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寒夜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wed aug 12 14:09:23 cst 2015

    刘荣贵家院里的“钓水楼”,其实也是一栋藏书楼。里面有哪些古籍善本,或者馆藏多少本书,恐怕连刘荣贵也不是很清楚。刘荣贵不清楚并不代表刘家谁都不清楚,其码刘可心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家藏书楼里有什么书,有多少本书,有哪些是绝版书。

    钓水楼里的所有藏书,并不是以多见长,而是以绝取胜。上至有文字的龟壳,中至带文字的青铜鼎,下至春秋时期的竹简,各朝各代官刻印本,钓水楼里应有尽有。唯一没有的就是姬修武随身珍藏的一套三本线装筮书《连山》、《归藏》、《周易》。《周易》也就是《易经》此书并不稀奇,这本书遍地都是,但是能看懂这本书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其本为占筮书。《连山》、《归藏》早已失传,只留下《周易》让很多研究此书的人神经错乱。

    《周易》主要是预测人生的吉凶祸福,《连山》主要是如何躲避凶祸,以及转变人生的噩运和国家的命运。《归藏》这本书最为奇妙,可以让人上天入地,从凭空移物到隔空取物,甚至于摇身变化。

    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因为《连山》这部书。当年六国贵族后裔想推翻秦始皇,找来大批术士也就是儒生,运用《连山》上的“斗转星移”之法,改变天上星宿位置,让秦始皇寿命缩短,大秦朝国命终结。此事被每晚都夜观星象的大秦朝的钦天监发现,上报到秦始皇面前。秦始皇龙然大怒下令将六国儒生全部活埋,《连山》、《归藏》以及一些术士研读的筮书全部焚毁。

    世界上有没有孙悟空这个人并不重要,因为他不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人,最重要的是《史记》中没有记载,《史记》中没有记载的人大多都是凡夫俗子,《史记》中记载的人也并非都超凡脱俗。

    提起杨戬这两字,很多人会认为是发面用的洋碱,如果说是二郎神,那很多人就会跪下顶礼膜拜。杨戬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人,《二十五史》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大家谱,既然家谱上有记载,那说明杨戬这个人还是很靠谱的人。不像孙悟空是个不靠谱的人,翻遍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找不到关于孙悟空的只言片语,害得吴承恩只能把孙悟空安排在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归藏》中记载了如何演练成八十一般变化。而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就可以去大闹天宫,杨戬会七十三般变化就可以把孙悟空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孙悟空也好,杨戬也罢,这两个人不会有徒弟,因为《归藏》中明确规定,只有会八十一般变化的人才可以有资格授业传道。

    姬修武把这三本价值连城的筮书交给刘可心保管,刘可心并没有把这三本书放进钓水楼中,而是放在自己闺房中,由明朝天启年间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亲手制作的黄花梨官皮箱里。

    姬修武这三本线装书很是奇特,不是刻在竹简上,也不是写在宣纸上,而是用朱砂红写在薄如纸的羊羔皮上,书的封面是由人皮制成。刘可心曾经好奇的问过姬修武:“这是谁的人皮,做成书的封面是不是有些残忍?”

    姬修武笑了笑,很认真的对刘可心说道:“残忍到不是很残忍,就是不好找这种做书封面的人皮。”

    “为什么不好找,都说;缺啥都不缺人嘛,三条腿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不是遍地都是吗?”刘可心眨了眨如夜晚星光一样明亮的大眼睛说道。

    “呵呵。”姬修武笑了起来,然后对刘可心说道:“要想做成这三本书的封面,选择人皮要具备三个条件。”

    “哪三个条件?”刘可心歪着头冲着姬修武,好奇的问道。

    姬修武掰着手指对刘可心说道:“我说这三个条件,你不许笑啊。”

    刘可心笑了一下说道:“我不笑,你说吧。”

    姬修武说:“我还没说呢,你就笑了,你还能不笑?”

    “我保证肯定不笑。”刘可心收起笑容很严肃的说道。

    “好!你听好了啊。”姬修武又举起了手指,一边掰着手指,一边对刘可心说道:“能做这三本书封面的人皮必须是脸皮,这就很难了,它需要脸大的人,然后还要脸皮厚,最重要的是这人还需要有不要脸的本事,你说这是不是很难找。”

    “哈哈哈哈,你就瞎编吧。”刘可心笑得捂着嘴说道。

    刘可心肆无忌惮的笑,让姬修武显得很尴尬。但姬修武就是姬修武,姬修武也笑了一下,继续说道:“你不相信不要紧,但我还是要把事情说完。”

    刘可心感觉到姬修武的尴尬,刘可心止住了笑容,自己变得尴尬起来。刘可心很认真的对姬修武说道:“你说吧,我相信你说的话,我只是感觉你说的话很有趣,并不是不相信你说话。”

