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岁月
字体: 16 + -

一. 京城游记

    sat jul 26 15:19:42 cst 2014

    北京的仲夏,炎热异常,气温已上升至摄氏四十度。

    吃过午餐,杨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酒店的客房,马上冲进浴室,痛痛快快地冲了个冻水凉。习惯了南方海洋性气候,京城的高温真有些不适应。幸好这里的自来水是从地下抽取,水温透心凉,不用说洗澡,只是洗一下脸,已经感觉到非常舒服。

    作为代表广州地区的杰出青年画家赴京代表团成员,杨刚有幸与另三位年轻的同行,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参观相隔六年才隆重举行一次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附中及学院专业培训,杨刚受益匪浅,不知不觉中,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成绩优异,画作及设计都令学院的教授、导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从附中三年他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张作品开始,两年来各种报纸、杂志、刊物刊登他的作品已越来越多……

    回到酒店大厅,三位同行郭峰、罗祥和宋小舟亦先后到来。他们比杨刚年长只不过一、两岁,在校时也比刚高一、两届,却同是美院的高材生,毕业后他们又一同分配到市宣传部工作。所以,在这里杨刚是小师弟。幸好这几位师兄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会摆什么架子。

    从广州登上火车,这些年轻人虽然是初次见面,交谈三、五句就熟络起来。当然啦!既是同道中人,又同是爱玩,爱唱又爱跳的性格,几个人傻在一起,竟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由于在京逗留只有六天,整个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观摩、学习,交流用了整整四天半。剩下的一天半时间,领导恩准他们用来游览及自由活动。

    北京这样多名胜古迹,一天半时间如何够用?只好挑些重要、非看不可的。

    首先是故宫——明清两代二十四位帝皇的宏伟宫殿。也是庄严绚丽、无与伦比、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杰作。单是那色彩缤纷、金碧辉煌的彩画,已令人眼花撩乱……

    其次是颐和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十七孔桥、玉带桥,还有西堤五桥,横跨碧波荡漾、被微风吹起阵阵涟漪的湖面,再与很有江南特式的石山园林融为一体,真叫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几位年青的画家,那还忍得住技痒,纷纷提起画笔。一阵子,记录下如此美景的水彩、水墨、油画作品都经已完成。杨刚的习作,还是他最拿手的钢笔淡彩速写。他选择画速写也有它的理由,除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还可以省下时间向几位前辈观摩学习。

    一天眨眼间就过去,再也无法抽出时间去一趟八达岭,看来这几个杰出青年画家,却没有做 「好汉」的命。

    晚上就要坐火车离京,剩下这半天,说什么也要到王府井走一转吧,否则怎么能说到过北京?

    王府井,中国第一商业街,那种繁忙喧哗,那种兴旺发达,跟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香港的铜锣湾、旺角相比简直是不相伯仲。除了集中了各类型的商店,还集中了各地特式的食肆,著名的「全聚德」也在这里。只是,他们早已抽空尝试过这里的烤鸭。

    他还记得,在点菜单上写完「烤鸭一只」几个字,侍应问道:

    「怎么样,还点什么菜?」

    「有什么好菜式?你介绍一下。」

    「这样吧,鸭肉用来炒三丝。鸭骨用来做汤。」

    「我们四个人,菜少了些。要不给来个炒鸭肠。」

    「鸭的内脏客人一般不吃,不过你们要也可以。想怎么炒?」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广东人那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地底钻的,凡是能吃进嘴里都吃。鸭肠、鹅肠都是好东西,扔了不可惜吗?要不就这样,像炒回锅肉,你们一定拿手吧?用大葱和酱来爆,再加少少辣椒。可以吗?」

    「得哩!请稍等。」

    就这样,一只鸭子,除了鸭毛,全都被送进胃里。看来「全聚德」应改个名,叫「全聚胃」或者「全聚肚」岂不更贴切?

    鸭子端了上桌,烤得金黄的鸭皮被师傅用刀一片片地削下来,连同大葱、甜酱被卷进薄饼里,然后填入口中。杨刚当时在想:如果没有了大葱、甜酱和薄饼,这么油腻腻的鸭片,吃三、五片也算多了。那比得广东的烧鸭,烤前以加上蜜糖的调味料腌好,鸭肚子也灌上调味酱汁。烤好了连皮带肉一起切,这样皮脆肉鲜,易进口,吞下十块八块,还是停不了嘴。也不用把肉撕开来来炒、把骨拆开来做汤。因为炒菜和做汤还有很多好材料嘛。看来「吃在广东」这句话还是绝非虚言……

    走走看看,已近傍晚。还需找地方晚餐,然后赶往火车站。

    谁知附近的食肆饭店,均已高朋满座,想找个位置坐下也十分艰难。无法之下,只好学学人家,站在餐椅背后,眼巴巴地希望坐着的人会很快地填饱肚子,埋单走人。

    等了好半天,终于坐到餐椅上。赶紧招服务员点菜落单吧!没想到全店上百张桌子,只见三、四个服务员。一来饥肠辘辘,二来还需赶乘飞机,他们几个急得都伸长了脖子。

    「来了、来了!」一位服务员跑了过来。

    这服务员是个年轻小子,倒也手麻脚利。只见他「唦吵唦」地两三下手脚就写好了他们要点的三菜一汤,又飞往另一张餐桌……

    三十多分钟后,菜来了。

    「咦?怎么没有汤?」

    匆匆忙忙赶了半天路,都喝得要命。再加上广东人又有喝汤的习惯,所以汤是重中之重,看来恐怕是漏单了。

    「啊!没汤吗?放心吧!马上就有!」

    那满场飞的小伙子,转身就送来一个大汤碗,提起水壶「哗——」一声往汤碗里灌满开水,然后双手齐齐端起两个菜碟,将菜汁同时倒进汤碗里,又拿起酱油瓶在开水里添上酱油,再提起乘盐的玻璃瓶在上面甩了几下,最后还忘不了拿汤匙在这加了料的开水里来回搅拌!

    「好啦!有汤了!叫厨房做也是差不多,我做比他快得多啦!」

    只是这四个画家,被那小子的连串动作及风趣结论,惊得好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www.sizhicn.com。_m.sizh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