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61章 给袁绍的新年礼物

众人在黑山过了旬日,辛锐由于心中有事,拉着并不愿走的公孙续向张燕辞行。

    公孙续目前极度缺乏安全感,在张燕这正呆的安稳,见辛锐执意要走,却也不敢违拗,只好收拾行装,一起离了黑山,张燕自是依依惜别不提。

    出了黑山,辛锐决定先去趟平原,与太史慈汇合,将河北用兵之事当面嘱咐一番,再前往真定,利用公孙续这层关系,结识赵云。

    在路上快马加鞭行了五六日,途径阳平郡,众人来到平原地界,离和张燕约定一起发兵的日子还剩下半月。

    平原郡地处黄河下游,地形属于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利于耕种,只要做好水利,防止黄河泛滥造成水灾,这里必然成为一大粮仓。

    越近平原县,沿途民风变化越明显,虽是冬日,却见大批百姓正在开垦荒地,建筑民居,忙的不亦乐乎,又有很多军士,脱了铠甲战袍包成一包,与兵器一起置于地头,正在帮助百姓刨地。

    巡哨的十余人骑兵小队发现辛锐一行车马,上前盘查,小队长十七八岁年纪,剑眉虎目,颇有些气势,当先高声道:“请诸位客官稍候再行,我等是北海军哨骑,奉我家将军号令,在此盘查,耽误诸位些时间,请见谅。”言辞颇有礼貌,叫公孙续等人惊诧不已。

    马超自人群中策马走向近前,巡哨骑兵里有个眼尖的,失声道:“兀那不是马将军?”话音未落却被小队长狠狠瞪了一眼。

    小队长于马上微微欠身道:“客官见谅,平原郡乃是我北海前哨,过往行人,需严格盘查,烦请出示路引。”

    马超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只锦囊,递给小队长,小队长见马超掏出这只钱袋一般锦囊,只当是要向他行贿,脸色登时有些不悦,但还是强压怒火,低声道:“客官,我只要路引,不收钱财。请莫要为难于我。”

    马超尴尬一笑,不以为仵,伸手打开锦囊,倒出一枚金镶玉的令牌,再将其交给小队长。

    小队长见这令牌,方才拢了拢马缰,伸手接了,低头看时,只见正面醒目地刻着“骠骑营壹号”五个字,反面则是“北海军政司”五个字,边缘则是篆体“辛”字的纹路,这令牌是辛锐所画图样,叫小城城守陈老亲手制作的,却是仿冒不得。

    小队长看了许久,将令牌交还马超,再度施礼道:“原来真是马将军,恕属下冒犯,只是有令在身,不得下马,还请将军见谅。”语气淡然,并无谄媚之举。

    “不妨,我北海之军,正该如此,”马超赞许道:“主公现在车上,要寻子义将军,有重要军情商议。”

    这时辛锐早已从马车上下来,将先前之事看了个明白,心下欢喜,走过来问道:“这位军士做的很好,不知你叫什么?可读过讲武堂?”

    得到马超指示,小队长已知这小孩正是辛锐本人,见辛锐来到近前,小队长微微有些激动,但还是没有下马,回道:“当不得辛将军夸赞,小人徐盛,两月前应征入伍,是讲武堂一期学员,本该三个月为第一学期,但近日得到太史将军将令,随军开拔平原,因此却是暂时休学了。”

    徐盛?辛锐欢喜不已,这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啊,今日看他执法甚严,虽是年少,但名将之姿已隐约可见,放在军中磨练些年,还怕他不成为虎将?

    辛锐又勉励一番,根据徐盛指引,径向平原县城而来。平原新城是在原先县城的基础上扩建出来的,城墙加高加厚,城内布局按照北海样式,各司俱全。

    入了城,来到县衙外,太史慈和辛霸远远地迎了出来,与辛锐见了礼,带众人进入内堂。

    “子义,此番带了多少军马?配置如何?”落座并介绍了公孙续之后,辛锐问道。

    “禀主公,此次共带来一万兵马,前番因为兵员和军马器械都已充足,于是慈与众议罢之后做主,将弓骑、飞熊、骠骑、刀盾四营都扩编至五千,于北海统一训练些时日,这次带了弓骑和刀盾两营人马,正好是慈和向民兄的部众,只是苦了仲康,屡屡求战,但慈念北海无人领军,好歹劝住他留守北海,留吕蒙在彼协助于他。”太史慈如数家珍道。

    “子义现下已是北海三军都督,征兵训练、扩充编制之事,可自行决断,我决无异议。”辛锐点头道:“如此平原之军,有一万两千众了。不知接下来,子义欲怎样进兵?”

