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100章 一战而定

等到探马回报,曹操早看见这四面埋伏的敌情多时,此刻已顾不上斥责探马办事不力,只是思索着该如何突围。

    辛锐也只是比曹操早了小半日到达许县城下,不待众军喘口气,便叫吕布三人分三面前去埋伏,自己引着其余众将,将大营扎在许县西、南两个方向,遥遥地监视着城内动静。

    程昱在城守府中如坐针毡,自己手下这点军马,出城对敌是万万不敢指望的,眼看联军留下北门、东门不管,他也知辛锐根本不怕自己这些人向陈留撤退。

    最最令人担忧的还是孤悬在外的曹操大军,联军对许县围而不攻,摆明了已经摸清己方底细,想要一举设伏,消灭曹操,可恨西门和南门尽皆被封锁,辛锐又广遣哨骑在四处巡视,消息根本无法传递出去,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程昱和曹仁、于禁、李典众人,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只能祈祷曹操见机的快,早些脱离包围。

    苦心酝酿了这么久,辛锐自然不会叫曹操如愿逃脱,这半日他四下观察,将许县西南的地形了然于胸,为的就是将曹操大军赶进自己布好的口袋,一网打尽。

    眼看已经中计,逆境中的曹操反而冷静下来,周边地势迅速在他脑海闪现而过,而后曹操召集众将,开始下令道:“如今四面皆敌,无处可避,不如背水一战四面突围,妙才引一万军马向西敌住许褚,元让引一万军***敌住马超,文谦、子恪引两万军马向后敌住追兵,我自统大军,正面接战吕布。四路大军都打我的旗号迷惑敌军。一鼓作气冲杀出去,三日后在长社会和。”

    “那吕布勇猛异常,主公不可与其对敌,还是换我正面突围。”夏侯惇大急道。

    “无妨,马超亦是虎将,元让的压力也不比我小。吕布有勇无谋之辈,我身边还有典韦和曹纯众将,想来必能安然无恙,事不宜迟,你等速去整军备战。记住,军士可再招募,你等不可轻易犯险,只要有机会,只顾冲杀出去,不必顾惜军士性命。”曹操果断道,非常时刻,壮士断腕,没有丝毫犹豫。

    见曹操主意已定,众人不再多劝,慌忙各点军兵,按照曹操布置前去迎敌。曹军尚余六万军马,战力不弱,此番被逼到绝境,都激起求生的血性,因此冲锋起来,反而更有些气势。

    已经到了真刀真枪见个高低的时节,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无论是联军还是曹军,都拼尽全力,想要战胜对方,也顾不上什么阵型什么套路,唯有一个信念便是力毙对手于刀下。

    许县城外西南,十里方圆之内成了人间炼狱,战鼓声、人喊马嘶,刀枪相交之声惊天动地,到处都是混战的部队,到处都是血光和火光交织的画面,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有伤亡,战争是毫无道义的,因为无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它始终是统治者为利益之争而发起的,受害者大多是活在最底层的百姓。

    联军和曹军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军队,战力不相上下,为将者也都是善战之辈,唯一的优势在于联军士气高昂,又是以逸待劳,但曹军绝地反击,气势不同往日,因此急切间两军打了个难分轩轾,胶着在一起。

    曹操此时进入了‘围城’,迫切地想要逃出生天,因此在众军护持之下,掩面而走,眼看前面典韦越杀越远,曹操心中暗暗惊惧,赶忙鞭打座下战马,向前追去。

    一支小部队斜刺里杀过来,曹操偷眼看去,只见为首那将骑着赤兔,手起戟落几个回合,便砍杀曹军十余人,正是吕布。一时间曹操亡魂皆冒,不由暗暗催马快行,吕布砍人砍得颇不耐烦,乍见曹军一个小校模样的骑马从自己眼前闪过,纵马便追了上来,拿画戟戳了戳这人头盔,吼道:“跟某说曹操在哪,某便不杀你。”

    曹操此刻一颗心几乎跳出嗓子眼,顶着满头的冷汗,向前虚指一下道:“前面那个骑黄马的,便是曹操。”

