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1914
字体: 16 + -

第十章 欧亚棋局

    fri may 27 06:16:33 cst 2016

    既然小鬼子这么“热情好客”,中德舰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先在鹿儿岛宣泄一番,然后转战九州岛长崎,这座城市以后会被美国佬“赏赐”一颗“大菠萝”,现在还安静地徜徉在幸福中,浑不知灾难即将降临。

    中德舰队一出现在长崎的近海就引起了平民的骚乱,当黑黝黝的炮口对准了这座城市之后,人们开始尖叫、逃散。苏宗祥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幕,心口除了一阵报复的快感之外,还有一丝同情,战争是不讲道理的,不论是胜利,还是失败,受苦的到最后肯定是老百姓,从古至今,从无改变。

    炮轰开始了,一发又一发无情地炮弹落到长崎市区,每个日本平民的脸上都带着惊惶和恐惧,当地驻军根本无可奈何,敌人太远了,又是在海上,总不能游泳过去吧?这一次炮轰长崎被黄海舰队的战场观察员专门记录下来,后来,就出了一本《炮轰日本》的书,用整整一个章节叙述了这次事件,并这样描述:“火焰三日不灭,半城尽毁,倭人胆丧,奔走疾呼自相践踏者无数,后倭人称为‘天火’,自此联合舰队必留分队于本土,不然不敢西向窥我中华大陆……”

    刘思哲接到捷报后拍案而起,大笑道:“痛快!痛快!告诉苏宗祥,让他再打一个地方,就是马关,只要他能炮轰马关,我立刻给他晋衔中将!”

    《马关条约》不仅是前清大耻,更是中华少有之国耻,老刘可算找到机会讨回一笔账了。

    日本马关位于本州岛最西端,三面环海,风景秀美,离长崎不远。接到命令之后,也趁着日本国内上下还没有反应过来,中德舰队立刻北上,马不停蹄抵达马关,炮弹毫不吝惜地向城内倾泻,尤其是黄海舰队,把炮弹打得差不多了才悠哉游哉地返航。

    这次中德舰队不敢走老路回黄海,稍稍向西靠拢,穿过郁陵岛和独岛逼近朝鲜海域,这时候联合舰队刚刚三合一,正傻乎乎地往本土赶哪。到了朝鲜海域,为了给小鬼子压力,虽然炮弹快没了,苏宗祥仍然带着黄海舰队在近海耀武扬威地游弋,海边的朝鲜居民激动地看着这一切,有的热泪盈眶,有的甚至当场下跪,以为宗主国派天军来解救朝鲜了。

    日本驻军自然也是颇感恐惧,好在中德舰队只是威慑,并不打算再浪费炮弹,实际上不仅是炮弹,连燃料都差不多耗光了,勉强可以回到老巢。经此一役,中日双方各有损失,总的算起来,中国的损失更大,但从另一个方面说,中国地大物博,几座城市的损失还是不放在眼里的,日本就不同了,国小民多,领土呈虫子状狭长,相比较起来,还真不耐打击。

    此后,联合舰队和中德舰队互有出击,前者是气得要揪出元凶报仇,后者是东躲西藏就是不和联合舰队碰面,在中德舰队又袭击了日本几座沿海城市后,双方终于偃旗息鼓,甚至变得默契。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海上我们就不用死掐了,在陆地上见真章吧!

    随着中日海战的沉寂,东北战局被凸显得更加激烈,凤城战役还在纠缠,吸引了中日双方的大部分注意力。刘思哲说话算话,在苏宗祥少将炮轰马关之后,签署了嘉奖令,为之晋衔中将,顺便还大方地送了恩斯特少将一枚“霍去病”级战争勋章。

    北京,总统府。

    刘思哲吃过早饭,看着报纸,上面写的什么都有,花边新闻层出不穷,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欧陆战争。随着中国的参战,欧战的变化又多了一丝可能,美国对此事的态度模棱两可,现在美国国内奉行的是“光荣的独立”政策,国民们一厢情愿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政府中主张参加欧战的人也只占少数。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是坚定的主战派,但面对大多数人的意愿,他除非是华夏联邦的总统,拥有一言九鼎的权力,不然只能有心无力。刘思哲知道,美国现在不参战,等德国玩无差别潜艇战的时候,威尔逊就有了借口,届时欧洲大陆的战局将更加精彩。

    这时张静淑接了一个电话,低声说了几句,然后按着话筒向刘思哲道:“总统,是汪博士,他说‘老虎’已经养活了,请总统过去看表演。”

    刘思哲霍然起身,惊喜道:“真的?”然后抢过话筒,声调发颤,“是汪雨翔博士吗?好,很好,‘老虎’出世,我就可以在欧亚下一盘大棋了!”

