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烟华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江汉战事实况

    mon mar 21 09:22:32 cst 2016

    第十三章 江汉战事实况

    此时,全国抗战形式如火如荼,江汉的局势却不容乐观。虽说新五师在日军侧翼一横,鬼子南犯的步伐止住,一二八师在汉水与之对峙,概括来是进少退多。眼看汉川已失,天门不保,仙桃也受到日将古河的蚕食。至此,一二八师渐感不支,被迫开始退缩。以至在江汉的覆盖不断收窄,管辖日减。其主力萎缩至南襄河沿岸,坐拥面积不过潜江一半、沔阳一半及尚全的监利、洪湖。至此,江汉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下支离破碎。重庆政府不问不管,龟缩其后的汤恩伯也拿一二八师做挡箭牌,一面养精蓄锐,一面坐山观虎斗。一二八师的汉阳造加上土炸弹,惨烈比捷报多。

    幸而有江汉千万民众的支持与厚望,孤军奋战的一二八师锐气不减。血与火的长江、汉水两岸,大大小小的阵地战绵延千里,今天你猛攻明天我巧取呈拉锯状变化不断。

    在惊心动魄的战争催动下,一二八师新挂牌的“军事委员会”筹备就绪。和将军任军事参议,杨参谋长兼主任。和将军上任后,首先将履新喜讯汇报重庆,以期引起重视。

    这封电报没有加密,特高课、七十七号、中共长江局照单截收。可惜它有实无质,价值低廉。不过,遵循军事参议乃“督战官”的潜规则,特高课和七十七号悟出了重庆对一二八师既防备又不信任的态度。日本华中先遣军更是有恃无恐,攻势愈加猛烈。倒是长江局据此看出端倪,对一二八师被动的处境产生同情。

    和将军出自黄埔,半生效力军统,本质工作外略知历史,除古物尚有研究,战争外行。这底细特高课翻开簿子一查,分分明明,全然不把他放在心上。华中先遣军据此肆无忌惮拉长战线,企图全面开花、各个击破,武力歼灭这支叫他们头痛的对手,打开通往重庆的大门。长江局向新五师通报了日军意图,希翼他们有所行动,以期最大限度牵制、转移日军势力。新五师师长李威获此信息,立即上报延安。延安回复如下:

    “迅疾利用山地优势,采取游击行动,力图转移日军视线,打乱日军计划,稳保江汉。”

    新五师获悉,部署在武汉外围展开战斗。受到南线频频出击,不得已,日军一一六师团十万正规军及汪伪忠义救国军八万余众被迫集结大别山兜圈,不敢轻易离开。这样,江汉战事稍有松懈,一二八师的压力暂且得到缓解。

    和将军的履新电报由军统局转军委会,他目前还不曾与垂直上级接茬。另外,一二八师受到的猛击也因此电文而故。这封电报何许转了弯,久久没有得到回复。和将军盼不来上级的委任状与指令,另辟捷径,亲派手下持文赶往重庆。幸好他从宜昌联络站带来一个班,也算颇有远虑。

    一晃一月过去,手下有去无回。仍是杳无音信。他奇怪了,难道重庆忘了自己的存在?就算忘了,不能忘了守住西北门户的这支部队啊,他们也太沉得住气了。而沉不住气的和将军能做的,就是继续焦虑、无奈地等待。同样,同处一室的杨参谋长也伸长脖子候着,重庆有了回复才可借和将军之面提出“要”字计划啊。

    光阴荏苒,早晨过了是晚上,晚上睡醒是早晨。和将军每天忍气吞声地期待,杨参谋长的脖子渐渐酸麻。终于有一天,王师长的耐心到了极限:

    “不会打仗,只会吃粮,这个军事参议留他屁用!”

