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度决定前途。既然新领导上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即使有一千个不愿意,也得咬牙含泪证明自己非常支持、拥护新一届领导走马上任。
在特殊时期,说一句否定新领导的话,在新领导上任后,就会换来几百双小鞋穿在你的脚上。
第二部分第43节:从盐碱地里长出来的成功8
皇太极越推辞,代善就越坚定他的劝柬之心。他带领一群大小贝勒,在皇太极面前软磨硬泡,再三肯请。
12个小时过去了,皇太极觉得戏演得差不多了,便决定不再装了。于是,他十分为难地答应了大家的请求,同意出任后金国第二任领导人。但是,他有一个要求,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起执政,4人一起管理国家。
谁都没有想到,霸道、专横的皇太极,在这个时候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令代善、阿敏、莽古尔泰3人,既惊喜又意外。于是,圈子里最有实力的三个人,都觉得自己在正确的时候,做了一件正确的事积极拥护皇太极即位。
这三个人,自己没有当上大汗,却为什么很高兴呢
因为,皇太极虽然当上了大汗,他却忠诚地延续了努尔哈赤提出的八大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这样,后金圈子的真正权力,还是集中在代善、阿敏、莽古尔汗和皇太极四个人手里。
在四个人当中,皇太极是小老弟,圈子里的什么事,在这种体制下,事事依然得向3个哥哥请示、汇报。这样,皇太极虽然是大汗,也不过是后金圈子的名誉大汗,实际权力和以前差不多。
9月1日,皇太极焚香告天,在大政殿接受群臣的九叩大礼,正式走马上任,并确定,改第二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当上后金政府的一把手,代善心里不是不服,而是不踏实。他,毕竟曾经是大汗法定接班人。虽然因为犯错误被撸下来,但是,新任领导肯定对他不放心,尤其是他手里还掌握着一旗人马。
代善已经想死心塌地地跟着皇太极混了,只要能保住原来的职位和薪水,他就心满意足。可是,他以前毕竟不是皇太极圈子里的人,现在积极地拥护他,大有临时抱佛脚的嫌疑。
为了彻底打消皇太极的疑虑,代善主动要求带领各位兄弟明誓。誓言很长,核心的意思有以下三点:
一、我们这些人,经过缜密考虑,民主决议,达成一致意见,诚心推举皇太极为新一届领导人,成为圈子的领导核心。如果在我们当中,有对他嫉妒、不服、干出有损领导权威的事、说不尊重领导的话、图谋汗位的人,一定会不得好死。
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教导他们忠诚大汗,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如果虐待、诬陷、折磨他们,逼他们干有损国家利益、家族利益的事儿,一定会遭到报应。如果我们做长辈的做得很好,而小辈子们不听规劝、教导,私自做出破坏圈子和谐、不利圈子团结的事,人人得以诛之。
三、我们这些人,如果违背父辈和哥哥们的训导,不忠于大汗,心怀不轨,在圈子里,搬弄是非,造谣生事,做出违法乱纪的事儿,一定会上遭天谴,下受地责,损身折寿,不得好死。如果我们一心为国,心无杂念,恪尽职守,就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和保佑。
在新一届领导人走马上任的关键时刻,皇太极最大的一块儿心病代善,做了很多令皇太极意想不到、感动又感激的事情。特别是在处理阿巴亥这件事上,代善表现出了对新领导的高度忠诚。这给代善的政治前途,加了很多分。
众贝勒盟誓之后,皇太极带领各位小贝勒,向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位大贝勒,行三拜礼,正式宣布,后金圈子进入皇太极时代。
第二部分第44节:一把手上任的头三脚1
第六幕一把手上任的头三脚
稀释实力派的权力
皇太极平稳接班,成为后金国新一届领导人,开始处理后金圈子里的顶级大事。
皇太极既不是兄弟中的老大,也不是绝对实力派。老领导在位时,并没有暗示他作接班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后金圈子里的老大,用足了父汗制定的贵族共和政体的政策,并积极经营、壮大他的圈子,是在别人都没有为继承汗位做准备时,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拣了一个大便宜。因此,作为新一任领导人,他的底气自然不是很足。
