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境之兵连祸结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sun jun 05 19:00:00 cst 2016

    晋看到吴牟和权小欧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一个向西,一个向东,心想若是跟着吴牟,那权小欧倘若碰到凉人的追兵,那该如何是好。但跟着权小欧,吴牟一人深入险境,心中也是担忧不已,于是踟蹰不前。

    而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发现冯希玥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他身边消失了,他快速地向四周看了看,但是没有看到她的影子。他于是开始冲着道路两边的树林里大喊“冯姑娘!”但终究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

    这时没走多远的吴牟和权小欧也都赶了回来,一起帮着晋去找冯希玥。这时突然一个人影从树林里窜了出来,把晋等人吓了一跳。晋定眼一看,却发现这人正是冯希玥,只见她行动敏捷,身背一把长弓,这把弓还是在破庙时,从羽族人手里夺来的,手里提着一只野兔,不到几秒钟的时间,她已经傻笑着站在路旁了。

    晋看到冯希玥又回来了,兴奋不已,刚才的担忧早已被抛到爪哇国了,他上前抓住冯希玥的手,半嗔半喜地说:“冯姑娘,你刚才去哪了?把我们都担心坏了。”

    吴牟在一边故意说:“噢,我们可没有担心,担心的冯姑娘的,恐怕只有你吧,你看这手抓得这么紧。”

    吴牟的话刚说完,晋就觉得自己有些失态,立刻松开了冯希玥的手,脸上觉得烫烫的。

    冯希玥却依旧笑着,高高举起她手中的野兔,然后拉着晋走到一片空地上,掏出绑在小腿上的匕首,把兔子快速地处理干净,犹如庖丁解牛一般娴熟,接着升起火堆,把兔子架在火堆之上。

    因为冯希玥是越族人,而越人是以打猎为生,经常会聚在一起,烤着野味吃。所以,这些对冯希玥来说,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

    晋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冯希玥,时不时地为她擦去脸上的汗。她天仙般的容貌让他再次如痴如醉,他的心中这时居然产生一种自私想法--希望冯希玥可以一直这样下去,不要再醒过来了。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和她如此地亲密接触,她才不会那么讨厌他。

    火堆发出的砰砰声,和兔子身上掉下的油,遇到火堆发出的呲呲声,搅和在一起,暂时让这一切不至于那么安静。

    晋对吴牟和权小欧说:“既然大家决定要各奔东西,那吃完冯姑娘烤的野兔再走,也不迟。”他们二人听到晋如此说,也就没有再说什么,都围着火堆坐下来,经过一天的奔来跑去,他们也都饥肠辘辘,看着这只野兔,就更加觉得美味。

    过了一阵,香味更加浓郁,冯希玥挑下来野兔,然后放在众人面前,一眨眼的功夫,兔肉已被抢得光光的。

    吴牟一边吃,一边还不住地称赞:“好吃好吃,真是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野味了。这时要再来一壶美酒,那就更好了,快活似神仙!”

    说到这里,从树林里传来一个声音:“好一个快活似神仙,我这里有酒,小兄弟不妨一饮。”

    接着,一个酒壶飞了过来,吴牟急忙接住,扭头去看,只见树林里走出四五个人,个个身高体壮,或者握着长弓,背上背着箭筒,或者拿着枪叉,手里还提着各种捕获的野味。

    晋这时也看到这些人,见他们的衣着打扮虽不像是凉人,可也素未谋面,于是他们本能的都提高了警觉,手不离剑,表情严肃。

    “没想到啊,这位姑娘不但箭法好,就连这烤肉也是绝无仅有的啊,远远的就闻到了香味,正应了一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啊。你们说是不是,哈哈……”一个长满络腮胡子中年人大笑说。其他几个人听了,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敢问诸位壮士有何贵干?”一阵笑声过后,晋向前抱拳施礼问,“我们好像和几位壮士并不相识。”

    “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是我和这位姑娘却是有一面之缘,见她箭法精准,一个人竟从我们这么多人的手里,把这只野兔夺走了,所以我心中非常佩服,如果各位不嫌弃,可以到舍下一坐,我们也好招待一下各位。”这位中年人回礼说。

    晋听后,又打量这几个人,虽说他们都是些粗人,但看他们的举止气质,却并不像一般的乡野村夫。为了保险起见,晋说:“我们只是路过此地,还有要事在身,我看还是不要去叨扰诸位壮士了。”

    那中年男子听了大笑数声,说:“我们都是以打猎为生的粗人罢了,算不上什么壮士。今天我不过是觉得和诸位有缘,因此相邀,别无恶意。”

