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之无敌联盟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米贩子

    wed aug 12 21:46:32 cst 2015

    乌石村位于乌石港东边约莫一里,这里的住户主要是麦姓人家,麦国挺家就住在这个村,他家位于乌石村的中间。

    两百年前,麦国挺的曾祖父麦大珠从海康县的西宁村迁入乌石村,开始在这个满是乌石的临海小村繁衍,到麦国挺这一代,已经有几十户人家了,加上村里的符姓和其他姓氏,快有百十户人家了。

    乌石村前后乌石密布,不适宜耕种,平坦的地方又经常被海水侵泽,都成了盐碱地,不适合种庄稼,村民们只能在石缝间开垦一些土地用来耕种,但收入微薄,所以必须经常出海捕鱼来补贴家用,这样,乌石村的大多数村民就只能过半渔半农的生活了。

    与乌石村一般的村民不同,麦国挺的祖上就是一直做生意的,麦国挺的老祖麦道彰是麦姓入雷州的始祖,麦道彰从化州迁入雷州就开始经商,一直居住在海康县的吴西村。

    后来家族的人越来越多,就分散到了雷州各地。

    到了明朝末年,麦国挺的曾祖父麦大珠从雷州杨家镇西汀村迁到乌石村,从此就在乌石村这块临海贫瘠的土地上繁衍,但一直传承着经商的传统。

    麦国挺的祖上是做生意的,麦国挺遗传了做生意的基因,当然麦国挺做的只是小本生意,他跟堂叔合伙买了一艘快船,做着小本的大米生意。

    今天一大早,麦国挺就趁着天晴,到后坑割了一挑番薯藤刚回到家,身上的汗水还没有晒干,就听到狗狗小黑的狂吠声,坐在麦国挺身边的小黑,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了大门口,边狂吠边阻挡着来人。

    “国挺……国挺……小黑,今天你不会是眼睛成了沙眼吧!怎么连自己人都看不出来啦?”麦国挺的合伙人二叔边说边推开栅栏,进到院子里来,狗狗小黑认出是自己人马上停下来,不再狂吠了,还摇着尾巴去亲吻二叔。

    “二叔,是二叔来啦!进来吧。”麦国挺说着起身去迎接二叔,麦国挺将二叔领到院子中间,把自己的凳子让给二叔坐,符氏抬着大肚子到茅草屋里拿了两个凳子出来。

    麦国挺和二叔叔侄俩坐在院子里,他们也要享受一会那夏日久违的阳光,虽然白天是没有人晒夏日的阳光的,但沐浴夏季雨后早晨的阳光的确是一种享受。

    虽然那个时候的人们还不知道晒太阳有好处,但是人们却凭着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学会了晒太阳,管他的,正是早晨的太阳,正好是享受阳光的时候,等到中午以后就享受不起了。

    二叔和麦国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符氏忙着为二叔沏茶,妃大钻到了父亲麦国挺的怀里,家里来了客人小孩喜欢凑热闹,小黑则在一旁享受着早晨的阳光,聆听者二叔和麦国挺的谈话,一边追赶着一直在耳边骚扰的狗苍蝇,狗狗小黑有时会愤怒的用牙去咬苍蝇,但苍蝇太灵巧了,狗狗怎么也咬不到,所以就有一个歇后语叫做狗咬苍蝇―瞎嚼。

    “国挺,好不容易遇上个晴天,我们的大米生意又该开张了吧!”二叔像是在征求麦国挺的意思,又像是在下达命令。

    “是啊!二叔,下了那么长时间的雨,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好多人家怕已经揭不开锅了。”乌石村人多地少,渔民们吃的米都得买,而他们能买得起的还是二叔和麦国挺从安南那边运回来的米,至于乌石街米店的大米,只能是实在没有米开锅的时候才去买,因为米店的米太贵了。

    “是啊!乌石港的米商又都是些黑心的,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银子买米呢!”二叔感叹道,他和麦国挺经营小本生意,但他们只是赚一点微薄的利润,不像乌石街的米商那么黑。

    “好多人都只能是靠出海捕鱼赚到的那点很少的银子来买米,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啊!”麦国挺和二叔都很清楚乌石村渔民们的情况,他俩随时在想着为渔民们分担一些困难,哪怕就那么一丁点也好。

    “连续十多天的雨,渔民们都只能窝在家里,谁敢出海捕鱼。”是啊!下雨天怎么可能出海捕鱼呢?就是不下雨的天气都要防着台风,更何况是台风爆发的时候,那不等于找死么?

