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粒沙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欣 慰

    sun apr 10 06:00:00 cst 2016

    1994年上半年,是徐强在幼儿园里最后的半年。刚过完“5·1”节,他们的王老师就带领着徐强等10个孩子排练集体舞“闪闪的红星”。这是幼儿园的保留节目。

    每年“6·1”儿童节的庆祝会上,都由大班的小朋友们来表演。而且,幼儿园里有现成的红军军装。小家伙们把军装穿在身上显得很威武。王老师可能是看徐强外形接近人物,尤其是胖乎乎的脸酷似潘冬子,就让他来领舞。徐强做事特别像我们,尽心竭力一丝不苟。他在排练时特别的认真,在动作和站位上领悟掌握的很快。在他们最后带妆彩排时,我也前去观看。在《闪闪的红星》舞曲伴奏下,徐强和他的小伙伴们,顺利地表演了节目。在节目开始前,我请求拍照的宣传干事,在徐强他们表演时,为徐强多照了几张相以作留念。事后,每次看到徐强表演节目的照片时,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我们院里,跟我们徐强同年的孩子有十多个。跟他经常在一起玩的有隔壁林大哥的小儿子林杰,英兰的儿子李海鹰,建国三哥的儿子王剑和马玉芳的儿子牛大力。孩子总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总也感觉不到他们在生长,自己老是在想:怎么还是这么大呀?热切地盼望着他快快长大。忽然有一天想起,呀!我们的孩子该上学了,才真正意识到:呦!时间过的实在太快了。我们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长大,而且生长的速度太惊人。

    林大哥长得高大,身高有1米82,就住在我们家的左邻。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出来进去看到秀莲搬提重物时,都会帮上一把。我们家有个修修补补的小活,不值得找组织的时候,林大哥都会给我们帮忙。每当他给自己儿子剪头的时候,也准会叫上徐强一块剪。其他人求到他帮忙时,也是一样的有求必应。

    1994年6月的一天午后,林大哥和我们在楼外的松树下,一边给孩子们剪头,一边说着给孩子报名上学的事情。英兰领着她的儿子海鹰向我们走来。英兰是个乐天派。她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而且走到哪,就把欢乐带到哪。离着还挺远她就笑着说:“哎!大哥,给我儿子也剪一下呗?”

    林大哥说道:“行啊!等一会啊?”

    英兰说:“跟你开玩笑那!”

    大哥说:“这有啥的,剪个头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呀?”

    英兰说:“我儿子头发不长。哎,卫东,听说没,河北二(小学)要报名了?”

    我说:“听说了。”

    英兰说:“大哥,你老上河北二去帮忙,跟他们都熟悉。报名前,你不会跟他们说说,让他们把咱们这几家的孩子,都安排在一个班里呀?”

    大哥说:“到时候,说说看吧!”

    秀莲说:“要去河北二的有七八个那,都安排在一个班里,就怕学校不会答应。”

    英兰说:“大哥,老给他们学校干活,他面子大,他去说准行。”

    大哥说:“那可不一定。我面子大啥呀?我脑袋让门挤了?”

    英兰说:“哎,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那意思啊!哎,这要是让他们都在一个班,留作业呀,有点啥事的,我们就不怕了。省的忘了的时候,找人问都那么费劲。你们家徐强比他俩都大,能记事。跟徐强在一起,我们就不用愁了。”

    我说:“在一起是好,我同意!大哥跟学校说说。”

    大哥手里的推子一直没停,弯着腰仔细地给徐强剪着头。他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说:“好,报名时,我跟他们说说。”......