    晋又看了看冯希玥,只见她依旧在专心于那只野兔,并没有其他的反应,又看了看权小欧等人,见他们的表情都是半信半疑。

    这时又站出一个年轻人,看起来虽算不上俊俏,但也很朴实,那年轻人指着远处说:“我们的家就在前面,看到那些炊烟了吗?那里就是,我们的妻子儿女都在那里,各位不必生疑。”

    晋顺着那位年轻人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几缕白烟缓缓飘动,虽不是像大漠孤烟直那么壮观,但这丛林里的炊烟却更显得静谧与温暖。

    最终,晋还是被这几个猎人的热情所打动,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是灿烂的,这也是在晋的人生之中为数不多的。

    他们熄了火,整理好之后,就跟着这几个猎人沿着那条大道向前走,一路上通过交谈,晋也了解到关于这几个人的信息。那位满脸络腮胡的中年人姓赵名至,那位年轻人姓李名涯,他们以前都是朝廷的武官,因为他们向往田园生活,而厌倦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于是辞了官职,携家带口,隐居在此,过着男耕女织,种蔬打猎的生活,与世无争。

    这也是晋时常向往这种生活,只是他脱离不掉世俗的缠绕,也没有那种大胸襟大气魄,可以了断世俗,于是,他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以后,希望他老了以后,可以功成身退,然后去过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

    他们一直向西走,本来看着那些炊烟很近,但走了一段路后,发现那些炊烟依旧很远。

    很快,他们来到了吴牟所说的那个分岔路口,一条向西南,一条向西北。赵至带着众人又向西南走。

    晋和吴牟这时开始生疑,他们害怕这些自称是猎人的家伙,故意在欺骗他们,目的只是想把他们带到洛城去领赏,于是吴牟急忙拦住那些猎人说:“前面可是洛城,那里全是凉兵,你这是要做什么,莫非你们是凉人的奸细。”

    赵至说:“吴兄弟,你别紧张,我们并不是要去洛城。”

    吴牟说:“这分明就是去洛城的道,你不用骗我,我知道这条路。”

    赵至说:“你虽知道这条路,但你未必知道这条道上有一条暗道。”

    “暗道?”这几个人都楞住了,他们确实不知道在一条道路上还可以有暗道。于是吴牟说:“暗道在哪?”

    赵至指了指前面树林里的一块石碑说:“就是那里!”

    然后一行人都来到石碑处,原来这里是一个墓群,树立着十来个墓碑。只见赵至来到一块石墓碑前,在石碑上抚弄了几下,然后就是一阵沉闷的摩擦声,接着墓碑缓缓地移到了一侧,露出一个有一米宽的方形洞口。

    原来他们说的暗道,就隐藏在这个墓碑之下,而这里立着这么多的墓碑,为的就是掩人耳目,鱼目混珠罢了。

    晋心中暗暗称赞,走上前向洞里看去,只见洞口是一个五六阶的石梯,没一阶都有六七十公分,洞里面里亮着灯光,但还是有些昏暗,看不清洞深处的事物。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暗道?”晋好奇地问着。

    “没错,这就是,前面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树林,很少会有人能够穿过这片树林。我们家就在这片树林里面。”赵至解释说。

    “既然很少有人穿过,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总不至于是挖地道发现的吧。”

    “这当然不是,说来话长,不过我们是经过一条河流,无意中发现的。后来,为了方便出入,就造了这条小道。”

    “可是既然要与世隔绝,隐居在那里,又为何还要出来,难道那里还没有你们想要的野味?”

    “哈哈,晋兄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难道是不相信我们吗?”

    “没有,没有,只是好奇而已。”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我们也一样,喜欢来外面打猎。”

    “原来如此。”对于这个借口,晋也是不置可否。

    打消了晋心头的疑虑之后,赵至先带头进去,晋等人也跟进去,李涯则最后进去,合上洞口。晋跟在赵至的后面,手里拉着冯希玥,每一步走的都特别小心,生怕会有一步踩空,落进万丈深渊之中。

    这个暗道不甚宽敞,刚好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在里面行走,并排行走,那是绝对不行的。暗道里到处都充斥着泥土的气息,树木的根几乎已经把整个暗道环绕,盘根错节,倒是和越族境内所遇到景色很像,一个由树木组成的天然洞穴,区别只是在于,一个是在地上,一个是在地下;一个是枝干交错,一个却是盘根错节。

    蜿蜒曲折,景象怪异,晋一边心中惊叹这些鬼斧神工,一边小心翼翼向前走,不知道走了有多远,也不知道拐了几道弯,正在晋忍不住要问的时候,忽然前面闪出亮光,很明显,这是太阳发出的光,晋心中欣喜,因为他知道出口马上就要到了。可是等到他们来到这个洞口时,赵至并没有走出去,而是又转动了机关,进入到下一个暗道。