皇太极把他的位置摆得很正。虽然他已经成为后金圈子里的一把手,但是,他知道,权力并未掌握在他手里。他更像圈子里的办公室主任,圈子里大小事情的决策,都得把三大贝勒四小贝勒召集来,共商共议。在手里没有足够大的权力、在圈子里没有绝对权威的时候,皇太极选择了老老实实地继承,规规矩矩地服从,平平稳稳地过渡等经营手法。
初登汗位,皇太极极力贯彻努尔哈赤在位时的政策,不打折扣地执行。对于把他推上汗位、甘为臣子的三个实力派的哥哥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更是毕恭毕敬,礼数十足。不论圈子里的大小会议,或者一般正式场合,他都坚持和三个哥哥平起平坐,没有显出他这个大汗和其他三个人,有实质性的区别。
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推举皇太极即位,也是无奈之举。三个人,对圈子,都有大局观,都不想因为抢班夺权,使圈子陷入混乱之中。四大贝勒因为争当老大,互不相让,乃至兵戎相见,那么,受益的不是圈子里的人,而是圈子外的大明、朝鲜和蒙古。
既然自己当不上一把手,又不想把圈子搞乱,三个人选择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代理人皇太极。
皇太极当上老大以后,确实没有辜负三个人的期望,最起码,三个人在圈子里的地位、权力、利益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害。因此,三个人都把精力放在扩展圈子的大事上。圈子越大,财富、美女就越多。
皇太极是对人生有追求的人,他可不想一直在圈子里当类似办公室主任的老大。他想成为圈子里说一不二、人见人怕、鬼见鬼哭,具有绝对赏罚权力的皇帝,而不是事事都得请示报告、看人脸色行事的小老弟。
有想法,有**,更要有行动。没有具体的行动,想法、**就是一种折磨人的痛苦。在没有实力采取行动时,巨大的耐心、积极地准备、不动声色地发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皇太极刚刚即位,不得不无条件地执行努尔哈赤制定的八大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根本制度,这让皇太极很郁闷。开会时,不论他有什么意见,三大贝勒不同意,他说了也是白说。三个人,高兴时,举手同意;不高兴时,不行就是不行,连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懒得找。
三个大哥把小弟推到一把手的位置上,总觉得这个小弟欠了他们的莫大人情。三人认为,皇太极这个汗王,是做给其他人看的,跟他们无关。现在在圈子里,虽然皇太极和死去的努尔哈赤的地位一样,但是,在三大贝勒心目中,他依然是努尔哈赤时代的皇太极。
上班时,皇太极或多或少的,还能找到点儿汗王的感觉,三大贝勒还有所收敛,那是做给外人看的。可是,下班后,无论在三人家里,还是在皇太极的后宫,三大贝勒仍然以哥哥自居,对他,连名字都懒得叫,老八老八的,像叫他们的儿子。
尤其是哥几个吃饭的时候,三大贝勒连让都不让,三个大屁股,齐刷刷地坐到上座去,作为一把手,皇太极只能陪在一侧,给老哥仨倒茶敬酒。
皇太极不是窝囊人,但是,他这个大汗当得的确很窝囊,窝火。他想,尽管他现在拣了个大汗当,但有名无实,手里没有让三大贝勒恐惧的家伙。他的小圈子,人手不够,权力不强,要是按照他的脾气办事,三大贝勒有能力,也有实力把他从汗位上拿掉,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他要想说了算,只有赶紧组织他的小圈子。也只有他的小圈子强,他在大圈子里,才能有话语权,拍板权。
三大贝勒,各有各的小圈子,根本不是铁板一块。皇太极决定,他争取权力的第一步,就是向三个人手中权力“掺沙子”,稀释三个人的权力,让更多人加入到领导班子。这样就不会发生三个人一举手,就把他否决掉的事情。
刚上台不久,皇太极就和三大贝勒商量,说,我们四处征讨,靠的就是八旗子弟的力量。我们现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东有朝鲜,朝鲜和大明的关系还不错。而我们,处于三者中央,若是实力不足,很容易被三家做掉。为了壮大八旗、为了我们更方便掌握各旗的情况,我建议,扩大八旗总管旗务大臣的权限,允许他们和贝勒们一起共议国政。本旗的行军、狩猎、出行等事务,都由其主管大臣指挥、调度。主管旗务大臣的资格,必须具有固山额真资格。
第二部分第45节:一把手上任的头三脚2
