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兹卡
字体: 16 + -

3

1938年11月13日这个初冬的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整座长沙城。事后经过有关机构统计,这场大火导致30000多人死亡,近90%的建筑被烧毁,经济损失约十亿元。

    这场毫无征兆的大火其实这是一场事先有预谋,有组织有准备的大火。始作俑者就是国民政府,其目的就是在全国实施焦土抗战以此阻挡日本鬼子的进攻,不给他们留下一针一线。

    这种壮士断腕的大无畏的勇气,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欲与侵略者殊死一搏。可事后人们发现在全国实施焦土政策对日军的打击并不如意料中的那么大,尤其是在长沙,这座千年古城烧毁殆尽,甚至被后来的人们痛斥为败家子。

    翻阅史料,我们会发现有为这场大火辩解的、有惋惜的、也有愤怒的。有人说这场大火之所以突然发生是因为军情误报日本人杀进城了,所以不得已才提前焚城;也有人说是有人故意纵火的,目的就是要长沙城里的老百姓同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也有人说是长沙城里的几个当大官的之所以下令提前放火是因为他们晚上睡觉做梦,一下梦见了日本人,吓得可不轻,为保命才在慌乱之中下令焚城的。总之五花八门什么奇葩的理由都有。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沙城烧了五天五夜,到处都是一片瓦砾焦土,四周尸横遍野,天怒人怨,恰似人间炼狱。最后为了平息民怨,当局找了几个替罪羊,杀了他们的头以谢天下。

    而远在百里之外的日本人,此时正站在岳阳楼上面露讥笑,嘲弄无知的中国人是自乱阵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想想:焦土抗战其实就是一项失败的国策,是整个集团做出的一项错误的决策,但它不属于某一个人的错误,而是掌管整个国家机器命运集团决策者们的整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