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
字体: 16 + -

阎罗殿

    少年缓步慢行在这片荒芜之中,一途中他遇到许多人,或忧愁,或不甘。大多愁苦多于希望,少年何尝不是心有不甘,但却无可奈何。



    这些人好像被一种不可抗力所掌控着,少年分明从他们的眼瞳中察觉出一种疲惫,但是他们仍是负重前行。



    就在少年在那片刻的愣神中,他感到周遭环境发生了巨变,暗红色天幕仿佛多出了两对眼睛。一对漆黑如墨,宛如深渊,一对纯白如浆,宛如乳汁。



    那两对眼睛仿佛蕴满了魔力,窥视着这一方空间的所有人。在这巨大压力下,少年感到自己的身体仿佛在燃烧一般,他被后背犹如压上了一座山峰,逼得他向下跪去。双膝刚一落地,土壤表面竟有些龟裂。此时的他终于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肯稍作歇息了。



    虽然没有现身,不过光是一个目光就惹得少年臣服。一种难以企及的无力感在少年心中涌起。



    随着背上重量越来越大,他只得咬着牙,奋力起身试图移动身子。不过他惊喜地发现,当他用力起身移动时,他身上的负重竟是逐渐减少。



    当少年背上的重量已经可以承受的时候,少年大步向巨门迈去。



    沿途的景观很单一,配合着暗红色天幕下的绝对秩序,忍不住让人心生绝望。不断有人受不了这般压力而选择放弃,只是那一瞬,他们的身子就弯了下来,过后只留下破碎的地表和升腾的一缕残魂。



    这是绝对的权威!少年心中感叹。



    枯燥且漫长的旅途,让少年不禁开始怀念起人世间来,怀念起他那粘人的妹妹。她怎么样?她能不能自己生活?将来能不能遇到个好人家?



    可惜所有这些终究成了泡影,少年无奈叹了一声,向前信步走去。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眼眸中的希望已经荡然无存,像个空躯壳一般麻木的行走。直到,少年背上的重压完全消失的时候,少年才恢复了一点灵智。



    赶忙扇了自己两个耳光,少年的视线才慢慢的清晰起来,那个巨门现在就在自己的面前。这个造物,让人不敢心生一点抵触之情。站在这个造物的面前,少年才明白他们的渺小。



    未知的事物加剧着少年的恐惧,门内翻腾着些许的雾气遮蔽着人群的视线,只要你一只脚踏入其中,消亡与否,不得而知。



    在少年迷惑间,那种负重感又凭空而生,少年咬咬牙,直接迈入门中。



    此处的空间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鸟语花香,碧波清潭。有人忍不住放声大笑,伸手抓向着地上的翠绿。



    可还不待他触及,那抹翠绿犹如着了魔一般将其捆住,使其动弹不得。前一秒还在脆鸣的鸟雀此时竟飞向这里,啄食着被困男子的身体。



    “啊,啊,啊。”一道道痛苦的哀嚎此起彼伏地传了出来,显然不止他一个人着了此道。由于此为冥界,所以被啄食的人连一滴血都没有流,只有在他们天灵盖上白气不断翻飞。随着这般气雾越发凝实,被啄食的人的叫声越弱。待这片天空彻底安静的时候,这帮人犹如被蒸发了一般,凭空消散。



    少年看得一阵晕眩,太阳穴也开始隐隐作痛。他明白此处的凶险,看似给你希望,但是你却不能触及,那种咫尺天涯的感觉,让人几欲崩溃。



    少年走得很轻很慢,他在抵触着这里的一切,这里的人们都是草芥。稍微触怒这里的意志就会消散,这就是这片天空的秩序。



    走了一些路,少年看到这翠绿中生出了几点红,那抹红,红得是那么妖异。这些花开彼岸,未能见叶。密集交错而生,好似一条火焰之路,引导这些人踏足。



    少年犹豫再三,迈出了那一步。此刻他视线中的视线分崩瓦解,只剩下这条路,路不长,末端清晰可见。而那里,惹得这里的所有孤魂趋之若鹜,因为,那里好似人间。



    当少年走过这条路时,他的背后是一片漆黑。那条路,那些花都不复存在,零星的有植株根茎在少年周围长着,只是只有叶子,没有花。



    这里的布局很是诡异,一边是骇人的黑暗,前面又是流水小桥。水流不急,也很清澈,但是深不见底,宛如银镜一般却又反射不出人的容貌。



    桥是拱形的,起伏不大,两侧是用暗红色木头雕刻出来的栏杆。少年扶着栏杆向河面上望,却不见任何光影。隐隐地,他仿佛在水中看到了唐璇儿,看到了抚养他的老婆婆,看到他的爹娘......



