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粒沙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1976

    thu feb 11 07:45:46 cst 2016

    “风云滚滚漫天来,大雪飘飘祭天外。”1976年1月8日的早晨,收音机里传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的噩耗。所有的人们没有不悲痛的。许许多多上了年纪的人泪流满面。听到人们哀声连连,看到爸妈愁容满面,心痛的泪水交流,我的心里也隐隐作痛......是啊,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此而悲痛为此而流泪。可是不知为什么,组织上却不让我们组织任何的祭奠活动。在那非常的年代,一切服从组织,一切服从“中央”,广大人民是无可奈何的,只有把对周总理的怀念深深地藏在心里......

    过春节的时候,新老邻居都来拜访互致问候。在谈话中最多的话题也是周总理的去逝和国家的前途......大家都说:咱们中国除了毛主席就数周总理的功劳大。黄埔军校的时候,培养和保护了多少的共产党员。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建立新中国到现在,那可真算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哎!好人不长寿啊!听说,毛主席和朱老总病的也不轻......人们对国家的命运非常担忧,可全都是点到为止心照不宣。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3月份开学以后,学校号召我们学习毛主席的诗词《水调歌头 . 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 . 鸟儿问答》还有元旦社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用说毛主席的诗词是好的。它能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记得诗中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元旦社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当时的寓意是:“当前的形势‘到处莺歌燕舞’一片大好,我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现在想来,当时的“***”在看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病重的和被迫害的比比皆是。顾不上再管理国家大事了。于是,就操纵他们控制的舆论工具大肆宣传:“他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来蒙蔽全国的人民。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那个时候,我这个组织委员和其他的班委同学一样,要尽力地完成好学校里的各项学习任务,时不时地还要去同学家里家访。我们班的同学家大多数在砂平街以东,南湖以西,五马路以南,铁道线以北。去离着六、七站地的同学家,靠的是自己的11号(双腿),再远点的才想办法借自行车骑车去。在班委里去同学家里家访,最多的就是我和洪大川了。去同学家里家访是有喜也有悲......

    记得在“1974年的深秋,有一天,我们班的小组长杨美华请了病假没有来上学。下午放学后,我们全体班委会的同学相约去她家里看望她。到了她家以后,我一看那是一座苏式的三层楼,两室的房子收拾的窗明几净。同学们先后换上杨美华拿给的拖鞋进了屋。我心里想:“我是汗脚。虽说是天天洗,可也捂了快一天了。再说袜子上还有窟窿,怎么能示人呢?”我望着一尘不染的红地板呆呆地发愣。 杨美华着急地催促道:“快换了鞋进屋呀!”

    我站在门口憋得脸通红,在她的耳边上悄悄地说:“我袜子破了......”接着大声说:“我不进去,就在这了!”

    大家满脸的疑问看着我们俩。善解人意的杨美华笑了笑没吱声,走到厕所拿来拖布放在我的脚下。我不好意思地擦干净鞋底进了屋。我们大家问了杨美华的病情,还谈论了学校里的情况,又安慰她别着急,在家好好地养病等等。在她家里大约逗留了一节课的时间,出了杨美华的家门,我们各奔东西回各自的家。

    在回家的路上,与我同行的是王玉欣,她是我们班的卫生委员。家住6903厂宿舍。王玉欣人如其名。面似桃花白如玉。在我们班乃至全校也算得上美女了。现在的话叫“校花”。她的睫毛长长的,眼睛又大又漂亮,脸颊白皙而又稚嫩,双唇闪着殷红的光泽。还有匀称的身材,无处不透露出青春的朝气。

    第一次与美少女同行,我不免觉得自己是精神百倍。一路上活泼大方的王玉欣不停地与我唠着嗑。而我在心里暗暗地祷告:“可千万别问我‘为啥不换鞋进屋啊?......’”

    我们沿着南八马路由东向西正走着。突然,一声吆喝吓了我们一跳。随声望去马路边上有四、五个不着调的男生,他们正起哄在嘲笑我们。:“嘿!都来看那!看那个x还挂马子那......”离着我们挺远的,可还是有一个向我们吐痰。

    我们的脚步没有停,王玉欣扳着面孔厌恶地说:“别搭理他们!”

    我附和着:“对!他们是在骂自己。”

    我心里想:“人家人多还能怎么着?再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好汉不吃眼前亏。让他们不得好死......”

    一直到我们分手的路口,王玉欣都在与我唠着闲嗑。与她分手的时候,我的心里不免有些恋恋不舍的感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忍不住偷偷地回过头去,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心里在问自己:“有这样的美女相伴,是不是福分?......”

    正所谓:福祸相依,我怎么也没想到,家里有一桩“祸事”正等着我。那些年,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到年底妈妈就大病一场。犯的是眩晕症。犯病时觉得天旋地转寝食难安。打针吃药全无见效,只有躺在炕上干熬。有时候妈妈熬不过去了,就让我取一小碗水,再拿上一双筷子给她。妈妈拿筷子在碗里戳一戳,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别说,那筷子还真的戳住了。妈妈总会说:“又是你姥。去捏点饭粒儿来。”

    妈妈再念叨几句,接过饭粒儿放进碗里之后,对我说:“去!到屋外倒了。回来时别回头看。啊?”

