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一百二十六、舍己救人

    mon jul 27 18:02:36 cst 2015

    一年的夏天,久涝多雨。不少粮田被大水淹没,成片的庄稼被淹死,人们焦急万分。人们用了一些迷信的办法,祈求老天停雨晴。大伙都希望驱散乌云见太阳,疏退洪水保墒情,重建家园保平安。在歇雨间,人们观云象,只见乌云往西飘。农谚虽说“云彩往西淹死老母鸡”,还是要有雨不能晴天。农谚虽然说的不是绝对准确,但也是**不离十的,人们的心又凉了。武植对潘金莲说道:“老妻,老天爷久雨不晴,今年的收成能达到五成的话,就算烧高香了。”潘金莲答道:“依老妾看,能达到四成也就烧高香了。老百姓的日子又要不好过了,挨饿的户不能少了。北沟岸上的陈广玉,一家十三口人,十个孩子,一个劳动力,好年景时就青黄不接。今年看样子,不但地租不能收,还得救济他,不能眼看着他们没有吃的,饿肚子。”武植说道:“老妻说的是。干什么都有难处,朝廷里皇上不好当,一方的父母官不好当,一里的里正不好当,一庙的方丈不好当,一家的主事不好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嘛。现在,就连我们的穷财主都不好当的,遇到饥荒年,家里外头都得管。”武植说,他要找里正,与乡老们商量一下抗灾自救的事。就命备轿,来到里正的家。里正见武植到了,施礼寒喧后,他们就谈起抗灾自救的事。里正说他正在统计受灾严重户,边说边将花名册递给武植看。武植简略地翻了几篇看了看,说请求官府来救济是

    ・1645・

    被动的,就今年的受涝面广,受灾户太多,官府根本不能救济。以他的意见,不如抗灾自救为上,这样我们就能保住现有成活的庄稼苗,有备无患,不能对官府寄予希望。抗灾自救就是先排涝保墒,能成活一块保一块,能成活一棵就保一课。他的意见是,召开乡老会议,组成一支抗灾队,加固堤坝,疏通渠道,不分昼夜地死看硬守,排涝泄洪,减少损失。在乡老会上,一致赞同武植的意见,不等不靠,发动全庄的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要全庄的人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涝灾,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成立了以里正为督办,武植为监事,由几个年富力强乡绅参加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全庄的抗涝救灾行动。组成由里正直接指挥的抗灾队,五十多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不怕困难,昼夜轮班,死看硬守,排涝抢险。

    在抗涝现场,武植不顾年事已高,同样与里正、乡绅们一起,同农夫们打成一片。里正与乡绅们不让他上一线,只在安全的地方察看指导就行,不必亲手劳做。可是武植就是不听,坐轿察看涝情时,有的地段有问题,他就从轿子里出来,在家人的搀扶下,一个险段一个险段地认真细看,生怕出现纰漏,在场的人无不感动。尽管抗灾进入热潮,但也有迷信的人求神拜佛,祈求保佑。但老天就是不晴天,涝灾照样不退。武植就劝说他们,天上没有玉皇,海里没有龙王,世间没有神佛,地下没有阎王。说有的话,那也是迷信的人臆造出来的。古有老

    ・1646・

    子、墨子、荀子、陈胜、王充、范缜,他们都反对宗教,尤其反对神和佛,荀子还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做大自然的主人,战胜自然灾害。我们要不等不靠,群策群力,有备无患,迎着困难防大汛,抗大灾。在武植、里正他们的组织、带动下,武家庄的抗灾自救工作进展顺利。涝灾过后,组织庄民迅速整地,补种迎时作物,加强田间管理。秋后获得五成的收成,农夫们感到满意。别的地方,有的村庄仅达到两、三成,他们等待官府的救济,或者别人的赈济。

