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111章 新婚大喜

孙策和周瑜这个安排相当有意思,辛锐好笑地想到,未来的某一天,历史中三国的许多精英凑在一起,把酒言欢,而后论起出身经历,太史慈、徐晃、郭嘉等历任北海讲武堂校长兼教员,许褚、马超兄妹、吕蒙、诸葛亮、徐盛等等都是讲武堂一期学员,司马懿、孙翊两兄弟、陆逊等都是二期学员,另一边诸葛均是儒学馆一期学员,孙权、司马孚等人为二期,届时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北海因为辛锐的降临而繁荣昌盛,又因为天子的到来而蒙上一层重重的政治色彩,皇帝这面旗帜无疑作用巨大,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或朝圣或寻找入仕机会的大有人在。

    因此有郑玄这样当世大儒坐镇的北海儒学馆便炙手可热起来,不论士族或者布衣百姓,都想学得满腹经纶,以期入朝为官或入幕大将军府;再者这个时代重视武功,有辛锐这个传奇招牌竖在那里,讲武堂也因而成了有志青年的心中圣地。照此看来,从前盛产士子贤人的颍川、荆襄等地,其盛名只怕不日便会被北海超过。

    这种量变辛锐一直看在眼里,却不急着去因势利导,他在等待一个时机,有朝一日,当儒学馆和讲武堂造就出大批人才之时,他便会上书皇帝,废除之前的推举孝廉这种引进人才的旧方式,继而改作科举考试,给予天下人才平等竞争的机会,令士族不再一家独大,寒门子弟也有希望封侯拜相。

    当然这种延续数百年的旧制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士族毕竟人多势众,占据着天底下绝大多数资源,相互间更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目前北海的力量来说,要做到彻底改革根本不现实。所以辛锐并不着急,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于求成反而不谐。

    过了除夕,便是新年,除夕夜的北海城,几乎无人入眠,且不说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更有百姓敬仰的大将军辛锐,明日便要大婚的喜讯。

    北海城当夜解了宵禁,众多百姓踏着瑞雪走上街头,点燃灯烛,欢呼雀跃,一齐为太平盛世、天子还有大将军辛锐祈福。

    刘协倒是善解人意,早传下旨意,叫辛锐和马超两个新郎官以及杨彪、马腾等喜主不必前去临淄朝圣,自己又起了个大早,天还未亮便在殿上接受了众臣朝贺之后,急忙乘御驾携百官前往北海,要去为辛锐、马超主婚。

    摊上这么个淘气天子,百官也是醉了,圣命难违,只好尽皆启程前往北海而去。

    北海城各处贴红挂彩,一片喜气洋洋,虽然这时候并无烟花爆炸,却少不得鼓乐齐鸣,人声鼎沸。辛锐得知天子要来主婚,吓得也不敢立刻去接三个小新娘,只好率着马超众人,先去接驾。

    两队人马于辰时在半道相遇,辛锐等人拜见了天子,又与百官互相拜了年,刘协急急打发辛锐道:“不要恁多俗礼,快回去接新娘子,莫要误了吉时。”

    辛锐哭笑不得,只好别了天子,又浩浩荡荡赶回北海,好在府中尽皆准备完毕,辛锐和马超在家人伺候下披红挂彩,带着乐队、丫鬟婆子、府中仆役等数百人,浩浩荡荡向太守府赶去。

    为了方便起见,四个新娘及女方喜主全都搬到了太守府,这也是辛锐早早打算好的,以免将来因为先接这个后接那个落个厚此薄彼的说辞。

    大将军府距太守府并不太远,为示隆重,辛锐特意命队伍在城中转了一圈,一大一小两个新郎官于路上频频向两旁看热闹的百姓挥手致意,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和善意的哄笑之声,有些胆子大的百姓直喊道:“大将军快来将我家丫头一并接走吧,便是做个通房的丫头也好。”“马将军成亲之后速来娶我女儿为妾室,我家中颇有资财,情愿倒贴给你。”......

    马超一路上只是傻笑不已,想想这两年饱受相思之苦,如今终于心愿得成,心情自然好到无以言表。辛锐这年纪成婚也算一枝奇葩了,在皇帝大哥恶作剧一般的指示下,方才九岁便一下娶三房媳妇,当真有些不可思议,也不知道刘协是否是看了祖宗昭帝、平帝尽皆不满十岁结婚的先例,故此才怂恿自己早婚,但汉昭帝才活了二十二岁,汉平帝更是可怜,十四岁便横死,难道也是早婚带来的厄运不成?