    吕布见这曹军哆哆嗦嗦,心下好笑,又得知‘曹操’下落,便不再罗唣,一抖缰绳,赤兔带起一阵旋风,便向前追杀而去,竟是眼睁睁将曹操放过。

    惊魂未定的曹操急忙向典韦靠拢,借着典韦勇猛,迅速杀出一条血路,向西北逃去。一路上曹操心里竟是空白好久,待到典韦率十余骑保着他脱出战圈十余里,方才回复一丝清明。

    曹操不由想起昔日讨董卓失利时,被董卓军马追击的狼狈往事,又想到曹洪曾助他脱险,而今这员大将却身陷囹圄,不由心有戚戚。

    余者夏侯兄弟、乐进、吕虔、曹纯等人也都趁乱逃走,各自狼狈不已。

    乱军之中,身在中军的辛锐也无法判断形势,只能大略根据战争走向,不断地做出指挥,查漏补缺。与此同时,还要密切监视许县动静,防止程昱等人狗急跳墙。

    四面包围圈从数里之外越缩越小,半日时间,六万曹军已经死伤过半,辛锐见大势已定,为了减少联军伤亡,便传令众军就地休整,向处于包围圈中的曹军喊话。

    “曹操不尊天子号令,逆天行事,已被我军生擒,尔等本是大汉良民,受曹贼蛊惑才铤而走险,如今曹贼已伏法,尔等不要继续负隅顽抗,对抗朝廷天兵,放下武器投降者,可免一死。愿从军的,朝廷按月发放军饷,并赐家属田地牲口,不愿从军的,可领取路费发复原籍,大将军一向仁政爱民,绝不会加害尔等,倘若尔等仍旧冥顽不灵,执迷不悟,这些死尸便是下场......”四军之中,先后多了数个铁皮大喇叭,数个大嗓门的军士,将陈宫撰写的招降书大声地念出来。

    政治攻势自来有效,剩下的数万曹军见主将尽皆逃走,再傻也知道自己沦为弃卒。失去主将指挥,再悍勇的军士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再者众人被丢弃尽皆寒心,哪里还肯卖命。当下便有一小股曹军弃了刀枪,伏地请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带动之下,大批曹军陆续投降,有一两个死忠的校尉,还想再兴风作浪,被部下一拥而上,先砍了脑袋,而后献于辛锐军中。

    见局势已定,辛锐命四军迅速接收俘虏,打扫战场,而后辛锐与众将计议道:“如今大势已定,我等仍不可松懈,许县近在眼前,又兵微将寡,因此我军当挟大胜之威,拿下这座城池,将曹操彻底赶出颍、豫。诸公以为如何?”

    众将欢欣鼓舞,都踊跃请战,臧霸抢先道:“大将军,末将自出兵以来,无尺寸之功,这番攻城,就请大将军令泰山军打头阵,我和二弟必不负大将军厚望。”

    “好,臧将军既然有心立功,我岂能寒了你的心,便由你和孙将军引本部军马,即刻开始攻城。但切记不要一味强攻,攻心为上。”辛锐微微一笑,递给臧霸一个眼神。

    臧霸本是弃文从武的‘秀才土匪’,响鼓不用重锤,闻辛锐点拨便知其心意,会心一笑道:“大将军放心,霸自省的。”

    随即臧霸、孙观点起本部一万军士,围定许县东、南、西三门,只留北门空着,臧霸请辛锐安排一支劲旅前往北面埋伏,又向马超等人借了好些曹军盔甲,而后叫三面军士都拿起铁皮喇叭向城内喊话,却将云梯收在一边,并不急于攻城。

    张辽和马云騄奉命带领数千军士,远远地绕到许县北面十里山丘埋伏,臧霸见一切准备妥当,便命三门泰山军都以兵器挑着曹军盔甲,向城头守军大喊道:“曹操不尊天子号令,逆天行事,已被我军生擒,帐下六万军马尽皆降了大将军。尔等本是大汉良民......”

    便是陈宫编写的那套劝降词,被臧霸活学活用,拿到了许县城下,辛锐等人都听得忍俊不禁,大叹臧霸狡猾。

    此时许县城头,程昱众人的心已经凉了八分,万没料到曹操竟然败了,并且败得得如此之快。此刻看到城下北海军士手中的曹军铠甲,不由得众人不信。

    自家事自己知,许县城这号称两万的‘大军’,能战之力不过数千,再放眼城外,联军远近绵延十数里,仍有怕不下十万之众。以几千对十万,便是张良再世,韩信重生也难以做到。

    城上几人很快便各自拿出意见,曹仁先皱眉道:“如今主公不知是否如传言般被俘,我等便拼得一死,在此坚守,与城池共存亡,也不枉主公对我等信任。”

    李典较为细心,闻言摇头道:“看样子主公并未被俘,若是敌军得了主公,如何不把他解到城下,动摇我等军心?只要主公尚在,我等便不可轻易言死,子孝对主公最是了解,以主公性情,是一城一地、些许军士重要,还是我等地性命重要?依我看,趁敌军未至北门,不如弃了许县,北上陈留,待接着主公,再图进取。”

    “曼成之言颇有道理,我等困守此处坐以待毙,实是不智,但即便突围,北门却去不得,辛锐诡谲奸诈,必然是用围三阙一的计策,只怕北面早就埋伏下军马,只等我军入瓮。”程昱分析道。

    于禁见大军惨败,城池又被包围,已有投降之心,但听三人议论,又不好明说,只得尴尬地立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