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太后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巧言舌辨

    tue jul 06 06:07:12 cst 2010

    王硕一觉醒来,已经到了第二天中午,他发觉自己还睡在床榻之上,也隐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疼痛,于是断定自己还活着。他叫了门卫人员进来,问了问昨晚的情形。

    门卫道:“多吉兆姆的鬼魂前来吵闹了大半夜。”

    王硕仔细回想了想梦中情景,断定此梦乃是由于多吉兆姆前来吵闹引起的。他心中犹有余悸,对公孙述、多吉兆姆和公孙慧娘恨之入骨。此后他想起了董钧的宴会,看看时辰已到,又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子,前往武威将军府中赴宴。

    王硕进去的时候,董钧、刘尚、彭方、许宝玉等人已经分别入了座。王硕的目光掠过许宝玉身边的时候,忽然觉得眼前一亮:紧挨许宝玉坐着的那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活脱脱的不就是当年的多吉兆姆吗?他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又认真地看了看许黄玉,确定自己的眼睛没有一点问题。

    此时,王硕不得不认真地思索:“这会是多吉兆姆吗?不,多吉兆姆已经是快到四十岁的中年女人,昨晚的多吉兆姆至少还是神智昏乱的,这个少女却是那样地神清气爽!那么她会是公孙惠娘吗?如果她就是公孙慧娘,又怎么有胆量来到这里?还有,昨晚多吉兆姆不是说公孙慧娘已经死了,并且死得很惨吗?”

    就在王硕胡思乱想之时,董钧道:“王将军,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漂亮姑娘就是许先生的妹子许黄玉,刚刚从普慈寨过来。许姑娘,这位刚来的将军就是朝廷的宣慰使王硕王大人。我今天举行这个宴会,就是为了你们二人。”

    许宝玉马上站起来,道:“我代妹子在这里感谢董大人!”

    董钧哈哈大笑道:“宝玉,你我乃是多年的故交好友,黄玉妹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又何必如此客气!”

    刘尚忙道:“彼此都是朋友,大家都不用客气!我这里还叫上了几个乐妓,让她们给大家唱唱歌,跳跳舞吧,助助酒兴,希望大家能够开怀畅饮!”

    王硕忽然想道:“周泰不是也把这个许黄玉当作了公孙惠娘吗?难道我们两个人的眼睛都有了问题?不,绝对不可能!这个许黄玉一定就是当年的公孙惠娘!”想到这里,他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叫道:“董大人,刘大将军,末将心中突然有个疑惑,想在这里提出来,不知道你们是否允许?”

    刘尚有些生气地想:“董大人专门宴请你们,可以说是给足了你们的面子。你不但不说一点客气话,反而要在这里讨论什么疑惑问题。也是实在不懂礼貌,太不给董大人面子了!”可是王硕毕竟是今天宴会的主宾,也不能不让人家说话,于是他没有好气地道:“有什么话,你就快些讲吧。”

    王硕问:“请问许先生,你这个妹子可是亲生的?”

    许宝玉从容不迫地回答:“不是,是我的父母收养的。”

    王硕又问:“那么你这个妹子是哪年哪月在什么地方收养的?”

    许宝玉道:“是在八年以前的清明节,我父亲在普慈寨里收养的,这有我家的谱牒记载可以证明。”

    许宝玉这样回答,是昨天晚上他和许黄玉共同议定的。他们故意提前了一年的时间,地点也作了相应的改动。王硕不由得楞住了。这与公孙惠娘失踪的时间、地点一点也不吻合!可是这话从许宝玉的嘴里说出来,王硕也不敢直接否定,他毕竟是皇上钦点的名士,钦差大臣董钧的好朋友,武威将军府现在的幕僚啊!也许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当今天子面前的红人!可是,这个许黄玉毕竟太像公孙慧娘了,如果她真的就是公孙慧娘,却从自己的眼皮底下侥幸逃脱,这会让自己后悔终生的。虽然许宝玉那么说了,但也许他真的不知道许黄玉就是公孙慧娘,也许他知道许黄玉就是公孙慧娘,却因为兄妹情深而要故意加以隐瞒。

    想了一阵,王硕决定直攻许黄玉。他相信那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在自己的凌厉攻势面前,一定没有任何的防备能力,只要她亲口说出了漏洞,许宝玉也就没有办法替她遮掩了。于是问:“许家妹子,我有几句话,可以问问你吗?”

    许黄玉不冷不热地道:“王将军,你尽管问吧。只要小女子知道的,一定回答你!”她那么坦然,纯洁,好像她一点也不知道这是王硕在故意盘问自己。

    王硕问:“你是否记得,你原来的家中有哪些亲人?”

    许黄玉不慌不忙地道:“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小时候,我本来也有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他们都很喜欢我。爷爷常常带我去放牛,奶奶常常带我去釆摘桑叶。父亲从田里捉了鱼虾回来,母亲会把它熬成特别美味的鱼虾汤。我有了好吃的东西,总是忘不了分给我的好朋友春梅一份,不信你可以问问她!”

    春梅就站在许黄玉的身后,立即补充道:“是呀,当初我们是村里最好的两个小朋友。她有了好吃的东西总是忘不了给我吃,我有了好玩的东西也总是给她玩。后来我被父母送到许家作了丫头。她的奶奶和父母先后逝世了,爷爷又因为精神失常失踪了。她只好跑过来找我。可是她并不知道前往许家庄的道路,身上又没有一铢钱币,只得在普慈寨里乞讨度日。幸好不久就在普慈寨中遇上了我们。我家老爷看她可怜,又看她模样儿乖巧,也就收下了她,后来她就成为了我们家的小姐。那时候,她才七岁还不到呢。她当初的情况好可怜啊!”