    第二天的下午,秀莲与大家一起,带着孩子到附近的河北二小学报名。在给孩子报名时,院里其他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都想把孩子报到同一个班里。大哥跟负责报名的老师说了半天,可是学校说什么也不答应。他们的理由是:我们院的孩子,在院里幼儿园长大,院里的幼儿园在我们这一片,是数一数二的好幼儿园。有正规系统的教育方法,院里的孩子学苗好。另外,老师们认为:太多熟悉的孩子,安排在同一个班里,老师不好管理。结果,林杰和海鹰几个孩子分到了一班,徐强和大力分到了六班。

    八月的沈阳阳光明媚,小学的新生们奔往各自的学校,开始进行学前班教育了。现在所有的城市交通都拥挤。坑蒙拐骗的也大有人在。听说经常还有拍花(给受害者使用迷魂药)的。所以,孩子们去上学,也不像我们小时候,马路上没有几台汽车。还有那么多的坏人,各家的孩子们都是自己上学去。现在一对夫妻一个孩,顶在头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们都怕自己的独苗受到伤害。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不辞辛劳地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我们家接送孩子的重任自然是落在了秀莲身上。使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她骑着28的大凤凰载着儿子去上学的第一天,在路上与别人摽上了。车子高大有横梁,儿子又是坐在后货架上。她一时慌了手脚,想下车没下来,被马路牙子别倒了。徐强倒是毫发未伤,可秀莲的胳膊肘和膝盖却被磕破了皮。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没有倒在路的中心,也没有汽车通过。否则......

    在几年以前,秀莲姑妈家的三表哥,想用飞鸽牌的26自行车来换我们的28大凤凰。当时我想:这车是北京刘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我们整来的。再者无论我们三口去那,秀莲骑车,儿子坐在前面,我坐在后面,车子载着我们仨就走了,很实用。所以,我没舍得换。事到如今出了这件事,我痛恨我自己,痛恨自己当初怎么没为秀莲多想一想。由于此事的发生,我们下定决心,买一台26斜梁的小车。我们求在沈阳商业城工作的四哥帮忙,给我们买了台26金狮牌的自行车。我们看到有的人车后轴上有脚蹬棍,孩子坐在后货架上上下很方便,遇到险情时,孩子能及时地跳下来。我们也想装上一对,秀莲听别人说,早市上有卖的。她到早市上接连转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脚蹬棍的影子。

    几天以后的早晨,我在家里向窗外张望,看到我一小的朋友刘玉龙,骑车来到楼下,他是来看他爸他妈的。我的眼前顿时一亮,“嗨!”天无绝人之路。他现在是纺织机修厂的车工。两个小铁棍对他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对!就找他了。我急匆匆地往外就跑。秀莲疑惑地问:“你干啥去呀?”

    我头也没回地说一句:“及时雨来了。”

    前文说过,在以前,刘玉龙的爸妈跟我爸妈都是院里的职工。刘叔和刘婶都是我们河北的老乡。刘婶1米60,圆脸大眼,长的白白胖胖的,生性开朗大方。刘叔1米72的个头,长脸浓眉大眼,爱开玩笑的他与刘婶辛劳半生,养大了三个儿子。他们家原来也是住在南院,1985年动迁时,他们家才搬到了院里。现在两位老人就住在我们家的楼下。如今儿子们都已成家。老疙瘩三儿跟他们二老一起过。二儿子结婚后,住在院南边的小灰楼。老大刘玉龙上小学时,跟我是前后座。上中学时,我在7班他是在9班。上班时,我们俩在一起干活有大半年的时光。1980年末他参了军。几年后,服役回来进了纺织机修厂。自己结婚以后,住在南院的回迁房,现有一9岁的儿子。

    刘玉龙是个讲义气懂孝顺的人。每天上下班都要在院里的大门口路过,因此,也就三天两头地来看看他爸他妈。我下楼时,刘玉龙正在跟给花浇水的妈妈说话。我先跟老人打招呼:“刘婶浇花那?”

    刘婶应道:“浇花那!”

    刘玉龙问道:“吃饭没?卫东。”

    我说:“还没那。哥们,我想求你点儿事?”

    刘玉龙说:“咱俩谁跟谁呀?有事就说。”

    我说:“我儿子上学了。前几天我媳妇送他去上学。我们家的车是28的。她带孩子出去时,孩子坐在后货架上,媳妇前边下车不习惯。在道上躲车就摔在马路牙子上了。胳膊和腿都磕破了。想在车后轴上安两个脚蹬棍,孩子上下就方便了。听别人说早市上有。可到早市上踅摸了好几天也没找到。想求你给我们车两个行吗?”

