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大志霸
字体: 16 + -

第87章 料事如神

    mon mar 28 09:52:43 cst 2016

    “适才但听将军所言,不知这钟离胤在将军心中可否是个文武全才的当世名将?”

    闻听洪武突然这样问,高坎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主公所言不虚,钟离胤确是当世难得名将。虽然出身草莽之中,然而帐中为将可为先锋、统帅三军亦可为帅。”

    “嗯,这便是了。此我之担忧所在,故此谨言慎行才不敢轻易行动。”

    “这......”

    但听洪武所言,高坎一脸怒色不禁就此变为一脸冷笑。

    “某原以为主公担忧我父子忠诚,原来其意却在于此。想那钟离胤虽然有勇有谋,然而我高坎却也自幼习武熟读兵书。久闻此人厉害,今日正当一会。想得高坎虽然年轻,却也不至于就此轻易被那钟离胤所败。更兼彼固守小县身边人马不过三五千人,此等力量即便再能统兵试问孤掌难鸣之间又岂能是我们的对手?”

    “高坎将军错会了,我担忧的并非是将军不能胜了那钟离胤。而是我们知道他固守的小县人马不多,他身为主将既然有勇有谋定然也知道实力上的差距。既然如此,钟离又非一勇之夫试问又为何修书如此挑衅呢?”

    “这......”

    闻听洪武这样说,高坎也不禁充满疑惑的微蹙起了眉头来。但看高坎沉默之色,洪武原本正色的脸上不禁再度露出了浅浅的笑颜来。

    “以将军对钟离胤的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却是何故?”

    “......如此妄为,恐彼早有准备。”

    高坎一语出口,洪武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正是如此。”他一语出口,随即态度也变得正色了起来:“既是智勇兼备之将,故绝非一般莽夫可比。更兼我观书信之中言辞犀利、尽言忠诚,料彼激将之间已然将一切诸事安排妥当如今胸有成竹。即是如此,我若派你前往试问何以不中了他的奸计呢?”

    “这......”

    “主公所言,虽有道理却令某大为不解。”高坎默然之间,身边堂隆却不禁再度微蹙眉头充满疑惑的开了口:“想彼纵然有所计谋,毕竟倾城不过数千人马。如今我邺郡佣兵数万余众,便是我儿一队人马不胜主公亲自出马定然一战而破度陶小县。既然如此,彼军设伏还有何意义?!?”

    闻听堂隆所言,洪武不禁再度浅浅含笑。

    “钟离设伏,未必只在度陶县城。如今形势,彼也当深知。若以度陶孤立小县,便是神人也难抵挡我大军攻势。钟离胤既为名将,也应深知此理。前番公发书信各处彼没有马上做出回应而是今日才有这样的回信,料得彼军心中不曾动摇只是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就此安排外援而已。”

    “安排外援?!?莫非发书幽州告急?!?”

    “此为其一,然而远水解不了近火。除此之外,我料彼尚有别的行动。”洪武一语既出,随即再度正色了自己的态度:“适才闻听少将军对于钟离胤的介绍,已然知晓此人在河北饶有影响。不知除了身在度陶的将官外,身在别处还有什么生死之交吗?”

    闻听洪武所问,高坎随即应答。

    “邯郸太守焦旨、甘陵太守辛妙义都在冀州与他生死之交,此二人身为太守素来与钟离胤称兄道弟。如今主公这样问,莫非是怀疑......”

    “嗯~甘陵、邯郸全都距离邺郡不远。更兼钟离胤书信讥讽话语之间饶有激将之意,我料其此番大胆谋反定然蓄意结联外力与我为敌。我若遣一将前往,他在度陶设下的埋伏足以御敌。我若亲自统兵前去,焦旨、辛妙义二将定然从两面夹击而来袭我后方。届时邺郡失手,我军又困度陶首尾不能相顾。他却从中渔利前后夹击,我军虽众却是必败无疑。”

    闻听洪武一番言论,高氏父子二人方自大悟。高坎沉默半晌,随即不禁缓缓松了口气再谏洪武。

    “事情虽然如此,但二将却未必有这样的胆量。更兼主公分析虽然有理,我们却没有真凭实据。似此便是抓了他们,如彼一口否认却当如之奈何?”

    “此我自有妙法。”

    随即呼唤军士将妻子公孙倩如叫来。少时倩如来见洪武,洪武身居主位并正色着态度将其中一支令箭交给了她。

    “爱妻修辞劳苦,且派部下飞虎军前往甘陵、邯郸二城打探消息看二城太守动静为何。如今军情紧急,限时十日可否回返?”

    “不用十日,七日便可。”

    倩如就此回应,随即派遣部下化妆了百姓前往。

    一切安排已毕,殿外军卒又有军情书信来报。少时军士奉书信至,言高邑太守常竭有机密书信要给高堂隆。堂隆闻听,随即当着洪武的面展开书信。既览书毕,随即脸上再度露出惊骇之色。

    “书中琐事为何?”

    洪武一语询问,高堂隆随即奉上高邑太守常竭书信并拱手见礼洪武。

    “一切诸事果然不出主公所料。邯郸太守焦旨遣使下书邀请高邑太守常竭一起举事谋逆主公,如今常竭密书告我令我对此人多加提防。”

    “果然如此。”

    洪武轻轻点头之间,高坎已然再度开口。

    “邯郸既谋变,料想甘陵也是事实。既如此,我当如之奈何?”

    高坎一语出口,洪武不禁微然一笑。

    “既知敌,破敌不难。”随即抄起一支令箭交给高坎:“将军可执我将旗率军五千前往度陶。此军只做虚张声势,出发大张旗鼓最终不可兵临城下只在城郭最近五十里处驻扎勿动。期间如遇钟离胤大军挑战,坚守不出则可。其意不在攻城,只在诱惑甘陵太守辛妙义于后偷袭我后方邺城。”

    言毕又叫军士调来熊林、鄂崇禹二将并高堂隆父子一并在帐中听用。

    既安排了高坎,洪武随即又抄起一支令箭交给鄂崇禹和高堂隆。

    “辛妙义若与钟离胤密谋,高坎去后必然亲来邺城。届时高堂隆将军守城里,鄂崇禹将军且在城外林木茂盛处埋伏。彼军既至,你二人便并立杀出。届时里应外合之间,料擒辛妙义不难。”

    二将领命,高堂隆随即心中疑惑。

    “我儿既代主公前去度陶,邺城主公调度便好。何必令我二人驻守,似此这般......”

    “你二将应对辛妙义,某尚要与熊林往邯郸走上一遭。想那焦旨居然胆敢鼓动他郡太守与我为敌,如不克日擒他料想久后必生祸患。更兼将军上书诸郡,众将虽然归降心中未必臣服。如今焦旨联合钟离胤作乱,我先擒此贼足可就此安定冀州诸郡矣。”

    言毕遂令前来报信的高邑太守常竭家将先回权且答应举事,另又遣高堂隆修书两封使人分别前往邯郸、甘陵二郡令焦旨、辛妙义二人集结各自城中兵马一同往度陶迎击钟离胤以麻痹、松懈其心。

    一切安排已毕,洪武随即整顿军马亲统大军刻不容缓、快马扬鞭浩浩荡荡直取邯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