    汪长河,字雨翔,留英博士,学贯中西的菁英级人物,新成立的联邦科学院院长。刘思哲在当军阀占据了南京后,组建了南京科学院,联邦政府成立,定都北京,南京科学院随之迁往首都,改名联邦科学院。

    刘思哲凭借着超越一个时代的眼光,首先派专人赴美国缅因州桑格斯维尔,找到发明马克沁机关枪的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重金求购了马克沁机关枪的生产权和改进权,最后在仙都绍兴兵工厂开生产线投产,到了联邦政府成立前夕,已经生产了相当可观的数量,争取给一个营配两挺重机枪。联邦政府成立之后,又在重庆增设一条重机枪生产线,没人比刘思哲更清楚机关枪的重要性了,虽然马克沁把这种战争神器发明了出来,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得到太多国家的重视,既然如此,就让它在华夏大地上创造出应有的辉煌吧!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刘思哲还开始生产迫击炮,这种火炮本来该在一九零四年日俄旅顺攻城战中被俄国炮兵军官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无意间发明出来,由于历史改变的原因,日俄并没有在旅顺大打出手,而迫击炮的“发明者”就变成了伟大的联邦总统刘思哲阁下。

    机关枪和迫击炮均已投入生产线量产,不过为了隐藏实力,刘家军并没有在统一战争中使用,直到今天,一战的爆发让这两种宝贝有了用武之地。不过,这都是小事,最大的秘密还是以南京科学院为前身的联邦科学院,从一开始研究的就是坦克――虎式坦克!

    刘思哲对坦克略有了解,可以泛泛地指点一下,手底下又网罗了一批留洋人才,虽然想把老虎提前搞出来几十年比较困难,但狠心砸钱也不是不可能,这又不是战列舰,非得有大批的技术工人和完整的造舰设备才行。汪长河打来电话,这说明老虎终于诞生了,当然,按照刘思哲的细微指点,此老虎和彼老虎还是略有不同的,至少四年的努力,总算看到了结果!

    刘思哲挂掉电话,带上张自忠就出了总统府,驱车往位于东街的联邦科学院行去。汪长河早已恭候多时,见人来了立刻迎进门,刘思哲一边走一边问:“老虎真的出生了?有没有实验过?”

    汪长河满脸皱纹,是一个学究一类的严谨老人,因为刚剪了辫子,头皮显得发青。平时不苟言笑,哪怕是面对总统也没有太热情,他说:“老虎已经经过初期实验,抗击打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只需要两人驾驶,很方便。”

    “啥时候能单人驾驶就好了……”刘思哲喃喃道。

    联邦科学院占地面积上万亩,相当于两个北京大学,刘思哲和张自忠、汪长河由专人陪同引路,一路上遇到最多的就是警卫,曲曲折折七弯八绕走到科学院的联邦中心广场,那里已经停了一辆黑色的“大车”。刘思哲眼睛登时就亮了,叫道:“快,实验一下我看看!”

    实验之后的结果令他很满意,老虎咆哮着碾动履带开动起来地时候声势惊人,发出的炮弹在一公里之外打死靶――一块巨石,然后巨石就四分五裂了。紧接着上百支毛瑟k98步枪向老虎倾泻子弹,火星四溅,最终只留下了一个个白点,汪长河道:“先前我们还实验过用施奈德山炮打击,虽然最终老虎没有经受住考验,但也能坚持一段不菲的时间。”

    刘思哲点点头,激动难抑道:“投产吧,北京、南京、重庆、长安(西安)、成都,我给你们五个城市的名额怎么样?不够再加!”他张开双臂,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我希望明年就能看到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个坦克师出现在远东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