皇太极提出这个建议,并没有遭到三大贝勒的反对,因为每旗都有人参加。代善问,什么人才有资格担任主管旗务大臣呢
皇太极说:“他们应该由各旗旗主推荐。但是,一定是有资历、战功、威望的人。”
在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下,皇太极又提出,将来每旗的人口、牲口、房屋等,都会不断增多,一个旗主、一个主管旗务大臣肯定管理不过来。这就需要,在原来两名佐旗大臣的基础上,再增设两名调遣大臣,服务于两名佐管旗务大臣,主要负责上下传达任务。
这样,的确有利于旗务的管理,而且每旗都一样,三大贝勒也没有反对。
几天后,各旗主把自己推选的主管旗务大臣的名单列出来,差不多都是各旗的头面人物,皇太极没有否定谁,让这些人直接进入领导班子,参加领导班子的常务会议。
这些进入领导班子的新成员,都有谁呢
正黄旗是纳穆泰,开国元勋扬古利的弟弟;佐管旗务大臣是拜音图、楞格礼;调遣大臣是巴布泰、霸奇兰。
镶黄旗是达尔汉,努尔哈赤的女婿,杨书之子;佐管旗务大臣是伊逊、达珠瑚;调遣大臣是多诺依、扬善。
正红旗是和硕图,五大臣之一何和里之子。佐管旗务大臣是布尔吉、叶克舒;调遣大臣是汤古岱,察哈喇。
镶红旗是博尔晋。佐管旗务大臣是武善、绰和诺;调遣大臣是哈哈纳,叶臣。
正蓝旗是托博辉。佐管旗务大臣是屯布噜、萨壁翰;调遣大臣是昂阿喇、觉罗色勒。
镶蓝旗是固三泰,努尔哈赤的女婿。佐管旗务大臣是舒赛、康喀赍;调遣大臣是穆克坦、额孟格。
正白旗是喀克笃礼。佐管旗务大臣是孟阿图、阿山;调遣大臣是康古礼、阿达海。
镶白旗是彻尔格。佐管旗务大臣是武拜、萨穆什喀;调遣大臣是图格尔、伊尔登。
分别处理,区别对待
进入领导班子这些人,并不是皇太极的嫡系和亲信,这个,他早就考虑到了。但是,在管理棋盘上,皇太极下这一招妙棋,对他有三大好处。
一、领导班子内,多了八个人,班子成员,由原来的八个人,变成16个人,变相稀释了三大贝勒手中的权力。
二、皇太极领导两个旗,在领导班子里,就占有三票,在表决权上,很主动。如果以后相机拉拢其他主旗大臣,这样,他的个人意图,就不会被轻易否决。
三、各旗的主管旗务大臣、佐管旗务大臣、调遣大臣,虽然服从旗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旗主也起到制约作用。
四、皇太极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想提拔的人,提拔上来。这些人,虽然非常忠诚他,但一无出身、二无战功,像拜音图、巩阿岱、锡翰三兄弟。通过这次职务增扩,拜音图就可以晋升为正黄旗旗务佐管大臣。
按常规,皇太极即位之后,应该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主管的正黄旗、镶黄旗当旗主。但是,正白旗是他经营多年的嫡系部队,怎么能为了一面旗子的颜色扔掉呢
大汗要掌管正黄旗、镶黄旗,这个是祖制,无法更改。怎么能变通一下呢拜音图给皇太极出了一个主意换旗不换人。
这一招太高明了。皇太极提出这个建议,根本没人会反对。他不想让出自己经营多年的队伍,别人同样也不想。于是,皇太极的正白旗、镶白旗换成了正黄旗、镶黄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两黄旗,变成了两白旗,皆大欢喜。
皇太极原来只掌控正白旗,镶白旗由杜度掌控,怎么到了皇太极手里呢这里要交代一下。
在努尔哈赤去世一年前,也就是1625年,努尔哈赤最疼爱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人中,阿济格和多铎已经执掌正黄旗和镶黄旗,惟有多尔衮没有。努尔哈赤便找理由把杜度降为普通贝勒,之后,把他排在毛孩子多铎后面去了。
杜度把镶白旗旗主的位子腾出来,没等努尔哈赤给多尔衮找到接管镶白旗的理由时,他就病了,病得还不轻。命都保不住了,他自然无暇顾及这事。在皇太极即位之时,镶白旗基本处于无主状态。
第二部分第46节:一把手上任的头三脚3
皇太极即位后,并没有按照努尔哈赤的意思,把镶白旗旗主的位子给多尔衮,而是通过换旗的手段,据为己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知道皇太极这样做,对杜度,特别是对多尔衮很不公平,但是,多尔衮仗着他投胎投得好,就与刀头舔血多年的三大贝勒平起平坐,三大贝勒更难以接受,还不如做个顺手人情呢。
在没即位之前,皇太极身边已经有了“五大金刚”岳托、萨哈粼、德格类、济尔哈朗、豪格。这五个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少壮派,在小贝勒当中,非常有影响力。