    武植在抗灾自救中,身先士卒,受到庄民们的赞扬与钦佩。特别是他老人家舍己救人的故事,使人们难以忘怀,敬佩之至。那是在涝灾的中期,武植在家人的陪同下察看水情。忽见西边的水流间,有一草房盖向这边漂来。草房盖在水流的冲撞下,摇摇欲散,上面坐着一老妇人和一小丫头。俩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任凭房盖漂流,不知所措。小丫头吓的哇哇大哭,老妇人口里好像在祈祷着什么。从衣着打扮来看,好像是女真人。家人说是女真人,咱们不管她,淹死活该。武植说道:“汉人也好,女真人也好,她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命。人命关天嘛,何况还是老妇人与小丫头,能见死不救嘛。”可是水流过宽,又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搭救,怎么办?这时草房盖在水流的拐弯处停了下来,这正是救人的好机会。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衣裳,命家人把衣裳撕成布条,接成长带,拴上小石头撇向房盖上,

    ・1647・

    让老妇人抓住带子,然后慢慢地将房盖拉向岸边。但事与愿违,就在拉向岸边的不远处,房盖就搁浅了,离岸边还有一丈远。这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的话,很可能就前功尽弃。武植命家人拼命搭救,他要两个家人站在岸边,手拉手地搭救,他到最前边去搭救老妇人她们。家人不允,说他年岁大有危险。武植说他只因为年岁大,在岸边拉不动你们俩,他才在前边搭救。虽然危险些,但用不多力气,加之他会水性,搭救老妇人她们是没问题的。武植的指挥是对的,他们就按武植说的去做,他们就拿着带子,一个拉着一个地靠近那个房盖。快靠近房盖的时候还差一尺远,武植就将带子扔给老妇人,要老妇人赶紧把带子拴在小丫头的腰上,便比划叫小丫头向他靠拢,先把她救起,以减轻房盖的负重压力。小丫头战战兢兢,一点一点地向武植靠拢。这是上面又漂来一根长木杆,武植借机抓住木杆,搭在房盖上,另一头由家人把着,他迅速靠近房盖抓住小丫头就往回拽。小丫头吓的哇哇大叫,武植急忙将小丫头抱起递给家人,小丫头得救了,坐在岸上继续哭泣。房盖上就剩下老妇人自己,武植说将带子拴在他的身上,就凭他的水性,慢慢走过去用木杆撬房盖,使房盖慢慢地向岸边靠拢。还真奏效,房盖终于靠了岸,家人把老妇人救上了岸。武植也快到岸边了,腿脚突然抽筋了,他就倒在水里了。家人急忙放下老妇人,就过来抢救主人,把他救上了岸。武植不顾浑身水啦啦地,就急

    ・1648・

    忙询问老妇人与小丫头怎么样了。老妇人不但耳背,尽说些女真话,谁也听不懂,还一昧地给武植他们作揖道谢。家人说是他们的不是,让主子受苦了,很对不起主子。武植说道:“这怎么能怪你们呢,是老朽自己的主张。要不这样做,我们谁也救不了她们了。咳,人老了,缺钙,一着凉,腿脚就抽筋。要不是你们俩在跟前,老朽也就见阎王了。还好只喝了两口水,救了两条人命。再算老朽在内,就算救了三条命了。哈哈哈哈!”武植命家人赶快把老妇人与小丫头抬回府去,让潘金莲安排一下。他在这里等着家人回来接他,家人不放心,就让主子先回府,然后再回来接老妇人他们。武植不允,说这老妇人耳背,智力不好,又是异族人,如果把她们放在这里,一旦又掉进水里,我们不是白救她们了吗。这时里正一干人过来了,寒喧后就叫马弁送武植他们一起回府,不提。

    武植他们回府后,武植潘金莲命人给老妇人与小丫头洗个澡,换一下衣裳。家人给她们洗完澡,打扮完以后,嘿,都挺精神的。小丫头虽然瘦弱,但孩童的白皙小脸仍着实使人喜爱。待她们吃完了饭,潘金莲就询问老妇人,问了半天也听不太懂她的话,经过比划和平时会点女真话的日常用语才明白,说她们是范家庄住的女真人,娘家是古玉氏,她的名字叫映福。婆家那拉氏,今年八十六岁,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因出生在山东,就按汉人的习俗给他们起名字,大儿子叫那拉京福,二儿

