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烟华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麦尔斯与波雷费密码

    tue mar 22 10:18:46 cst 2016

    第十四章 麦尔斯与波雷费密码

    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到的事。杨参谋长一番处心积虑,年前计划打磨成熟。接下来,付诸行动。

    黄昏,师部趋渐空了。杨参谋长出了参谋处,整理军装,拉正帽沿,一路正步来到警卫室。警卫室乌烟瘴气,嘻嘻哈哈。大家见了长官,拉正架势不知所措。杨参谋长一摆头,所有人意会,一个个挨挨擦擦退了出去。周连长笔挺笔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杨参谋长对他一笑,周连长更加找不着北,茫然地抚摸曾经焦灼的脸,对杨参谋长的笑也估摸不透。身子颤巍巍地开始发抖。他一面观察杨参谋长飘忽不定的脸色,一面警惕着。但是,杨参谋不仅脸色晴朗,一开口叫他意外:

    “坐下吧。”

    周连长惶惶不安地坐下。

    “今日什么年头?”

    虽是拉家常,周连长不敢掉以轻心,“腾”地又立起:

    “报告参谋长,民国二十七年。”又怕答错,赶紧补一句,“一九三八年。”

    杨参谋长再次示意他坐下:

    “今天什么日子?”

    周连长忐忑地掐指一算,毕恭毕敬地答道:

    “腊月十五。”

    眼看杨参谋长脸上有了雾霾,周连长又不安了。好在雾霾过后杨参谋长话语仍然亲切,且带了关心:

    “成家了?”

    “成家了。”

    “周连长是陕西人?“

    “是。家在渭南。”

    “哟,王师长的老乡呢。”杨参谋长旋即话锋一转,“自打咱们开进江汉,打打杀杀一晃两年,也不知家乡怎么样了?爹娘是否安健?婆姨守不守得住寂寞?唉,苦了弟兄们,苦了弟兄们哪。”

    周连长听罢顿时少了局促,差点被这煽情的话语挤出眼泪。他无语地看着杨参谋长,实在揣摩不透长官的意图。

    不用揣摩。杨参谋长的意图是:

    “趁着今日月圆,我从参谋处调几个人替你们扛一扛。你叫弟兄们散了,尽情一醉,好在梦里与家人团聚团聚。”

    无惊无险,杨参谋长很通人情。这是千金难求的机会,周连长将惧怕丢得九霄云外,出门吹响口哨。霎时,那些歪歪趔趔的屌兵们打起精神,毫不迟疑地排队集合。周连长一通稍息、立正,扭头请杨参谋长训话。

    杨参谋长向队列努努嘴,对周连长道:

    “我就不用讲话了。我的意思你给兄弟们传达传达就行了。”

    周连长领会,依然稍息、立正一通拿腔作势,顺便传达杨参谋长的好意。警卫连官兵听闻感激淋涕,周连长“散队”的口令出喉一半,如树倒的猢狲,瞬间无踪无影。

    这个月光如昼的夜晚,第五副官在杨参谋长的精心安排及和将军的生死托付下离开禁闭室。感知了自由的惬意与春天的美好,第五副官还有一个杨参谋长与和将军不知道的使命:

    会一会五团长郝清,去一趟武汉长江局签到。

    与此同时,远在四百亩的赵心朴倚着刘管家、老水伯与富贵正往暗道里搬运珍宝。

    终于,杨参谋长的努力有了结果。第五副官的自由换来军委会姗姗来迟的回复。此回复用了莫尔斯密码加上二进制。显然,和将军的《监语密码》既没得到重视也没付诸运用。倒是莫尔斯二进制密码增加破译难度,通讯处无人解开。杨参谋长透过窗棂甩给了禁闭室的和将军。

    和将军欣喜地接过电文,趁着幽暗下的宁静一面费力破译,一面责怪军委会太惰,以至让它跨了年度。

    既然说到年度,不妨借此交代一下已是一九三九年。这时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悄悄起了变化,美利坚合众国觉察到轴心国妄图颠覆世界的野心,向同盟国伸出援救之手。此过程我们从其它的书籍与影像获得的知识会更详细。不过,和将军破译电文的过程也不好细述,倒是它迟来,大致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 第五副官徒步途郝团长驻地时飘了雪,增加了行军难度;

    二, 沌口辗转武汉长江局,正遇春潮人流,船票难求又有耽搁;

    三,从武汉到重庆,路遥险多,迟至年后。

    虽处战争时期,重庆不失年味。第五副官的到来,军委会无暇顾及。过了正月,《江汉战事实况》摆上会议桌。与会官员相互传阅、浏览之后,各抒己见乱成一片。支持的、反对的、放任的、随其自生自灭、借刀杀人的、立即兼并的、迫使王下野的各路意见纷至沓来。这些参差不齐的意见传到蒋委员长那里,他在咨询智囊团同时,回顾德国军事顾问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将军 “保存一切军事力量”的忠告,决定力排众议予以补给。

    在他看来,驻守江汉的这个旧军阀虽然桀骜不驯,上海、南京、台儿庄、九江历次会战,哪里激烈填往哪里,算得上一位骁将。如今他坐镇江汉,守着西北的门户,也是尽职尽责,不可让他倒下,这枚棋子还有作用。

    经蒋委员长授意,军委会慎之又慎,予以补给的回复分两次发出,第一份用莫尔斯密码,第二份用波雷费密码,其中间隔两小时。

    原文分别是:

    其一:“俱 饷00 高1门 平2门 子2箱, 手3捆 另军50 靴10 三枪件汤给。余进新港。”

    其二:“悉 80元 炮8 炮4 弹00 弹00 外服0套 00双 八9 由 补 民号堤 ”

