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54章 克星来了

近一个月时间未见,辛锐甚是思念众人,回家路长,好容易盼着念着,总算熬到北海。

    这回由于身边只有许褚和诸葛兄弟二人,不太显眼,辛锐便低调进城,并未叫百姓发现。

    走在城中新近拓宽的青石路上,辛锐兴致格外高,想想吕蒙父子应该到了,周瑜他们也该回来了,真想好好听周瑜讲讲袭扰曹操的经过。

    辛锐这边想着心事,又发了魔怔,傻笑不已,却把诸葛亮搞得一愣一愣,想这几日在路上,辛锐对自己所言,无论政事、军事还是天下大势,皆金玉之言,发人深思,于自己大有裨益,如此神仙般的人物,自己心中楷模,怎的到了北海,却成这般模样。

    见诸葛亮好奇不已,许褚在一旁撇嘴道:“莫理他,主公经常如此。”诸葛亮讪笑一声,点了点头,把注意力转向繁华的北海街道,一路看来,赞叹不已。

    太守府这几日又是夜夜笙歌,捷报一封接着一封,直叫孔融乐的合不拢嘴。先是周瑜出征之后,北海城陆续来了很多流民,与其他州府驱逐流民不同,北海对老百姓最是欢迎,要田有田,要粮有粮,只要你在北海定居,就能保证你衣食无忧。

    而后扩张战略亦初见成效。移民之事孙乾、糜竺居中调度,现在平原、济北等地营帐搭建已初步成型,民壮正日夜赶工,加紧筑城,太史慈与陈登合计,每地皆派遣常规军两千人,步骑各一千,共计一万人马,暂由辛霸、糜芳总领,辛霸驻平原,糜芳驻东平,其余三地各设两名千夫长共领。

    之前辛锐将军民共建的新城,称作建设兵团,从百姓中选出年轻力壮者,组成民兵,称作预备役,平时筑城种田,亦参加训练,战时担任警戒和输送等任务。

    再者泰山臧霸归附,一下解了泰山、琅琊一线的人员兵员不足,又得几员干将,更是喜上加喜。

    最叫孔融兴奋的是前几天酿酒司第一锅新酒出炉,自从听说辛锐新设酿酒司,用前所未见之法酿造酒水时,孔融便每天遣人去西市酿酒司内打听,问何时可以出酒。当酿造总管杜大激动不已地将几坛新酒搬来太守府之时,孔融携杨彪、辛伯安直迎到大门口。

    “贤侄的方子,必非凡品,我等不如打个赌?”孔融直直盯着这几坛酒,咽了咽口水道。

    “你还有闲情逸致在此卖关子。”这里面杨彪最长,对酒的痴迷亦不输其他二位。

    “杨兄所言甚是,快些开封尝尝才是正经。”辛伯安亦焦急道,三人整天一起饮酒座谈,早没了那些凡俗礼节,也就是在年轻人们面前装装样子,三人一起时无拘无束,倒似顽童一般。

    见自己提议无效,孔融讪讪一笑,加上本身他亦是急不可耐,赶忙叫下人摆好酒盏,拍开泥封,酒香顷刻弥漫整间大堂,仨老头皆不约而同咽了口唾沫。

    孔融抢先拿起竹制酒舀,笑道:“我与二位兄长把盏。”舀一下,却直接送到自己嘴里去了。

    “啊呀,这酒……”孔融大叫一声,倒是吓了其余两人一跳。“入口甘醇,回味无穷,简直是琼浆玉露。”半晌才道出后半句。

    二人哪能光看着,杨彪闻言夺过孔融手中酒舀,为辛伯安和自己各斟了一盏,都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

    “老夫在朝堂之上时,亦没少吃过御宴,说句不敬之语,皇家御酒比起这酒,与白水无异。”杨彪飘飘欲仙道。

    “文举兄,亏得你还是我北海牧守,少年时尝让梨与尊长,见了好酒,却抢先自饮,啧啧,人不可貌相……”辛伯安笑话孔融道。

    “伯安兄又揶揄小弟,小弟做主,今后便叫酿酒司每日送三坛酒来,哦,是四坛,倒把汉瑜兄忘了,这几日与元龙等小辈忙着筹划移民之事,却是苦了他了。”孔融转身吩咐下人道:“尔等立刻送一坛去汉瑜家中。”

    四个老头中陈珪对民政工作最有建树,见自家儿子每日忙的脚不沾地,便自告奋勇去和陈登一起筹划,是以太守府近日少了一位常客。

    吕蒙爷俩前日到了,太史慈接了辛锐书信,便安顿张老(老掌柜,吕蒙义父,前文有张记酒肆)去了西市酿造司,协助杜总管监造酿酒,吕蒙却被他留在中郎将府,跟在他身边,暂时用他跑跑腿,传个令。

