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功贼
字体: 16 + -

第三章 浮华 (四 下)

    第三章 浮华 (四 下)

    鼓声如雷,轰得人摇摇晃晃,

    石瓒和殷秋互相对方看了一眼,心中都猛然涌起一股寒流,他们有点后悔自己轻易出关追杀敌军了,如果龟缩不出的话,凭着虎牢关厚实的关墙,李世民根本沒有任何取胜的希望,而现在,两军取胜的机会却被人为地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虽然他们人数占据绝对优势,却失去了必胜的把握,

    他们有些后悔,但已经來不及,不远处,唐军马甲上的花纹已经清晰可见,如果他们此时再下令撤退,整个军阵就要瞬间崩溃,

    那个风险,石瓒和殷秋都承受不起,此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错就错,在野战中将唐军击垮,挥舞手中令旗,石瓒将二人麾下的所有骑兵都派了出去,同时派出大队的亲兵,立在阵前,将逃回本阵的士卒当场砍翻,

    “这交给你,我去对付姓李的小子,”殷秋咬了咬牙,调集身边全部护卫,亲自带领他们冲向自家军阵核心,唐军的攻击力太强了,石瓒派出的五千轻骑也许只能起到阻挡敌军脚步作用,但带着数千名亲卫,他却足以在这段时间内,将李世民剁成肉酱,

    只要李世民一死,此战的结果就毫无悬念,窦家军将获得一场损失空前的惨胜,但惨胜毕竟也是胜利,总好过在人数不及己方十分之一的敌军前,狼狈逃走,

    “鼓來,”石瓒把手一伸,从部将手里接过鼓槌,抡开胳膊,向一人多高的战鼓敲去,“咚,咚,咚,”不肯让唐军的战鼓专美于前,窦家军的战鼓也疯狂地响了起來,烧热所有人的血液,

    “大夏,”战鼓声中,五千骑兵发出呐喊,潮水般扑向对手,对手兵器比他们好,铠甲比他们厚实,战马比他们高大,但那算什么,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壮士,见到比自己强大者就俯首乞怜,又怎配称之为燕赵男儿,

    “大唐,”侯君集举起长槊,厉声高呼,五年前,当他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民的时候,从沒想到自己能够有今天,是李世民收留了他,赐予他衣物,派人指导他武艺,从那一刻起,他的生命便已经不属于自己,李世民的荣耀就是他的荣耀,李世民的耻辱就是他的耻辱,李世民能再向前一步,他的事业和前程也会跟着向前一分,飞黄腾达,

    功名但在马上取,男儿的前程是自己拼出來的,而不是靠老天所赐,五年來,敌军的血液染红了他头上的簪缨,今日过后,那簪缨的颜色,注定又要亮丽一些,,

    “轰,”一方人多势众,一方装备精良,两支骑兵,毫无花巧地撞在一处,无数人惨叫着飞上了半空,无数人连对手的面孔都沒看清楚,就魂归大地,

    一瞬间,唐军的装备优势尽显,他们手中的制式长槊为大唐百工坊精心打造,精钢为锋,白铜为纂,槊杆选取柔韧性极强的柘木剖蔑,油浸,又用白葛裹漆胶合而成,坚硬如铁,同时又具备极佳的弹性,槊锋刺中对手时产生反向冲击力大部分都能被槊杆吸收,对持槊者的手臂构不成任何伤害,待敌军被挑离马鞍后,借助槊杆弹性,还能最快地将尸体甩掉,再度向第二名对手发起进攻,

    反观石瓒麾下的骑兵,装备就简陋的可怜了,大部分人连长槊都配不起,仅仅是将步战用的硬矛截短來充数,少部分人拿着缴获來的马槊,却都是相对廉价的硬杆,抓在手里难以掌握平衡不说,侥幸戳中了对手,万一掌握不好手心松紧的分寸,反向冲击力就会完完全全落在自家手臂上,轻者胳膊脱臼,重者直接冲落马下,

    两军高速对冲,落马者绝无活命之机,即便不被敌军踏死,也会被高速冲上來的自己人踩成肉酱,石瓒亲眼看见一个自己熟悉的校尉用长槊刺死一名唐军,随后被马槊的反冲力推下了坐骑,那名不幸的校尉还试图跃起來,逃开战马的奔行路线,一名唐军从他身边冲过,将其撞倒,随后,对面冲上來的几名來不及闪避窦家军骑兵不断撞上他,烟尘遮断了石瓒的视线,