    抛开烦恼,迎亲队伍来到太守府前,太守府装点得富丽堂皇,门口两尊石狮子上尽皆披着红绸,大红的灯笼高悬门首,大红地毯直铺到正堂,早有鼓手乐师候在两侧,大吹大擂。礼官引辛锐和马超入了正堂,四家家长和一众亲属都喜滋滋地望着两个新郎官,待马超给杨彪,辛锐给另三家依次行过礼,递上两家父亲所写的大红迎亲简贴,在礼官的指引下,乐师开始伴奏,而新娘家人则大排宴席,邀请两个新郎官入席。

    由于各家都知天子要来,因此也不多浪费时间,象征性地与辛锐、马超饮了几盏酒,便叫二人接了新娘,一起再拜了新娘家长,祖宗灵位之后,就由新郎官带着新娘来到府门口花车上,这时新娘开始放声大哭。杨婉和甄小姐自然是感情流露,舍不得亲人,因此哭嫁,至于尚香和玲绮这俩妖孽,则是早间得了吴夫人和貂蝉指点,要她们哭几声,掉几滴泪做做样子,只是这俩货怎会如母亲所愿,干嚎几声之后见外边热闹,旋即便大笑不止。

    在满头黑线的礼官指挥下,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接了几家给的红包之后,告别几位夫人的娘家亲属,便又按原路绕城一周,回了大将军府。

    此时皇帝和百官业已到达,排场异常宏大,在皇帝几番说服之下,辛伯安一家和马腾一家才战战兢兢坐了主位,原想让给皇帝、皇后和诸位贵妃,哪知刘协坚决不肯,声明自己只是前来观礼主婚,叫众人按部就班,不需多礼。

    迎亲队伍到达之后,云騄作为辛锐特聘的头号伴娘,引着几个少女,将三位主母和嫂子接下车驾,迎进府中,两旁乐师更加卖力,直叫辛锐暗道鸹噪。

    红毯自府门一直铺到正厅中,这也是辛锐创举,说是什么红红火火,兴旺昌盛之意。

    傧相早已将正厅拜堂的地方收拾妥当,偌大的厅中香烟缭绕,人头攒动,堂上高坐着男方两家家长,一旁坐着皇帝,再依次是百官,职位低些的,直接站到外面去了。一共六人被傧相引进正厅香案之前,开始行礼。

    由于皇帝的参与,原本的流程里多了皇帝发言这一项,安排在最开始,刘协也不啰嗦,简短地表示了欣慰,又向几位新人表达了祝福,便结束了发言,之后便是新人在傧相口令之下,向祖宗牌位三叩首,再就是寻常的三拜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辛锐由于一下娶了三个媳妇,每项礼仪都要一式三份,方显正式,因此这一通拜下来,只觉得头重脚轻,难受之极。一旁的刘协却幸灾乐祸,笑的前仰后合。

    好歹拜完,两家家长都极为开心满意,叫新人喝了合卺酒,娘家送亲的抬进嫁妆之后,这才由辛锐和马超,将众女送回洞房。

    人家马超娶亲是真材实料、真刀真枪的,辛锐却像是过家家一般,无非多了几个玩伴,三五年之内,心理有余而生理不足的他和生理心理都不具备的三个小妻子,是指望不上有什么实质性动作的。

    辛锐苦笑着将三个小妻子送进后宅,也没将三人分开,都安置在辛锐原先卧室中,而后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个食盒,里面装着鱼、肉、各色小菜以及三张烙饼,依次将食物取出来,摆在案上。

    这厢吕玲绮和孙尚香早嫌盖头碍事,见此刻没人盯着了,便抓下来丢到榻上,“就知道锐哥哥疼我们,昨夜被那些丫鬟婆子摆弄过来摆弄过去,几乎一夜未睡,又不曾吃东西,我早饿坏了。”吕玲绮见了吃食,拉着孙尚香上前便吃,毫无顾忌。

    辛锐为甄小姐揭了盖头,心中感叹到底甄小姐年纪大些,颇为懂得事理,温言道:“甄姐姐也饿了吧?快和她俩一起吃些,一会我还要出去接待宾客,只怕很晚才能回来。”

    “嗯,你自去忙吧,不必管我。”甄小姐含情脉脉,羞怯道。

    这小妞,刚过了门便转了性子,再不说些刺挠人的话了。辛锐心中不禁一阵骚动。

    “绮妹妹,你和尚香都好好待着,听甄姐姐的话,不然待回我回来可不饶你。”由于和孙尚香不是很熟,吕玲绮就成了辛锐的小使唤。

    “知道知道,你忙你的去吧。”吕玲绮嘴里嚼着大块烙饼,含糊不清地应道。她到底还是有些怕辛锐的,自从辛锐青龙剑发威镇住赤兔马,便令她产生了一种发自心底的敬畏之情,哪怕辛锐也只是个小孩。但辛锐带给自己的,却又有许多欢乐和新奇,叫她时刻惦记这个‘锐哥哥’。这大概就是常言所说一物降一物了吧。

    此时的大将军府,早已变成欢乐的海洋,辛伯安和马腾喜气洋洋,不断地接着各家宾客入席,一场盛大的筵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