    ・1649・

    子叫那拉京禄,三儿子叫那拉京祯,四儿子叫那拉京祥,五儿子叫那拉京祉;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那拉京梅,二女儿叫那拉京兰。这是曾孙女小坠儿,年仅三岁。因为她俩不能上树,不能爬山,是孙子们把她俩弄到房盖顶上。结果大水来了,他们都能上山的上山,能爬树的爬树,房子被大水冲垮,他俩就漂流到这儿来了。然后就指着武植,是这位员外救了她们,她说,得好好地谢谢他。说完就跪下给武植磕头,武植急忙扶起老妇人,比划着说道:“古玉映福大姐!不用谢,您哪,与小孙女好好地在这儿生活吧!啊哦!”老妇人听后,脸上露出深邹纹的笑容,嘴里叨叨咕咕地说些“还是汉人好”等语,不提。

    武植回到府上以后,潘金莲、武松、文娇娇他们等众,问长问短。就连里正与众乡老们,也都来看望他来了。潘金莲、里正等都埋怨他,说他都多大年岁了还逞能,这要是叫水淹死怎么办?武植笑着并风趣地说道:“在别人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不能见死不救,牺牲老朽这把老骨头倒无所谓。不过阎王爷还没请我去,看,我这不是好好地嘛。啊,哈哈哈哈!”众人说他侥幸,腿脚抽筋,要不是家人在跟前的话,多危险哪!武植又风趣地说道:“啊哦,那可就见阎王爷唠。哈哈哈哈!”大伙又问古玉映福及小坠儿的许多话,滴里嘟噜听不懂。古玉映福一昧地作揖道谢,嘴里还是不住地说“还是汉人好”等语。小坠儿一会儿就熟了,抱起大狸猫就玩个没完。大狸猫也与她熟了,

    ・1650・

    不用抱,它自己就与小坠玩,还躺在她的怀里“呼噜呼噜”念起“经”来了。小坠儿的到来使得沉默的“老年世界”,又唤起生机,不提。

    庄民们都说是武太公舍己救人,又捡了个老姐姐和小孙女,还是女真人。不少人说,女真人侵占大宋的江山,淹死他们也不多,还救他们的命呢。武植潘金莲就耐心地开导他们,侵占我大宋江山是金朝的朝廷所为,是一小撮的当权者所为。是他们的皇上与金兀术的野心勃勃,发动的不义之战。与广大的下层官吏、平民百姓无关,他们都是受蒙蔽者,都是好的,是友善的。他们也是希望太平,痛恶战争的。就拿他们的女真亲家来说吧,他们都是痛恶战争,希望和平,过太平的日子。孔子曰“仁者爱人”,不但单是爱我们汉人,也包括其他民族的人。那里都有好人与坏人,我们宋朝不也有好人与坏人吗?岳飞是好人,是英雄豪杰,为世人所景仰;而秦桧就是坏人,是民族败类的卖国贼,为世人所唾骂。一个女真的老妇人与小丫头,她们能做什么坏事?在她们危难之际,他不能眼睁睁地看到她们被洪水冲走吗,不能见死不救的。天灾无情,人有情。他尽全力去营救她们,也是发扬人道精神,做善事好事的表现。佛家说的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了这一老一小,他心里踏实。再说了,这失散的一老一小无家可归,语言又不通,她们以后去那里生活?所以,武植潘金莲他们就义不容辞地,

    ・1651・

    担起了养活这一老一小的责任了。武植潘金莲他们还说,有朝一日,她们的亲人来认领的话,会叫她们平平安安地还家的。后来,那老妇人与小丫头一直无人认领,就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员。武植舍己救人的行为,及他们赡养素不相识被救的异族老妇人,抚养老妇人的曾孙女,受到了绝大多数讲大义人们的赞扬。赞扬武植耄耋之年,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他们以人为本,讲大义,不分民族,仁者爱人的高风亮节。同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

    老妇人一直由武烊夫妇伺候,直到送终;小丫头取名叫武莹,由武烊他们抚养,直到长大成人,出嫁为止。此是后话,不提。欲知后事如何,详见下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