    唐军的攻势如潮,一波接着一波,他们人少,只有尽快将窦家军骑兵撕裂,击溃,才有攻击后面步卒的机会,窦家军骑兵也明白这一点,潮涌般迎上,死战不退,双方在马背上大声呼喝,毫不犹豫地互相冲击,一波落马,又一波补上去,无止无休,百死不悔,

    “咚咚、咚咚,咚咚,”负责全军调度的长孙无忌有些着急了,死命地催促将士们加快速度,李世民已经陷入了敌阵,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苦战,骑兵们早冲开对方防线,李世民的危险就减少一分,

    “咚咚咚咚咚,” 石瓒的手臂也不停挥舞鼓槌,铠甲精良又怎么样,训练有素又怎么样,凭什么这天下就必须姓李,大家都在逐鹿问鼎,凭什么姓窦的就要向姓李的屈膝投降,

    “大唐,”又一波唐军骑兵冲上來,槊锋闪闪,在夕阳下绽放出一片烈焰,

    “大夏,”新一波窦家军骑兵踏着袍泽的遗体冲上去,用胸口堵住对方的路线,如扑火飞蛾,义无反顾,

    他们彼此间互不相识,也沒有任何仇怨,太平年代,偶尔走过对方的家门,也许会进去讨口水喝,聊几句家常里短,但今天,他们却使出浑身解数,夺走对方的生命,仿佛是自己活着就是为了杀戮般,毫不犹豫,

    越來越多的人落于马下,越來越多的战马失去了主人,在沙场上厉声悲鸣,尘如烟,血如雨,天边晚霞似火,无数生命在烈火中熊熊燃烧,无数灵魂交织着冲上半空,看着已经死去和快要死去的同胞,默默无语,

    石瓒不忍再看下去了,落马的大多数都是他和殷秋地嫡系,弟兄们明知不是唐军的对手,还在努力用生命为袍泽争取机会,扭转头,他一边奋力擂鼓,一边查看本阵的情况变化,他看见殷秋在努力追赶,但始终无法合拢被李世民等人冲开的缺口,上前拼命的人太多了,反而阻挡了殷秋的路线,李世民凶猛如虎,亦狡诈如豺,他不肯跟殷秋接触,而是不断地在阵中转变方向,不断地制造缺口,一步步向军阵的最后方突破,

    “拦住他们,拦住他们,”殷秋气得双眼冒火,在马背上大声呼喊,窦家军的士卒非常忠勇,明知冲上前必死,还前仆后继地往李世民身边冲,可双方的武艺、装备以及配合方面的差距不是光凭着勇气就能弥补的,特别是李世民身前身后那几个护卫,简直个个都是凶神恶煞,凡是试图靠近李世民者,无不被他们刺于马下,

    一排士卒被杀穿,又一排士卒呐喊着扑上,李世民刺翻了自己正对那个,策马从此人脊背上踩了过去,旁边有一名头发花白的老汉可能是死者的亲戚,惨叫着冲过來,不顾一切冲向李世民的马蹄,尉迟敬德毫不犹豫地一挥长槊,将老者脖颈扫断,头颅带着白发扫上半空,

    几名士卒从侧翼扑上,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个槊刺锏打,陆续杀死,“别恋战,破阵,”程知节在背后大声提醒,顺便举起战斧,挡住射向李世民的一支冷箭,有名窦家军士卒瞅准机会,举着盾牌滚向程知节的马腹,沒等他滚到攻击位置,一支长槊从程知节背后飞來,将其钉在了地上,

    “破阵,”李世民高高举起长槊,如醉如痴,自从十四岁起,他就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引领士卒,在万马军中纵横驰骋,那年,他认识了一个朋友,亲眼看着他越过辽河,杀得高句丽人望风而溃,那年,他忽然发现原來战争的滋味居然是如此甘美,你冲向敌人,看着他们在你眼前战栗,躲闪,试图还手却根本无法将你伤害,而你,毫无犹豫地杀死他们,用他们的鲜血染红自己的荣耀,