    晋心中疑惑,自言自语说:“难道这就是狡兔三窟吗?他们也实在是太精明了。”就这样,他们经过了两三个洞口,都没有走出去,直到来到下一个洞口时,赵至回头说了一声:“马上就要到了。”

    晋继续向前走,光也越来越强,暗道也越来越亮,直到走出洞口那一刹那,晋感觉到阳光的味道是无比的亲切。他慢慢睁开眼睛,眼光略微有点刺眼,他发现他的前面是一条河,气势磅礴,浪涛滚滚。

    赵至说:“这就是洛河,等我们穿过这条河,我们就到了。”说完继续向前走,穿过一条木桥,越过一个山丘,前面的景色令他们几个人目瞪口呆,这里简直就是另一块世外桃源。

    这是一片近似圆形空地,周围被一圈浓密的树林所包围,空地中间有一条小河,将这片空地一分为二,自东北向西南,静静地流淌着,七八间房舍散落在这条小河两旁,没有任何规则,杂乱无章;在每一间房舍的前面,都开垦着几块农田,田地里种着或是粮食,或是蔬菜,孩子们在房前嬉闹,骏马在草地上任意驰骋。站在山丘上的他们还可以听到孩童们天真无邪的笑声。

    权小欧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的景象,不由得赞叹说:“哇……世间居然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真是太美了,即使现在让我死,我也毫无遗憾了。”

    晋也有同感,心想:假如我可以和冯姑娘在这里共度余生,白头偕老,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赵至来到他们这片世外桃源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这里所有的人都召集在一起,然后向他们介绍了晋这几个人,这里的人也都是热情地欢迎欢迎。晋看着他们真诚的笑容,感觉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温馨而又愉悦。只是晋有一件事想不通,那就是为什么赵至这么相信他们,而且还把暗道这样重要的秘密告诉他们,难道不怕他们会告诉别人?

    晋于是将他心中的疑惑告诉赵至,赵至听了哈哈大笑,说:“小兄弟,你想的太多了,我这里一没有犯罪之人,二没有邪恶之人,我怎么会害怕有人进来,有人前来光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拒之门外,设置那些机关暗道,只是防止不必要的骚扰罢了。我们有缘相遇,也是命中注定,就凭这一点,我自然要留下你们,在这里多待几日。人要相互信任才可以。”

    晋听后,连连点头,自觉自己刚才的想法太狭隘了。

    从此以后,晋和吴牟等人便安心住在了这片世外桃源之中。晋每日都在林间,河边,远处的草地上和冯希玥嬉闹,从而将所有的忧愁都抛之脑后。

    吴牟虽然还记得家国大事,终日愁眉不展,但到后来一想,对于家国大事,自己的力量确实是太薄弱了,于是干脆就不去想他们了,不如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也开始和那几个猎人终日饮酒打猎取乐。正如圣人说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一日,晋带着冯希玥在河边抓鱼,冯希玥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看着晋在河边浅水处抓鱼,只见他几次用鱼叉叉鱼都没有收获,不由得笑了起来。

    岸边的一个中年妇人,对着晋大喊一声:“小伙子,不是那样叉的,往鱼的后面去叉。”

    “后面?鱼尾的地方?”晋挠着头问。

    那妇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样子,又说:“鱼的侧面!”

    “侧面,好的,我知道,谢谢大嫂!”

    一阵言传之后,晋又准备市上一次。正好,又有一只鱼缓缓游近,晋抬起鱼叉,准备按照那妇人说的,再次下手,可是还等晋没下手,河面就溅起一串水花,而那水花扑腾了晋一脸。

    晋抹去脸上的水,再向河里看时,才发现那只鱼已被一根木棍插在河底。晋抬头看看冯希玥,料定就是她做的,又见她满脸笑容,晋心里顿时也乐开了花。

    一晃已经过去十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没有暴风雨的光临,让人更加担忧暴风雨的来临。

    一天夜里,月色正浓,晋来坐在河边,看着夜空中的月亮,不禁又想起以前,他不知道慕容沫是否已经逃出了凉人的手掌,也不知道谢敬瑜是否已经回到谢家堡,而慕容婴最后写给他的几个字又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是跟子虚鼎有关系吗?那子虚鼎究竟又是何物?

    一连串的问题,在月色下,缓缓浮现在晋的脑海里,一个接着一个,晋也变得非常惆怅,但很快,他又开始想冯希玥的病还会不会好,即使不会好起来,他也不能霸占了她,他终究是要把她送还给冯大谷主的。想到这里他又不免伤心起来。

    千里搭长篷,自古没有个不散的筵席,道理虽是这个道理,可是晋还是希望可以常聚不散,只有相聚时的欢乐,没有离别时的悲伤。

    正在晋胡思乱想之时,他突然感觉到有一个人从他的身后轻轻地抱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