    “国挺,我们明天到安南那边运一些米回来,这段时间正是好做米生意的时节,等到新米上了就不好做了。”安南就是古时的越南,那边产的米特别多,价格又比较便宜。

    “二叔,我也正准备找你商量这事呢,不想二叔却先一步来找我了。”麦国挺因为自己的不主动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叔侄二人边喝茶边说话。

    “国挺,你媳妇怀孕几个月啦?”看着符氏腆着大肚子,二叔有些顾虑的问道,到安南那边进米要十天左右才能来回,这些因素不得不考虑进去。

    “七个多月快八个月啦!二叔。”麦国挺作为孩子的父亲不能说不称职,但他只知道大概的数字。

    “哦,那还有一个多月才生产,如果临近生产,你是不适合出远门的。”听到麦国挺说还不到八个月,二叔才放了心。

    麦国挺知道二叔所说的远门,就是到安南那边买米回来卖,雷州虽然有“粮仓”之称,但从“粮仓”里产出的粮食都被土豪劣绅和米商给垄断了,从雷州本地买米卖是根本赚不到钱的,所以,要赚一些微薄的利润必须到安南那边进米。

    古时的越南叫安南,安南位于雷州半岛的西边,是一个盛产水稻的地方,一年可以种三季,分别为冬春季、夏秋季和晚季,是东南亚主要的水稻生产国,现在,中国每年从越南进口的大米达几十万吨。

    “二叔是打算还去安南进米?”麦国挺问二叔出发的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台风高发的季节,不得不认真考虑天气情况。

    “嗯,我观察了一下天象,应该十天左右不会下雨,即使有雨也不会有台风的,所以趁着这个时间去安南买一些米回来卖。”二叔是个老航海,观察天气很有一手。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麦国挺征求二叔的意见。

    “越早越好,明天怎么样?”既然二叔是观察天气的老手,什么时候出发当然由二叔说了算。

    “嗯,那就明天吧!回头我准备一下,我媳妇身子不闲,拿不了重东西,我得准备一些猪食,挑一些水备着。”

    “那明早天亮就出发,我也回去准备一下。”说罢,二叔离开了麦国挺家。

    麦国挺家养的猪也不多,只有两头七八十斤的半大猪,只是因为符氏身子不闲,所以麦国挺要为符氏准备下十来天的猪食和用水,那个时候乌石村没有自来水,饮用水得到附近的水井挑回来。

    约定时间后,麦国挺和二叔都忙着做出远门的准备,贩米是他和二叔两家的主要的经济来源,附近的米生意除了乌石港的米商外,就只有麦国挺和二叔做了,米商们是不会为穷人们考虑的,他们的脑子里只有钱。

    而穷人们手头的银子又非常的有限,一个半渔半农的村子,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是卖鱼的收入。

    出海捕鱼不容易,不仅风险大,而且全凭运气,运气好的时候遇到鱼群捕的鱼多一些,价格好一些,手头的钱就会宽余一些;运气差的时候几天遇不到鱼群,或者虽然捕到了鱼,但价格不好,没有钱买米,就只能用自己家种的番薯来充饥了,刚刚下过的近十天的雨,渔民们是没法出海捕鱼的,自然也就没有了收入。

    很多时候,穷人们是不会去买乌石街米商的米的,因为米商卖的米都很贵,而且,遇到灾荒的时候,米商更是变本加厉,米价抬得很高很高,这几天乌石街米店的米价肯定又升了。

    麦国挺和二叔是穷人出身,懂得穷人们生活的艰难,他们做米生意只是赚点辛苦钱,所以乌石村穷人们吃的大米基本上是由他们供的。

    但是,叔侄两做的也只是小本生意,有时候也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时候,穷人们就不得不到乌石街买米商的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