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太后
字体: 16 + -

第九章 申辅拜师

    wed apr 20 22:27:49 cst 201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赵匡与公孙慧娘、杨奉在朝阳洞中分开,以后遇上了雷迁,经杨奉、雷迁救出,并与杨奉、雷迁结义为兄弟。后来三人分手,赵匡只好去到犍为郡资中城里潜身,侍机寻觅公孙慧娘。这其中还有一大段故事,容待后文说明。

    那一天,赵匡行走在资中的大街之上,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乞丐始终跟着他,嘴里不断地念叨:“大伯,你老人家行行好,给我一点钱币吧。我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过一点东西了。我知道你老人家一定会怜悯我们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哪怕衣袋里只剩下了一枚五铢钱,也会施舍给我们的!”

    小乞丐说得可怜巴巴的,可是他的眼中却没有一滴眼泪。

    赵匡看了小乞丐一眼,觉得他不像饥肠辘辘的样子,而且那双骨碌碌转动的眼睛,说明了他还有一些狡黠,因此他说的话大半可能是撒谎。但仔细观察,这孩子却是练武的上乘之材。于是想:“如今公孙慧娘寻觅不着,我不如先收下他作徒弟,好将自己的一身功夫传授与他,也不埋没了自己的这身武艺。”他主意既定,于是慢慢地道:“你想要钱么?跟我来吧!”说罢,转身走了出来。

    小乞丐楞了一下,不知道赵匡要他跟着去做什么。但是他毕竟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只得慢慢腾腾地跟了出来。

    赵匡看见小乞丐跟了出来,便在前面的烧腊铺中买下了一只烧鸡,然后提着它,不紧不慢地向前行走。

    小乞丐看见了烧鸡,马上加快了脚步,紧紧地跟了上来。

    赵匡又动手将烧鸡撕做了两半,自己嘴里啃着一半,另外一半则晃晃悠悠地提在手中。

    小乞丐谗得直流口水。

    赵匡却是头也不回。

    他们出得城来,四下里已经没有了人迹。

    小乞丐终于忍耐不住,大声叫道:“喂!你这个糟老头儿,想要我替你做什么事情,便直说无妨,却要将我带到哪里去?还有,可不可以先将你手中的那半边烧鸡给我啃着?”

    赵匡站定,毫不迟疑地将剩下的一半烧鸡递给了小乞丐,让他啃着,然后不声不响地走到一棵大树下面站住。

    小乞丐也只得一边啃着烧鸡,一边跟了上去。

    赵匡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乞丐道:“我叫申辅,申明的申,辅助的辅,这里的人们又叫我成都乞儿。”

    赵匡想:“申明的申,辅助的辅?这个名字倒挺有意思,应该是个读书人起的。难道他的父母读过书,希望他将来辅助人家,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如此,他又怎么会来到这里乞讨呢”于是问:“你父母念过书,家住成都?”

    申辅道:“念书?老子家中世世代代只会做点小生意,念什么书?老子家住成都,这倒不错,要不然老子怎么会被人家称为成都乞儿?”

    赵匡笑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这绰号还有一番来历么?”

    申辅立即眉飞色舞地道:“嘿嘿,你还不一定知道!咱们这种乞丐,一样地以大压小,以多欺少。老子刚到资中的时候,这里的乞丐们欺负老子,常常让老子吃些小亏。后来老子略施小计,他们对我便不得不服气了。”

    赵匡问:“你如何略施小计了?”

    申辅得意洋洋地道:“有一天,我们到城中马员外家中乞讨,马家的奴仆将我们赶了出来。众人都垂头丧气的。我对他们道:‘老子敢让马家奴仆从此不敢驱逐我们!’众人不肯相信,我便回去对那个奴仆道:‘我有极为重要的事情,必须立即面见你家员外!’马员外一见面便问:‘小哥儿有什么事情?’我对马员外道:‘您老人家大富大贵,岂会在乎施舍我们的这几个小钱?可是您的仆人不懂事,竟将我们赶了出去!我们现在虽然是些乞丐,岂知将来不会发迹,您老人家就没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马员外连声道:‘是,是,是!’,立即吩咐奴仆们将来不得驱赶我们,又叫管家拿出钱币来赏赐给我,还让我转告小哥儿们不要在意。当地的乞丐们都说:‘成都毕竟是个大地方,连乞丐也要高人一筹。’从此以后,他们不得不听命于老子了!”

