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密室双雄会

    寒风呼啸,又见飞雪。

    虎丘山上的风水格局仍在修建之中,昼夜不停,但由于天寒地冻和高强度的劳作,短短数日,死亡的丁壮就达六七百之多。

    可怜的是,永宁城里有资格阻止这幕惨剧的洪督抚,却一直引而不发,因为他所图远大——董昌也不是真的草包傻瓜,除掉他的机会只有一次,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否则,打虎不死,必遭反噬。

    不知从何时起,来到永宁城人都只能进不能出,这座城池就像是个大张的虎口,不知何时就要落下食人。

    就在正月十五这天,一名身着长袍的书吏引着支队伍来到城外,远远就宣称是大帅使者,奉命前来犒军。

    董昌闻讯不得不到城外迎接,洪全亦是如此,二人对望一眼,本能的都觉得这个使者的到来会产生意外的变化。

    “大帅赏了俺老董什么物件?拿出来吧。”

    洪全并无多说什么,只是出于礼节,自然后退三步,倒也不影响观看场中变化。

    敬祥舌灿莲花,先说赏赐,对于移镇的处罚暂时不提。

    董昌见到丰厚的赏赐,一时间笑的合不拢嘴。仔细分来,车队物资划为三个部分:

    第一块最前面的是五万两雪花银子,上面的刻字和密封条纹已表明银子来历——没错,铸造地方是金朝的江北制造局,成分足额,到现在也是硬通货。

    第二块却是五百斛(合将近六千斤)黄粱精米,以麻袋装好,用大车拉来,乃是上好的军需口粮。

    第三块乃是蜀锦布匹两千段,可用来赏赐立功的将校。

    最后交接的乃是盖好了大印的功劳簿,上面尽数按董昌所报的名额赏赐。譬如,百夫长李某,斩首有功,赏赐粮食二十斤,布匹两段,配适龄女子一名。

    再有范松,先登夺城,拔其为千夫长,赐米……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每一个都是董昌所熟悉的,故而他乐呵呵的接令,并邀请正使‘杨温’——胡公子所扮入城一叙。

    胡冰岩点头应诺,心里却直打鼓。

    很快,后宾主尽欢,等到酒过三巡,诸多陪客将校都渐渐入醉,唯独洪全一动不动盯着胡冰岩座位所在——等着最后的谜底揭晓,坐山观虎斗的乐趣可不常有。

    董昌同样眯起眸子,要看看大帅的后招是什么。

    原因无他,今日的赏赐太丰厚实在了!这不符合太平军日常的惯例,若是每次立功都照此例,国朝各部也不会就食地方形成新的藩镇。

    须知道,即便是金国尚占据整个天下时,也遏制不住军营中的贪污腐化之风,因此在太平军起事后才溃不成军。

    回到当下,跋扈将军董昌皱起眉头,心里暗自防备。

    他虽然在老道士的怂恿下,有几分自立之意,不过却准备不足,故而筹措再三,终究按下杀机,准备了今晚这场夜宴。

    整个大堂喧闹无比,十余桌立功将佐肆意拼酒,各种吵闹声混杂在一起,唯独处于上座的主席气氛凝滞起来、

    敬祥对此早有预料,取出一卷帛书,对胡公子道:“请公子宣读大帅旨意!”果然此言一出,在座众人都霍地将目光集中在胡冰岩身上。

    接着,胡冰岩面不改色的展开帛书,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大帅有令!”

    “末,末将在!”董昌不情愿的半拱手行礼。

    “俺在台城血战,你却坐观成败,老子很不高兴。三月初八,着令尔部移镇山阴,北上打金贼,不得有误!”

    “多谢大帅宽容,”董昌就暂且放下不满,自付三个月时间足够建好风水格局。于是心思一动道:“听闻杨参军乃新晋勇将,又是大帅的女婿,如此可得在我这多盘桓些日子。来,大伙痛痛快快的喝!”此举分明是要拿‘大帅女婿’作人质。

    “好说,好说。”胡冰岩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跟着举杯畅饮。

    现场的局面在此热闹起来,但对于洪全而言,却并非什么好事,他必须让局面先乱起来,才好浑水摸鱼。

    ……………………………………………………………………………………………………

    当晚宴会后,洪全就用秘法分出个替身,然后匆匆忙忙的来到一处密室,会见城中沈,王,徐三家主事。

    “督抚大人,我等家丁已然就绪,不知何日发动?”先开口的是徐家主事人徐子枝,他是想借此事让家族势力更进一步。

    “事情有变。”洪全示意诸人安静下来,然后才将今晚的席间发生之事讲出。‘老董必然不甘移镇,届时少不得纵兵叛乱,咱们就给他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大人此计甚妙。”沈,王两家齐齐答应,随后其中的沈家公子却又忍不住问道。“只是那皖城胡家公子此时到来,恐怕另生变故,该如何应对?”

