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寒夜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thu aug 13 13:13:20 cst 2015

    那么和尚应该知道吗?和尚是专职佛事人员,按道理是应该明白,可事实是很多和尚也不知道,只有少数得道的高僧能明白佛经内容,但这些少数高僧只修炼了自己,死后化作几颗舍利。大多的和尚只会唬人的说句“佛法无边”而已。老百姓不是吓大的,任何一种事情都是有根有缘有结果,不会是无限大,更不会无边。就算是浩瀚的宇宙也会有边有界,按《归藏》一书所说:“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即为一界。只要人屈指能摸到的一面,即为一边。”

    捻军是跟太平天国同时期起义的农民军。只不过太平天国在南方,捻军在北方。太平天国借用基督耶稣的名义造反,捻军靠神打起家。捻军很神奇,最大的战绩就是干死了“铁帽子将军”僧格林沁。而僧格林沁却是干死捻军大头领张乐行的人。

    石云活佛在正定府开坛讲法时,正是西捻军首领张宗禹率兵北上,踏黄河冰桥直达京郊卢沟桥之时。张宗禹听手下汇报说;此地有个石云活佛,讲法时花瓣乱飞很是奇妙。张宗禹听了很是高兴,自己手下缺的这种会整奇妙之人。张宗禹派手下把石云活佛抓到自己行军大帐之中,请石云活佛入伙造反,一同推翻朝廷。

    石云活佛单手稽礼对张宗禹说道:“请问!我跟你们造反有什么好处。”

    张宗禹很讨厌这种事没办成,先讲条件的人。张宗禹压着心里的怒火对石云活佛问道:“你想要什么好处?”

    石云活佛并没感觉到张宗禹的不满,镇定自若的说道:“钱是钱,物是物,地位不能小于户部尚书。”

    张宗禹笑了一下。张宗禹的笑,绝对是被石云活佛气笑的。张宗禹在心里说道:“我自己起兵造反十多年了,现在只是个小头领,就算造反成功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干啥,再说;自古都是老子打江山,儿子来坐殿,你个和尚还想要当户部尚书,纯他妈扯倭瓜卵子。”

    张宗禹依旧怒火下沉,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说道:“大师嗷!你的要求太高了,就算捻军造反成功了,我都当不上皇上,我怎么敢答应你的户部尚书。”

    张宗禹说完话,石云活佛双手合十对张宗禹说道:“要是不行,一切免谈,贫僧事忙,就此告辞,祝福你造反成功。”

    “谢谢你的祝福,大师多保重。”张宗禹双手抱拳很客气的对石云活佛说道。

    石云活佛根本不想参加造反部队,所以故意跟张宗禹要高官位置,以对方达不到为借口,拒绝加入捻军造反。

    也许,张宗禹也感觉到石云活佛是在跟自己扯谈。就在石云活佛转身往出走的时候,就听见身后有刀出鞘的声音,石云活佛想跑已经来不及了,石云活佛想回头看看,谁这么大胆,敢在如来面前撒尿,敢在活佛背后动刀。

    石云活佛转头看时,张宗禹已经将刀收回刀鞘。石云活佛就感觉自己光亮的脑袋有些发凉,似乎血在往出涌,头皮在发麻,似乎有**在迸发。石云活佛忽然没了任何感觉,一头栽到在地上。

    张宗禹吩咐手下将石云活佛埋了。然后,张宗禹心有余悸的自言自语嘀咕道:“杀和尚好不好?是不是有些犯忌了,活该,谁让他故意耍我,磨磨叽叽要这要那的。”

    张宗禹手下士兵把石云活佛抬了出去,准备找了地方把石云活佛埋了。几个士兵抬着石云活佛刚走出军营大门,就发现军营门前有很多人似乎是在等石云活佛。看见石云活佛被抬出来,这些人围了上来。

    “活佛这是怎么了?”围上来的人冲士兵问道。

    “活佛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舍身成仁自杀而死。”士兵对围观的人侃侃而谈的说道。

    “自杀怎么刀口会在脑后?”围观的人不解的问道。

    “啊!对啊就在脑后,怎么不服气啊,哪来这么多废话,不老实也让你自杀成仁。”士兵边说边抽出腰刀,看着问话的人继续说道:“少在这里臭白话,撒楞把人抬走埋了去,否则我让你们脑袋变西瓜。”

