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黎明之武悼天王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瘟疫

    tue dec 29 23:15:21 cst 2015

    一场疾病在邺城开始悄悄蔓延开来,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先是咳嗽,然后开始发烧,然后几天时间病情开始迅速恶化,病人艰于呼吸,直至最后痛苦地衰竭而死。

    而更可怕的是,人们发现这种疾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有人得了这种病,很快家人也被传染上,然后邻里之间也开始传染这种疾病,只要是接触过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被传染上。

    病倒和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很明显,邺城流行起了瘟疫。

    起初人们并不以为意,以为只是普通的疾病,很快就会过去。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这种疾病的流传丝毫没有减缓的趋势,反而以更可怕的速度蔓延开来。

    而且,人们对这种疾病毫无办法。染上了这种疾病,人们几乎只能是无奈地等待死亡的降临。也有极少的人染上了这种疾病而幸存下来,但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只能是上天的眷顾。

    关于疫情的奏报不断送到冉闵这里,如今不光城中百姓感染了疫病,连大魏军中也开始流行起了疫病。冉闵十分地焦急,他下令将大魏国境内有名的医官全部征召到了邺城,

    医官们想尽各种办法,配置了各种草药,然而都无济于事。没过多久,整个邺城将近一半的人染上了这种疾病。恐惧和绝望笼罩着这座城池。

    患病的人在不断死去,每天都可以看到运送尸体的车子在大街上碌碌而过,城里不时传来失去亲人的痛哭声。邺城郊外焚烧尸体的地方日夜不息地运转着,从白天到黑夜始终是烟炎张天。

    不断有人开始逃离邺城,人们扶老携幼,行走在背井离乡的道路上。然而这只是把疫情带到了更远的地方,没过多久,邺城周边的地方也开始出现瘟疫,甚至整个大魏国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疫情。

    冉闵等人心急如焚,如果再不控制住疫情的话,后果不堪设想。疫情的危害甚至超过了胡族的进犯。

    冉闵和众人商议后,决定在邺城施行戒严。如今在邺城,没有冉闵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冉闵下令在每个人口聚居的地方,都设立了临时的疫亭,如果发现有人染上疫病,必须立刻送到在西郊校场设立的隔离区。如今为了应付瘟疫,士卒在西郊操练用的校场也被征用了。

    邺城的很多商铺、饭馆都停止了营业,甚至一些办差的衙门也减少了工作时间。偌大的一个邺城,象钟摆一样暂时停止了摆动。整个城市一下子安静沉寂了下来,到处一片萧条。

    由于采取了隔离措施,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已经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爆发一样的增长。但是,对这个疫病仍然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每天仍然不断有人感染疫情,每天仍然有人不断的死去。

    冉闵决定亲自去巡视一下疫情。尽管徐光等人极力劝阻,但还是没能拦住冉闵。

    这一天,冉闵口鼻上蒙着白纱,带着几名大臣和随从来到邺城民居最为集中的地方。往常这里一派繁忙景象,贩夫走卒往来不绝,市井之声不绝于耳。可如今这里一片萧条。这里也设置了疫亭,戴着白纱的士卒往来巡逻着,偶尔大街上走过一两个百姓,也是匆匆而过。

    冉闵等人正在大街上走着,突然听到大街的尽头传来一阵刺耳的叫喊声,“不要,不要,求你们不要把他带走。”

    冉闵等人赶了过去,原来是一户人家的丈夫得了疫病,疫亭的士卒正要把他带走。一家人正在门口纠缠。妻子和孩子拉扯着士卒,哭喊着苦苦哀求。

    “求求你们了,别把他带走。”妻子恳求道。

    “求你们不要把我爹爹带走。”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哭喊着哀求。

    士卒们看到冉闵等人过来,默不作声地站到了旁边。

    丈夫面色苍白,不住地咳嗽着,身子十分虚弱,看样子刚刚感染疫病不久。丈夫两眼通红,噙着泪水,十分不舍地看着妻子和孩子,一边还喃喃地说着:“你让我走吧,让我走吧”。

    冉闵轻声问士卒:“怎么回事?”

    士卒轻声回答道:“有人说这家的男人可能得了疫病,我们特过来巡查,现在准备带他到隔离区。”

    冉闵点了点头,看着这家的丈夫。问道:“是吗?”

