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乱三国
字体: 16 + -

第38章 途中小叙

    漫长一夜顺着时间的轮坎消散了去,一抹阳光从不知名的窗缝中射进每一处房屋之中,天边露出曦光,染白了半天云。

    雍凉之地,条件苦寒。

    已经进入秋末冬初,早起时都能感觉到床榻的坚硬,葱茏茂盛的树干外表上渐渐雕刻起白珠色凝聚块,一眼扫过,参差不齐的花草顶上都覆盖一层压得其喘不过气来的冰碎块子。

    “主公,昨夜气温骤降,今日之行就让我去吧。”

    冀县府衙中,天刚起亮不久,已有三人在商谈事情。

    “荻浪兄弟,这怎么行呢。这管辂乃是不同于凡人之人,又岂能以凡人之礼节待遇。再说了,我能叫你一声荻浪兄弟都已然是攀辈分,在孙兄眼中我大概就是个小屁孩…”

    闻言,孙膑连忙张着手不停地挥舞道:“咦,主公这话严重了。乱世之中还如何分得辈分,凡事都应是有能力者居之。为君者,从君道;为臣者,从臣道。”

    少年蹩了蹩嘴,挺了几下鼻梁,旋即道:“此话在外人面前行得通,咱们就无须这般。”

    孙膑诺诺不语。

    “好了,今日寒风酷冷,咱们早些时辰去较好,不然又错过了时候。”

    随后,三人身披厚实的麻布衣服,马匹的脖颈出挂了些充饥的干粮。

    天气着实寒冷了起来,凌洛、荻浪二人一直在汉中,从未见过雪之模样,也从未感受过雪天之冰寒,加之孙膑于鬼谷村中,有鬼谷子施加之封印,一年内四季如春,同样没有感受过此等苦寒天气。

    手掌、脚掌实在冷得麻木,无可奈何,三人走上一段路,便又骑上一段路,如此反反复复倒能得个温暖。

    “哎呀,这天儿实在是太冷,想我当初在汉中时,岂有这般苦寒?”

    荻浪的话刚随雪风飘去,随即说道:“主公一直生活在冀州,应该早就习惯了这般天气吧…”

    此话一出,少年迟迟没有做声。

    孙膑斜瞟了凌洛一眼,晃眨了几下眼睛,表情很平稳。

    “主公?”

    凌洛模样有些呆愣,忽然带着些刚回的口吻回应道:“噢,是是。不过虽然是习惯了这般天气,可是如此酷寒,确实难受。”

    这时,荻浪跟孙膑目光对视了片刻。

    “主公可曾听说过柳卿?”

    声音刚落,凌洛旋即停下了步子,整个人像根木头一般杵在原地。

    雪风呼呼地开始刮了起来,树叶瑟瑟直响,叶面上的碎冰飒飒掉落在地上,本来干燥的路面,骤而变得湿润了起来。

    “主公?”

    “……”

    荻浪连续叫了几声,少年都没有回应。

    眸子空洞,整个人就像烈马挣脱马缰的那一瞬间,不敢相信眼前是真,明知是真,却又不敢相信真假与否。

    孙膑搭腔道:“主公远在冀州,又怎么知道远在益州之人事呢?”

    “柳卿可是被张汉全国重金通缉,岂能不知?不过,我现在真的好想知道之柳卿究竟跑到什么地方躲藏去了…”

    孙膑故意轻笑了两声,道:“除了深山老林还能有何处?”

    “你说是吧?主公。”

    “或许他并没有隐居深山,而是努力想要报仇呢?”

    沉静了好一阵子的凌洛忽然开口说道。

    “努力?如今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如何努力?又如何报仇?”

    孙膑的话刚窜进少年的耳朵,硬生生地反驳道:“孙兄,你难道不曾听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或许你们口中的柳卿正在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他一定会替土柳村所有被屠杀村民讨回一个公道…”

    “主公似乎对这个柳卿很有意感?”

    凌洛顿时深吸一口气,缓缓吐纳出一口白色烟气。紧绷压抑的心绪得到了略微的舒展。

    “不是有意感,而是张汉此人这种让天下人谩骂之做法,也让我觉得不耻。倘若有机会,我一定会诛杀此人…”

    孙膑伸出舌头在有些干裂的嘴唇上舔了几下,眼珠子四处转动,随即盯着凌洛道:“主公,这种事情还是留给那个叫做柳卿的人亲自来做吧,你如果替他做了,说不定他会顿时失去了人生目标而暗自堕落。”

    这时,荻浪补话道:“我方才问主公话语之时,主公在想何事?”

    “没,没有。只是你们一提起这件事情,我就痛心疾首。乱世之下,人们苦不堪言,为官者,不为民请命,反而搜刮压榨,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心痛如绞。”

    闻言,孙膑一收刚才飘忽轻悠模样,严肃道:“主公不过十七岁余,便有如此疾苦天下之意,真是令我无地自容。”

    “孙兄,你隐居于山林,自然不晓人间疾苦。”

    “好了,好了,不谈这些令人心酸心苦之事了。”

    荻浪促急一声,便停下了交论。

    其实话音之中荻浪二人的目的很明显,无非就是想套出凌洛的话,承认自己就是柳卿。不过两人反复套了几个回合,少年也不愿意说出,自然是有不可说的道理,以后机会良多,也不在急于此一时。

    “你们有听说过鬼谷子吗?”

    孙膑忽然问起这个问题,没有半点推波助澜的节奏。

    “鬼谷子,真名王诩,号玄微子。乃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里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孙膑弱笑道:“咦,没想到主公不仅熟读古往兵法经典,还对人物有这般详细的了解。”

    “主要是此人实在是太厉害了,特别死他的两本书:《本经阴符七术》与《鬼谷天书》,我拜读之后真是茅塞顿开,之前不懂者尽皆全明。”

    孙膑惊愣道:“什么?主公有这两本书?”

    “有,不过被我存放在了冀州祖屋。”

    少年的言语使孙膑大吃一惊,久久反应不过来。

    心里暗自嘀咕道:“不可能,这不可能。老师所著写的两本并没有传诸于世,又怎会有后人得之?况且如果不知其中使用法咒,即便得到也是废书一本,又岂会看的明了?”

    “主公,不知你是在什么地方得到两本书的?”

    凌洛笑着说道:“不知道,多半是在集市上淘到的吧。”

    这话可把孙膑给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你可知道鬼谷子的弟子?”

    “这个自然明白,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司马错、乐毅、李斯、毛遂八人。”

    孙膑抚着胡子,哼笑道:“不错,正是此八人。”

    “那主公对这八人可熟悉?”

    少年摇了摇头,道:“对这八人不怎么了解,不过他们的著还是有拜读。特别是孙膑所著《孙子兵法》,堪称是兵法经典。

    这时,孙膑心里暗笑道:“哟,没想到我孙膑还会为后世留下些精财产,嘻嘻,不错,不错!”

    “孙兄,你怎么了?”

    闻言,孙膑陡然反应过来,吞吞吐吐道:“噢,这孙膑跟我孙炳就相差一字,真是机缘。”

    三人旋即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