    北海城众人各按秩序,忙而不乱,就等辛锐回归,主持大局。

    到太守府前下马,侍卫见是辛中郎将回来,忙上前行礼,辛锐点点头,几人将马交给侍卫,进府拜见孔太守。

    孔融闻讯从后堂出来,眼神迷离,口齿含糊道:“贤侄归来,怎地不早说一声,也好出去迎你。”原来昨夜饮宴宿醉,至今还未完全清醒。

    这新酿之酒,由于多了蒸馏这道工序,大大提高酒精度,虽是好喝,但后劲亦大,过量便要醉上很久。

    辛锐哭笑不得,草草应付几句,便哄孔融回去接着睡去了。孔融回后堂时却笑道:“贤侄快些回家,家中有大喜事。”

    辛锐摸不着头脑,却又不好再问,只得领着众人回家。

    此时的中郎将府却是热闹非凡,张灯结彩,每个家人脸色都洋溢着笑容,见辛锐归来更是笑声不断,辛锐进门看到这般情景,更是纳闷,我脸上有花?离过年还有几天呢,怎么搞出这么大气氛!

    老管家辛胜老远便见少爷回来,欢天喜地,忙上前引着辛锐几个往后堂去,边走边道:“少爷可回来了,老爷和夫人天天在家盼着哩。”

    辛锐问道:“辛伯,家中何事如此大张旗鼓?”

    “少爷少时便知,先随老奴见了老爷、夫人去。”辛胜竟然卖了关子,奇哉怪也。

    推开后堂门,辛锐刚要迈步进去,便听一声脆铃铃喊:“锐哥哥,绮儿等你三天了,怎么才到?”

    “我的娘也!”辛锐脑门当时见汗,这鬼灵精如何跑到北海来了!一时间神通广大的辛中郎将竟是进退失据,晾在门口。

    吕玲绮出的门,抓住辛锐胳膊,奇怪道:“锐哥哥莫不是病了,怎的如此寒冷却出恁多汗?”

    “呃......不曾不曾,原来是绮妹妹来了,在我家住的可习惯么?”辛锐强作欢笑问道。

    “很好,比那劳什子濮阳强得多。伯父、伯母待我也很好,府上那个蒙哥儿,还带我捉鱼去了呢。”吕玲绮倒是心大得很。

    辛锐拉着吕玲绮拜见了父母,终于明白孔融所言之喜事,头大如斗。但见父母欢天喜地,对吕玲绮甚是疼爱,又不知如何是好。

    太史慈带吕蒙在军营公干,周瑜、马超亦在军营协助,因此未见,安顿好诸葛兄弟,打发走许褚,并嘱咐他们好好休息,晚上再与大家相见,辛锐这才松了口气,回到自己屋内,却见吕玲绮像个小尾巴,寸步不离。

    辛锐前世本是一个精壮的成年男子,即使换了少儿躯壳,灵魂依然还在,与这么个鼻涕虫朝夕相处,他又不是幼儿园老师,亦不是“恋童癖”,又怎会有好心情。

    两家订亲之际前往濮阳数月间,已经叫辛锐彻底领略了这个小女孩的霸道、粘人、恶作剧,为了军国大事,不得已只好“牺牲”自己,理政练兵之余,还要任吕玲绮拉着自己,四处转悠,自己还要装作没见过世面的无比享受之态,满足这个小恶魔的虚荣心。叫吕布和貂蝉看的异常欢喜,直道这是天作之合。

    订亲就罢了,之后少见,甚至不见都好,只待到了年纪,直接娶回来也就是了,奈何这小姑奶奶还真“有情有义,情意绵绵”,竟是从濮阳来了北海,老丈人也真放心,老丈人粗线条也就罢了,丈母娘恁心细一个人,倒也舍得女儿远行。

    吕玲绮却不知辛锐这点心思,只道锐哥哥是累得慌了,虽然年仅六岁,却比一般孩童有些心智,加上头晌四下玩累了,便对辛锐道:“锐哥哥可是赶路乏了?绮儿给你揉揉腿可好?”

    “不必不必,绮儿告诉哥哥,如何到北海来了?”辛锐问道。

    “日前北海城有两个将军哥哥,去到濮阳,我便求父亲要来寻你,父亲答应了,我便来了。”吕玲绮答道。

    必是周瑜、马超,这两个惹祸的混蛋,偏偏叫吕玲绮看见做甚么!辛锐牙根痒痒,却又发作不得。

    “绮儿乖乖地在家跟娘亲待上两日,哥哥忙些政务,待后天哥哥领你去海边玩儿。”辛锐哄道。

    “那好,哥哥莫诓绮儿,那你先睡一觉,晚些时候再来寻你。”吕玲绮雀跃着出了门。

    “呼”,辛锐长出一口气,总算把吕玲绮先支走了,可接下来的日子,怎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