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太后
字体: 16 + -

第四十二章 仓皇出走

    wed jul 07 08:58:48 cst 2010

    刘尚刚刚回到武威将军府,谁知王硕立即入内求见。

    刘尚厌恶地道:“王将军近来十分辛苦,今日可以稍事休息了。”

    王硕固执地道:“事关西南地区的安稳,末将不得不说!”

    刘尚诧异地问:“你又有什么事情了?”

    王硕遂将多吉兆姆尚在人间,许黄玉就是公孙惠娘的怀疑说了出来,并且建议趁着许黄玉现在成都,立即予以拘留审讯。刘尚颇不相信地道:“多吉兆姆已经死去了多少年,朝野上下人人皆知,怎么可能又复活了?况且许黄玉乃是许宝玉的妹子,董大人尚且为她作了证,你怎么可以胡乱猜疑人家呢?”

    王硕坚持道:“大将军差矣!多吉兆姆是我昔日的主子,她昨晚现身于我的府第之中,我府中人人皆知!这个许黄玉与多吉兆姆青年时期的相貌一模一样。虽然她本人矢口否认,但是我又岂能将她认错?”

    刘尚犹豫不决地道:“董钧、许宝玉前脚刚走,我们就在后面拘捕许黄玉。彼此均为朝廷官员,将来又怎么见面?况且他们圣眷正隆,倘若有个一差二误,皇上岂不怪罪我们?”

    王硕道:“多吉兆姆母女同时现身于成都,又有苍山姥姥入川滋事,还有三个神秘童子出现在此,倘若他们图谋恢复伪蜀国,当此刚刚萌生之际,不果断地加以扼杀,非要等到兵连祸结以后才来后悔,恐怕大将军也难逃失查之罪!”

    刘尚心是动摇起来,当下道:“如此说起来,你们可以邀请许黄玉在成都玩耍为名,暗中软禁她。然后抓紧出去核查。但是不要惊动四邻,也不要传出风声,更加不可对许黄玉动刑。倘若她只是许黄玉,我们今后仍然可以在皇上、董大人和许先生的面前交待过去,倘若她真的就是公孙惠娘,自然也无法逃遁。”

    王硕点了点头,立即出去安排,要求彭方带领二十名兵丁,以保护许黄玉为名,立即将许黄玉软禁在武威将军府中。可是彭方进去一打听,她们已经离开了成都,只好马上禀报王硕。王硕由此断定许黄玉必定就是公孙惠娘,而且已经畏惧潜逃,马上又向刘尚作了禀报。

    刘尚心中的疑惑加重,立即命令彭方点起一百名兵丁追出东门,务必将许黄玉拦截下来。

    彭方走后不久,王硕又觉得如果三个神秘童子或者苍山姥姥出面接应,彭方绝对不能成功。因此他又亲自带了五百名兵丁赶去,并且从近路抄到了龙泉山上。

    许黄玉带着许朋、春梅出城后,害怕王硕带人追赶,立即放马疾奔。他们走了一个多时辰,好象后面并无官军追来。看看来到龙泉山下,正好走入了当年赵匡背着公孙慧娘力战周泰的逃命之处,许黄玉想到自己已经脱离了危险,而且许朋、春梅已经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仍然对自己全力支持,不禁感触万千,于是笑着道:“我这一生,全靠许家收养,你们也是靠了许家才长大成人的,因此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以后不论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都要爱护这个家!”

    许朋道:“小姐,你是女儿之身,迟早总要嫁人的。春梅可以陪嫁过去,我呢,只能长期留在许家。要是小姐以后常常回到娘家,我们还能见个面。若是小姐嫁得远了,也就无法再见面了。那时候,只要小姐能够经常想起我,许朋就算很不错了!”

    春梅骄傲地道:“不错,无论小姐嫁到哪里,我都要跟她去到哪里!”

    许黄玉啐了他们一口,然后道:“你们口口声声谈婚论嫁,我可是一点也不想嫁人。我这一生就只想跟着母亲和哥嫂。”

    正在此时,官道上一阵尘土飞扬,彭方率领一百名士兵追到。道路上的行人看见,知道又有什么祸乱发生,纷纷向着两侧躲避。许黄玉知道王硕已经窜辍了刘尚派人追赶,事已至此,也只有从容应对。

    彭方远远地大叫道:“大将军有言,烦请许姑娘回转成都。”

    许黄玉不冷不热地遥遥问道:“大将军是个什么意思?”