    赵匡想:“他讲的话不无道理,但是语言一会儿文质彬彬,一会儿粗俗不堪,也不知是何道理。”因此问:“你出生在成都,怎么来到了这里?”

    申辅道:“他奶奶的!三年以前汉军攻打成都,老子的父母死了,在那里又别无亲戚,因此来到了这里。”

    赵匡“啊”了一声,问:“那么,你是愿意继续做乞丐呢还是愿意做我徒弟?”

    申辅却诧异地问:“怎么,你也想收我为徒弟?”

    赵匡奇怪地望着他。

    申辅解释道:“前两天,老子遇见了一个蓝衣童子,他也要收老子做他徒弟,还说什么保证让老子名垂青史。你说可笑不可笑?一个穷乞丐,望什么名垂青史?如今你又想作老子的师父了!老子做乞丐,终日无拘无束的。若是做了你们的徒弟,又有什么好处呢?”

    赵匡想:“江湖之中倒没有听说过什么蓝衣童子,这家伙多半是取笑他而已!”于是道:“你若是做了我的徒弟,我给你衣食,教你武功。但是你必须听我的话,还要为我办事!”

    申辅问:“你我教什么功夫?老子虽然贫贱,却有三不:一不偷鸡摸狗,二不杀人越货,三不侮辱妇女,否则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会放老子不过!”他不知道赵匡要叫他做什么事情,心中害怕之极,却故意把话说得光明正大的。

    赵匡哈哈大笑道:“你将我看做什么人了?我是堂堂正正的武林豪杰。我教你武功,只是为了让你行侠仗义。但你学成武功后,倘若要偷鸡摸狗、杀人越货、侮辱妇女,首先我就放你不过,哪里还用得着你的父母来管教?”

    申辅立即道:“这么说起来,老子自然愿意做你徒弟了!”可是话一出口,他又立即觉得不妥:“师父,师父,乃是父亲一辈,我既要做他弟子,怎么还能自称老子?”为了掩饰自己的难堪,他立即说道:“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

    此时人们拜师学艺没有后来人那么讲究,既不要什么特定的仪式,也不要什么礼物,只要心意诚恳便可。

    赵匡想:“这孩子的聪明伶俐没得说了,只是一点教养也没有,开口闭口便是老子老子的。口风不佳倒也罢了,倘若心地不好,将来他在江湖上为非作歹,岂不要连累我的一世英名?”于是道:“且慢!你要做我徒弟,可不能说粗话!还有,我得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劣迹!”

    这时候,周围突然钻出了一群富家子弟,一个个衣着光鲜,趾高气扬,一看见申辅在这里,禁不住眉开眼笑了起来。

    申辅刚才还在嘻皮笑脸的,此时却像老鼠见了猫,竟然猥琐了起来。

    一个十四五岁的大男孩叫道:“申辅,你平日里有一顿没一顿的,今日里烧了哪门子高香,竟然还有烧鸡可吃了?”

    申辅呐呐地道:“是这位大伯送我吃的。”他称赵匡为大伯,一是申辅此时还不知道赵匡的姓名,二是赵匡虽然说过要收他为徒,但是赵匡刚才的话中还有一番犹豫。如果申辅直接将赵匡说成自己的师父,而赵匡又不予承认,那可是大大地丢人现眼了。

    大男孩看了赵匡一眼,道:“你如今认得了一个大伯,也有了依靠,很好,很好!我只是问你,你欠我的三枚五铢钱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

    申辅刚才还在赵匡面前胡吹乱侃,此时被人家当街围堵讨债,一时间无法下台,不由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得低声下气地道:“张大公子,我改日一定奉还!”

