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一百三十三、做个好人(二)

    sat aug 08 14:40:01 cst 2015

    一辈留一辈,辈辈愈益兴。他们想到这,安慰自己,怡然自得度残生。他们回忆梦境中秦桧的狼狈相,对比起谁最伟大,谁最渺小。武植对潘金莲说道:“最,最伟大的人是天下的老—老百姓,他们,他们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没有他们你,你吃什么,你,你穿什么,你,你用什么,你,你玩什么?你,你就是皇,皇上,你,你就是官僚,你,你就是济世主,你,你能种田和,和织布吗?到,到,什么时候,不能本,本末倒置。所以,所以呀,最,最,伟大的人,就是,就是广大,广大的老百姓,而,而

    ·1730·

    我们则是渺小的,鞥。”潘金莲说道:“官人说的是,但依奴婢看,我们这号人还不是渺小的。就是那些饱食终日,庸庸无碌,不求进取的人,也不算是渺小的。最渺小的人是奸佞贼臣,卖国求荣,叛国投敌者,像秦桧之流等,遭人唾骂。”武植风趣地说道:“秦桧的灵,灵魂是,是丑恶的,行径是,是罪恶的,危害是万,万恶的,为,为后人所,所痛恶的。人在做事天哪在看,行善积德能,能,成仙。‘多行,行不,不义必自毙’,新账,老账一,一起算。他呀是,被众人的‘眼锥’所,所吓死的,并遭后,后人所唾,唾骂,是罪有应得的,鞥。所以他,他渺小的不,不值得一提,真是丢,丢尽了朝官的,的脸呀。”武植潘金莲在谈论着,还是没有淡忘,他们对秦桧迫害岳飞几十年后痛恨的心情。

    有一天,武烊对父母说道:“父亲母亲,您二老年过耄耋之年,对我们后人还有什么嘱托的,儿好写书告知哥哥姐姐与孙儿们。”武植点头断断续续地说道:“为父,与你,你娘,对,对,你们没有什么可,可以嘱托的了。但人生的啊,旅途既漫长又短暂的,唉——。做坏人容易,鞥,做好人那可难,难哪。”武植说完就要人扶他去书房,叫人研墨润笔。家人研好墨润好笔,并铺上宣纸。武植颤抖的手提笔写道:“做個好人。”四个大字虽写的歪歪扭扭的,但含义很深。潘金莲在一旁说道:“你父亲当年的字写得娟秀,自从得病以后,胳膊手就不听使唤了,

    ·1731·

    写出来的字就歪歪扭扭的了。哈哈哈。”武植答道:“老朽这叫,这叫‘龙,飞凤,舞’的字。鞥嘿嘿嘿嘿。”武植又说道:“你,你娘也,也写,写个条幅,如,如何?”潘金莲答道:“当年的字,奴婢可不如官人写得好,不过现在奴婢的字肯定比官人写得好了。啊,哈哈哈哈。”潘金莲提笔一蹴而就,也写了四个大字“做個好人。”两位老人一个心声,寄托着对子孙后人的期望。武烊忙叫家人将父母的两个条幅糊表起来,挂在书房里,作为做人的“座右铭”。并写书告知远在南宋的兄长们,将这四个字作为子孙们做人的座右铭,一生一世都要做个好人。这就是武植潘金莲夫妇对子孙们最后的遗嘱,鼓励与鞭策他们真正做个好人。

    武植在家人的陪同下,步履维艰,散步在大门口处,看着晚霞。嚯,好美的霞光染红了西边天,映着袅袅的炊烟,火红的太阳仿佛像羞涩少女的小脸,微笑着,依依不舍地渐渐落下了山去。