    姬修武冲刘可心真诚的笑了一下,这代表一切不愉快都云散雾消。姬修武接着说道:“这种人脸皮封面特别硬,一般锥子都扎不透,线装书穿绳需要打孔,而打孔需要用雕刻玉石用的打坨机,书上的绳那不是普通的线绳,而是从人头上抽出的脑筋,这种穿绳用的脑筋,并不是什么人的脑袋里那根筋都行,而是需要那种脑袋爱抽筋的人的头筋才可以,最神奇的是脑袋那根筋被抽走的人并不会死,这种人被人称为脑子缺筋之人,这种人的特点是说话头两句还行,第三句话就跑偏,这种人不能成事也不能坏事,因为正常人没有愿意跟这种脑袋缺筋的人一同共事,这三本书内容就不用说了,就是作成这三本书的材料,那比筹备满汉全席原材料都费劲,这三本书在高温下不化,低温下不碎,遇火不燃烧,遇水不下沉,而且封面会随着季节而变换色彩。”

    姬修武说完话,刘可心再次拿起书仔细的看了看,刘可心翻开平如镜,硬如板的封面,内页的羊皮薄如宣纸。第一页用金文写着几句晦涩难懂的话,刘可心看了一遍,大意是:“正邪两不立,天地难分离,命已天注定,人间无道理。”后面依旧写着“王仙生”三个金文字。

    对于《周易》这本书,刘可心并不陌生。钓水楼藏书里早已有此书,刘可心也看过此书,但没什么研究。如果评选世界上最枯燥的书籍,那《周易》一定会榜上有名。

    刘可心问过姬修武,对于这三本占筮书有多少研究。姬修武很谦虚的告诉刘可心,自己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仅仅是略知一二而已。刘可心很明白姬修武这番话的意思,无非就是俩字“低调”。姬修武文功有多高,刘可心多多少少的也应该知道。姬修武是个重情之人,对刘可心可以说是一往情深。女孩都喜欢浪漫,而姬修武送给刘可心的浪漫,总是让刘可心沉浸在如梦如幻之中。

    浪漫不是送几朵花,也不是送个惊喜,让女孩做出吃惊的表情。问世间谁能送个春天给心爱的女孩?姬修武会拍着胸脯自豪的说:“我能。”

    刘可心喜欢看冰天雪地中盛开的梅花,为此刘家后花园里的梅花树一年四季都盛开。若问谁见过荷花在冬季里盛开,刘可心一定会兴奋的举起右手说:“我见过。”

    最近慈禧心情很好,好到白天不爱吃喝,晚上整宿不想睡觉。此时,崇恭和刘荣贵还在京城忙着采购粮食。良弼每天办完公事都会去拜见崇恭和刘荣贵,然后三个人会坐在一起,管它夜晚有没有明月,只要有酒就会问青天,从朝廷中某人的升迁到邱家庄邱道长井水卖钱,三个人无所不谈也达到了相谈甚欢的地步。

    崇恭曾经当着刘荣贵的面叮嘱过良弼,假以它日良弼如果能挂帅出征,务必要把姬修武征召到自己手下当先锋。

    “我知道姬将军是个英雄,但是能达到务必的程度吗?”良弼有些将信将疑的问道。

    崇恭狠狠的喝了一口酒,然后很坚定的说道:“姬修武有万夫不挡之勇,两军对垒他就是胜利的保证,说姬修武是赵子龙再世也不为过。”

    崇恭在良弼面前大赞姬修武时,坐在一旁的刘荣贵从不言语,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崇恭对姬修武的褒奖。

    崇恭和刘荣贵在京城大量采购粮食,良弼不但知道并且还帮助协调。朝廷上下很多人也都知道,只是很多人惧怕崇恭头上慈禧钦封的“大阿哥”,还有“金帽子将军”的头衔,何况还有刘荣贵可以随便乱砍的“金刀”。

    很多人并不代表全部人。大清朝从来不缺怕死之人,一代一代,一批一批前仆后继,袁世凯就是这样的人。袁世凯把崇恭采购大量粮食,整天和良弼在一起的事情密报到慈禧面前,没想到慈禧微微一笑,刚对袁世凯说了一句话:“项方啊”。就被袁世凯打断了,袁世凯低着头对慈禧说道:“我是项城人。”

    慈禧用手绢捂着嘴笑了一下,感觉自己说错了话。随后连忙更正过来对袁世凯说道:“慰亭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学的不如我一个妇道人家,光绪变法你密报有功,怎么崇恭买粮你也要密报呢?难道崇恭要造反,上京城来招兵买马采购粮草囤积粮食,这是不是很可笑呢?载湉这个傻小子听信谗言要变自己的法,怎么大阿哥崇恭也会变法不成,你是朝廷大臣,要多为国家想事,不要整天想着背后告状,崇恭买粮的事情我早已知道,你跪安吧。”