    张大公子道:“成都乞儿,你休得耍赖!这钱是半年以前欠下的,说好了三天以后还我,从那以后你便东躲西藏,我们四处找你不着。今天既然碰上了,说什么你也得还我!”

    赵匡问:“申辅,你如何欠了人家的钱币?”

    张大公子道:“他坏了我的生意,自己承认赔偿的!”

    赵匡又问:“申辅,你如何淘气,坏了人家的生意,须得从实说来!”

    申辅被逼不过,又心中委屈,索性哭诉道:“那一天,他们在大街之上调戏一位小乞丐姑娘,强迫人家做他丫环。小乞丐姑娘怎么也不肯,他们便对小乞丐姑娘动手动脚的。我们上前打抱不平,那个小乞丐姑娘趁机跑掉了。后来,他们将我们痛打了一顿,还说我们弄脏了他们的衣服,硬要我们赔偿三枚五铢钱。我们被逼不过,也就承认赔偿了。”

    赵匡暗暗想道:“如此说起来,申辅虽然口风不佳,倒还是一个心地不坏的孩子。。”于是不声不响地从怀中掏出了三枚五铢钱,递给申辅,道:“既然承诺了,就赶紧给了人家吧!”

    申辅接过钱,递了过去。

    张大公子接过钱,又趁势将申辅手中烧鸡夺了过去,三下五除二地撕做几大块,乱七八糟地扔在地下,最后还用脚在上面乱跳乱踩。

    申辅急忙上前捡拾。

    那些大孩子趁机拳**加地殴打申辅。

    赵匡喝道:“不可打人!”

    可是那些富家子弟哪里肯听,拳脚有如雨点一般向着申辅招呼过去。

    申辅只得用双手紧紧地抱住头面。

    赵匡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双手一拨,将那群大孩子分拨开来,嘴里叱责道:“你们调戏女孩子在前,欺凌他人在后,算是什么士族人家的子弟?”

    那群大孩子看见赵匡发起怒来双目圆睁、精光闪闪,吓得立即四散逃走了。

    申辅从地上爬起来,气愤地嚷道:“老子不做你的徒弟了!”

    赵匡诧异地问:“为什么?”

    申辅一边哭着,一边道:“格老子!他们那么多人欺负老子一个人,你这个臭师父也不能动手打一打他们,看来你也没得啥子本事!”

    赵匡笑道:“我若是不露上一手,你岂肯相信我的手段!”于是“呼”地一声窜上了那棵大树,又在枝杈之间摇曳了几下,然后轻如灵猴一般地滑落下来。

    申辅见了,立即抹去了眼泪,叫道:“好功夫!”

    赵匡又走到一块重约有五百斤的石块面前,双手抱着它,高举过头,然后轻轻地放在地下,却是脸不红,气不喘。

    申辅破涕为笑,忙叫:“师父,快快教给我武功,我好去找他们报仇雪恨!”

    赵匡一脸严肃地道:“申辅,要做我的弟子,首先须得明白,什么是侠义?”

    申辅笑道:“侠义之人武功高强之极嘛!”

    赵匡道:“侠者,仁也。侠认之人必须以匡扶正义为己任,而且言必行,行必果。他人有了阨困,必须主动地帮助。”

    申辅道:“我不是也救过一个乞丐小女孩么?”

    赵匡道:“不错!要是没有这件事情,也许我就不会收你为徒了。可是你还要记住:学武之人不能以强凌弱,对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之人,绝对不可以动武!”

    申辅呆了一呆,问:“这么说来,我就不能向他们报仇雪恨了?”

    赵匡道:“不错!要做大侠客,必须拿得起,放得下,明白天下之至理,径赴天下之大义!至于小恩小怨,却不必放在心上,更加不能去报仇雪恨。”

    申辅道:“妈妈呀,要做你徒弟,还有这么多的规矩?”

    赵匡道:“不错!要是你不愿意,现在还来得及。要做我的徒弟,必须当天发誓:保证不用我教的功夫去做坏事。否则,即使你学成了武功,我也随时随地可以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