    “慈试言之,请主公评判,”太史慈道:“前日细作回报,镇守南皮的袁绍军都督郭图,遣大将颜良向平原进军,部队约有五千余众,马军一千,余者为步兵,行进速度颇为缓慢,一日只行二十余里,目下在鬲县驻扎,不见动静。慈与向民商量,想在鬲县突袭,先发制人。”

    “嗯?袁绍竟然派兵来平原了?”辛锐奇道,这事的确出乎他意料之外:“这是怎么回事?”

    “主公不知此事?我以为是主公妙算,知道袁绍派兵前来,才令慈领兵到此拒敌。”太史慈微微有些诧异。

    “这回真是误打误撞,我实不知此事。先前叫你领兵来此,是为解公孙将军之围,牵制袁绍而已,没想到袁绍竟先有动作,这人倒是有些难缠。”辛锐纳闷不已。

    不应该啊,袁绍如果能有这份智术,也不至于官渡惨遭败北,叫曹操打的吐血。曹操?对了,曹操。

    想到这里,辛锐忙问道:“曹操近日动向如何?”

    “未见有何动作。”太史慈回道。

    “我料这事,袁绍也是撞巧,必是曹操幕后主使,袁绍主力都在幽州,这平原县原来是借给刘备的,可见袁绍并不在意,更不想现在和北海起冲突,叫自己腹背受敌,曹操前番吃了亏,自己又无力报复,因此定是他勾连袁绍,图我平原。”辛锐稍加推测,此事便水落石出。

    太史慈皱眉道:“如此,我等该怎么办?”

    “会吠的狗不咬人,袁绍叫颜良带兵前来,却磨磨蹭蹭,不来搦战,想必也不是真心帮曹操对付我们,只是受了曹操好处,做做样子,但我等不能坐以待毙,既要打疼袁绍,叫彼知难而退,又要提防曹操,他现在没有动作,这才是最可怕之处,只怕趁我等无暇兼顾之时,从我背后捅上一刀。”辛锐分析道。

    太史慈点头赞成,辛锐又道:“我即刻修书两封,一封子义可遣快马送至濮阳温候处,叫公台先生做好部署,曹操稍有异动,便起兵断其后;第二封给北海仲康,叫他整军备战,只要兖州一有动静,便引军与温候前后夹击,不得有误。”

    “诺!”太史慈亦知事态紧急,耽搁不得,待辛锐写罢书信,将帛书装进书袋,吩咐军士前去下书。

    “至于颜良这五千军马,既然送到我等嘴边,便说不得要咬他一口,也好送份新年贺礼给这袁绍,子义、向民即刻整军,鬲县与此相距不过几十里,我等今夜便前去破敌。”辛锐胸有成竹道。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主公真是好计较。”辛霸大笑道。

    “向民也读兵书?”辛锐闻言好奇问道。

    “俺也是讲武堂教授,主公如何小觑俺。”辛霸不满道。

    众人都大笑,辛锐感慨道:“这讲武堂办的果然是好,若是我军人人都熟知兵法,做到令行禁止,知兵善战,何愁大业不兴!”

    当下太史慈、辛霸领命整军去了,马超兄妹亦不甘落后,见有仗打,都摩拳擦掌,前去协助整军。

    北海万余军士迅速集结,见离天黑还有几个时辰,辛锐嘱咐众将令大军原地休息,不要声张,尽量避免惊动袁绍军的探子。

    傍晚,辛锐叫太史慈、马超兄妹、辛霸、徐盛各带小队,扮作日常巡逻的哨骑,于平原四周先行搜索,防止袁绍军有探马侦查,众人会意,几只小部队消失在夜色中,并无半点声息。

    戌时末,巡逻小队纷纷回来,马超和辛霸两队均有所获,各抓住三五个人,辛锐审问一番,得知正是颜良派来的探子,一共八人,每日分三班,他们这一班最苦,每日入夜前来,三更回去复命。

    颜良自恃勇猛过人,带兵有方,并未将平原的北海建设兵团放在眼里,原想一战而定,在得到袁绍武力震慑、暂不进军的授意之后,每日只在鬲县枯坐,郁闷不已。

    马超和辛霸是在城外十里左右的树林抓到这几个舌头的,每日如此苦差,这些探子也都没什么好心情,前几日北海刚增兵时还能保持警惕、坚守岗位,时间长了,也不见平原有何异动,都松懈下来,正要寻地方睡一晚上,被马超二人逮个正着,包了饺子。

    初时有两人还想上马逃窜,谁知马超御马之术已臻化境,几个呼吸间便追上去将二人擒拿,一边夹着一个,摔到地上。

    问明情况,辛锐心中有了底,将袁绍军探子收押,叫几将点兵出发,务要在三更之前包围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