    王硕不禁又是一惊:“这两个女孩子说起话来真是滴水不漏,绝无一点漏洞。不,就是有人预先编排,也不可能编得这么完整,这么圆满!这样子说起来,许黄玉真的与公孙惠娘一点关系都扯不上了!”但他还不心甘,索性破釜沉舟地问:“许家妹子,你小时候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吧?”

    许黄玉漫不经心地说:“不错啊。小时候,我们会在溪河之中摸鱼,捞虾,捉螃蟹,完了就在岸上办烧烤。那烧烤香喷喷的,味道美极了。人们说,鸡鱼蛋面,不及火烧黄蟮呢!王将军,你吃过这种烧烤么?”

    王硕只得摇了摇头。

    许黄玉又说:“还有,我们小时候,喜欢在家乡的小山坡上玩捉迷藏的游戏。王将军你玩过么?”

    王硕只得又摇了摇头。

    此时,众人都明白,王硕一定在怀疑许黄玉的什么事件,而许黄玉只是一派天真烂漫,毫无警戒之心。王硕这么做,不但对许黄玉实在没有礼貌,而且明显地不相信许宝玉。许宝玉来到成都的时间虽然不久,但和武威将军府内众人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加上他又是皇上钦点的西南名士,又是钦差大臣董钧的密友,因此大家都愤愤不平,而且暗暗地替王硕担心。

    刘尚略带怒气地道:“王将军,许黄玉是许先生的妹子,你如果想知道她的什么事情,以后再问许先生吧!”

    董钧也生气地道:“我和许先生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常常到他家中做客。记得我和许宝玉认识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刚刚逝世。那时候,许黄玉还是一个黄毛小丫头呢!”

    王硕不好再说什么了。

    可是许黄玉突然站了起来,从容不迫地道:“王将军是不是在都市之中长大的人,对我们的乡村生活特别地感兴趣呢?倘若如此,哪天你到了我们普慈寨,我和春梅一定带你去看我们原来的村庄。那里真是山青水秀,风光绮丽啊!那里的人们也很好客,只是不欢迎心术不正的异乡人。王将军,你愿意到我们那里作客吗?”

    王硕只得点了点头。此时他也看出了众人的不满,而且觉得特别的奇怪:这个女孩子说的话好像还有意无意在为自己打圆场,又好像有意地在警告着自己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刘尚相当于发出了警告,王硕只好住口。可是这个宴席由于他的搅乱,整个气氛十分消沉。

    宴会以后,许黄玉兄妹回到寓所,许宝玉心有余惊地说:“好险啊,若非妹子回答机灵,也许你们就今天走不出武威将军府了!”

    许黄玉则关心地道:“兄长,妹子今后固然难免灾厄临身,但是兄长也一定会受到连累的,不如兄长同了我们一起离去。”

    许宝玉毅然决然地道:“自家兄妹,说什么连累?我是皇上信任之人,他们谁也不敢打我主意。只是此间却不是你们的久留之地,你们快快回去吧,会合了母亲和嫂子以后,立即动身前往祖籍!”

    许黄玉疑惑地说:“我是在蜀中出生长大的,骤然离开真还有些不舍得。不过,王硕在此,我们不得不走。我与许朋、春梅立即动身。只是兄长也要及早脱身才是。”

    许宝玉充满信心地道:“你们离开了蜀中,远离了王硕、周泰,也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们的真实身份了。只是希望你们去到江夏以后,凡事总以趋利避害为主,不要轻易地与官府作对。”

    许黄玉点头答应:“这是自然。”

    许宝玉催促道:“事不宜迟,你们立即动身吧!”

    于是许黄玉立即带了许朋和春梅,悄悄地从后门走出。

    许黄玉他们刚走不久,忽闻门外有人叫道:“许宝玉接诏!”许宝玉抬头一看,董钧喜气洋洋地捧着一道圣旨进来。许宝玉虽然说过不接受皇帝任命的话,但既已进入武威将军府,也只得按照臣子的礼节倒身下拜,山呼“万岁”接旨。

    那圣旨上面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蜀士子许宝玉为人孝悌,才学丰富,今又襄赞西南军政有功,着其即日起身,入宫辅佐!”

    董钧宣读完毕,许宝玉愕然,但刘尚、彭方已经过来祝贺了。按照世俗人们的理念,皇帝召见自然是一种难得的宠幸,人家好心好意地前来祝贺,许宝玉如果再说出淡泊功名的语言,反而有矫揉造作的嫌疑了。况且皇帝已经下达了诏书,再不入京,也就是抗旨不遵。许宝玉纵然不想做官,也不敢公然抗旨。再说他还想借此机会为妹子和赵匡解脱灾厄,于是只得接受了诏令,只是在在心中暗暗地想:“一切等见了刘秀以后再说吧!”

    董钧道:“交趾郡的叛乱已经平息,西南地区也已经日趋稳定,我的使命已经完成,所以皇上要我与贤弟一道进京。按照愚兄的揣摩,此番我们可以同朝事君了!”

    许宝玉不语。

    彭方恭贺道:“许先生乃是西蜀名士,此番入京见驾,不但自己可以飞黄腾达,而且也为蜀中增添了许多光彩!”

    刘尚也说:“以后蜀中还求许先生多加照应!”

    面对他们的祝贺,许宝玉只能淡淡地道:“宝玉学识浅薄,恐怕有负皇上恩泽!”

    董钧道:“时候不早了,我们还是上路吧!”

    刘尚、彭方和武威将军府的大小官员,一直礼送董钧和许宝玉出了成都北门,只有王硕没有前来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