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大志霸
字体: 16 + -

第86章 父子降洪武

    sun mar 27 19:00:00 cst 2016

    一番呵斥,诸将无语。

    高坎一声轻叹,随即再度转首拱手见礼高堂隆。

    “儿今日言尽于此,具体决断若何全由父亲。其间无论父亲是撤、是战、是降,儿都当竭力相助以报父亲养育之恩。”

    言毕就此跪倒在地,堂隆一声轻叹之间随即伸手将高坎就此扶起。

    “儿之所言,是也。父亲虽然身在冀州,却也闻听辽东洪武行事。其间广纳人才深得民心,的确不乏英主之名。眼下河北大势已去,我若仍旧愚忠料得早晚必为曹魏朝中氏族所害。今日但听儿肺腑之言,为父已然顿悟。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为父心意已决,愿依儿之言倒戈投奔洪武将军献出冀州。”

    言毕就此告慰诸将,随即遣人写下降书发使梁洪武。

    洪武得书,大喜。率军就此来到邺城之时,堂隆已率城中诸将出城而降。堂隆但见洪武不禁就此跪倒,洪武急忙下马亲自伸双手相扶。

    “将军此举,冀州之幸也。”

    堂隆闻言,苦笑一声轻叹。

    “素闻将军仁德,只恨归降来迟。”随即伸手带过儿子高坎初拜洪武:“此番若非我子见教,老夫险犯天杀之罪。”

    洪武疑惑,堂隆随即将诸事告知。洪武大喜,不禁紧握高坎双手。

    “若非将军,洪武必然不能轻易成功。想得洪武不过乱世草莽,蒙少将军不弃看重实乃平生大幸。今得将军,如旱苗得雨甘露也。”

    言毕不禁就此下拜高坎。高坎震惊,急忙将洪武扶起反倒身拜见洪武。

    “身在魏朝不被重用,致使宏图不展、壮志难酬。今归主公,愿效力左右成就一番大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洪武感动,随即率领大军入城仍旧任命高堂隆为邺郡太守总领冀州。洪武既得邺郡,随即便要分兵冀州诸城。堂隆拦阻,就此出班拜见洪武。

    “冀州之地,多年为我镇守。堂隆虽然不才,却与冀州各城诸将交厚。今愿发书各处,料定各大城主定然闻书来降。”

    洪武闻言大喜,不禁含笑点头。

    “若如此,冀州可不动干戈就此平定矣。”

    堂隆拜首,随即修书使发各处。洪武因为多日远征,故此在邺郡休整。一连数日,冀州各地降书不断。期间洪武尽皆亲自预览,发现冀州诸郡尽数递上降书唯有北方度陶迟迟未有书信到来。

    洪武心中疑虑,不禁请来高堂隆父子询问。

    但听洪武询问,堂隆不禁微蹙起了眉头来。洪武但见堂隆一脸难色,已知其中必有隐情。再度开口询问时,堂隆之子高坎已经就此开口。

    “度陶之地,太守柏栩本不足虑。然而其帐下一员猛将,名唤钟离胤此人勇猛更兼谋略非常实乃当世名将。柏栩既得书信,量得度陶小县不堪为守。更兼身为父亲部将,我父多年厚待于他定然不敢不降。然而此人虽然如此,但这钟离胤却未必......”

    “钟离胤到底何许人?”

    不等高坎说完,洪武已然将话题切入重点。

    “此人年纪如今不过三十一二岁,少年游侠为人豪爽故此在河北江湖之中也小有名望。只因曹魏文皇帝在日期间河北山贼动乱,那时度陶小县兵马甚少只能自己募兵守卫。钟离崛起此时,因为镇压山贼用功故此在县中做了督头。之后因为其勇猛多次升迁,直至此番虽说官位不及县尉但却在县中说一不二。更兼太守柏栩性格软弱,故县中主人名为此人实则却为钟离胤也。”

    “原来如此......”

    洪武闻言,不禁默然静思。沉默少时,不禁缓缓松了口气再度开口询问。

    “度陶目前之兵,多少人马?”

    “度陶小县不比邺郡、平原,最多军马不过三五千人。且辎重不多,如若不降主公一战可定。”

    “嗯......”

    闻听堂隆父子所言,洪武不禁就此沉默。堂隆但见洪武目光饶有疑虑,不禁就此拱手见礼。

    “度陶不曾上书,主公是否要就此发兵?”

    堂隆一语出口,洪武不禁轻轻摇头。

    “事且未定,不得妄动。”

    话语方出,军卒已然入进并且就此奉上度陶太守柏栩书信。堂隆闻听大喜,不禁含笑点头。

    “苦等书信,终于来了。想得度陶便是柏栩做不得主,料定此等小县也不能守备。如今军马钱粮全部不足,便是那钟离胤主事料得闻听冀州诸郡皆降定然也不敢只身犯险公然谋反。”

    洪武轻轻点头,随即就此展书来看。

    一看书信,原本轻松的眉头不禁再度微蹙了起来。高坎看出洪武异样,不禁就此询问书信内容。洪武将书览毕,不禁淡然一笑之间将书信传与父子二人去看。堂隆疑惑接书,当即与其子高坎一并看向书信内容。不看尚可,既览书信内容父子二人尽皆震惊。

    书中大意尽言为臣忠贞节烈之道,对于高堂隆书信劝降之言非但不予认同反而就此嘲笑他父子二人一副软骨头就此降贼。还说自己虽为曹魏小吏也知忠诚,莫说冀州丢失便是河北就此沦陷也要恪尽职守奋战到最后一刻。

    书信览毕,但见言辞之犀利讽刺韵味堂隆父子尽皆愤怒。高堂隆当即撕毁书信,直气得咬牙切齿。

    “贼子岂敢如此?”随即拱手再拜洪武:“某镇守冀州多年,对于柏栩为人素来了解。此人软弱、谦和,故此书信定然不是出自他手而是那钟离胤一手为之。如今将我父子一通羞辱,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眼看堂隆气愤,洪武却仍旧泰然自若。

    “似此,公却当如之奈何?”

    但听洪武所言,堂隆尚未来得及说话身边高坎已然就此上表。

    “钟离胤目中无人,非但我父子二人便是主公也一并骂了。今某愿在主公驾前讨得一支令箭,只需一队人马便可径取度陶。如若不胜斩不得钟离胤,某愿甘当军令。”

    闻听高坎之言,洪武含笑轻轻摇头。

    “进军大事,从长计议为好。”

    一语既出,高坎愕然。但看身边父亲二人面面相觑之间,却不禁再度拱手于洪武并且跪倒在了地上。

    “之前事实未清,主公不动手尚可。如今彼反型已露,何以还要从长计议?莫非我父子新来投奔,主公因此尚且放心不下让我带队?既如此主公大可权且将我高家一门家小扣下,如若高坎此去不归便以我家小一并问罪便了。”

    高坎一言既出,洪武已然就此含笑。轻轻摇头之间,已经下座伸出双手将高坎扶了起来。但见高坎一脸愤怒,洪武随即也正色了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