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新帝国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淞沪会战

    fri dec 18 15:41:30 cst 2015

    日本这个野蛮而狂妄的国家,自从打响了卢沟桥的第一枪以后,对中国的侵略就全面展开,日本狼子野心,处心积虑几十年,在经济、军事、经济上都使国家进化成了一只张开血盆大口,满嘴尖利獠牙的战争怪兽,想把孱弱落后的中国一口鲸吞。日本制定的战略是速战速决,妄图三个月就解决中国。虽然中国在抗战前都是一盘散沙,然而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一起,中华民族立刻凝聚在一起了,用血肉铸造了一座新的万里长城,与日本拼到底。

    1937年8月14日,中国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指挥87、88师等部开始对上海发动总攻,中国空军也专场至杭州笕桥机场协同陆军作战,试图将上海地区的日军一举歼灭。“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中国军队总兵力为9集团军的3个师又1个旅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

    中国军队从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除87、88两个全德式装备的精锐师外,还有两个个装备德国火炮的重炮团,日军当时在上海仅有海军陆战队3000多人,面对中国军队排山倒海的攻击,日军一面紧急从日本侨民和商人中动员退役军人上前线,一面向大本营发急电求援。但日本利用海空军优势,依托坚固工事顽强抵抗,中国军队也短期内无法完成重大突破。

    但是中国军队重武器不住,日军在上海经营多年,工事完备,加之又有海空军优势,许多中国将领都担心不能迅速取得淞沪方面的胜利,致使中国军陷入南北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事到如今,上海之战是继续打下去还是毅然撤出战斗,以倾全力于华北战场?纷纷主张,应立即停止上海战事,把力量投入到华北战场上去。

    只有陈诚力排众议说道:“日军从华北南下一马平川,千里太平原,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华北日军有关东军和驻朝鲜方面军作为后盾,随时可集中优势兵力,长驱直入,若日军在华北得势,必以主力沿平汉路南下,直扑武汉。这样,我华中部队将被敌切断后路,既无险可守,又无路可退。华中我军则有被敌人一鼓而歼之的危险。”

    陈诚说:“日军既然不肯放弃上海”,不如索性将计就计,扩大上海战事,把北方的日军吸引到南方来。我华中广大地区,江河纵横,水网泽国,机械化部队展开困难,敌之锋芒顿然锐挫,而我军则尽可发挥其优势。”

    中国军令部命令,实行全国总动员,政府转入战时体制,以大本营取代军委会。大本营最高首脑为陆海空军大元帅,由蒋介石亲自担任。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其中上海、苏南、浙江为第三战区,由冯王祥将军任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淞户战场的浦东方面,由张发奎指挥;淞沪近郊方面,由张治中指挥;江防方面由陈诚指挥。由张治中负责的淞沪战场,一下扩大为战区,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速增加兵力达三十万。

    人数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军队对上海日军形成包围态势之后,天皇和日军统帅部都极为震怒,认为中国方面侮辱了皇军。天皇发表声明称:中国方面如此轻侮帝国,帝国隐忍已达极限,决心采取断然措施,膺惩中国军,促使南京政府反省。

    日本大本营也急急忙忙的向淞沪战场增派兵员。9月上旬,驻扎于大连的天谷支队、台湾的重藤支队增调上海;9月中旬,又向上海增派第3、第9、第13、第101师团、野战重炮兵一个联队。

    至9月中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达九万人以上,重炮三百多门,坦克230辆,飞机350架,第三舰队舰只60艘也抵达上海。

    9月21日南京大本营发布命令,蒋介石亲自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亲自指挥上海作战。中国再次向上海增加兵力,集结在上海的部队一共有:

    右翼集团张发奎指挥的第8、第14两个集团军;中路朱绍良上将集团指挥的第9集团军和第17军团;左翼作战军陈诚集团的第15、第19两个集团军。

    中国军队总计投入步兵48 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炮兵7个团,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中国空军的参战部队为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约200架飞机。中国海军的参战部队,为第一、第二舰队和1个练习舰队,1个鱼雷快艇大队和江阴等地要塞部队,约40余艘海军舰艇。

    前线将士对敌仇深如海,誓同侵略军血战到底,寸土不让。日本以后重炮轰击,飞机反复轰炸,舰队也抵进海岸用舰炮对中国军队实施轰击,再出动坦克掩护步兵冲击。中国军队阵地被敌人的炮火摧毁殆尽,士兵们就将战友尸体垒成工事,继续与日军血战。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的日本军队,见中国军队如此凶悍,也吓得惊恐失色。

    日军除了在上海战场伤亡惨重外,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首相近卫文磨再次恼羞成怒地发表声明,指责中国政府侮日抗日之势愈加高涨,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向华中增加兵力,声称只有彻底打击了华中中国军队的精锐主力,并使之丧失战斗意志,才能迫使中国政府放弃抗日政策等等。简直是不要脸到家了,从古至今未曾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政府和国家,侵略了别人还不许别人自卫。

    日军统帅部决定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到华中。下令编成第10军,增援上海战场,令其在杭州湾北岸登陆。第10军所辖兵力为第5、第6、第18、第114师团,军直属部队和第1、第2后备步兵团。第十军几乎全是日军精锐,这里面有第5、第6两个甲级师团,第18师团虽然不是17个常备师团之一,但是全是由北九州的矿工组成,号称“久留米”师团,有纪律有文化,也是一只精锐到极点的部队。并新设海军第4舰队,负责向上海输送兵员和作战物资。

    11月5日拂晓,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突然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方的背后。因蒋介石一直认为日军全力进攻上海正面,不会有从杭州湾登陆的可能,故在战事趋于激烈、兵源枯竭之时,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一一投入前方战场,到日军登陆时,在杭州湾北岸从全公亭至乍浦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第62师的2 个步兵连、炮兵第2旅2团6连及少数地方武装防守,遂迅速即被日军击溃。日军登陆成功后,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于11月7日合编成立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统一指挥,日大本营规定其作战地域为联结苏州--嘉兴一线以东,任务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以结束战局为目地,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第6、第18师团按照预先部署,分别向松江、沪杭铁路扑去。

    蒋介石得知日军登陆金山卫的消息后,立即命令淞沪战场前敌指挥官陈诚作出应变处置,陈诚急令右翼军的东北军吴克仁第67军前往增援松江,却未能退敌。11月8日夜,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第67军全军覆没,日军遂占松江。随即兵分两路,一部沿太湖东岸,经浙江、安徽直趋南京,主力则指向枫泾镇、嘉兴、平望。9日,切断沪杭铁路及公路。与此同时,日第16师团在中岛今朝吾指挥下在江苏太仓境内的白茆口登陆成功,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形成合拢之势。苏州河北岸的日军6个师团于10月31日强渡苏州河后,迅速向两路登陆日军靠拢,正在淞沪地区鏖战中国70万大军顿时陷入危险的境地。

    11月12日,远东最大的城市上海沦陷。前线将士以死相拼,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军舰、大炮,淞沪会战整整打了三个月,在付出了20多万将士的伤亡后,让日军死伤六万余人的代价占领了上海,比历史上的淞沪会战结果好了很多,自己的伤亡少了接近10万,使日本多伤亡了一万余人,说明中国军队在德国顾问的训练和德国装备的武装下,战斗力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使得民心士气都出现了怀疑与困惑。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达成了共识,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停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