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定千山
字体: 16 + -

二十一、环环相扣

    雷门从永朝境内撤出的第七日,恒国与柔然国联军突袭永朝以西,以迅雷之势攻下多座城池。

    永朝王大怒,公孙豹请命亲自上前线指挥。能否将失守城池夺回姑且不论,但前线士气必须得到提振,否则更将溃不成军。

    恰好在公孙豹离开同一日,永朝王收到百里淳书信一封。

    信中详述此次开战原由,乃是因为公孙豹收下恒国归还得城池后,出尔反尔,恒国才会实施此次报复行动。

    恒国和柔然联军只想夺回那几座城市,并不准备更近一步。

    除非永朝有意反击,那么恒国哪怕倾尽全国之力,也不会让永朝再捞得半分好处。

    永朝王将信件扔到一旁,对百里淳在信中所言十分不忿,同时也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对公孙豹不满的种子。

    担忧战事进一步扩大,永朝王平息怒气,亲自书信一封派人送到百里淳手里,委婉表示:只要百里淳愿意撤军,他愿与恒国就此讲和,并签订盟约。

    ……

    永朝前线。公孙豹抵达后,披甲上到城墙,视察敌情。

    时至正午,从恒国军中骑马窜出一名将领,长得虎背熊腰,手执一柄长矛,来到城下叫阵。

    “此人是谁?”

    公孙豹见城下那人虽然身材魁梧,但神韵气息都不像武道高手,似乎只是一名普通带兵的武夫,于是问身旁的副将。

    “秉大人,此人名叫陈重,乃恒国军中伍长,虽然天生有几分蛮力,但性子粗笨,算不得什么人物。”副将回禀。

    公孙豹沉吟道:“此等莽夫也敢出场叫阵,背后必有诈。不必理会他。”

    永朝军上下得令,便任凭那陈重在城外呼喊。

    一连三日,后者每日都到城下叫喊,从最初单纯的叫阵,到后来见永朝军中无人理他,于是便信口胡说,随意大骂起来。

    但他也只骂领军的公孙豹一人,从祖宗三代骂至妻儿老小,然后又胡编乱造一堆不知真假的逸闻丑事,诸如与青楼女子纠缠不清,亦或是为了荣华甘心委身于永朝王当男宠等等……虽然大多一听都是鬼扯,但由于想象之奇诡、描述之细致,还是听得永朝众将忍不住在心里暗笑。

    公孙豹倒是丝毫不为所动,陈重越是这般辱骂想要激怒他,越是让他怀疑其中有诈。

    直到后者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一本正经的,开始痛斥公孙豹吃里扒外,表面是看永朝有难便即刻赶回解围,实际上是想趁机促成与云中、兰水、信等国家的

    联合,巩固他自身在永朝的权势和威望,而雷门的再次出走,也是公孙豹暗中打压所致。

    “狼子野心之徒,只怕有朝一日永朝也要姓了公孙!”

    陈重声如洪钟,连城中百姓也听的一清二楚。

    公孙豹面色一变,猛地从座位上站起。

    他没料到这看似蠢笨的武夫会在说了几日的疯话后,突然道出这番言论。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与永朝近段时间发生的大事又有诸多契合,旁人听了倒真会觉得有七八分像真的。

    公孙豹让人送来配刀,取过后从城墙上一跃而下,落在已经骂的满头大汗的陈重面前。

    “胡言乱语,其心可诛,你要战那便战吧!”

    公孙豹说完横刀向前,宽大的刀身熠熠生辉。

    陈重哈哈一笑,这时从他身后阵中传出一声呼喊。

    只听一个少年的声音高声说道:

    “对付此人何须将军亲自动手,末将愿代将军一战!”

    随后从军中走出一人,普通士兵的着装,半张脸挡在帽檐的阴影下,令人看不清全貌,只知是个年轻少年。

    公孙豹面色冰冷看着那名年轻士兵:“看来我远游北泽这几年,恒国出了不少能人啊,连小小兵士也敢对我叫嚣了。”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他其实心里有数,恒国除了百里淳,再无别的武者能有与他匹敌的实力,不禁怀疑其中有鬼。

    但既然已经出阵,若临场退却,军心必然会受影响。

    陈重答应了那少年兵的请战,驾马返回阵内,少年兵则手执一柄普通长剑,快步走上前,与公孙豹相对而立。

    甫一站定,公孙豹突然启动,横刀便朝少年兵士拦腰斩去。

    少年兵提剑格挡,但见大刀行至半途,突然轻灵转向,以极快的速度转而劈向他的脖颈。

    传统刀法大多以厚重为本,但公孙豹所使双刃大刀名为“九关”,刀身看似宽大但却十分轻盈,配合公孙豹的快刀法,往往能在刚交手时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少年士兵丝毫不慌,手腕灵巧一扭,真气灌注剑身,以剑尖在劈来的刀背上一点,便令其路线偏移。

    刀气掠过,将少年兵头上的帽子吹飞,露出阴影下年轻的脸,正是李定。

    公孙豹见突袭一招竟然被破,再看眼前少年虽然年轻,但眉宇间似有高手神态,于是全力施展真气,反手连斩三刀,刀气扩散,将地面劈出深浅不一的纹路。

    李定挥剑再挡,连使三路辉阳剑诀,将公孙豹的刀势逐一化解。

    城墙上,永朝众将见堂堂公孙豹竟然与一恒国小兵斗的不相上下,惊讶之余,心里不免生出一丝疑虑。

    城下两人正斗的难解难分,此时从西北山坳处突然涌来一支柔然部队,朝着驻扎在城外的永朝营地发起了进攻。

    见部队受袭,公孙豹急着回城部署,于是奋力劈砍,想将李定逼退。

    但李定不退反进,迎着公孙豹的刀势纵向刺出一剑,以太玄式将公孙豹的全力一刀抵消,然继续与之缠斗在一起。

    公孙豹大惊,意识到之前的陈重不过是诱饵,引自己亲上战争,眼前这少年士兵才是真正杀招。

    他沉声低喝,刀光越来越急,李定的剑影也越变越快,两人斗了几十合,仍是难解难分。

    但另一方的战场胜负却已经十分明显。

    永朝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无公孙豹下令指挥,城外营地内众将只敢保守防御、且战且退,几乎已有溃败的势头。

    此时李定身后的恒国军也朝主城发起了冲锋。

    乱军之中,李定和公孙豹还缠斗不休,这时李定暗暗向长剑使了一道逆向劲力,与快刀再次相拼的瞬间,剑身骤然破成了碎片。

    公孙豹心中焦躁,自然没能瞧出李定暗地所使小动作,只道是后者所使兵器不济,心里一喜,一刀将失了兵刃的李定逼退,然后反身跃起,脚踩多名恒国兵的头顶,轻身回到了城墙上。

    李定走到一旁,拾起落在地上的士兵帽,戴上,闪身窜进混乱的兵马中。

    公孙豹回到城墙后,立马转身再去寻那少年士兵的影子,但在上万着装统一的兵阵中,哪里还寻得到李定的身影。

    当下他也无暇思考太多,大步回到内堂,开始部署御敌之计。

    当晚,由恒国和柔然联合发起的围攻告一段落,虽然在公孙豹的合理布局下,驻扎在城外的主力部队基本算是全身而退,但作为代价,永朝又一座城市落入了恒国手中。

    战事传回永朝朝廷,永朝王面色铁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