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1914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风雨雷电

    fri may 27 08:12:22 cst 2016

    回到总统府,刘思哲端起桌上的凉茶牛饮,饮完了还打饱嗝,丝毫不顾及形象。张静淑灵巧地接过茶杯,续上新茶,刘思哲心不在焉道:“小张,先别忙,有件事要你办,你打一个电话,要不然就亲自去一趟,把袁老请来,我要和他商榷国事。”

    “参政长?”张静淑诧异。

    “嗯。”刘思哲应了一声,坐下后开始神游太虚。

    张静淑满腹疑惑地去了,不一会儿,张自忠转进来报告:英国驻北京公使朱尔典求见。

    “朱尔典来干什么?”刘思哲第一反应就是惊讶,惊讶过后是沉思,“请他进来吧。”

    朱尔典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被打理得一丝不苟,这位大英帝国的贵族在中国担任外交官已经十几年了,对中国乃至远东局势有着深刻的了解,但他始终想不明白的是,刘思哲这个军阀为什么能如彗星般崛起,在短短的十余年内就基本统一中国,并且让这个老大国家逐渐从软弱走向强硬。当和刘思哲见面的时候,朱尔典不禁暗叹:太年轻了,虽然见过几次,但以三十二岁的年纪成为一个大国的执掌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刘思哲淡淡地对朱尔典表示欢迎,中国参战之后,北极熊最先做出反应,封闭了俄国驻北京大使馆,表明和中国决裂的态度。事实上,决裂是决裂了,中俄现在还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如果真的撕破脸,俄军会从远东进军东三省,或者在赤塔集结优势兵力,南下在外蒙和华军决战。问题是,俄罗斯帝国并没有这样做,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内忧外患,是最能形容帝俄罗曼诺夫王朝的词,内忧,是因为国内暴乱此起彼伏,星火燎原,等在欧洲战场一失利,就是小个子导师乌里扬诺夫(列宁)同志大显身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外患,即俄罗斯和欧洲的恶劣关系,就连刘思哲这个穿越者都不明白老毛子的人缘怎么那么次,欧洲是真心不待见这头巨熊啊!

    虽然俄国大使馆关闭了,英国、法国的大使馆却依旧敞开大门“接客”,甚至日本都没有和联邦政府断绝来往。可见,英法也极为担心自己在亚洲的利益,为了不刺激联邦政府,总算留有一分余地。

    朱尔典这位贵族从进门就表现得很绅士,刘思哲尽管心中不屑,面上却还要维护着所谓地礼节。两人坐下后,张静淑泡了两杯茶,朱尔典轻轻嘬饮了一口,享受地闭上眼道:“在中国十几年,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喝茶,中国的茶叶太棒了,绝对是世界上最正宗的。”

    刘思哲知道他要来一场毫无营养的开场白,两人都很有耐心,不过朱尔典到底是登门的客人,又是来试探联邦政府态度的,不可能一直打机锋。等快把茶沫子都吸溜干净之后,老绅士礼貌地把茶杯递给一直侍立在一旁的张静淑,请她添续新茶,并说了一句谢谢。

    矫情!刘思哲暗骂,不动声色道:“朱尔典先生,你来我这里不会真是为了喝茶的吧?”

    朱尔典微微一笑,接过又一杯热茶,却只沾了沾唇,放在茶几上挪转着茶杯,貌似漫不经心道:“总统阁下,对于中国参战,而且是加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我和大英帝国上下都深表遗憾。虽然说战争开始了,理论上大英帝国和华夏联邦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但女王陛下的意思是,一定要维护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根本利益,总统阁下明白其中的意思吗?”

    刘思哲看着他道:“对于印度,中国是没有兴趣的,中国人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当然,在这之前,必须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统一了才行。关于西藏问题,我希望贵国政府冷静对待,撺掇西藏自立门户你们就不要想了,藏南这地方我也听说你们早就伸过手,不过因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强硬态度没有得逞。朱尔典先生,现在中英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但在亚洲,我并不想轻启衅端。”

    朱尔典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说话这么直白,而且态度不软不硬,实际上就是能软能硬,如果你顺从了他的意思自然就软了,不顺从便会碰到硬的。他用手指点着茶几,眼神闪烁道:“对于西藏,大英帝国可以保证不再插手,毕竟为了中英友谊着想嘛。”

    刘思哲嘿嘿一笑,忽然道:“阿富汗国内现在貌似不是亲英立场吧?”

    朱尔典愕然,刘思哲继续道:“看看吧,你们英国人还没搞定阿富汗就插手中国的内政,这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了?阿富汗现在立场摇摆不定,和俄国的关系不能说好到‘恋奸情热’,起码不会仇俄,问题在于,阿国却是实实在在的仇英!”

    前面说过了,这是一个混乱的历史,阿富汗就是一个例子,另一个世界的历史是,阿国和北极熊的关系差到没边儿。朱尔典听到这个话题也是脸色一黯,阿富汗亲俄,对于大英帝国的全球战略,尤其是中亚战略极为不利,不过在目前欧洲大乱的情况下是顾不上这些的。

    刘思哲又道:“朱尔典先生的来意我都清楚,我在这里可以明确做出保证,只要英国不插手西藏,我也绝不会挥兵南下,印度依然是英国的印度。”

    朱尔典舒了一口气,说:“总统阁下果然深明事理,我谨代表大英帝国感谢总统阁下的英明决定。”

    刘思哲不以为意,想了想道:“还有一件事需要麻烦朱尔典先生,尼泊尔、锡金、不丹三国在我国收复西藏后,会作为中英双方的最佳缓冲地带,我希望贵国政府就不要再打这三个小国的主意了吧?”

    朱尔典惊疑不定道:“总统阁下这是什么意思?”

    刘思哲笑道:“意思就是表面的意思,再怎么说尼泊尔三国也是中国的藩国,虽然中国现在不是以前的清朝了,但怎么也要念及旧情,帮曾经的小弟一把。”

    朱尔典沉吟道:“我需要请示国内,不过想必女王陛下是赞成的。”

    朱尔典带着还算满意地结果走了,这老小子走后,法国驻北京公使仿佛掐点一样前脚后脚地上门拜访,刘思哲惊讶,今天是怎么了,商量好的吧?

    不过他心下也明白法国大使来此肯定是和朱尔典一样的心思,果不其然,浪漫的法国人在进来喝了两杯茶,聊了聊中国的江南美女之后,便切入正题,询问中国会不会对印度支那动手。

    刘思哲是这样回答的:“你们不动手我们是肯定不会率先动手的,不过你们也要保证暹罗(泰国)的安全,老挝已经被你们夺了下来,适可而止吧。”

    法国公使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其实不是大事,在欧洲乱成一团的时候,谁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东南亚这个地方啊?法国和德国打得最郁闷,现在是节节败退,要不是有英国帮衬,恐怕用不了多久巴黎就将沦陷。

    之后的几天,北京下了一场雷雨,暴雨倾盆,这一场雨拉开了北京城进入秋天的序幕,也暂时奠定了中英法三国在亚洲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