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风云录
字体: 16 + -

序言

    thu dec 24 01:14:25 cst 2015

    史书记载,中原之上有名山曰桥山,山中森木繁茂蔽日,千峰万岭争翠,望之如苍龙沃野。桥山东麓为姬水之源,水流蜿蜒百里汇入洛河,流域内土壤肥沃,哺育两岸之人。相传轩辕氏生长于姬水河畔,并与神农合战蚩尤于涿鹿而胜之,为华夏占据中原。后因轩辕有土德之瑞,众人以其为天下共主,尊称黄帝。

    黄帝划中原为九州,子民繁衍其上,以华夏之名为傲。渺渺兮天道如艮,冥冥兮气运聚散,千年来中原分分合合,夏启夺位创家天下,却又遭殷革夏命,后续武王伐纣立周室,更有春秋乱世涂炭生灵,至始皇帝方又一统江山,秦谋万世而立,未过百年,便有楚霸王火烧咸阳亡秦,汉太祖迫项羽自刎乌江,开汉室江山,其曾孙武帝后将汉室推至盛隆,炎黄子孙以为荣,自称汉民,令华夏为中原正统。

    上古圣人伏羲一化太极,得两仪四象八卦,后人精研成书连山、归藏、周易,并称三易。夫子精研《易经》,得其天人合一之意,成就儒圣。老子得《易经》损益二卦,成就道圣,遂骑青牛出函谷关,留五千字与后人传送。又有汉明帝夜梦佛陀,遂遣使臣去天竺国迎请佛法,而后释教于中原渐为兴盛。随后儒释道在九州流传深广,信徒千万,并称三教。

    庄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入江河湖水,可自在畅游,世间闲散人求其快意畅然之意,常以江湖中人自居。江湖之大,三教九流之人皆有,门派繁杂众多,千百年来,倒也流传众多慷慨悲歌之事,颇令人心神向往,后人中也不乏为求侠义二字仗剑江湖之人。

    亘古以来,华夏久居中原,便以为可传承万年。谁料气运聚散无定数,东汉末年王室式微,群雄逐鹿中原,魏晋相继问鼎。然东胡后裔鲜卑自辽东来,得华夏往圣之遗训,成汉化规矩,复大周国号,夺中原之地,驱汉民于江南。华夏武夫士子无不痛心疾首,称胡夷乱华,皆立志兴兵收复中原,百年来战事不断。庙堂人言愿为万世开太平,却兄弟阋于墙,后分为南齐与北齐,皆以自身为华夏正统,又有谁人见得百姓泪。所言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却不想天下何须平。先人不见今时江山,江山仍有往昔风情,庙堂江湖纷纷扰扰,千年复千年,多少分合岂可由人定。

    此后大周入主中原百年,倡行周礼尊崇儒道,言行皆有华夏之风,历代帝王励精图治,大周治内汉夷相溶,渐成一体。其间多有北狄自关外入侵中原,大周奋而御敌,数次拒之于长城以北,使中原免遭铁蹄践踏。大周从江湖到百姓感其功绩,遂渐生凝聚之心。

    大周境内曾有稚子问道:“书上所说的华夏,究竟在哪里呢?”有人答道:“华夏就在中原九州上。”也有人答道:“华夏在先古圣人传承的史书里。”还有人答道:“华夏存在于天下的民心中。”稚子又问道:“大周是华夏么?”众人异口同声答道:“大周是鲜卑后裔,自然不算。”稚子继续问道:“大周在中原之上,继承圣人的学问,眼下也得了民心,为何大周便不算是华夏呢?”众人听闻后,竟无言以对。

    便是大周入了中原,华夏风光物华未变,放眼九州万里,仍是幽州凝望塞北雪,长安一曲秦腔传了八百里,洛阳九鼎定中原,建康多少烟雨滴落秦淮河。待得后世将鲜卑溶入华夏盖棺定论,又有何不妥?

    周启帝在位时,天下承平已久,难免风云再起。烽火连城岁月中,光阴不过一瞬间,庙堂也好,江湖也罢,三教众生百态,所求各异,得偿所愿者寥寥无几,世人大抵可共叹一声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世事喧嚣变化纷杂,不如青山未曾改。山中行走的风,会带着千年风尘路过,吹皱山间湖中宁静水面,仿佛韶华渐染皱纹。常言道,人生韶华如流水,众人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数十载春秋悠悠而过,恍然如梦一生终了。昔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青山未曾改,长江黄河水又东,千载春秋华夏,入了刀笔刻青简,又有几人留得后人说。

    世间几十年岁月打马而过,期间世人悲欢离合的故事成为光阴沉淀下来,便也成了一部史书,它的名字叫做《大周风云录》,当有人翻阅时,便仿佛翻开了一个世界。

    这便是本书的初衷。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往事,将往事汇聚在一起,便是我笔下想要写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有人想乱世而起,有人想还乡隐居,有人想快意江湖,有人想归隐山林,也有人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也许没有人在意他们的命运,也许每个人都在意他们的命运。

    年少时,我曾经梦想仗剑天涯,快意江湖,后来发现江湖之上更有一个天下,并不是所有梦想都可以实现。所谓千古文人英雄梦,此情只可寄托在笔尖上。很多时候,很多故事,有很多人喜欢,有很多人不喜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就好。

    钱钟书有一句话,大抵是这个意思,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为创作才能。对此我深以为然,直到如今过了而立之年,才敢提起笔,将年轻时曾想写的故事,慢慢的写出来。此般年岁,我依然没有什么创作才能,唯有一份尽心尽力蕴含其中。

    我心中有一座江山如画,我愿以手中的线,将书中江湖中的一剑又一剑细细编织,将天下的山水风雪与爱恨情仇,慢慢的呈现与你看。愿我自己喜欢,也愿你喜欢。

    谨以此言,献给翻看此篇小说的你,还有我自己。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