    我马骝地答应:“哎!”

    我一边往外走一边心里问:“这就是神在显灵?莫名其妙......”

    那天,一到家我就发现妈妈又病了。妈妈大概是在凉炕上躺得太久了,也没人照顾她。又没人点炉子为她驱寒,再加上病的折磨。一见到我回家,气就不打一处来。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挺起身来轮圆了手臂,冲着我劈脸就是一掌,打得我鼻口流血。接着是破口大骂:“你死哪去啦?...... ”

    我忍着痛小声说:“去看生病的同学了。”

    妈妈气恨难消接着骂道:“她有病?我没病是不是?她是你爹呀?还是你娘?你个没心没肺的白眼狼!我白养活你这么大了......”妈妈是真急啦!骂了我好长时间。我默默地干着家务。心里想不开:“我是去干正事,又不是去玩,用的着这么生气吗?......”

    从那以后,每到年底我都格外地加小心。好在也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而现在住的是厂里的宿舍,一左一右都是爸妈的同事。我也长大了,妈妈也磨不开再打我了。气急了也就是骂上几句拉倒。

    我们家搬来新家的头一冬,怕熏黑了崭新的新居,舍不得架起铁炉子取暖。虽然用木方子和苞米秸子糊上泥做了门斗;用灰袋纸给南窗北窗糊了窗帘。可我们还是挨了冻。1976年一过完年,妈妈就请院里的水暖工为我们家安装了土暖气。随后妈妈又求蔡叔在我们家小屋里为我盘了一铺小炕。不是别的,这冷不丁地住上好房子,我和妈妈感觉很好。只是爸爸还有点不习惯。原来在砂山的老房子里是土地,我们随随便便惯了。而现在南京街的新房子里是水泥地。这样就苦了爸爸。因为爸爸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刚住进新房子时,妈妈因为太忙没顾上买痰盂。把爸爸憋得够呛,一有了痰就得上厕所里去吐,可也有忘的时候。“啪”的一口浓痰吐在水泥地上,准会招来妈妈的一顿骂。我就得赶紧去用炉灰把它除掉。

    年前的一天夜里,爸爸和妈妈的吵嚷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听,原来是爸爸睡得糊里糊涂的,不知道他是醒没醒“啪”的就吐了一口痰。这时正好妈妈醒过来,听着不对劲,打开灯一看,在我的后脑勺上明晃晃地粘着一口痰。妈妈气的哭笑不得。连喊带推地把爸爸叫醒:“喂!喂!老徐!你醒醒。你把痰吐哪了?”

    爸爸睡觉特死。他自己说过:“俺就是打枪放炮也睡得着。”

    爸爸眼都没睁开就说:“吐地上了......”

    妈妈推了爸爸一下说:“你睁开眼睛看看。那是啥?”妈妈指着我的后脑勺给爸爸看。

    爸爸看了一眼以后,“嗷!”了一声还是不动弹。

    这下可把妈妈惹火了,推了爸爸一把说:“你起来!把那擦了!”

    爸爸极不情愿地爬起来,接过妈妈递给他的手纸,为我擦干净后脑勺上的痰。妈妈还在那边逗趣地说:“多亏儿子的后脑勺上有疤。要不,非让你给洗干净不可。”

    这个事一半是我当时听来的,一半是事后妈妈说的。当时我一动也不敢动,假装不知道。早晨起来,我好好地洗了洗头。每当妈妈说给别人听时,都引得人们笑个不停......

    在小屋靠南窗的左边有一块双人床大小的地方。蔡叔带着我在墙角的下面打了个洞,让炉子里的烟经过小炕再跑进大屋的炕里。我们半天就搭好了炕。小炕一烧干,我就迫不及待地搬过去睡了。我从来也没这样自己睡一铺炕。以后可以打着滚睡,自由自在想干啥就干啥,那真是“太毙了”!想看小说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找时间看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我就如饥似渴地啃着众多的小说。常常是看到了后半夜。周末的时候甚至是通宵达旦,也不知道饿。看小说到了痴迷的地步。妈妈发现时骂我一顿,我却依然如故。那时候也不知道哪来的劲。可能是学校学的知识太少太单调。所以小说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在我有了自己的小屋以后,断断续续地看了许多的小说。其中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家》给我的印象最深。觉新高家兄弟中的老大,懦弱逆来顺受(好像我也是)。他即顺从封建的家规理念,又向往着新的解放思想。令人同情又让人气愤。觉民和觉慧新是青年的代表。积极参加各项进步活动,勇敢向上的精神令人钦佩。鸣凤,聪明漂亮又有知识。梅表姐,身材好容貌美。可她们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专横跋扈又道貌岸然的高老太爷,是书中最让我们痛恨的人。大概是由于作者熟悉那个社会的人和事。所以,全书从头到尾充满了真情实感。让我们从中了解了那个社会,知道了爱恨情仇。

