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六十一、痛谴遗弃(一)

    tue apr 07 19:39:37 cst 2015

    在端午节里,武植微服与潘金莲领着孩子们去街里闲游,也好买些粽子回来吃。街头上如前描述的很热闹,孩子们对好吃的、好玩的很感兴趣,那热闹那到。盼弟怕小焮他们走失,她与香香就领着小焮,抱着小熊和小烊随主子往前走着观光。在杂耍摊里有耍猴的,小焮非要看耍猴不可,小熊与小烊也随着要看。初夏的天气较燃热,到巳时太阳就渐渐地毒起来了。猴子们也不愿意“玩活”了,耍了几遭就要“罢工”,气得主人打它们。当主人扬起鞭子时,猴子们就龇牙咧嘴地“示威”,逗得看热闹的人,尤其是孩童们发笑。小熊与小烊看猴子们喊说“像老头”,耍猴的接茬唱道:“老头老头——,上山摸猴——。跑了一个——,蹦了一个——,钻老头腚一个————。”耍猴的又重复两遍,就又做了几个小节目,就让一只大猴子端着小笸箩向看客敛钱。人们有给几文的,猴子就晃动笸箩表示谢谢;对出手大方的看客给几分银子,那猴子还给鞠个躬表示大谢。也有的看客,当猴子去敛钱时却转身走了,那猴子就“嚯嚯”地表示“不满”。猴子的这些动作,都引起武植等看客的哄笑,尤其是小焮、小熊、小烊等孩童们的好笑。潘金莲看了耍猴的穿的破衣烂衫,再看看猴子的可怜相,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就对武植说道:“官人,这些猴子也怪可怜的,它们通人性,给钱多少它还表示满意不满意。我们少吃几个粽子,

    ·809·

    给几分银子吧。”武植说道:“贤妻说的是。”于是潘金莲就命盼弟掏出五分银子给了那个敛钱的猴子,那个猴子就给武植潘金莲及盼弟鞠个大躬。耍猴的见有大赏家,就手举鞭子命猴子们给武植他们鞠躬致谢。猴子们明白,有了银钱就能多吃东西,他们当然就痛痛快快地给“大赏家”致谢了。

    为了答谢武植等看客,耍猴的就赏给大伙一个节目,叫着“治肚子 ”。耍猴的将一只装着“肚子疼”的猴子抱了过来,拿了一把小木头刀,对着那猴子的肚子说道:“肚子疼——,找老宋——。老宋不在家——,找王花。王花磨磨刀——,劐气包——。好咧——!”那猴子立即就蹦了起来,还照着耍猴的亲了一口,众笑不已。

    在食杂摊里潘金莲买了几十个煮好的粽子,小焮他们嘴急,要吃粽子。潘金莲就叫盼弟给四个孩子剥粽子吃,潘金莲叫盼弟也吃个粽子。盼弟不吃,说她已经是大人了,不提。武植就欻功夫体察民情,看了有不少的遗弃者。他们年龄不等,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流浪乞讨,其状凄惨。这时他的心情是很沉重的,作为一个朝官,对百姓生活疾苦的改善,却无能为力去解决,很是愧疚。遗弃,简单地说,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对应赡养或抚养的人抛弃不管,它是一种恶劣的世道现象。尤其是贫穷、灾害、饥饿、战乱和愚昧等原因,使得遗弃现象遍及天下,随处可见。被遗弃者,他们是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尤