    彭方边走边说:“许姑娘,大将军说周泰已经将你家中房屋烧尽,你们家园重建之事,武威将军府义不容辞,因此大将军请许姑娘暂住成都,然后派人迎接老夫人和你家嫂子前来团聚。等待你们家园重建以后,再送你们返乡。这是大将军的一番好意!”

    许黄玉道:“多谢大将军的美意!但是许氏家居何处,黄玉不敢擅自作主,容我回去禀报老夫人定夺!”

    彭方又道:“还请许姑娘体谅末将的难处,倘若许姑娘不肯回转,大将军一定责备末将办事不力。许姑娘不如先行回转成都,待见过大将军,说明了你的意见以后,那时候你们要留要走,都由许姑娘自行决定!”说罢,以目示意。

    官军士兵立即从四面八方将许黄玉三人包围在核心。

    许朋、春梅不由得慌乱了起来。

    许黄玉对他们道:“你们不要慌,待我上前与他们理论。”说罢,打马上前道:“彭将军,小女子有几句话先要问清楚,才能决定是否回转!”

    彭方道:“许姑娘有话请讲!”

    许黄玉道:“欲将小女子留回成都,恐怕不是大将军本人的主意吧?今日宴会之上,彭将军恐怕也已经看了出来,那个王硕对本姑娘不怀好意!”

    彭方犹豫了一下,只得道:“其中的情形,末将不得而知。但是要许姑娘回转成都,的确是大将军亲自向末将下达的命令。”

    许黄玉又问:“刘大将军要本姑娘回转成都,是邀请还是强逼?如是邀请,则本姑娘有谢绝的权利;如是强逼,则本姑娘绝对不能服从!――我不过一个普通百姓,并非军营之中的士卒,可以不听从任何将军的命令!同时本姑娘并无违法犯罪之事实,也应当有来去的自由。如果彭将军一定要用强,则本姑娘宁愿一死也不屈从!”说罢,拔出身上的佩剑,就要准备自刎。――这是青年许黄玉的过人之处。她看出了此时此地别无办法脱险,但是料定彭方也不敢逼死自己,所以出此险着。

    彭方一见许黄玉要自杀,果然慌忙叫道:“许姑娘有话好讲!”他对拘留许黄玉本来就有顾虑,只是刘尚已经下达了命令,他不得不执行。但是,如果许黄玉不是公孙慧娘而且死在了自己的逼迫之下,将来皇上、董钧和许宝玉追究起来,自己可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许黄玉又举着利剑问:“那么我们现在回家,这不算违反朝廷的任何法令吧?”

    彭方道:“这倒并不违反朝廷的任何法令!”说罢,又以目示意。

    众军士只得慢慢地散开,让出了一条通道。

    于是,许黄玉让许朋、春梅在前,自己则始终高悬着利剑,对准自己的脖颈,缓缓地走出了官军的包围圈。

    彭方高声叫道:“许姑娘既然要走,末将只好一路护送到底!”――在他想来,这么做既可监视许黄玉,又让许黄玉不好拒绝。

    许黄玉果然不好再说什么,只在心中暗暗地思索脱身之计。于是,许黄玉三人在前,一百名官军在后,慢慢地向着普慈寨方向移动。

    就在此时,官道前方走来了苍山姥姥师徒五人。苍山姥姥远远地望见这支队伍就感到奇怪:怎么前面是三个年轻的年轻百姓,后面却有百来名官军紧紧跟随,并且三个年轻百姓与官军之间戒意深沉?

    渐渐地走近以后,苍山姥姥更加疑惑:前面三人当中,两个仆役模样的一男一女惶恐不安,只有那个主子模样的少女始终高悬着利剑对准自己的脖颈。细看那个少女,又酷似当年的多吉兆姆,苍山姥姥相信她一定就是现在的许黄玉!再看后面领队的官军将领乃是彭方,苍山姥姥心中完全明白了,立即扭头对四个徒儿道:“不好了,公孙慧娘被官军粘上啦!尼桑、尼采,我们前去抵挡官军,尼罗、尼娅,你们掩护她们快快逃走!”说罢,待许黄玉三人刚刚走过,便往官道中间一站,高声叫道:“苍山姥姥在此,彭方慢着!”