    小说《沸腾的群山》给我的印象也挺深。里面描写了解放前夕秋天的一个傍晚,解放军的副营长焦昆带领着两个连的解放军,开赴辽南孤鹰岭矿,进行解放矿山恢复生产的经过。小说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北国的大好风光和解放初期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林海雪原》的小人书和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所以《林海雪原》的小说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一开始就一心想知道杨子荣咋就这么机智勇敢。少剑波和白茹是不是在恋爱...... 波澜起伏的情节,惊险紧张的故事,越来越吸引着我。

    那时我还看了《青春之歌》、《红岩》以及《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后来的《梅花档案》和《第二次握手》等等。在那个年代有许多的小说称之为禁书。可是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淘澄来好的小说来看。好的书能告诉我们许多东西,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教会我们怎样做人。

    我们的新居在城南的边上,二十几户人家的小院就像个小小的村落。老住户的房前屋后都有“自留地”。每年人们都种上一些芸豆、茄子、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那是应有尽有。种苞米那是每家必须的。因为大人孩子都爱吃。我们后来的住户也跟着效仿,家家户户也把房前屋后的砖头瓦块捡到一边,翻耕好土地打完底水,种上各种蔬菜和苞米。

    我们家可没落在别人家的后面。正好爸爸的好朋友,机床一厂的司机王叔叔,在去年为我们家送来一些100x150x2500的木方子。还有许多的铁篦子(冲压铁件剩下的边角料)。妈妈让我在房子前面六米远的地方,每隔一米挖个坑栽好木方。把铁篦子钉在木方子上,圈起个院子来。又利用茶余饭后把院子以外的土地收拾好。我把地翻好以后,妈妈和我一起种上了芸豆、茄子、辣椒、西红柿还有苞米。夏天里浇水、施肥、打叉,还要给芸豆搭架。忙的是不亦乐乎。

    1976年9月份一开学,我们班的班主任又换成了教化学的林老师。林老师高高的个子,身材适中,宽脑门尖下颌,脸上戴着近视眼镜,一看就知道是个学者。开学的第一天放学后,他就告诉我们班干部开班委会。还给我们定下了,每个星期六都要开班委会的要求。而且说:“他也参加。”

    第一次开会时他让我们把四张桌子并在一起,所有的班干部和他都围桌而坐。这样与以前散着坐的气氛就是不一样。显得正规多了。在以后,我们每次开班委会都是这样。

    在班委会上,林老师给我们介绍道:“新来的周益民同学,来咱们班之前在133中学。他是团员。在那还担任过班长。所以,以后由他担任副班长。洪大川同学专心做好体育委员的工作。”

    我们班的副班长是洪大川一直担任。他还兼任着体育委员。随后,林老师又布置了下一周我们的工作。最后,把刘英,我和周艳红,洪大川,王秀芬。还有后来到的周益民几个团员留了下来开团员会。

    林老师让团支书刘英介绍组织发展的情况。刘英把要求入团的同学一一说出来。他们是:“赵德才、黄文清、王玉欣、潘文华,杨美华、李枫、王文君、 郭大民、高小勤、吕凤岚、刘建军和齐小芳,还有古艳红。”

    在刘英介绍完要求入团的积极分子以后。林老师说:“古艳红有劣迹,把她从积极分子里拿掉吧!”事后,林老师向我解释了古艳红有劣迹的事。我想林老师考虑我是组织委员又是男生,解释古艳红的事情方便。所以,只对我讲了古艳红的事情。原来古艳红在假期里,经常与有劣迹的男生在一起。并且他们偷食了禁果。被他们家所在的大院反映到了学校。

    在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刘英忍不住问我:“徐卫东,你知不知道古艳红咋回事?”聪明伶俐的她一说完就盯住我的眼睛察言观色。

    我这人不会说谎,一说谎就脸红。我装作不知道地对她说:“不知道啊!你知道啊?”

    “你不知道?你的脸都红啦!快说!”刘英用命令的口吻说。

    “真不知道!你去问老师吧!”我坚持着。一来是为人家保密,二来是觉得这事有点说不出口。

    “不行!我就让你说。快告诉我!我保证不说出去。”

    我犹豫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吞吞吐吐地告诉了她。还嘱咐她:“千万别说出去啊!”刘英一向是爽朗大方的人,她脸都没红,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1976年是中国发生巨变的一年。1月里走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4月里发生了###(人们祭奠周总理的正义行动,被“***”污蔑成反革命行为,并且实行了镇压。),7月我们的老英雄朱老总也走了。紧接着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城毁人亡。9月9日,是我们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伟大的领袖,敬爱的红太阳毛主席逝世了。举国哀悼,全世震惊!好在毛主席先是推出了***担任国务院的第一副总理,接着又选定了华国锋为第一副主席。现在华国锋当了国家主席,要不然谁还知道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

    沉痛悼念毛主席的浪潮席卷着整个华夏大地。男女老少纷纷带上黑纱,各行各业组织大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沉痛悼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报告》。写《决心书》向毛主席保证:将革命进行到底!接着是大游行。我们全校师生一直步行来到红旗广场(中山广场),大街小巷是人山人海,人们高呼着“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坚决拥护党中央!”、“按既定方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