    ·810·

    其是残疾人,受到人们的歧视。其中那些被父母所遗弃的残疾婴幼儿,命运就更惨了,不是流浪,就是死亡,惨不忍睹,令人心碎。被遗弃者大都不能自食其力,饿死、冻死不在少数。其他的被遗弃者,就沦为流浪街头的乞丐或拣破烂为生。这些流浪的乞丐与丐帮不同,虽然同属乞丐,但丐帮他们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专以乞讨为行当的群体。而流浪的乞丐,他们盲目地流浪乞讨,为的是能填饱肚皮赖以活着。他们中间流浪儿童较多,他们是遗弃的幸存者。小小的童年就失去了亲情,失去了父爱,失去了母爱,他们是天下最可怜的人。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亲人是谁,他们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来在世上。他们与动物一样,就知道饿了吃东西,渴了喝水,冷了就到阳光下取暖,热了就找阴凉地方乘凉,别的什么都不知道。洛阳的流浪者与京城相比是少了一些,原因是京城是皇上与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的人间天堂,当地的流浪者不愿意离开这个“风水宝地”。再加上外地的流浪者慕名盲目流入京城,也使得京城的流浪者比比皆是。这些人的存在是一个严重的世道问题,连朝廷都无法解决,何况府县呢。就连人们设想的“世外桃源”里,恐怕也是无法解决的。但武植潘金莲以为,被遗弃人,尤其是被遗弃的孩童,他们也是父母所生,其父母干么这样狠心地将其遗弃呢,按佛家说法那是“罪过”的。这些父母怎么这么没有亲情,他们的“心”叫猫给叼去了,叫狗给吃了,禽兽不如。

    ·811·

    禽兽还舐犊情深,精心哺育后代呢,“虎毒不食子”呢,何况人乎。但世上就是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是铁石心肠,冰冷到极点,把亲生的骨肉都遗弃了,让他们无依无靠,流入街头,甚至死亡,其心何其毒也。他们缺乏最起码的人性,缺乏最起码的为人父、为人母的天职与人伦道德。痛哉!痛哉!

    为了能解救弃童,武植与公上继启通判商量,把府衙的旧耳房收拾一下,将那些流浪在街头上的弃童收养起来,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由工司去办。对于智力正常的弃童聘教习读书识字,进行启蒙教育,或许以后能有用处,由礼司去办。经过几天的寻找,收养了弃童十余人。当管教询问他们得知,他们大部分是来自乡村,他们的父母说到城里去,那里有好多好多好吃的,猪肉、火烧、粳米饭、饽饽有的是。有个叫“狗剩”的弃童是个面残则说,当他的父亲说的时候,他的馋虫就出来了,馋的直流口水。当父亲领他到城里来时,哎呀,什么好吃的都有卖的,真馋人哪。父亲说他去买好东西给他吃,可这一去就不见踪影了。好长时间不见父亲回来,他就大哭起来,哭的天昏地暗的,也没见父亲回来接他。这时,来了一个拄着棍的老叫花子,看他哭得厉害,就给了半块火烧让他吃,并看看他的脸,说道:“可惜呀,脸忒嗑涔了。”就摇了摇头走了,说道:“小家伙,你去乞讨吧,或许能有活路。”在他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饿的实在没法,就去偷人家的包子吃,被打了一巴

    ·812·

    掌,他哭了,跟前一位老爷爷给了他两文钱,买了四个包子吃了,真香啊。他说长这么大,他还头一回吃这么好吃的东西,至今记忆犹新。还有一个叫“小鸟”的弃童,娘死了,父亲又娶了个后娘,生了个小弟弟。后娘嫌弃他,就在一天晚上,父亲抱他去玩,狠心的父亲就把他扔到很远的地方,他喊着父亲哭得死去活来,也不见父亲回心转意来接他。幸亏一个乞丐爷爷把他领到一座茅草垛,要他在这里过夜,第二天出去要吃的吧。他在茅草垛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日头出来了他还没睡醒,被东家拿草做饭,才把他惊醒。他还幻想父亲能来接他,他想家,直到现在也没找到家。他天天讨饭吃,讨着就吃,讨不着就饿肚子,他就成了流浪孩子了。管教询问完他们后,就给他们登记了。嚯,这可难住了管教,因为他们只记得自己姓什么,有的不知自己叫什么,或是几岁了。工司请示武植,武植叫他们自己取姓名,岁数大约估计就可以了。管教就开始为他们登记起姓名,能记得自己姓名的有李德江,十岁;金长山,七岁;刘志海,八岁;刘长义,九岁。知道自己姓什么,但不知自己叫什么名的,知道自己几岁的,管教给定名字的有宁长盛,七岁;毛鑫,八岁。不知自己姓名或几岁了,但知道自己的乳名的弱智儿,管教就给起姓名的有“狗剩”按谐音叫苟生,七岁;“小鸟”按谐音叫萧雕,六岁……等。其中有六名智力正常的弃童,聘教习教他们读书认字,每天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