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仙侠要从科考开始
字体: 16 + -

第五十四章 法外狂徒张三

    像这般话,以后都是茶余饭后谈资。

    当然,都是别人的。

    如果自己谈论自己,自己吹嘘自己,那顶多就是庸人一个。

    许长安想做庸人,可他更想做正心正德的老实人,不诳语不吹嘘,能打人也别忍着,虽然不忍对别人不好,可忍着对自己不好,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何必难为自己。

    抬槛宴结束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不得不说的是,钱师爷这个人挺有本事,看人很准——

    许长安和李知崖,久宝地等人单独乘坐马车回到镇上栢岁堂后,李知崖交待下接下来要看哪些书,考秀才又要如何考后,仿佛想起了什么,扔给许长安一把竹剑这才让他干净回去,莫要冻着。

    他起初不知李知崖为何扔给他竹剑,直到走着走着,就遇到了三个镇上流氓。

    这三人许长安也认识。

    尖头巴脑的叫张三,自己给自己取了绰号“法外狂徒”,只因他做了很多事,按擘楚律令来判,还真没办法将他判罚,每次都只能将他放了,其实他干的都是什么事,连偷鸡摸狗都算不上,都是些无伤大雅的骚扰,头盔,沾人家一个指头两个指头的便宜。

    这种事,人家懊恼不及,却又无可奈何。

    久而久之,那他没办法,见了他就头疼,退避三舍,他也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给自己取了这个绰号,觉得可纵横指阳镇了。

    直到他遇到村霸王二麻子。

    这王二麻子穷苦人家出身,吃百家饭长大的,却也受尽白眼和欺负,可不知为何人却长得牛高马大,一双眼睛白多黑少,擘楚尺度足足七尺高个,站在那里跟个铁塔似的。

    瞪你一眼,心里发毛。

    朝你憨憨一笑,你能吓得挤出个屁。

    有人说他傻,可这人很多时候脑子却偏偏转的过来,于是有人说他是大智若愚。

    张三就自以为聪明戏弄了他,结果被他整个镇子追着乱跑,累得像条死狗,最后讨饶认了大哥,这才免于一顿毒打。

    他就叫王二。

    小时候生了天花,命大挺过,自那之后脸上就有了麻子,所以叫他王二麻。

    在张三之前,有人用同样方式戏弄王二麻,结果那人被当众打得半死,因为他脑子不好,所以也就没法和他计较,可自那以后大家见了他都心里头发憷,毕竟这个傻蛋喜怒无常,下手又没轻重,不知他脾性,万一惹毛了他可就完了,于是他就渐渐成了村霸。

    他做过一件事,指阳镇人都知道。

    那就是被张三惹毛发火时,一声吼叫如同虎啸,响彻乡里,把周围几个老人给吓死了,也有的说是震死的。

    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咆哮过后,他双手举着两千多斤重的石磨朝张三丢去,丢了足足四丈,地面都被下落的石磨震得开裂。

    加上他长着一张铺满麻子的憨憨枣红脸,咧嘴一笑却会露出狡黠笑容,让人感觉颇为诡异和恶寒,村人以此为世间之恶。

    所以村人逢他便逃,边逃边说“恶来了”“恶来了”,自那以后,王二,王二麻这家伙,就有了“恶来”的名头。

    张三认了王二当哥,此后两个狼狈为奸。

    本以为没人管得了他们,不想他们惹到了那天喝醉酒的何大身上。

    这何大早有绰号,叫“太岁”。

    人称“何太岁”。

    此人当年有些天赋,考了童生,愣是考不上秀才,心浮气躁下打了秀才,于是便被革除了童生功名,之后更是被人弄进了武功营。

    那个秀才颇有人脉家底,把他弄进武功营,就是想让营内教头兵油子弄死他,不想这武功营反而更适合他。

    何太岁在营内那叫如鱼得水。

    当年那秀才一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买通关系让武功营把他赶了出来,且之后让他干工处处碰壁。

    何太岁又不甘心在家种地,就想出去打拼打拼,遂从了镖局,成了一名镖客,仅仅一年就做到了镖师,照他这势头,三年内就可以做到镖爷,成为镖局当家之下的镖王也是早晚的事,要是做得好,指不定镖局也会送他股,留他做个镇镖当家。

    那正是他春风得意之时。

    岂料那秀才害怕他成了气候报复,便买通镖局当家作梗,不光让他丢了镖,还误杀了同局镖客,好在有人替他作证才得开脱,可自此案底在身,前途尽毁。

    那时,他正郁闷。

    指阳镇赌坊玩了一宿,输了一宿,一大早在吃茶,露了财,被张三看见起了意,便撺掇着王二搞钱,可何大是入过武功营,学了擘楚朝廷正统拳脚的,一手都是杀伐果决,擒拿狠厉,加上气血旺盛修为在,这两人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

    何大再厉害,也敌不过两人合力,这王二看着脑子不好使,身体倒是天赋异禀,那次一行三人从镇内打到镇外,最后何大略胜一筹。

    只是回到镇子,三人就被扭送了衙门。

    案子是卢知县判的。

    那天恰好是秀才抬槛,本来就有些家底且刚刚考上秀才的高秀才耍了个心眼,买了个人情,让三人免除了罪惩,依旧得自由之身。

    自那之后,三人就入了高秀才门下。

    擘楚,但凡做生意,都要交税,收税多少普通人是不知道的,所有当地有吏员称之为“包税人”,由包税人负责一块块地方收,收上来呈交县衙。

    县衙按理只拿该拿的。

    可包税人都是县衙许可才能成为这块吏员的,本就是个大肥差,通常都是当地父母官亲信或者亲戚,其实也不一定,就拿指阳镇来说,其中不少包税人都是秀才或者举人的亲戚,卢知县是十几年前调来的官,而这些人属于当地士绅,算是强龙和地头蛇的关系。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卢知县也说了不算。

    十几年经营,卢知县也算有些人脉了。

    他收取税钱的地方之一,正是高秀才的家业所在,高秀才就让何大王二张三三个,做了自家“地保”,就三人恶名在外,往那儿一杵,包税人还敢说话?

    能做包税人,不说狐假虎威吧,起码都有些小聪明。

    案子是自己上头卢知县审的,这三人是高秀才保下来的,卢知县都要给面子,他能不给?他只是个小小吏员,不是官,擘楚这点承袭前朝规定,吏员通常可以世袭却不能当官,其中就包括捕快,仵作。

    师爷也是。

    师爷说得好听是狗头军师,门客,不好听就是县老爷的文书,刀笔吏。

    而高秀才,是有功名的。

    这里往后牵扯,那就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