    发过脾气,安排周连长将“军委会”的牌子摘了。摘就摘呗,愈想愈不解恨。下令拿军委会当禁闭室,一把锁,将和将军及他的军统随从全部监禁起来。

    杨参谋长无辙,独自一人仍回参谋处办公。这还不打紧,打紧的是“要”字计划首先遇冷,后续连锁计划策泡汤。

    零星战事依旧,王师长置身繁琐军务,淡薄了和将军。幸而,离师部不远的四百亩,失散的夫人和一对女儿还在惦记他。夫人落在天佛寺暂不说,一对女儿被赵心朴收留也过得悠然自得。她们一个拜着佛,两个相安无事。蹊跷的是,渐渐迷失前途的和将军在焦虑、无奈的心境下忽地盼来重庆特使。他像受委屈的孩子见着粗心的父母,攒了好多责怪的话要倾吐,一会半时拟不出头绪。

    另外,特使的到来也激起另一个人兴奋。这个人就是杨参谋长,他燃起尚存的希望。

    特使历尽万水千山来到师部,和将军泄气地咽下委屈,杨参谋长的期望坠入谷底。怎么说呢?特使乃一少校,虽不是裸身,捎来的只有和将军的一纸委任状及一部拆解了的电台。电台包裹严实,没有明了之前杨参谋长恐怕是补发的军饷。及至验证,脸色由晴转阴:

    “上头就捎来这些?”

    特使点头肯定。转向和将军,杨参谋长责怪道:

    “重庆方面这样处事,叫我怎么给你开脱?”

    和将军看重虚渺的头衔,拿它作救命稻草。领悟着求人如吞三尺剑的感受,话竟说到这般:

    “杨参谋长我的恩人,军委会不是捎来委任状么?兴许王师长念及,麻烦通报一下吧。”

    王师长什么人杨参谋长知道。和将军太可怜,他不得已受托通报。

    杨参谋长来到师部,王师长正潜心研究战事。面对墙上的地图,一支笔在长江、汉水、南襄河两岸圈圈点点。时不时皱眉,时不时微笑,时不时露出迷惑的神情。

    瞅准王师长微笑的当儿,杨参谋长一声“报告”,“啪”地一个立正。王师长回头见是他,笑道:

    “不要这么正规。坐,坐下。”

    杨参谋长回想和将军的哭丧脸,将重庆特使的到来做了汇报。当然,结束前也递给王师长和将军的委任状。

    王师长漫不经心地听他汇报,神色不骄不躁。及至接过委任状,扫了一眼老虎性子发作。先是摔了那支圈圈点点的笔,接着将委任状一纸两半,两半变四,四半八开。不知有多少开,然后零零碎碎了。杨参谋长瞬觉眼前天女散花。

    “ 混账!老子需要军饷和装备,不是什么狗屁将军!你的四字计划也是纸上谈兵。姓和的头颅暂且寄着,连同特使一起继续监禁,来年秋后处斩!”

    开脱不成反受斥,连和将军的死期也讨得准确。杨参谋长的滋味一言难尽,灰溜溜地离了师部。行至军委会又折回参谋处,拿什么回和将军的话?不得已,他小心翼翼地过起自己的日子。

    悄然变成禁闭室的“军事委员会”里,和将军带来一个班,派出一个手下不见回来,如今多了特使补齐。这个特使因一些曲折的来由,重庆方面虽没有下文,一二八师驻守沌口的五团长郝清获知,立刻惊动中共长江局。长江局下达指示,责成郝团长动用资源解救。

    原来,五团前身系共产党领导下的汉阳独立大队。一二八师开进江汉,转移不慎受其兼并。因此,郝团长受令屈居王师长麾下,以观其变。令人不解的是,特使从重庆来,他受羁押,重庆方面无动于衷,长江局为何这般心焦?

    想必这特使有些来历。他的来历在文字的行走中自有让大家了然的过程。这里仅说明他复姓第五,重庆军委会委派为和将军的副官。因这一趟差事,落入虎口,与未曾谋面的主人一同倒了霉。

    两相比较,和将军可怜,无人关注;第五副官幸运,有人打点。一同禁闭,一同度日如年的两个重庆官员,不仅无暇顾及部下,连自己的命运也驾驭不住。

    狭小的禁闭室,控制得住自由,驾驭不住想象。和将军通过两下监利耳濡目染,感悟监利方言奥妙无比。他琢磨利用它拗口、难懂的特点着手,编纂一套密码,对机要员进行培训,运用于战事和谍场,一二八师受益匪浅。况监利语系似湘别于湘,出鄂不同鄂,是一个小语系,不如闽、粤、苏、陕大语系被人熟知。愈是不被熟知,愈是不易破译。于是他磨墨、润笔、铺纸,拟题《监语密码》,埋头编纂。他设想,密码一旦付诸实用,特高课、七十七号、长江局就是截获了也是如观天书。随即,在由设想产生喜悦、喜悦催生动力、动力导致亢奋的情况下,他夜以继日,甚至忘了身处囹圄。