    刘玉龙很爽快地说:“行!我不给谁整也得给你整啊!等明天下班后,我给你拿来。”

    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有说不出的高兴。连忙说:“谢谢,谢谢!你太够意思了。”

    刘婶说:“你们俩一小就要好。谢啥?”

    刘玉龙也说:“没事。放心吧!我得上班了。”

    我说了声“走啊?”

    他说:“走了!”他骗腿上车走了。

    第二天傍晚,我和秀莲早早地在楼下等刘玉龙来。玉龙一下班就来我们这,把两个脚蹬棍交到我们手里。玉龙说:“我找的是不锈钢的料。看看怎么样?”

    我们俩一看,脚蹬棍是蹭新瓦亮很漂亮。连说:“谢谢!给你添麻烦了。”

    玉龙说:“别老跟我客气。有事吱声。家里有活扳手没?我给你上上。”

    我连说:“好!”

    秀莲说:“你别得寸进尺啊!这个我自己就能安。使唤人不当回事呢!”

    玉龙说:“没事。俺们俩不分你我。”

    秀莲坚持说:“别!这就够意思啦!”......

    安上了脚蹬棍以后,儿子上下车方便多了,遇上事他妈吱一声,他就马骝地跳下车来了。

    1994年的秋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杨洪基演唱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浑厚有力荡气回肠。歌中唱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毛阿敏演唱的片尾曲娓娓动听耐人寻味。歌中唱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由于《三国演义》比其他几部经典名著流传的还要广泛,所以,人们对《三国演义》比《水浒传》和《红楼梦》还要喜爱。电视剧《三国演义》气势磅礴而又十分精彩的剧情,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对它的热爱。

    自从有了电视机以后,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精彩。他是人们生活中割舍不了的情愫。我们儿子的这一代,可以说是在电视机的陪伴下长大的。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坚持着不做完当天的作业,就不许打开电视机。每天儿子写完作业,让我检查没有差错以后,才可以打开电视。在晚9点以前,必须上床睡觉。最初的时候,儿子老大的不高兴。可是时间一长,慢慢地就习以为常了。

    自从徐强上学以后,秀莲每天早上和中午是最忙的时候。要收拾家,要做饭,还要接送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等着她,忙的更是脚打后脑勺了。岳母只管打理自己的穿戴和我们的棉衣,其他的依然是不闻不问。在她来说:“人没有累死的。要累死也是自找的。现在嫌累当初干啥来着?”

    对于秀莲的劳累,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急的像一团火,却不能伸出援助之手。我每天开始尽最大的努力来学着做家务。秀莲阻止我许多次,我说:“你就让我干点吧!要不,我会急出病的。”以后,秀莲也就随了我。我摸索着叠被子,收拾杂物,夹起抹布来擦灰尘。而督促徐强写作业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或多或少地来为秀莲分忧。

    国庆节的时候,徐强和大多数的孩子都加入了少先队,带上了红领巾。10天以后,徐强的左臂上挂上了一道杠,他说是老师给带上的。我们心里很高兴。鼓励他听老师的话,不要做不好的事情,给老师添麻烦。上课时注意听讲,记好老师留的作业。下课时不要在教室里跟同学打闹,要团结好同学等等。我们把能想到的事都说给他听。

    儿子的进步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心想:自己所处的那个年代,家庭负担也比较重,没能很好地学习文化课,草草地结束了学业。真是追悔莫及。现在儿子的今天,要比自己小时候好上许多倍。一定要让我们的儿子学业有成。有了如此想法,我更加细心地辅导儿子作功课。对于儿子提出的种种问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不懂的就去查词典找资料。并且,告诉儿子在学习时,一定要细心,不懂就问。不懂装懂只会坑害自己。由于我们经常提醒儿子,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都告诉他。加上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上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语文和数学都取得了双百的好成绩。我们一家人都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