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中华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英国调和

    sun oct 04 14:28:25 cst 2015

    攻占满清半壁江山后。

    “陛下,英国海峡殖民地驻台北特使,正式向我们提出了调停我们和满清之间的战争的要求。声称正在进行的战争,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如果战争不能够结束的话,他们将采取一切的手段来维护英国的利益,包括战争。”就在会见了海峡殖民地驻台北特使的当天下午,中华帝国外交大臣林子豪求见了皇帝吴晟,将这一问题向吴晟进行回报。

    中华帝国内阁首相司马嘉,副总参谋长兼后勤装备部长赵毅中将和军事情报局局长罗红涛少将也在场。

    “哼!什么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还不是怕我们打败了满清之后,实力会急速上升,然后会对他们构成威胁吗?”吴晟不屑的说道。对于英国人的调停要求的本质,他非常的清楚。

    “陛下,臣倒是认为,如果可以就此和满清进行谈判的话,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我们目前已经占据了长江以南的部分省份了。军队也正在继续的推进,但是,兵力不足,使得我们暂时还没有机会打到长江以北去。如果满清能够承认我们对长江以南各省的统治的话,那倒也不错。”内阁首相吴晟说道。占领长江以南的广大领土之后,中华帝国就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了。想要继续扩张的话,也没有充足的兵力支持。因此,内阁认为,可以暂时和满清进行谈判,以确定中华帝国对长江以南的合法占有,然后消化这些领土和人口,继续积蓄实力。等到重新做好战争准备之后,再一举打过长江,灭亡满清。

    吴晟点了点头,实际上,他也是这样想的。先南后北,先消化了长江以南的省份后,中华帝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了,到时候再灭亡满清,可谓是轻而易举的事。当然,满清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会同意把长江以南交给中华帝国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他们那死要面子的心态,估计会直接要求中华帝国退出中国吧。就算是进行谈判的话,吴晟对于谈判,也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反正中华帝国牺牲了这么多的士兵才夺取长江以南的省份,满清要想这样就收回去,那根本不可能。只要中华帝国的长江防线固若金汤,就能够造成事实上的对长江以南的占领,根本就不用理会满清。说到底,最终还是要看谁的拳头硬。

    “陛下,英国方面提出在新加坡进行三方会谈,他们愿意提供谈判的场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外交大臣林子豪说道。当然,他知道英国人这么积极,是打着什么主意,不就是想要遏制中华帝国吗?

    “那就答应他们,就在新加坡谈判。就由林大人担任中华帝国的代表,去和满清进行谈判。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我们的士兵们通过英勇战斗流血牺牲而获得的领土,一寸都不能丢。这是我们的底线,是必须要坚守的。”吴晟说道。

    “是,陛下,臣知道了。”外交大臣林子豪点了点头。满清以为和英国人勾结在了一起,就能够夺回那些被中华帝国占领的领土了,这根本就是妄想。

    “陛下,我们在谈判的同时,军事准备也不能停。不仅是长江防线的建设,还有南洋的战争准备,也得加快脚步才行。以防英国人这是缓兵之计。”总参谋长兼后勤装备部长赵毅中将说道。

    “嗯!罗局长,英国军队有什么动向吗?”龙宇飞问道。

    “陛下,英国陆海军都没有什么动向,不过和我们一样,在海峡殖民地的英国陆海军,也都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军事情报局局长罗红涛少将说道。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文咸是秘密前往加尔各答的,即便是中华帝国的军事情报局,也没有能够及时得到消息。因此,中华帝国方面,并不清楚英国人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和中华帝国开战,他们进行调停,只不过是为战争做准备。等待英国陆海军从印度调往海峡殖民地,特别是印度洋舰队的那些‘阿波罗级’战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等候内阁和议会的战争授权。这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所以英国人想要以此来拖住中华帝国,免得中华帝国继续在中国战场上大肆的扩张。

    “严密监视英国人,只要他们有动手的迹象,立刻做出反应,不能让他们突袭我们。”吴晟说道。虽然,不宣而战很可耻,但是,英国人不也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吗?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吴晟也不得不防备英国人用这一招。

    “是,陛下。”军事情报局局长罗红涛少将点了点头。

    第二天,中华帝国外交大臣林子豪回复了海峡殖民地驻台北特使埃里克,表示中华帝国愿意就中国战场的问题和满清进行谈判。不过,林子豪声称,这是中华帝国同满清政府之间的事,是华人内部的矛盾,和英国无关。谈判可以选择在新加坡进行,但英国方面只能派人旁听,不能干涉谈判的进程。

    之后,海峡殖民地方面立刻派人北上通知驻华公使砵甸乍爵士,要求满清政府派出代表团,付新加坡和中华帝国进行谈判。当消息送到北京,满清政府做出决定,一来一去,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期间,海峡殖民地总督文咸,早已经秘密从加尔各答返回了新加坡了。

    文咸总督在加尔各答和印度总督埃伦伯勒勋爵的会面,十分的愉快。两人在多项问题上都达成了一致。比如,两人都认为,英国要想继续向东扩张,首先就得灭亡中华帝国。对于中华帝国和满清正在进行的战争,两人都认为英国应该不遗余力的帮助满清,从卖武器给满清政府,为他们训练军队,甚至是直接向中华帝国开战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采用。

    两人还决定,动用各自在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促成对中华帝国宣战的决议能够通过。等到获得内阁和议会的战争授权之后,印度方面将全力支持海峡殖民地,击败中华帝国。不过,因果完全错了。

    这一次会面,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回到新加坡之后,文咸总督得知中华帝国愿意接受英国的调停,和满清进行谈判。这让文咸总督非常的满意,认为中华帝国这是害怕了。中华帝国已经认识到了英国的强大,所以不想和英国爆发激烈冲突,甚至是战争,这才不得不接受英国的友谊的。

    原本对于这一次的调停,并没有报多少结果的文咸总督,突然认为如果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来遏制中华帝国的野心的话,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中华帝国能够放弃在中国获得的领土,那么,战争或许就可以避免了。没有人喜欢战争,包括英国人。打仗就意味着要死人,要消耗大量的财富。只要中华帝国不向中国扩张,那么,以中华帝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想要追上英国,那是不可能的,也就自然不可能对英国构成威胁了。

    满清政府派出的谈判代表,以军机大臣文庆为首,另外还有军机大臣赛尚阿。赛尚阿上一次前往广州和中华帝国进行谈判,虽然没有取得任何的成果,但也算是有了一些经验了。相比其他人,基本都是一头雾水的。英国驻华公使砵甸乍爵士,殷勤的陪同文庆等人一同前往新加坡,参加这一次的谈判。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政绩。另外,在这一次的谈判当中,英国帮助了满清,自然也能够进一步的扩大英国在满清的影响力了。

    几天后,中华帝国外交大臣林子豪新加坡,参与这一次谈判的三方人员,全部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