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曹操
字体: 16 + -

第八章且看庸人怎出招

    sat aug 13 21:29:43 cst 2016

    七岁的曹操,很快就熟悉了墓地周围村庄的孩子们,只有两餐和睡觉的时间在家,简直野得不像样。要是回不了洛阳,把他的教育荒废了怎么办?曹嵩决定自己动手,解决他的启蒙教育。

    农历七月十八,曹腾墓地旁边的守墓草庐内,只有一个先生一个学生的“父子学堂”开学。没有任何幼教经验的曹嵩满口经纶才学,艰涩难懂的古语,令年幼的曹操如听天书。课还没上几分钟,他就说要小便,这一去直到吃完饭也没回来。曹嵩叹息:自古‘夫不教妻,父不教子’,今日一试,果然如此。

    在大自然里,年幼的曹操却获得了真实的快乐。这段乡野生活或许是曹腾的刻意安排,没有在思维和想象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给他的脑袋缠上裹脚布,套上模具。

    “科班”出身的曹嵩,竟然教不了儿子。将他教育成才,这是躺在地底的曹腾的遗愿,若无法完成,便犯下连自己也不能原谅的过错。

    为了曹操的未来,必须回洛阳。可是,洛阳虽在人间,恨无天梯相连。

    要是曹腾生前能多点时间跟曹嵩相处,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担忧和不安。当然,也怪曹嵩在父亲面前隐藏得太好,始终像个毫无主见没有想法的木偶。所以导致曹腾不了解这个长得圆圆的不倒翁般的养子,比他想象的有头脑,有意志。

    曹嵩资质尚浅,如何修得城府深厚?套用一句老话:那得看他是在谁身边长大的。曹嵩毕业,真是曹腾权力中天之时,连同学们都以为他做官就跟做顿饭似得容易。连比做官还难的仕途通行证“孝廉”都弄到手了,曹腾却一意孤行,非让他在经学院谋职。曹嵩永远忘不了同学们嘲笑他的百般形态。但他不怨恨历尽朝堂倾轧、血腥杀戮的父亲,也许这样安置对他来说是最安全的。可是,在他心里,不想只做个太监养子,他要光宗耀祖,活出人样来。像父亲一样宁可在宦海中沉浮,也不要在岸上等老。

    也许是老天爷刻意安排,给了外愚内智的曹嵩一个机会。大汉帝国的西北边陲遭遇外族入侵,边民损失惨重。

    曹嵩觉得奇怪,虽朝中太监、士大夫、外戚换了一茬又一茬,相互杀红了眼,可都是内部矛盾,对于周边疆土的设防和打击能力,仍然为四周外民族别有用心者所忌惮。怎么这次败得这么惨?在经学院时听同事议论过专管太监克扣边关军饷,掣肘将领,看来是真的。

    既然问题都能传到经学院,怎么皇帝竟然不知?若再由太监们孳狂下去,必将影响到大汉边防,朝廷安全。他要上一封奏折给皇帝,奏明此事。

    下飱1给曹腾祭拜时,曹嵩都没敢看墓碑,他知道曹腾一定会反对。曹腾曾经交代‘笔下易生灾,刀2下有横祸’。只有当心、口、笔、刀想法一致才能做某个决定。

    繁星缀满黑夜,旷野一片虫唱,扰乱着曹嵩的思绪。思想斗争到后半夜,觉得即使抛开自身安危,也要担负朝廷责任。他是太学生,是随时可以为帝国利益头断身碎的“帝之辅弼,国之栋梁”。起身点亮烛火照亮茅屋,星光退回到天上。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的高材生曹嵩,写篇政论性文章比给女人画两道精致的眉黛还容易。打好腹稿,挑灯夜战写出《防务论》。

    曹嵩选择的议题,很是考虑一番。不能说直话,不能说假话,不能说上面的人们不爱听的话,不能说皇帝和太监们跟前不能提的话。那就说好话,说顺话,说皆大欢喜的话,并巧妙第把问题的实质点出来。给草药里加蜜水,喝起来才不苦。

    花两天刻好竹简,问题来了,他没进言资格,奏疏不能直接寄给皇帝。再者,皇帝每天忙于消遣的时间超过问政,即使递上去,也会被那帮御用文书在筛选时就刷下来。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人在上朝时呈给皇帝。找谁呢?他目送一朵落单的云,想到了曹腾曾经遭遇的打击,突然眼前一亮,选择了种暠。

    若想要将来能回洛阳有一官半职,走种暠这条路很可能有些胜算。种嵩曾任度辽将军,讨伐匈奴。羌胡与西域诸国感佩其正直、怀远,先后前来通献,至此边境安宁。年后又升任司徒,享有特别举荐权,若能念及旧情,稍加提携,他这错过从仕好光景的书呆子便可成功入仕。曹嵩歪靠在门框上,看着墓地里的石人石马,惊得坐直了身子,为他能想到这个无二人选心跳不已。但他并不知道,远在京都洛阳的种暠,已经病得很重。

    曹嵩将论文送到谯郡官方驿站,加上官署印章,标明直送大司徒种暠。官道两边的田里豆蔻欣荣,目送快马启程,带走希望,留下期盼和渴望。

    此刻的朝廷怎么样?皇帝和太监、大臣们在忙些什么?曹嵩是否能实现他回到洛阳,重新踏入仕途的梦想?

    1古时一日两餐,黄昏这顿饭称“飱”,音sun。2刻竹简用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