    男儿就应死于军前,生尽欢,死如醉,很长很长一段岁月,他都一直这样认为,直到有一天,发现了另外一个战场,比正面搏杀更危险,更令人热血沸腾,

    “殿下,别恋战,按计划行事,”秦叔宝替李世民拦下必中一箭,转过身來大声提醒,狂热的感觉渐渐从身体里退去,李世民又想起战前的构想,奋力一挥手臂,他将造价高昂的马槊当做投枪,掷向不远处一名敌将,刺穿此人的胸口,然后,大笑着从马鞍桥下抽出一柄黑色长刀,泼出一片血雨,

    “挂槊,换刀,”程知节立刻下令,将李世民的选择告知所有跟上來的弟兄,追随李世民杀入敌阵的唐军精锐闻令,或将长槊当做投枪掷出,或将长槊挂在马侧,顺手抽出数十柄一模一样的长刀,朝斜下方伸平,刀刃向前,

    对于缺少重甲保护的窦家军步卒來说,长刀的威胁远远高于马槊,马槊的攻击范围,不过是挡在正前方那几个人,而列阵展开的长刀,却可以威胁整整一个侧面,高速跑动中,骑手根本不必挥刀砍杀,凭借战马的冲击力,就可以在刀刃过处的敌军身上,切开一道道血淋淋大口子,伤者立刻失去战斗力,倒在地上,直到浑身的血液淌尽,

    惨重的伤亡面前,终于有人胆怯了,哭喊着丢下兵器,转身逃向阵外,先是几个,然后是几十,他们不但阻挡了殷秋的追击路线,而且将恐惧一点点扩散出去,越传越广,

    “挡不住他们,”有人哭喊,

    “逃吧,”有人厉声惨叫,

    低级军官果断地执行战场军纪,却无法阻挡恐惧的继续蔓延,李世民等人的战马前瞬间松动,挡在去路上的窦家军士卒纷纷闪避,刀锋闪闪,越冲越快,终于,一道闪电般从窦家军的大阵中劈了出來,刺痛所有人眼睛,

    “整队”“整队,”程知节大声喝令,同时收起战斧,,将一面红色的战旗奋力展开,“哗啦,”代表着李世民身份的帅旗迎风招展,猎猎如火,已经冲入敌阵的,和即将冲入敌阵的飞虎军士卒催动坐骑,从各个方向朝这面大旗下汇聚而來,所过之处,画出一道道死亡血线,

    最先追随李世民冲阵的卫士只剩下了十余人,并且几乎个个带伤,但弟兄们士气高扬,左顾右盼,眼中毫无畏惧,

    第二波发起攻击的三百名骑兵也冲了出來,剩下的不足一百,迅速在战旗下调整队伍,重新排列成一个三角形冲击阵列,追出窦家军大阵的敌人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却像失去了魂魄般犹豫着,徘徊着,手中兵器举得很高,却沒人敢率先靠近,

    “诸君,还能战否,”李世民朝身边的袍泽笑了笑,然后大声询问,

    “战,”“战,”“战,”横刀,长槊,在日光下舞成一片钢铁丛林,

    “跟我來,”李世民一抖缰绳,催动坐骑,战马发出一声长嘶,猛然转身,朝虎牢关方向冲去,

    “夺关,”程知节举起军旗,猛然指向虎牢方向,援军已经都被石瓒和殷秋带出來了,城外的战斗结束之前,守军不会有任何防备,这才是他们今天的真正目的,先前所做一切,不过是为了迷惑敌军视线,

    “夺关,”百余名飞虎军骑兵跟在李世民身后,毫无犹豫地向虎牢关冲去,多年來,他们已经习惯了跟在主帅身后制造奇迹,他们毫不怀疑自家主将今天会制造新的一场,

    追出本阵的窦家军士卒追出数步,又猛然停止,张大嘴巴,目瞪口呆,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超出了他们的以往的认知范围,对上这样的敌手,所有人都不敢再认为自己有获胜的希望,

    殷秋终于也带着亲卫终于追了出來,望着李世民等人留下的烟尘,不知所措,在他背后,越來越多的唐军骑兵冲进了窦家军大阵,如虎入羊群,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