不惯农村活,从小跟爹出去就是在工厂里做工。地里活一点都不懂,干起来感觉特别吃力。有很多时候,和莲都是先干完自己的活,回来再帮着王典培干。

    和莲也知道丈夫不习惯农村的地里活。和莲干活的时候总是爱偷偷的看着王典培。只要王典培在身边,和莲感觉那就是整个世界。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

    每天的重复动作,就是放下院里的扫帚拿起地里的耙子。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还是要看天吃饭。社会在改变,却改变不了干活的不赚钱,赚钱的不干活。王典培坐在地头心里想着那些太多的不公平。

    幸福有日,苦难无期。家不清静让王典培心里更加烦躁不安。有些话不能在家说,王典培领着和莲装作下地干活的样子,转弯却去了被荒芜十几年的方家大院。

    俺感觉方小辫死的很冤。和莲看着被大火烧过,多年无人居住的方家大院随口说道。

    哪个庙上都有屈死鬼!方小辫不懂靠近政府,眼光只看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土财主,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也只是如来佛手掌里的孙悟空。王典培多年在外明白的肯定比和莲多。

    你懂的可真多!和莲很幸福的在夸奖着自己丈夫。

    不谈政治了!王典培所经历过的和莲永远都不会知道。

    啥叫政治?和莲很喜欢王典培说那些自己没听过的词语。

    政治是争权夺利者使用的一种工具。王典培像马列主义教授在讲课一样背诵着词条。

    你知道的可真多!可俺一句都不明白。和莲很崇拜的看着王典培,自己满脸都是桃花开遍。

    我知道啥啊?全是在东北时,遇见你姐夫宫凌阁告诉我的。王典培说完自己哈哈的笑了起来。

    看见丈夫开心的样子,和莲也跟着哈哈的笑了起来。

    和莲,地里的活我可干不了,我们回东北去,那里房子现成的,我也有工资,这里地也少吃不饱,一年到头都看不见钱,在家娘总给你气受,我们还是回东北吧。王典培跟和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还是再等等吧!别看娘总是说俺,可俺俩要走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这么扔下,那能好吗?心善的和莲还有很多顾虑。

    二妹妹长大了,木培也能下地干活了,我跟爹每月都给家邮寄钱,她们生活的不会比别人家差。王典培决定就是排除万难也要把和莲带走。

    无论和莲怎么想,王典培都是一个心思想回东北了。早起晚睡的把家里活能干的都干完了,只剩下把砍完的柴禾弄到家里。

    和莲一捆一捆的把柴禾送到车上。王韩氏在一捆一捆的把柴禾捆起来,王典培也在一捆一捆的将柴禾扛到车上。

    看着和莲扭着小脚干活,王典培哭得心都有。有钱人家的女孩,裹上小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走起路来如风摆柳叶左右摇晃甚是好看。自己的媳妇裹上了脚,要下地干那些自己都厌烦的活,这简直是一种折磨。王典培心里想着,用不满意的眼睛看着王韩氏。

    王韩氏正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和莲。王典培顺着王韩氏的眼光去看和莲,王典培大吃一惊吓得汗都出来了。

    和莲只顾干活了,将一捆柴禾“嗖”得一下扛在肩上。一条大花蛇“唰”得一下被摔了出去。和莲扛着柴禾扭着小脚不知情的走了。

    王典培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就要去追和莲。王韩氏一把将王典培抓住;你不能告诉她!她知道了就会害怕,一害怕就不能干活了。王韩氏在王典培耳边小声的嘱咐着。