    丈夫擦了擦泪,点头道:“是的。”

    冉闵好言相劝:“那该去啊。”

    妻子哭诉道:“去了也一样是个死,要死也死在家里。一家人还能团聚。我们都听说了,现在也没有有用的草药,到了那里也是等。就看命好不好了,有的人熬过来了,有的人没熬过来。”

    妻子停了一下,接着说道:“那里条件还不比家里,那里的人都是得了疫病的,反而死得更快。”

    说完,妻子嚎啕大哭,两个孩子也跟着大哭起来。

    冉闵明白,妻子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为了隔离疫情,不得不这样做。

    冉闵对妻子说道:“那你也要为孩子想想。”

    妻子没有讲话,只是一个劲地抽泣,冉闵冲士卒点点头,他们把丈夫带走了。

    一路走下来,不时有人被疫亭的士卒带走,而每一次都伴随着生离死别的悲啼。

    冉闵等人又来到了疫情隔离区,这里用木板简易地隔出一个个小间,上面覆着巨大的帐篷,整个结构十分简易。虽然已是初春,然而北方的天气依然带着浓浓的凉意。这里的被服并不是非常充足,更麻烦的是还有人不断被送到这里来。

    众人心情十分沉重。

    晚上,冉闵回到府里的时候,栋儿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栋儿,在看什么呢。”冉闵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书。原来是一本多年前的医书。

    冉闵笑了笑,说道:“你对医道也有研究”

    栋儿有些不好意思,怯怯地说:“没有,只是我看天王日日为此劳神,也想能帮上一点忙。”

    冉闵笑了笑,心里想,哪有那么容易。

    草药的配制很不顺利,医官们尝试了各种能想到的配方,但效果都不理想。甚至医官们自己对疫病看法也不一样,有说是因为内里不调的,有说是外邪入侵的,各种想法也争执不下。

    这天,冉闵疲惫地回到府里,看着冉闵风尘仆仆的模样,栋儿十分心疼,她关切地问道:“天王,今天又出去巡视了?”

    冉闵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去了西郊大营,那里看管着飞虎军的全部战马,可不能出差错。”

    “哦,”栋儿答应了一声,其实她心里并不希望冉闵整天奔来奔去,在这疫情肆虐的日子,她真希望冉闵安安心心呆在家里,她真害怕万一冉闵也染上疫病,那可怎么办,她想都不敢想。她也劝过冉闵,可是这都无济于事。

    “那西郊大营情况如何?”栋儿关切地问道。

    “所幸西郊大营情况尚好,得疫病的人不多。那些专门养马喂马的士卒都没有感染疫病,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否则这么多战马真不知道如何打理。战马如果出了问题,飞虎军可就无以为战了。这可是我大魏军的精锐啊。”冉闵一边说着,一边脱掉外衣,换上了在家里穿的宽松的衣服。

    “什么?天王,你说养马的士卒不得疫病?”栋儿突然来了精神,神情激动地追问冉闵。

    冉闵刚刚只是不经意地说着,被栋儿这样一问,他猛然想到了什么。

    “天王,我想起来了,我很久以前曾听人说过,疫情横行的时候,如果有一群人不受影响的时候,那一定有特别之处,在这些人日常接触的地方,一定有什么东西可以对付疫病。”栋儿激动的说着。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冉闵激动地一拍脑门,但转念又一想,说道,“不过栋儿,这到底是什么呢?”

    “天王,不管是什么,和马有关的都可以试一试。”栋儿坚定地说道。

    “对,应该试试。明天我带上医官一起过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办法。”冉闵高兴地说着。

    当冉闵把这些和医官们说出来的时候,众人也是吃了一惊。当他们来到西郊大营的时候,果然发现这里疫病的痕迹并不冥想。医官们找来了几名专门养马的士卒,详细询问起他们的生活起居,特别是每天侍弄马匹的过程。

    众医官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决定与马有关的都作为备方一试。从马汗、马尿到马血、马肉,各种东西都一一试过。他们终于惊喜地发现,马尿竟然对疫病有奇效。

    这对于大魏国简直是天大的喜讯,冉闵立即下令在整个大魏国用马尿治疗疫病。不过马尿的味道实在太过骚臭,医官们想办法在里面加入了其他的东西消解了一些味道,同时又配制了几味草药,帮着治疗和恢复调养。

    众人皆称道是冉闵给了启示,只有冉闵心中明白,是栋儿最先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心中不由对栋儿刮目相看,感激之余还略带着钦佩。有时看着栋儿忙碌的身影,愈发觉得栋儿众多的可爱之处。

    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帝国的一切又开始慢慢走上正轨。春天渐渐过去,天气慢慢开始炎热,眼看着就进入了初夏。炎热的天气对疫病的传播也是一种抑制,加之特效的药物,大魏国终于熬过了疫情,冉闵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然而,疫情还是对帝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特别是疫情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包括对大魏军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