    的确,奇思妙想与伟大成就需要恶劣的环境与艰苦的条件铺垫。这两件法宝最容易出成绩。遗憾的是,和将军的《监语密码》成熟,命运犹如有长了瑕疵的女子待字闺中,无人问及。户外,艰苦卓绝的战事不断,透过窗棂飘进耳际的全是血泪与哀痛。他凭窗叹息但恨无力相助。受官兵们缺衣少粮、无枪无炮浴血奋战的震撼,他命令第五副官组装电台,采用尚未实行的《监语密码》偷偷向重庆报告了战事。

    可以想象,这封电报的命运如同它先前的“姐妹”,后果仍然石沉大海。不巧的是,结果适得其反。

    却原来,这份包括特高课、七十七号、长江局都无法破译的《监语密码》,立即引起重庆军委会的重视。这封电报军委会不能破译,交给军统局,军统局高薪聘请的是谍报之父雅德里。雅德里一个美国人,又何尝理解和将军发明的监语密码?无奈之际,电文被他束之高阁,军委会见状也不了了之。

    说来,《监语密码》倘没有系统地学习,无人熟识。不熟识哪里去寻规律,寻不到规律怎能破译?这一纸之文于所有的玩家,等同天书。

    想当然,重庆方面无论重视也好,不屑也罢,没有反应是必然的了。这点,和将军在等到中逐渐醒悟。怎样才能将《监语密码》带到重庆,以便尽快熟悉、推广及实用是当务之急。和将军一边酝酿此事,一边对耳闻目睹的战况也做了详尽记录。并在记录的扉页注了标题《江汉战事实况》。如果说《监语密码》可以改变战争态势,《江汉战事实况》的蓝本决定着江汉的命运。不能再消极等待,得尽早行动,好让《监语密码》及《江汉战事实况》飞抵重庆。

    于是,和将军瞅准警卫连长周峰心情好的时候,放下架子,央他通知杨参谋长,有要事相商。

    杨参谋长自从回到参谋处,因为和将军开脱得不偿失,偷偷愧着。算计冬走春来,春去夏至,秋天一晃就到,时刻为和将军捏一把汗。终是对自己酝酿的四字计划尚未丧失信心,接到传话,决意会一会。听了和将军的设想与阐述,虽有相助之心,苦于无从着手。隔着窗棂,《监语密码》他无心研究,淌完《江汉战事实况》,接着淌泪。此蓝本关乎抗战大局,一二八师存亡,得拂了王师长的意飞抵重庆才是。谁去呢?他苦苦地思索,当脑海里掠过重庆特使第五副官,总算有了眉目。第五副官从重庆来,有份量。单枪匹马能够安抵江汉,何尝不能再返重庆?看来,他也有能力。此任非他莫属。庆幸之余,杨参谋长又摇了头:只可惜,他也失去自由。

    忽然想:早在禁闭室里多第五副官,郝团长曾邀他出面替这个“老乡”说话。他俩话儿出口,王师长固然一语既出驷马难追,碍于内相外臣情面,也网开一面:先缓一缓再说。王师长居然可以缓,自己何不接着再缓一缓?这一缓说不准大功告成,计划实现。顺便,也解了和将军的难境。

    杨参谋长还给和将军《监语密码》,《江汉战事实况》揣进胸中。临别,对和将军道:

    “你安心休息,此事我自有处置。不要灰心,等我消息就是。”

    回到参谋处,杨参谋长思绪放开。居于《江汉战事实况》与第五副官命运的外因,加上王师长斥他纸上谈兵的内因,他期望四字计划得以实现才显自己的价值。那个一直在脑子里旋转的“要”字,说不准因和将军一纸《江汉战事实况》而牵动。虽然这份蓝本不能飞翔,第五副官可以带它离开。本着对一二八师命运的顾及,来个先斩后奏,无非王师长那儿再受一顿斥骂??????

    经过一番谨慎斟酌,杨参谋长一拳砸在桌上,此事一定得成。他思忖:第五副官的自由取决周连长,周连长官阶不高也得有师部的命令。师部不会松口,我就越俎代庖来一个瞒天过海,从策略上下功夫。这样,江汉的上空才可以永远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