    禁闭室的和将军绞尽脑汁,花费两个日夜将之破译。两份电文读来拗口。有趣的是第二份电报后面的附文,译来竟是一首微型诗:

    “勿忘我,花一朵。

    下汉口,南襄河。”

    电报由师部接收,和将军破译。断断续续的标点和无规则的间隔,一看叫人头痛。好在和将军出身军统,惯常与之交道,擅长揣摩、分析。两条迥异密码,两个时段发出,表达同一内容,重庆的别出心裁没有难住他。两行电文对称摆好,齐齐整整整摆在面前,他忽愣几下找出暗藏读法。只是微型诗的寓意不甚明了,但这没有影响他熟知内容后的兴奋。血管喷发的那一刻,他迫不及待地嚷着要见杨参谋长。

    杨参谋长也惦记着此事。接到报告,猜想电文破译,自己的放胆终于有了回报。来到禁闭室,透过窗棂一敝,果真,电文上全是饷啊、枪啊、炮啊、弹啊及军服之类的字眼,连接不菲的数字。不及细看,命周连长打开曾经的“军委会”如今的禁闭室,偕同和将军见王师长。

    王师长近来心神不宁,此时正为钱粮、给养、枪炮、兵员焦头烂额,接过电文喜笑颜开。电文分两行,他依序而读,读完第一行眉头皱起,读罢第二行脑袋大了,随手一丢发了脾气:

    “什么狗屁电文,捉迷藏?狗日的军委会,无事拿老子开涮呢。”

    杨参谋长捡起电文,犯了同样毛病。一行读下来不知所以,另一行读下来所以不知,顺看一塌糊涂,倒看糊涂一塌,了然的只是微型诗,只得板起面孔向着和将军推卸道:

    “究竟怎么回事,你给师座解释解释。”

    和将军破译了电文,欣喜过急,整理、归纳好电文落在禁闭室,原文交给杨参谋长。哪想,重庆的良苦用心没有难住自己,却急煞了王师长与杨参谋长。也是,莫尔斯密码也好,波雷费密码也好,一二八师哪里有正规机要员?师部就两三部电台,在这日新夜异变换密码的非常时期,使用的仍是陈旧、老套、众所周知的方阵式与二进制基础密码,且指法单一,平素少量地与战区长官及下属联络,何曾在这方面有过研究?军委会在电文中设置的“堑壕”,自己跃过了,解读方法不经意“藏起”了。

    说来也是,难道叫王师长与杨参谋长的眼睛生出“爱克斯”光来穿破和将军的肚皮?就算他们看得破,他肚子里又没有写文字,何以明了?

    醒悟了因自己的仓促带来失误,和将军歉疚一笑,解释道:

    “这是一封电报,两行对称,从左至右依次竖读,才可窥见玄机。”

    杨参谋长遵循此法一读,转忧为喜。随即向王师长朗诵。王师长听毕舒眉展笑。为了化解大家的困惑,我们回头试验一下,看看内容是否如此:

    俱悉。饷8000元,高炮18门,平炮24门,子弹200箱,手弹300捆。另外军服500套,靴1000双。三八枪9件由汤补给。余民进号新堤港。

    阳光总在风雨后。显然,杨参谋长的“要”字计划,此刻惊现彩虹。

    这两封电报同样被特高课、七十七号、中共长江局拦截,分别摆各自案头。关乎军用物资,三方慎重。特高课一头雾水,从关东请来资深汉学家小泽川笃四郎。小泽译来,止于王师长与杨参谋长的理解。熟知大概,不解详情;七十七号破译不开,拿微型诗做文章。他们虽然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良心与文化一同丢掷殆尽,稀里糊涂地偏了题;长江局纵然知晓缘由,物资是对盟军的补给,不存他意。倒是微型诗的寓意让他们振奋,它暗示延安在江汉的网络组建工作已开启。

    这样,特高课、七十七号、长江局通过电文,都得到自己不同的解读。

    特高课的解读是:

    重庆近期有大量的军用物资补给江汉前线,民进号运输,新堤港交货,时间不祥。

    七十七号的理解是:

    重庆拨给一二八师的军用物资经汉水入南襄河。行动代号“勿忘我”。

    中共长江局据此获悉两条重要信息:

    一,一二八师将通过民进号获得一批军事物资。二,“勿忘我”计划正在进行之中。

    不同的解读导致三方采取不一样的行动。

    小泽放下电文,好奇心促使,毛遂自荐请缨江汉。特高课喜出望外,当即立项,计划了一套完整的行动方案。尔后联系飞行大队,安排向导,授意国统区联络点秘密接应。另外,调拨新发展的女特工“白牡丹”配合。其目的摸清清实情,对这批军事物资进行轰炸或拦截。此行动署名代号“江汉的耳朵”。

    七十七号想当然“勿忘我”计划从武汉着手,扼住南襄河源头龙头拐便可掌控一切。因此在汉水沿岸布置暗哨,组建别动队赶往潜江,以期坐收渔利。他们不可饶恕的错误是,难道重庆划拨给一二八师的军事物资会从武汉启运?

    长江局关心的是“勿忘我”计划。目前中共在武汉、沙市、岳阳的联络处俱已筹备就绪。面对时有摇摆的国共局势,江汉腹地不可忽视,建立情报网络势在必行。另外,也要尽力帮助一二八师获取这批军事物资,以利并肩作战。

    有趣的是,“勿忘我”计划来源于重庆军委会的电文。高明的军委会,在烽火硝烟的年代,不失地插入一曲浪漫诗,本意是缓解前线压力,麻痹特高课和七十七号的动向,哪想中共情报员第五副官,大胆利用此机会,向长江局透露了重返江汉的信息。

    接下来,一场由重庆军委会、一二八师、中共长江局、特高课、七十七号及民生公司为此展开的角逐,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