    “我从汴梁而来。”洪全对待盟友很有耐心。“胡家企图两头下注,不必管胡氏在金朝的采办地位,那位胡二公子充其量就是个探路的马前卒。只要咱们控制了城内局势,他翻不起什么大浪。”

    听完洪全打的包票,这三家主事人就躬身离去,调整计划。

    他们走后,杨温才现身,忍不住摇头道。“洪督抚,你这纵横捭阖的手段,着实高超,佩服,佩服。敢问,你到底想要什么?”

    洪全哈哈一笑,重新打量了两眼杨温,才叹气道:“胡公子,你有所不知吧,我来此前与大祭酒唐亮照过面。他说,镇海军中,有一人起自卑微,却胸怀湖海豪气,堪为俊杰。此人唤作杨温,不知阁下听说过没有?”

    “听说……过吗?”杨温闻言当即否认,却又煞有其事叫屈道:“胡某乃是商贾出身,虽有些许家财,却无颜识得太平军中豪杰。”

    “足下非常人也。”洪全难得嗤笑一声。‘若非今日宴席上见过另一位‘杨温‘,就险些被你蒙骗过去了。

    的确,不同的人气质往往大有差异,杨温再怎么妆饰,浑身遮掩不住的煞气却与商人格格不入。而胡冰岩走南闯北,固然历练出了应付不同场合的八面玲珑,却唯独杀了股沙场剽悍之气。

    凭借蛛丝马迹就推断出其中关键,这洪全也是极为了得。

    僵持片刻后,杨温眼见瞒不过去,就郑重道:“冒名而来,实在是迫不得已,还请勿怪。”

    “你我之辈,何须虚礼。”洪全洒脱的用右手两指点了点桌面。‘鄙人洪仁干,南粤人士,为太平军大业来此。久闻杨兄大名,特来结盟。’

    此人气度不凡!

    杨温干笑两声道:“某来此,只为求活而已。倒是洪兄如此处心积虑,所图只怕非为一处越地吧?结盟可以,只是洪兄要将其中内情将清楚。”

    “杨兄!”洪全表情一滞,半晌后方才语出沉重的开口道:“因为天国危在旦夕!”

    “金军二十万精锐紧逼汴梁,洪天师却终日游戏于后宫之内,不理政事,倘若汴城失守……南渡必不可免。之所以开诚布公的讲出来,是因为你我都需要这个机会!”

    “什么机会?”杨温缓缓握拳,留意观察对方的细微表情变化。

    “一个执掌大权,获得用武之地的良机!”洪全猛地灌了口烈酒。‘天下大事尽数被老朽之辈掌握,岂非是你我等俊杰的悲哀!咱们结盟,到时我掌中枢,你出镇节度地方,各伸大志,岂不美哉?’

    “这倒也是。”杨温定定神,继续道:“某可以答应你,只是何以为凭?”

    结盟之事,向来都关系重大,倘若不能取信对方,就会先引发内讧,从而得不偿失。

    “梁国公,宣武节度使如何?”洪全弹了弹长袖,端起酒碗向杨温示意,随后略带戏谑的声音响起。“这是我之前的职位,官印和牙旗俱在,就不知阁下有没胆量接?”

    “汴梁国朝若是南迁,宣武军地盘就是抗金第一前线,你这是慷他人之慨,要把某架在火上烤。”杨温冷笑。

    “哈哈哈,你没得选择,因为张仓水内定的继承人是其私生子张铭武。”洪全厉声反问:“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一搏?全在你自己的抉择。”

    “碰!”杨温抄起另一只酒碗,与洪全对碰,“我命由我不由天!”

    “干!”,各自举碗一饮而尽。

    “天国英雄,唯君与全尔!”

    “洪全者,南粤不第秀才也。及长,入太平军为官,初为督抚,后自立为天王,好以权术驭下。龙凤六年,春,立业江左,不数年,天下三分有其一。”——《太平天国*洪天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