岳托是代善的长子,萨哈粼是代善的三子,德格类是莽古尔泰的弟弟,济尔哈朗是阿敏的弟弟,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除自己的儿子以外,皇太极把这四个人拉进他的小圈子,为他效力,就等于挖了三大贝勒的墙角,抽了他们的肋骨。
皇太极把圈子里的人分成三批。
第一批里,有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个权高位重的人物。对这三个人,采取尊重、维护、谦让、团结的态度。同时,还要积极向他们小圈子里掺沙子,分化、瓦解、削弱他们的实力。一旦抓住他们的错误,就以维护大圈子利益的名义,狠狠打击。
第二批里,有硕托、阿济格、阿巴泰、杜度、多尔衮等人。对这些人,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在观察中使用,在使用中观察。一旦发现不能为己所用,便采取严厉打压措施。
第三批里,岳托、济尔哈朗、谭泰、德格类、萨哈粼、拜音图、巩阿岱、锡翰、满达海、洛托、佟养性、范文程、高鸿中等人,给予足够大的舞台和空间,人尽其才。有功时,毫不吝啬地奖励和晋升,同时在物质、精神上,给予关怀和照顾,使他们成为他的人。
皇太极要想成为圈子里说一不二绝对权威的人物,就得找机会搬倒三大贝勒,对其他各旗拥有掌控权。
对于这么大的骨头,肯定得一口一口地啃。先啃哪里,后啃哪里,一定要仔细观察,缜密思考,抓住机会有理有据地下口。
那就得先从没实力、没后台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小贝勒掌管的两白旗下手。他们是依靠母亲阿巴亥在努尔哈赤那里受宠,获得旗主位置的。现在,宠他们的父母不在了,没人替他们撑腰,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
阿敏排在皇太极打击目标的第二位。阿敏不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而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远近不一样。阿敏政治上有污点,为人简单粗暴,人缘不怎么好。最关键的是,他没有**的小圈子,虽有资历,但靠得住的人不多,特别是在领导班子里。
对于阿敏,没有特好的机会,不能轻举妄动。对于阿济格,有机会要打,没机会制造机会也要打。
1626年12月,皇太极即位5个月,他就找到了打击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小兄弟的机会。
蒙古扎伦卫乌儿宰吐贝勒儿子厄参台吉,逃离故地,投奔阿济格。皇太极非常不愿意看到阿济格实力壮大,也没开会商量,就命令厄参及其带来的属下,搬到正蓝旗德格类那里,归德格类管辖。
德格类虽属正蓝旗,但他是皇太极的死党。壮大德格类的实力,就等于壮大了皇太极的实力。
厄参要是投奔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旗下,皇太极肯定不能说什么。他不是没意见,而是不敢有意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努尔哈赤在世时,就制定了对待前来投诚的蒙古贝勒、台吉的政策。
此政策大致有以下两点:
一、凡来投金者,全部优待。分配工作、定职称,给房子和安家费。
二、尊重本人的意愿,愿意把户口落在哪个旗,就编入哪个旗,大金政府不做要求。
厄参投金,阿济格接收,都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没有违规违法之举。他们这样做,虽不违规,但是,却违背皇太极的意愿。
皇太极在三大贝勒默许的情况下,派德格类跟阿济格谈判,让阿济格交出厄参。
阿济格是一个愣头青,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的人。他是镶白旗的旗主,当家人,连投靠他的人都保护不了,让外旗人骑在脖子上屙屎撒尿,以后在镶白旗怎么混今天允许别人带走一个厄参,明天就会有副将被绑走。大家把镶白旗当成免费超市,谁缺什么少什么都来拿,镶白旗能禁得住拿几回日后,在镶白旗,他还有什么权威,谁还会服他
第二部分第47节:一把手上任的头三脚4
阿济格对德格类说:“这事,没商量,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厄参自愿加入镶白旗,我愿意收留,这是双方自愿的选择,一合情,二合理,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