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史札记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决死安庆城

    thu mar 31 13:19:17 cst 2016

    曾国荃虽然围了安庆,但是不能对安庆形成合围,因为安庆东北的枞阳还有太平军驻守。要想彻底合围安庆,必须先拔掉这颗钉子。

    怎么办呢?

    彭玉麟、杨岳斌告诉他,没事,这个,我们来帮你搞定。

    原来,这么多年来,曾国藩一直没停下地在设厂造船,添购大炮,募练水军。慢慢地,楚军原本被石达开拦腰斩断的一支水师已经变成了船只齐备、火力齐全的两支水师。

    咸丰九年(1859)秋,内湖的彭玉麟觉得条件已经成熟,就密约了外江的杨岳斌,决定打破太平军对内湖水师的封锁,杀出长江去。

    彭玉麟分水师为三队进击湖口,太平军在山腹中安设了巨炮,楚军的舢板冲在最前面,甫一经过就遭到重击,伤了十余艘。彭玉麟大怒,独立船头,当众宣布:

    此处天险即使不能攻破,我们也决不让前队的将士们独死,更不能让喜欢当缩头乌龟的太平军独生,就是死,也要跟太平军拼个同归于尽。

    此言一出,楚军士气登时大振,众将士争立船头,生死听天。战船鼓棹大进,首尾相连,太平军巨炮轰之不及。因为轰得太频,巨炮竟然炸了膛。楚军船队趁机突进,顺利地与外江水师会合,全军欢声雷动。

    自咸丰四年(1854)湖口一战,整整五年了,到今天终于全军会合,楚军水师一家人又再次团聚了!

    楚军的长江制海权也失而复得。这时候,陆师也不甘寂寞,赶来接应,楚军水陆夹攻,太平军大败奔逃,楚军乘胜夺取了小孤山(俗称小姑山)。

    彭玉麟意气风发,挥笔成诗:

    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

    十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姑回。

    湖口会师不久,太平军的右军主将韦志俊投降了彭玉麟、杨岳斌。

    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韦志俊是韦昌辉的弟弟,虽然打仗很骁勇,但是洪秀全根本不敢信任他,他也不愿意屈居洪秀全新提拔起来的陈玉成、李秀成等人之下,所以干脆就投降了楚军。于是,彭玉麟、杨岳斌跟韦志俊里应外合,轻松加愉快地攻下了枞阳,曾国荃看得嘴巴都合不上。

    好,接下来该轮到我曾某了。

    曾国荃军中有陈米千余石,因为有点坏了,所以不好发给军中的弟兄们吃,怎么办呢?

    有了。

    曾国荃又拿出几千两银子,用银子跟这些陈米雇用当地的饥民,围着安庆挖了两道长壕。一道在内,用来围困安庆;一道在外,用来阻挡援兵,就这样牢牢锁死了安庆。

    于是,整个平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最决定性的一战—安庆大战,就此拉开序幕。这一战,楚军方面由于曾国藩在祁门难以抽身,所以由胡林翼担任总指挥。

    此战名将云集,双方都投入了自己的最强阵容。

    这注定将是一场殊死决战。

    胜的一方从此将所向无敌,败的一方从此将一无所有。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不是胜利,就是灭亡,没有第三种选择。

    安庆是太平天国的重镇,守将叶芸来手下有一万多兵马,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地被攻下。当然,胡林翼也很清楚这一点。胡林翼跟曾国藩一样,一向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但凡围城,必然要先预备好打援的军队。所以胡林翼还是用围城打援的老办法,让多隆阿驻挂车河,李续宜驻青草塥,两军共两万余人,专门对付太平天国的援军。

    咸丰十年(1860)八月中旬,陈玉成率十万太平军从天京出发,配合捻军攻打淮北地区,攻击失利后他没有按原计划继续西进,而是带着捻军的援兵调头奔了安庆。十月二十三日,多隆阿据河列阵,迎战陈玉成。陈玉成连连进攻,却连战连败,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好,你也打够了,该我耍耍了。

    五天之后,多隆阿跟李续宜约期两路夹攻陈玉成,围了太平军猛打。战至激烈处,又派马队抄击太平军后方,陈玉成再次大败,太平军死了一万余人,逃了一万余人。陈玉成这回算是彻底领教了多隆阿的厉害,知道自己实在是打不赢了,于是率军弃了营垒,连夜跑了。