    袁世凯从慈禧处出来,感觉自己憋气又窝火。自己一番好意,在慈禧面前变成了爱嚼舌头的老娘们。最可气的是慈禧也喊自己为“项方”,这一定是崇恭这小子,在慈禧面前没说自己好话。

    慈禧表面是这样说,心里不如得泛起了嘀咕;事情一个人说不能相信,都这么说就不能不提高警惕。想到这里慈禧决定找个借口召崇恭和刘荣贵还有良弼觐见,当面锣对面鼓的问问崇恭,是想变法还是想造反。

    慈禧找的的借口是;让崇恭和刘荣贵还有良弼,陪同自己听“极乐寺丛林普济禅师”讲道,顺便问问崇恭关于粮食的事情,到底是想造反还是有其它原因,大清朝绝不冤枉好人,但大清朝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普济禅师就是“二郎神庙”里的主持“石云活佛”。

    虽然石云是活佛,但石云活佛经历却很坎坷。石云活佛喜欢云游四海,但四海之内并非遍地是朋友。石云活佛在“二郎神庙”附近很有名气,在四海之内想混名气就是抢别人的饭碗,为此石云活佛得罪了很多靠名气吃饭的人,也结交了很多善男信女。石云活佛是有些道行的人,没有两下子怎么可能称为“活佛”。同治七年(1868年),石云活佛在苍岩山太皇宫聚天盘上传法讲道,当时有人想呈控他,就制造谣言说他徒众甚多,“从南京到北京,到处都是石云兵,推倒同治帝,石云坐朝廷。”

    直隶总督李鸿章听说此事后,亲自带兵上山查看,并冲冠一怒火烧太皇宫聚天盘,将石云活佛抓进保定府大狱。奇迹就发生在保定府监狱内,石云活佛在监狱内绝食整整一个月,慈禧听说后率领文武大臣前去观看,发现石云活佛不但没死,而且脸发红,长出的头发就像刺猬身上的硬刺,身体也显得很高大。慈禧感到很惊奇,下懿旨将石云活佛释放。

    石云活佛走出了保定府监狱,感觉人世间一切都是白茫茫。自己无端被诬陷下狱,讲法的聚天盘又被火烧。石云活佛摸着自己头上长出的头发,感慨的说了一句:“唉!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啊。”

    石云活佛很想回“二郎神庙”,做个逍遥自在的活佛。可身为佛家弟子,自己责任重大,为了弘扬佛法,为了拯救天下受苦的大众,石云活佛决定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路上布满陷阱,自己身背小棺材也要既往前行绝不贪生,一定要把宇宙真理大法传播到大清朝每一个角落,让真理大法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绝无死角。

    石云活佛走到正定府时,感觉自己身心疲惫。石云活佛决定在正定府这个地方先停下来,歇歇脚喘口气,喝口水吃点饭顺便传播一下真理大法。

    石云活佛是有道行的人,也就是会其它佛家大师所不可及的变幻本领。石云讲法通俗易懂,没有那些让人费解的什么拉普楞、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石云活佛讲法的开场白,堪比《三国演义》的开场诗一样,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只见石云活佛身披袈裟,袈裟上有金线闪耀,石云活佛脑袋剃得锃明瓦亮。石云活佛坐在草编的蒲团上,面前摆放木鱼双手合十的说道:“笑人生似蜉蝣,贫穷贵贱几到头。今日忙忙,明日游游,不觉不知入丑牛。子媳孙男哭昼夜,亲戚朋友吊去留,阴魂入冥,难闻难见空思愁。”

    下面的人听见石云活佛说完这首通俗易懂的开场白,不如得心里暗暗佩服,只见这时的石云活佛头顶上放出圆光,圆光中似有小人形影闪现。下面听法的人不由得脚无力腿发软,纷纷跪倒在地,嘴里控制不住的说道:“菩萨显灵了,南无阿弥陀佛。”

    这时,跪下的人都能闻到一股印度檀香味道,更能感觉到满天似有花瓣纷纷飘落。石云活佛带着节奏敲响了面前的木鱼,下面的人随着节奏唱起了“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

    从佛教传入中国,到玄奘从印度肩扛马驮的带回来大批佛经,中国的老百姓只记住了阿弥陀佛四个字,其它的那些佛经里,到底说的是什么,老百姓很少知道,老百姓只是知道家里有事了,到庙里佛祖、菩萨面前上一炷香,往功德箱里扔些小钱,然后祈求佛祖、菩萨显灵保佑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钱。可世界上哪有拿小钱能换来大钱的事情呢?佛祖、菩萨也不傻,怎么会跟你做这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