    他好像越过栏杆,伸手触碰他们的脸。正当他攀上栏杆默默松手之际,一道落水声把他从虚无中拉了回来。这时的少年头冒大汗,打量着四周,惊骇地发现,在这驻足的人竟都像他一般对河水流露出思念的表情,更有甚者竟失声痛哭起来。



    少年赶忙过桥,他暗自庆幸自己沉醉的不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过了桥有一块怪石,晦暗古朴,石头形状很怪异,似圆又似方,其上刻有一些名字,可又不断有名字在上面淡去。在外面有一座台子,四周空旷,还有个小亭子在不远处呼应。此时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孩子,此河号忘川河,可渡痴情之人。此石名三生石,可守三生之忆。此台为望乡台,可见弥留之景。为保此生无憾,老身劝你上台看看。”



    少年打量着眼前的老妪,她着一身短黑袍,佝偻着身子,两鬓斑白,神态安详。



    “不要紧张,孩子。我叫孟婆,生于那亭外的混沌中,是你的引路人。”



    少年将信将疑,旋即伸手摸向那块怪石,心念一动,银白色如龙蛇一般舞动着。不一会唐璇儿三个字印在了石头上,熠熠生辉。



    老身也是深深打量了下少年,痴狂骄纵的人他见过很多,三生石留名的人也有不少,但大多抵不过命格的安排,消散在时间里。



    正所谓岁月最薄凉,缘分最缥缈。



    此刻的他正处在望乡台上,他热泪盈眶,因为在他的视线中。他看到了他长大的小村子,看到了茂密的丛林,看到了逼死他的墨铭,此刻的他风光依旧,最后他看到了唐璇儿。



    后者薄纱遮面,向世人掩住那绝代风华。不过那种气质,却是让少年红了眼。此刻的女孩,面色很平静,但是那眉宇间冷漠却是扎疼了少年的心。



    “看来,我的离开深深伤害了她。”少年喃喃一句,语气中尽是自责。



    他颓然下了望乡台,在孟婆的指引下,游荡到了那小亭子。此刻的老妪,拿出一碗汤水,递给了少年,笑着说:“喝了这碗阳春水,许你三世无烦忧。你只要喝下,任何留念愁苦,爱恨情仇全都没了。”



    少年沉默,许久发声问道:“那我会忘了这些吗?亦或者,我会忘了她吗?”



    孟婆叹了口气,对他点了点头,旋即又用手指了指亭外的忘川河,说:“跳下去,受千年折磨,若你在其中心念破灭,则身死人殒。若你一念尚存,则可轮回转世。但你思念的人也必定已轮回千载,不一定会记得你。”



    少年用力捏了捏拳头,他做不到看着唐璇儿犹如陌生人一样,又断然无法接受后者见他恍如不起波澜。



    所以少年从孟婆手中夺走了那碗水,重重摔在了地上。顿时天色大变,暗红占据了天幕,两对神瞳缓缓张开。此时的孟婆已经不知去处,整片天空只剩少年一人。



    少年转身欲退,不过,此时的神瞳已经锁定了他,不过一息之间,一缕细丝就射向了少年的天灵。



    少年眼前的世界,顿时黑暗。



    昏迷了很久,少年抬起了眼皮。此时的他头疼欲裂,身子瘫软,左右两端被两个面目清秀的男子驾着。



    其中一人一袭黑衫,而另一人一袭白袍。不过最有特点的,还是他们的眼瞳,少年做梦都不会忘,那凌驾黄泉的秩序。



    “这里是十王殿,吾为阎罗王。”殿正中一道鬼魅,声音洪亮地向少年说道。



    “你违抗神职,自然要受罚。”又是一道声音,口若含宪,这般轻易地就定了少年的罪责。



    少年长发披散,双目无神,只是盯着殿正中的阎罗。心想,若是这般消散了,何尝不是一幸事,大不了一了百了。



    左右的黑白无常将少年摁在了地上,旁边的游荡小鬼拖来了长鞭。阎罗王手指隔空一划,鞭子就自己动了起来,顿时一道凄惨的叫声响起。



    随着每一次阎罗王手指的划动,少年的气息就萎靡一分。到最后他身上的魂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前者才作罢。



    在少年残留的神智中,他已不知道他是谁,他要守护什么。



    他就如鱼肉一般,任人宰割,他的魂魄大部分迷失了。此刻他的眼睛犹如初生婴儿般透亮,但是眉目中却又多了一丝不甘。



    阎罗王似没有注意到一样,令手下拖着把其扔在了九界冥府之外,任其漂泊转生。



    我,不甘心。少年最后的一缕魂,向这世间做着最无声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