    十一月下旬,陈玉成又进攻枞阳,试图从侧面打开一个缺口,救援安庆。但是枞阳紧靠长江,枞阳一开打,楚军水师就赶来增援。陈玉成腹背受敌,死活打不赢,只好再度离开。

    陈玉成二计不成,又生第三计。他决定围魏救赵,率军绕道杀奔湖北。

    胡林翼早就料到了他会有这一手,所以已经在霍山预留了四营兵力,为的就是以防万一陈玉成偷袭湖北。他还特别提醒霍山守将余际昌,太平军来攻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待援,不可出战。结果这个脑残的余际昌贪图功劳,竟然出战了,然后立马被陈玉成揍了个天花乱坠。陈玉成借这个缺口,一路打进了湖北。

    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初八日,陈玉成攻克了黄州。

    黄州距武昌只有二百里,攻克黄州后,陈玉成的大军立即突进到武昌外围。这时武昌城内只有三千绿营兵,自官文以下一片惊惶,很多人都已经准备逃命。

    胡林翼急得赶紧派李续宜回救武昌,又生怕来不及,一再自责,说自己是“笨人下棋,死不顾家”。胡林翼这时正病重咯血,也不顾身体状况,亲率大军回援湖北。

    但是曾国藩可不吃这一套。不管太平军耍什么花招,曾国藩都横下一条心,咬定安庆,死不松口。与其恋子以求生,不如弃子而取势,武昌得失,于大局无损;而安庆一旦弛围,自己的十年之功就会毁于一旦,太平军也会重新牛起来,所以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把陈玉成逼死在安庆。

    他写信给曾国荃和曾贞干两个弟弟说:

    陈玉成奔袭武昌无非是为了救援安庆,无论武昌能否攻下,他陈玉成回救安庆都是一定的。去年太平军奔袭浙江解天京之围,击破江南大营,用的就是这一招,今年很明显是抄袭了前文,没什么新意。

    李续宜的援兵很快就会赶到武昌,陈玉成纵有破鄂之势,断无守鄂之力。武昌纵失,尚可旋得;安庆一弛,不可复围。

    再者,李续宜回援武昌之后,安庆这边楚军实力减弱,陈玉成必趁此时回救安庆。那时他锐气方炽,攻势必然猛烈。所以陈玉成到后,二位贤弟不必出战,只管先坚守七天。七天之后,鲍超的援兵自会赶到。那时,东南数省的安危就可以底定了。

    胡林翼也是关心则乱,其实陈玉成根本没打算攻打武昌来浪费兵力,他的根本目的只是救援安庆,拿不拿武昌对他来说没什么大意思。

    所以陈玉成杀到武昌后,就一直乖乖地在武昌城下待着,一动不动,单等李秀成的援军来会合,他要跟李秀成合兵从湖北再杀回安庆去。

    结果等了好几天李秀成都没到,这主要是因为李秀成的精兵都守在老家,他手上现有的军队战斗力不强,打到湖北要花不少日子。后来李秀成到的时候,胡林翼已经布置好了湖北的防务,攻武昌已经成为不可能了。

    但是这样一来,陈玉成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错失了救援安庆的最佳时机。因为他守在武昌城下的那几天,正是曾国藩攻徽州不下,自身危急的时候,那时曾国藩根本无力派鲍超救援安庆。而等陈玉成回到安庆的时候,鲍超的援兵也快到了。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陈玉成在回救安庆的路上,又犯了一个错误,他留了两万人驻守攻克的随州、德安二城。

    高手过招,容不得一丝差错,而陈玉成却一错再错。

    大战之前,最忌分兵。

    安庆大战的结局,已经可以想见。

    先来到安庆城下的,不是陈玉成的军队,而是洪秀全从天京调来的干王洪仁玕、章王林绍璋的军队。

    洪仁玕是个文人,不会打仗;林绍璋是曾国藩的老对手了,当年在湘潭是塔齐布的手下败将。曾国藩很了解这个人,一听是他到了,就笑着对人说“此贼资格老而好摆架子,不足畏也”。果然,林绍璋畏楚军如虎,不敢出战。

    陈玉成绕过胡林翼驻守的太湖,直插安庆楚军背后。三月十八日,进驻集贤关。太平军安庆守将叶芸来在菱湖南岸筑垒五座,陈玉成在北岸筑垒十三座,陈玉成用小船在两岸来回摆渡,跟安庆方面互通消息并往安庆运送粮食。

    陈玉成,你终于来了。

    曾国荃当即请杨岳斌派水师三十余船来援,同时命陆师也在北岸沿湖筑垒,要把北岸的陈玉成军挤走。陈玉成见曾国荃也在筑垒,立即发动进攻。楚军借着水师的配合,且战且筑。一昼夜,堡垒筑成,安庆太平军对外的联络又被切断。