    家家生火冒炊烟,户户饭菜扑鼻香。

    收工牲畜不用赶,人畜匆匆回家忙。

    武植看了一阵来了便意,便要家人搀扶他去茅厕。家人搀扶他去茅厕以后,帮他解开了腰带,撂好了衣裳,待他蹲下后就出茅厕外边等候,等待他的呼唤。家人等了一会儿,没见他

    ·1732·

    的呼唤。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见呼唤,心中就疑惑起来,是否出了什么事了?待家人进茅厕一看,老鞑子看南戏——傻眼了。武植已经瘫在茅厕的坐板上,口中溜涎,已经不省人事了。家人喊了他几声,不见他的回声,就急忙禀报武烊得知。武烊听后急忙进茅厕一看惊呆了,随即喊了几声父亲,父亲没有回声,就急忙与家人将父亲抬出茅厕,提上衣裤,众家人将其抬进屋里床上,呼喊着他,祈望能叫醒他。村医知信后速来抢救,村医摸了他的脉搏,说道:“武太师已经归西了,就是华佗再世,也无能为力了,赶紧预备后事吧。”武烊见父亲已经归西了,就将噩耗禀告母亲了。母亲在丫鬟的搀扶下,也步履维艰地走到武植跟前,见官人已经归西,就泣不成声地哭了起来,说道:“官人,你等等奴婢啊,你怎么就撒手扔下奴婢西去了呢?等等奴婢呀!”说完就昏了过去,武烊与妻子及家人急忙将母亲抬到床上,忙请村医前来抢救。村医刚出武府的大门,就听武府的家人喊他又要抢救潘金莲,就急忙跟家人进府,摸了一下潘金莲的脉搏以后,说道:“潘命妇也归西了。咳,自从我悬壶以来,还是头一次经着过一对老夫妻,同时归西的事。稀奇,真是稀奇呀。过去听老人们说过,说这是夫妻感情融洽,一辈子没有红过脸的缘故。是老天的前定,是他们个人生平的造化,也是阎王爷的安排。虽不同生,则同死,是他们之福也。”武松文娇娇见兄嫂同时归西,死前什么罪都没遭,很是惊讶。听村

    ·1733·

    医这么一说,还真是兄嫂的造化和福分。这回兄长过世了,资助宝山寺的事就自然落在他们的肩上。他对武烊说道:“贤侄,待下次去宝山寺送施舍时,也顺便给二叔和二婶抽两个签,看看我们俩什么时候归西,怎样归西的。”武烊答道:“二叔二婶都是高寿,肯定能超‘期颐’。”武松说道:“我们俩活百年是不可能的了,但愿意像你父母那样,同时归天。”武植潘金莲夫妇的归西,全家上下虽沉浸在悲痛之中,但按习俗那属喜丧。一是武植潘金莲年事已高;二是也算是老死的;三是人到老年必然受多病的折磨,所以死了也算是“享福”的。

    武植潘金莲归西的噩耗,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武、潘两庄,甚至清河城里。按着二老的遗嘱,丧事从简。前来吊丧的人们络绎不绝,除亲戚之外,有谋克派来礼房唐提学代表官府来吊丧,有武、潘两庄里正来吊丧,有两庄乡老来吊丧,有生前友好来吊丧,有两庄庄民代表来吊丧,有庄民个人来吊丧,有外庄的人来吊丧,有其他被资助过的人来吊丧……,缅怀武植潘金莲的生平与功绩,鼓舞活着的人努力奋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前来吊丧的挽联悼词挂满了灵堂。这些悼词中,把武植潘金莲的生平与功绩,基本上全都表达出来。义塾李教习的挽联悼词别具一格:“武公植,潘母金蓮安詳歸天,其修之福也。二尊英名蓋世,不足为為過也。頭腦最聰穎,道德最高尚,公私最分明,為官最清廉,生死最不怕,重擔最敢

    ·1734·

    挑,愛國最坚堅定,生活最儉樸,善事做最多,奉獻他倆最大,壽命他倆最高,人品他倆最好。嗚呼哀哉!緬懷二尊,做人楷模。嗚呼哀哉!二尊實現遵言:‘做個好人’也。”他送的挽联悼词,高度地概括了武植潘金莲的生平与功绩,其评价一点也不为过,没有华丽的词藻。(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