    军营门前围观的人,都是石云活佛忠实的信徒。众人上前将石云活佛抬走,众人离开军营将石云活佛抬到河边一处低洼地,准备将石云活佛埋了。这时,石云活佛闭着眼睛说了一句:“此地不是我葬身之地,乃是张宗禹亡命之处。”众人听见石云活佛说话,知道石云活佛没有死,连忙给石云活佛跪了下来,石云活佛竟然坐了起来,双手合十闭着眼睛念完《金刚经》最后一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问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石云活佛没有死,伤好后去了五台山。光绪十八年(1892)年,慈禧太后敕赐牌匾,题“真如自在”四字,敕封石云活佛为“极乐寺丛林普济禅师”。

    石云活佛走后,张宗禹的西捻军就被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所围困,西捻军溃败于山东茌平南镇,张宗禹最后投徒骇河“穿秫凫水,不知所终”。如此看来,张宗禹也是个有道行的人。否则,不会把“铁帽子将军”僧格林沁干死在山东菏泽高楼寨。(很想有一天能把张宗禹歼灭僧格林沁的背后真正原因写出来,告诉大家战争并不是两军相逢勇者胜这么浅薄的道理)。

    慈禧率领文武百官刚刚坐好,就见石云活佛头上放光,脚下似有雾气缭绕,被一群神似仙童的小和尚簇拥走了进来。石云活佛坐在了慈禧特意准备的出自宫廷造办处的玉制蒲团上,石云活佛感觉屁股下面有点凉,石云活佛心里暗暗说道:“慈禧也是个心粗的女人,坐在***上感觉跟坐在地上没什么区别啊。”

    石云活佛心里是这样想,嘴上却念起了开场诗:“心戒妄想,妄想劳神;身戒妄动,妄动劳筋;口戒妄言,妄言劳声音。”

    石云活佛念完开场诗,现场就应该有印度檀香味弥漫,然后有花瓣飘落。不知道这次是怎么整的,可能是石云活佛坐在***上不舒服,或者是有慈禧在现场自己紧张。总之,现场上印度檀香味没弥漫,花瓣也没有飘落,到是现场一片雾蒙蒙的飘起了小雨。现场的文武百官有些骚动起来,石云活佛才感觉弄错了,石云活佛连忙嘟囔了几句,只见现场一阵檀香味微风吹过雾散雨消,现场上飘下了缤纷花瓣。

    从石云活佛进场。刘荣贵就感觉石云活佛有些眼熟,也许时间太长的原因,刘荣贵有些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石云活佛,但刘荣贵敢确定的是;肯定不是在梦里,啊在梦里。

    石云活佛念开场诗,刘荣贵感觉石云活佛的话音中,带有东北苞米茬子味,刘荣贵才恍然大悟,原来极乐寺丛林普济禅师就是二郎神庙里的主持石云活佛嘛!刘荣贵曾经去过二郎神庙里上过香、捐过银子、还跟石云活佛喝过茶、谈过经、论过道,没想到十几年不见,一个偏僻庙里的主持,竟然混成了国师级别的禅师。

    石云活佛正讲得天花乱坠的时候,门外慌慌张张闯进来一个人,这人来到慈禧面前倒头跪在地上,气喘吁吁的说道:“老佛爷,大事不好了。”

    慈禧低头一看,原来是钦天监特依顺。慈禧有些生气的说道:“他塔拉氏小顺子,你慌慌张张干进来所谓何事啊?不知道我们正忙嘛,你怎么就不能等通报完了,在来觐见呢?”

    慈禧话音未落,外面的带刀护卫、值班太监蜂拥进来,气喘吁吁的跪在慈禧面前,请求老佛爷开恩。慈禧板着脸假装生气的对手下人问道:“你们是怎么做保卫工作的,怎么连个人都拦不住呢?”