    娘!和莲被蛇咬了咋办?王典培急得有些语无伦次了。

    它不没咬着嘛!你怎么不问问我被蛇咬了咋办?干活去!王韩氏咬着牙恨恨的说着,又在王典培的胳膊上狠狠掐了一把。

    王典培心里很生气娘对和莲的态度。

    和莲裹着小脚干地里活就不容易了,真要是被大花蛇咬了一口,命都没了。王典培决定用不怕牺牲的精神将和莲拽回东北。

    晚上,忙完了每天繁重的地里活。王典培躺在炕上小声的商量和莲回东北的事情。

    和莲!我要回东北工作了,你咋办?王典培试探的问着和莲。

    俺在家等你。和莲想都没想接着回答道。

    当时东北打仗。我要是回不来咋办?王典培继续试探着。

    那就等家里能放下的时候,俺去找你!借着月光和莲温柔的看着自己丈夫。

    东北那么大,你去哪里找啊?唉——王典培轻叹了一声。

    俺知道你在东北一个叫辽阳的地方。和莲很肯定的回答。

    嗯!你怎么知道我是在辽阳?王典培感觉有些吃惊,自己从来没有跟和莲说过啊?她怎么知道。

    呵呵!和莲笑了起来;你给俺买的金戒指后面写着“辽阳足赤”俺就知道你在一个叫辽阳的地方。

    哦,我忘了你会识字,你还挺聪明呐!王典培坐了起来掏出了镶金玛瑙烟嘴准备抽烟了。

    看着那个烟嘴和莲又想起了爹和小弟;你吹不响吧?和莲心里很难过的问了一句。

    你说的很对!这个世界上只有你爹能吹响它,我问过我爹,他也吹不响这东西。不过,我要是摔了它,那肯定能听见响声。王典培开着玩笑跟和莲说着。

    呵呵!和莲笑了两声,王典培听出来这不是从心里发出的笑声。

    和莲!你告诉我,你到底是为什么?不愿意跟我回东北。王典培抽了一口烟后,看着和莲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邻居们跟俺说;你在外那么多年,不知道你究竟做些什么?她们说;你把俺领出去,会把俺卖了。和莲看着自己的丈夫生气,有些害怕的样子小声说道。

    王典培哭了,哭得很伤心。

    和莲,我是你丈夫,你在我家等我这么些年,娘给你气受,你都没走,你还不是等我回来娶你嘛!可如今,我回家了。你怎么却不相信我了?你不相信我,那我们的以后日子怎么过啊。王典培压抑着自己的哭声在跟和莲倾述着。

    我知道你爹跟和祥在东北住的地方。我领你去,你就能见到他们了。王典培拿出了最后一招杀手锏。

    和莲看见丈夫哭的很伤心。和莲也哭了。

    你别哭了!俺跟你走,俺知道你是为俺好。和莲哭着劝慰着丈夫。

    我带你走,娘一定不同意!我们只能趁她不在家时我们再走,你把要带的东西事先准备好吧。王典培听见和莲同意跟自己走了,心里很高兴也不再哭了。

    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拿的;你走哪?哪里就是俺的家。和莲不想让丈夫再跟自己伤心了。

    看着王韩氏吃完早饭又出去串门了。王典培跟和莲拿上收拾好的东西走出了家门。

    哥!你俩去哪?二姑娘站在自己的门口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俩人。

    我跟你嫂子回东北了!娘回来你告诉娘一声。王典培很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妹妹。

    哥!嫂子!你们别忘了给家里写信。二姑娘忽然感觉心里很难过。

    二妹妹,照顾好娘跟木培。和莲冲二姑娘摆了摆手。

    二姑娘预感到了什么,从自己的屋门口跑到了和莲跟前,拉住了和莲的手说道:嫂子!对不起你,以前我小不懂事,总是跟娘欺负你。

    二姑娘哭了。这一刻二姑娘终于长大了。

    没事!好妹妹,都过去了。和莲甩开二姑娘拉着的手走出了十余年如梦魇的王家大院。

    王木培满村子疯跑找到了王韩氏。

    王韩氏听说;夫妻俩趁着自己不在家偷着回东北了,气得大骂拧着小脚追了出来。

    你回来!你不管我了?和莲!大瘪犊子。王韩氏拧着小脚在后面追赶着,骂着。

    和莲心又软了下来,停下了脚步要回头看看,王典培一狠心拽了和莲胳膊一下,头也没回装作什么都没听见地走出了角峪村。

    带和莲走,王典培感觉是自己争取到的最大胜利。

    几年之后。二姑娘也去了东北投奔哥哥王典培。王典培托人给妹妹安排了工作。只是,二姑娘真的如王韩氏所说;自己找了个二婚的男人过了一辈子——

    人生下来,带来的是苦难;带走的是遗憾。其实人生不怕有苦难的开始,就怕没有幸福的善终。

    也许,有很多苦难是由自己的选择错误造成。并不是别人给予的,人生就是这样。请不要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