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新帝国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训练营的故事

    fri dec 18 13:15:50 cst 2015

    欧洲的夏天很短暂,阿伦施泰因的十月,已经很冷了。清晨,整个训练基地都飘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学生们已经开始操练了,士兵们以营为单位分开训练。几百人喊着口令,排着队列开始跑圈,几百双皮鞋把跑道踏得“轰轰轰”的闷响。跑圈结束后,士兵们又在教官的带领下分别进行射击、武装越野、器械、分队协同等科目的训练。

    阿伦施泰因本来就是个不大的城市,人口仅仅十万人,而且阿伦施泰因训练基地地处远离市区40多公里的郊区,这里就成了一个只有大兵的独立世界。训练基地设在阿伦施泰因,是希特勒本人亲自挑选的,中国兵的训练基地为何要设置在这里,他是很费了一番脑筋的。首先阿伦施泰因地处东普鲁士腹地,和德国本土有波罗的海和但泽走廊的隔离,杜绝了发生士兵开小差的可能性。其次,东普鲁士邻近波兰和立陶宛,这两个国家在欧洲算是生活水平相对低的国家,东普鲁士虽然是德国的龙兴之地,但是生活水平和西欧本土也差了一个档次,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西欧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给这批来自贫弱的中国的青年学生们带来强烈的冲击。

    外籍军团中国军到达东普鲁士后,军饷和军费就全部由德国政府支付,士兵的每月津贴为四帝国马克,约合一美元。而德军列兵的月薪为十五帝国马克,约合四美元。而一个德国少尉的津贴高达118帝国马克。在当时,两美元在德国供一个居住在柏林的市民去一趟阿尔卑斯山滑雪,算上来回火车票,食宿,滑雪用具的租借,滑雪场的使用,还有滑雪教练指导的全套费用了。所以对于长期处于生活水平低下、物资匮乏的中国,而且普遍具备勤俭节约美德的中国士兵来说,四块钱的帝国马克已经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故国远在万里外,浓浓的乡愁在这几万文青中,自然是挥之不去的。按德国国防部的规定,士兵每周在星期日休假一天,学生兵就到处找呼朋唤友找同学、拉老乡,凑在一起聊天、打牌、打球,甚至还一大早就徒步跑到城里去见识一下花花世界,晚上归队时间之前还赶快从城里跑回来,久而久之,阿伦施泰因还开通了训练营到城区的公交车,为学生兵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中有很多都具有音乐基础,弹吉他唱歌或忧伤的吹口琴的景象到处可见。还有些有时也单独呆在营房里无病**,咀嚼孤独,写一些忧伤诗歌,看看从祖国带来的书籍来打法时光。

    训练基地为了排遣外籍军团的思乡之情,常常会给学生兵们安排话剧、足球赛以及播放电影,军营里最受欢迎的是放电影,那场面简直人山人海,银幕竖在操场上,连银幕的反面都坐满了士兵,学生们只要有个热闹,并不在意效果。学生兵们个个都是电影迷,影片除了德国拍摄的以外,还专门为这批中国的学生引进了许多上海滩的国产电影和美国好莱坞电影。阮玲玉、金焰、胡蝶、周璇、陈娟娟、费雯丽、英格丽褒曼等等都是阿伦施泰因基地离最受欢迎的大明星。放完电影后,这些大明星和电影的故事情节都会在整个基地流传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照顾这批中国来的还略显稚嫩和娇气的学生兵,德国军需部特批采取单独的伙食标准,每周只有周三和周五两天采用德国士兵的标准伙食,其它时候都以米饭为主,但是德国厨师的中国菜水平真的不敢恭维,每一顿都是肉混蔬菜乱炖一大锅。不过这已经比中国国内的生活标准高很多了,至少顿顿都有猪肉,在那个年代,中国许多人一两个月都吃不上一顿肉,所以士兵们的羸弱的身体都逐渐长出了肌肉。但是一到吃德国伙食的那两天,就让很多中国士兵都叫骂连天甚至哭鼻子,德国这个严谨的民族在饮食上真的是太不讲究了,每次一开饭,就是发一块硬邦邦的黑面包、几个水煮土豆、一小片腌肉或者一小段腌鱼,再甩一罐子人造黄油给你就完事。士兵们私下都纷纷担心以后德式伙食会逐渐增多,直到训练基地总指挥官威廉.斯托莱尔少将亲自表态保证不会降低中式伙食的供应后才放下心来。