    手下带刀护卫跪在地上回答道:“太后老佛爷,你那是知不道啊,平时看特大人很羸弱,没想到关键时刻把我们几个都撂倒了,我们都准备拿刀砍他了,没想到特大人会草上飞,我们根本追不上,这家伙,简直是武林高手啊。”

    “你们都是大内高手,不都轻功了得嘛,怎么就追不上呢。”慈禧有些不解的问道。

    “特大人挣命跑,我们全都胡噜不住他。”值班太监跪在地上小声的说道。

    值班太监说完话,慈禧笑了笑,然后对值班太监问道:“家是东北的吧,方言太重了,又挣命又胡噜的。”

    慈禧让带刀护卫和值班太监退了下去。转脸看着跪在的特依顺问道:“特大人什么事啊,让你如此慌张,你先平身,然后说说吧。”

    跪在地上的特依顺站了起来,然后擦了擦头上的汗,又咽了一口吐沫,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对慈禧说道:“最近几天晚上,我连续夜观星象,发现紫微星不亮,而且北斗星有错位的现象。”

    “这能证明什么。”慈禧有些不在意的问道。

    特依顺又跪了下来,哆哆嗦嗦的对慈禧说道:“紫微星不亮,昭示当今圣上龙体有恙,北斗星错位说明北方要出真龙皇上。”

    “什么?这还了得。”慈禧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慈禧嘴上很强硬,但心里很慌张,对着特依顺也是对着文武大臣说道:“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皇帝只能有我一家出,到底是谁在作崇,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风水破掉。”

    慈禧听说北方要出真龙,第一个就想到是不是崇恭。慈禧冲特依顺招了招手,特依顺把耳朵靠近了慈禧,慈禧小声的对特依顺说:“你看看这里的人,谁有皇帝面相。”

    慈禧以为让特依顺看看文武百官的面相,能把崇恭或者是谁指认出来。没想到特依顺的眼光只在袁世凯的脸上停留了一下,然后对慈禧说:“这里没有皇帝面相的人,因为北斗星有错位迹象,真龙还没有成形,请太后老佛爷速派兵马,剿灭真龙成形的地方破其风水,也许还来得及。”

    “兵马好办,只是派谁去合适呢?”慈禧望着面前的文武百官犯了难。慈禧似乎犯了多疑症,望着面前的文武百官,感觉每个人都长了个反贼的脑袋。

    这时,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跪在慈禧面前,说道:“军学司训练科监督吴禄贞,此人性格刚毅,做事果断对朝廷忠心耿耿,又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人才,跟良弼大人又是同窗,我认为吴禄贞去办此事,最为合适。”

    吴禄贞,湖北云梦人,字绶卿。啯噜党的骨干,在日本与良弼同窗,毕业回国后,被良弼极力举荐进入军学司任训练科监督。此人才高不到八斗也有七斗半,小个子身材,是啯噜党安排在大清朝里的金牌卧底小密探。

    奕劻在慈禧面前推荐吴禄贞,并不是给良弼面子,更不是为大清朝社稷着想。而是吴禄贞拜在了奕劻的门下,并用啯噜党筹集来的资金行贿给奕劻两万银元。

    奕劻竭力推荐,良弼也没有反对,其它的文武百官都装聋作哑起来。袁世凯很想说两句,可自己手里没有名额,说也没什么用,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好差事没什么油水,看见屋里人谁都不言语,也只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坚决不做得罪人的事情。

    既然没人反对,慈禧下了一道懿旨;加封吴禄贞为边防督办,崇恭将军派兵协调此事,务必找到出真龙之地,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斩草除根。

    此事慈禧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找真龙出世之地,只能以暗访形式寻找,不可能大张旗鼓去,以免惊动真龙。

    崇恭和刘荣贵回到住处,崇恭对刘荣贵说道:“吴禄贞这人我并不熟悉,粮食的事情不能再让他知道,不如你先押运粮食先走,我在这里再等几天,跟吴禄贞一起回盛京。”

    “我也正有此意,我感觉太后老佛爷似乎对我们有些不满意了,我们还是见好就收吧。”刘荣贵心有余悸的对崇恭说道。第二天,刘荣贵押运第二批粮食先回到了东北。

    刘荣贵回到家,把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姬修武。姬修武低头掐指算了算,然后对刘荣贵说道:“真龙出世这事,只能等朝廷钦派下来的人去办,我们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