    许黄玉马上认出了她就是在鱼栈滩为自己浴血奋战过的苍山姥姥,不由得惊喜地大叫道:“姥姥!”

    苍山姥姥低声道:“慧娘,你们快走!”

    尼桑、尼采立即拔出了佩剑,准备配合师父行动。尼罗、尼娅则掩护着许黄玉三人迅速地逃走。

    彭方骤然看见苍山姥姥又在这里,未免惊慌失措,但许黄玉等人已经加速奔逃了,他只得大声叫道:“许姑娘,不要走!”

    许黄玉回过头来,也大声叫道:“彭将军,你们不要听信王硕的挑拨离间,小女子我要回家啦!”然后跟随苍山姥姥的两个徒弟飞奔而去,转眼之间不见了踪影。

    彭方只得硬着头皮上前道:“苍山姥姥,你一再与官军为难,当真不怕满门抄斩吗?”

    苍山姥姥冷冷地道:“她究竟犯了你们的什么王法?你们先是将她全家拘捕,然后又放火烧毁了她的家园,现在还要带兵追赶她,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

    在来的路上,苍山姥姥已经听说了许家庄发生的事件。

    彭方不由得一时语塞。

    苍山姥姥又道:“你还是带兵回去的好!要是你不肯,就在我这降龙伏虎的拐杖下面通过了再说!”

    彭方此时进退两难。要进,必有一场血战,而且很难取胜。要退,自己和武威将军府的颜面又如何保存?

    正在此时,官道上又走来了泰山三童。他们今天骑着三匹劣马,摇摇晃晃地就像三个小醉鬼。看见苍山姥姥又与彭方在此对峙,泰山三童跳下马来,一个个蹲在道路中间,不言也不语。

    苍山姥姥心中讨厌他们,又害怕他们帮助官军,便大声吼道:“你们这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小东西,各自滚到一边去!”

    白衣童子“嘻嘻”一笑,道:“苍山姥姥,普天之下你的武功最高,我们就想瞧瞧热闹也不行吗?”

    苍山姥姥大怒道:“人家办正事,你们不伦不类地掺合些什么?”

    白衣童子捧腹大笑道:“奇怪啊奇怪!成天动刀动枪的还叫正事?那么农夫耕田,士子读书,商人买卖,他们又叫做什么,难道他们反而叫做不务正业?你这个道理大大地荒谬!农夫不耕田,士子不读书,商人不经商,这个世界岂不完全乱了套?”

    苍山姥姥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此时此地她又无法计较,只好不再做声。

    眼看马上就要冷场,紫衣童子又问:“彭将军,怎么你们成天都在与苍山姥姥过意不去?”

    彭方只得解释:“不是我们与她过不去,实在是她不该瞎来掺合!末将奉命挽留许姑娘回去,她硬要进来掺合。如今放走了许姑娘,在下回去却是无法交差了!”

    紫衣童子道:“彭将军,你这话也是大大地不通!挽留客人总要随着客人的意思决定去留吧?那许姑娘愿留则留,愿走则走,你要强留她,则失去了留客的意义!这苍山姥姥又是一个古道热肠之人,见了你们这样的留法,自然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像你们这种不明事理的人太多了,偏偏地要弄出许多怪事来,无怪乎天下总是远远不能太平!”

    两个童子一人发表了一番奇谈怪论,把个苍山姥姥和彭方两人弄得一时下不了台阶。

    蓝衣童子又上前劝道:“小子建议;此时客人不走已经走了,彭将军,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到此为止吧!苍山姥姥打抱不平,人家许姑娘都已经走了,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因此,不如两位各自请回吧!”

    苍山姥姥狠狠地盯了彭方几眼,极不情愿地首先转身走了。

    彭方无奈,也只得带了兵丁回转成都。

    泰山三童则悠哉游哉地骑着他们的劣马,一个个摇晃着脑袋瓜子远远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