    香烟是部队免费供应的,但是德国没有财大气粗到像美国能够给士兵提供骆驼牌、万宝路牌这样的品牌盒装香烟,在阿伦施泰因基地离,每个士兵每个月能和全德国的国防军士兵一样,领取到一定数量的烟丝和卷烟纸,由士兵自己裹。很多新兵都是到德国以后才学会抽烟的。士兵们抽烟主要是打发枯燥而寂寞的军旅生活,经常在训练间隙,能看到一队队的中国士兵围在一起,边抽烟边聊天,聊天的内容当然也是怀念祖国、怀念家人、同学、老师,经常抽完烟归队,会看到很多士兵眼圈都红红的。而德国教官对此的回应总是很无奈的微笑着摇摇头。

    总的来说,中国的士兵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整体表现都还是很不错的。德国教官在训练报告中每次都会写上这样的评语:“中国军团的士兵们大多具备坚韧、服从命令、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总能积极的投入训练,获得比较突出的训练成绩。”

    经过十六周的严格训练,这只部队正式成军了,在一天早上集合的时候,有一个小道消息在士兵中广为流传,据说今天会有一个大人物来军营视察。

    上午9点,全体官兵被集合在大操场上,三万多人一个不落,黑压压的一大片。一辆奔驰轿车缓缓驶入会场,一位身着戎装、金发碧眼的高个子将军走上主席台,肩膀上金色的肩章上有两颗闪闪的银扣,这是表示他是一名上将。学生兵们在阿伦施泰因见到的最大的官,就是训练基地司令威廉少将了,他的肩章只是金色的,一颗银扣都没有。

    帝国的万字旗缓缓升起,军乐队奏响了德国国歌――《德意志高于一切》,全体官兵庄严肃穆行军礼。升旗仪式结束后,扬声器里响起德文:“请龙德斯泰特上将讲话,并对中国军团授予军旗。”

    啊。原来是赫赫有名的龙德斯泰特上将啊,要知道这时候全德国也没有多少上将,学生们都为有幸能亲眼目睹这么大的官感到庆幸。

    “士兵们,你们来自遥远的中国,这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度,是帝国在远东的友好国家。你们来到德国,肩负着非同一般的使命。你们的国家正在遭受空前的危机,她遭到了另一个国家的野蛮侵略,你们一定要刻苦训练,争取早一日打回去,抵御外侮、光复河山!”龙德斯泰特将军深情的说道:“帝国政府视你们为亲人,元首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给你们最好的条件、提供最好的装备,你们不能辜负帝国的信任与培养,不能辜负元首的爱护,更不能辜负你们正在遭受苦难的祖国!”

    会场配备了同声传译,但是来德国已经好几个月了,很多中国士兵已经粗通德文,甚至不需要翻译就能听懂龙德斯泰特上将的话。龙德斯泰特上将的话语让很多学生的情绪失控了,想到远方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很多士兵都抽泣了起来。开始只有一小部分士兵悄悄的哭,慢慢的,整个会场都弥漫着震天嚎啕的哭声。谁言男儿不流泪?只因未到伤心时!不知道谁在这时候带头先喊了一句,整个会场又被“抵御外侮,复我河山!”的震天响声包围了。

    随后,在龙德斯泰特上将主持下,青年军被整编为一个军,分为三个师。分别授予了“外籍第1军”的军旗,和701、702、703三个步兵师的师旗,各团又分别授予了旗帜。德国以后征招的外籍军番号都从700开始,只要出现7字头的,就一定是外籍军团。连以下军官都由中国士兵担任,营以上军官一水的德国人,以后中国下级军官通过晋级,可以担任营团级别的指挥官,鲁道夫.吕特斯中将被任命为外籍第一军的首任军长。在以后的战役中,将有一支黄皮肤的中国人组成的外籍军团为德国征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