    此时,曾国荃跟多隆阿分挡陈玉成和洪仁玕,兵力上其实尚处劣势。不过不用着急,鲍超和胡林翼派的三千援兵都已经在路上了。

    鲍超他们还没到,三月二十三日,多隆阿就一仗把洪仁玕揍得满地找牙,洪仁玕大败,退入桐城。随即,太平军芜湖的援兵赶到,与林绍璋合兵一处。二十七日,多隆阿在新安渡设计,命骑兵数十人前往诱敌,令步兵大军埋伏在山隘。林绍璋不知是计,紧追不舍,这时两路伏兵突起,太平军大败。多隆阿趁机反攻,太平军再败,林绍璋也退入了桐城。

    这段时间,陈玉成多次猛攻曾国荃营垒,远在长江南岸几十里外的曾国藩都听得到两军交战的炮声,可见战斗之激烈。不过曾国荃跟他老兄不同,打惯了狠仗,再加上准备充足,死死守住了营垒没有被冲破。

    这时候,陈玉成又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四月初十日,他率军数千去桐城会合洪仁玕和林绍璋,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却把剩下的八千人留在了集贤关和菱湖两岸各垒,另外四千精锐留在了赤岗岭四垒。这一万两千人顿时陷入了各自为战,群龙无首的境地。

    陈玉成与洪仁玕、林绍璋和捻军集结起兵力三万余人,兵分三路,攻击多隆阿。多隆阿分兵五路迎击,并暗设伏兵。双方战至酣处,多隆阿的伏兵突然焚烧了太平军大营,太平军大败,再次退回了桐城。

    这么一来,多隆阿算是把陈玉成、洪仁玕和林绍璋彻底摁死在了桐城。

    这时,鲍超和胡林翼派的援兵都已经赶到,楚军在兵力上已经占据优势。

    四月十一日,鲍超开始猛攻赤岗岭四垒。曾国荃又命士兵挖了长壕一道,把集贤关内的八千太平军跟赤岗岭的四千太平军分割开,准备集中全力先打掉赤岗岭的四千人。

    赤岗岭太平军中有一员大将,叫刘玱琳。这个人骁勇善战,是陈玉成手下的头号悍将。

    大凡优秀的军人,都佩服同样勇敢善战的军人,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敌人。

    曾国藩就是这样。他蔑称陈玉成为“四眼狗”(陈玉成眼睛下面有两个疤痕,所以得了个外号叫“四眼狗”),蔑称杨辅清为“杨七麻子”,却尊称刘玱琳为“玱翁”“玱琳先生”。

    刘玱琳之剽悍,由此可见一斑。

    曾国藩还特别写信叮嘱曾国荃跟曾贞干,让他们严密巡逻,一定不要让玱翁跑了。

    赤岗岭四垒的太平军都是百战之师,不但善战,而且战斗意志相当顽强。楚军士兵过去侦察的时候,他们悄无声息,好像无人驻守,但楚军士兵一旦靠近,他们立刻枪炮齐发,令楚军损失惨重。

    楚军士兵被激怒,拔签填壕,多次四面猛扑,都伤亡惨重,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杨岳斌率水师助攻,也多有伤亡。最后鲍超想了个狠招,环壕修筑了数十座炮台,令各营兵勇昼夜不停,轮流发炮猛轰。

    四月二十九日,楚军终于轰塌了太平军的营垒。太平军士气大沮,但仍然坚守不出。

    五月初一日,楚军将这伙太平军团团围住。这时,这支太平军已经山穷水尽。鲍超派人先去劝降,有三垒出营投降。但是刘玱琳所部的第一垒却据守营寨,宁死不降。第二天,刘玱琳率数百人突围而出。

    曾国藩听说刘玱琳跑了,非常懊丧地说,将来这数百人为害必定不浅。

    想跑,门都没有!

    鲍超挥师追击,一路追到溪河边,本来溪河的水比较浅,太平军可以涉水趟过去。但是没承想这天倒霉催的,正赶上溪河涨水,太平军全傻了眼了。现在的太平军既无力战斗,又无法渡河,大部被生擒,少数逃到一条船上,被楚军水师截获,全都没跑。

    至此,赤岗岭之战彻底结束,这场血战足足打了二十天,楚军与太平军双方都损失惨重。陈玉成的四千精锐全军覆没。楚军杀到眼红,最后将投降和俘虏的太平军全部斩杀,刘玱琳本人被**。

    听说刘玱琳被俘杀,曾国藩非常高兴,他写信给胡林翼说,“自去岁十一月至今,兹事可开口一笑耳。公之玉恙或亦霍然乎?”。

    意思就是说,从去年十一月至今,只有这件事才算可以令人开口一笑了,公的小病大概也可以痊愈了吧。

    随后,曾国荃与楚军水师相互配合,水陆夹攻,将集贤关和菱湖两岸的十八垒全部攻破,垒中的八千太平军也被尽数屠灭。

    这段时间战斗的惨烈、残酷,远远超过了楚军以往参加的任何一场战斗。屠戮之惨,连一向性格蛮狠的曾国荃都感到手软,他写信告诉大哥曾国藩,说自己打完这一仗不想再打了,要回乡务农去。

    曾国藩只好回信安慰他说“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还说“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这才打消了他回乡务农的念头。

    不过现在曾国荃就是想不打恐怕也不行了,因为更惨烈的战斗马上就要来临。

    这时候,不少外国人趁着安庆乏粮,借机赚钱,用船往安庆运粮卖给太平军守兵,所以太平军还能靠着这点粮食勉强维持。

    外国人有治外法权,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往安庆运粮食,咱们中国人无权制裁。

    怎么办呢?

    曾国藩有办法。他让曾国荃派人专门守在下游,每当外国运粮船经过的时候,就出高价把这些粮食全部买走。这招可是够损的,这样一来,安庆的粮食就彻底断了。

    不久,太平军又有一路援军赶来增援,与陈玉成会合于桐城。之后,陈玉成军四五万人兵分三路,陈玉成一部佯装绕道霍山、英山进攻湖北,之后突然调头,佯装攻太湖,之后又再次调头直奔曾国荃而去。林绍璋等两部从桐城两侧南下,牵制多隆阿。

    这是救援安庆的最后一战,此战如果不胜,安庆就真的保不住了,所以,太平军都拼死作战,这一仗将比不久前的赤岗岭之战更加惨烈。

    七月二十日,陈玉成向曾国荃部发起进攻,太平军猛扑楚军长壕。太平军士兵人人手持束草蜂拥而至,掷草填壕,顷刻即满,越过长壕向楚军阵地猛攻。楚军开炮轰击,每炮都会决开一道血路。但太平军却视而不见,依旧前仆后继,疯狂地向前冲杀。

    楚军火炮装放不及,于是曾国荃令士兵将火炮集中在一起,排成数排,组成密集的火力网,轮流向太平军轰击。又增调鸟枪八百杆,枪炮齐发,弹如雨下,轰声不绝。太平军死伤无数,尸积如山,塞断道路。后面的太平军冒着炮火冲过去,扒去上层的尸体,踩着下层的尸体继续进攻,直打到二十三日拂晓,连续冲锋了十二次。

    最后关头,楚军士兵掷出一个火包,由于线长还没有爆炸,又被拾起掷回。一瞬间楚军战壕内的大堆火药都被引发,遍地爆炸。壕内守军溃散,奔退十余丈,太平军士兵有七八个趁机越过战壕杀了进来。曾国荃见形势危急,亲自提剑冲过去砍翻了几个。溃兵见统领如此生猛,都纷纷折返,楚军火力网重新恢复。

    到了这一刻,太平军知道打不赢了,前队负责进攻的死士都已经死光了,还是没能前进半步,于是终于撤退了。

    这场苦战打了足足有三天三夜,每一昼夜楚军都要打掉火药十七万斤,铅子五十万斤;每一昼夜太平军都要扔下上万具尸体,楚军也要战死百余人。

    现在,安庆所有的援军都已经被打退,外围被彻底扫清,攻破安庆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曾国荃现在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挖地道,另一件是埋炸药。

    八月初一日,曾国荃引爆了地道中埋设的炸药,轰塌了安庆北门城墙,楚军潮水般涌入。安庆城内的粮食早就吃光了,太平军守兵们饿得前心贴后背,连刀鞘、皮箱都煮来吃了,早已经拿不动刀枪,实在是无力再战了,结果,自主将叶芸来以下一万六千人被楚军斩尽杀绝。

    城外的陈玉成远远地望见安庆城破,长叹一声,再次退回了桐城。

    安庆一战,楚军不但拿下了这座最为关键的坚城,斩断了洪秀全的一条臂膀,从战略上取得了胜势,而且更大量地歼灭了太平军的有生力量,陈玉成的主力被消耗殆尽,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从这一刻起,洪秀全败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