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云之赵构传奇
字体: 16 + -

第五章 夜袭金军

    fri dec 04 22:28:47 cst 2015

    当完颜宗望得知这天晚上宋军将会发起夜袭后,开始了精心布置。

    他首先将金军大营撤空,然后集中了两万金军,由大将讹里朵和金兀朮率领,分别埋伏在开阔地两面的两条小河对岸。在大营后的树林中,埋伏下了五千名步兵和五千名铁浮图军。

    就在完颜宗望秘密调兵遣将,应对宋军偷袭时,得知消息的宋降将郭药师亲到完颜宗望大营,要求率部参战。但完颜宗望却将郭部和其他宋军降部留作预备队,驻扎在离完颜宗望大营五里的地方。必要时奉命增援,这使得郭药师极为扫兴。

    当姚平仲发觉金军大营是一座空营,率全部宋军退到那片开阔地时,完颜宗望一声令下,五千名铁浮图军在五千名步兵的保护下,从营后的树林中冲了出来,穿过空空如也的营地,径直冲向开阔地的宋军。

    几千名头戴铁盔,身披铠甲的重装骑兵发疯似地冲向宋军,犹如一面铁墙,铺天盖地,给混乱中的宋军以极大的震撼力。

    宋军偷袭失败,在慌乱之中看到金军的重装骑兵如此恐怖的冲杀,宋军士兵胆肝俱裂,有的在开阔地上左右乱窜,有的则奔向两面小河边,企图越过小河。这时,埋伏在两面小河对岸的树林中的金军一拥而出,冲向开阔地上的宋军。

    冲在最前面的是三千名拐子马军,他们用雨点般的箭矢射向宋军,大批宋军在黑夜中中箭倒在地上,接着,一万多金军吼叫着扑向宋军。

    被三面包围的宋军遭此突然一击,军心尽失,完全失去有组织的抵抗,后队宋军被迫改为前军,拼命地向后溃逃,金军冲入宋军中,尽情地追杀着宋军士兵,双方纠缠在一起,在黑夜中拼命相互砍杀。

    西军本是大宋最精锐的边防军,官兵久经沙场,虽然遭到金军伏击,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宋军官兵结成一簇簇的阵形,与金军展开惨裂的拼杀。由于双方全都混战在一起,金军的铁浮图军和拐子马军此时也失去了作用,士兵们也都与步兵一起战斗。

    空旷的原野上,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刀枪相迸声,还有双方士兵倒下时发出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惨烈的画面。

    姚平仲的周围集聚了大约一千多名宋军骑兵,他们保护着姚平仲边战边退,但是在黑夜中,到处都是拼杀在一起的士兵,战马根本无法奔跑。姚平仲见情况紧急,立即下马,边战边徒步向后撤退。

    在一片混战中,金兵见姚平仲这边的宋军拼命地聚在一起,保护着他且战且退,看出了姚平仲不是一般的宋军将领。于是,金兵也自觉地向姚平仲这边冲杀过来。一时间,姚平仲周围成了双方拼杀最激烈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伤亡也越来越大,坐镇金军大营的完颜宗望内心也焦急起来。金军人数虽然多于偷袭的宋军,但在这种特殊的战场,金军兵力根本施展不开。时间这样拖下去,显然对金军不利,因为一旦其他宋军得知,出动来援的话,局势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儿,他觉得必须马上改变战术,尽快结束夜战。于是,他唤过一名传令官,下达了新的命令。

    “呜、呜、呜——”就在两军依然拼命激战之时,夜空中突然响起一阵尖利刺耳的的声音,这突然响起的声音,使得激战中的宋军为之一楞,而金军士兵则顿时兴奋起来。

    原来,这是完颜宗望的奇计,他认为两军正在激战中,突然出现的金军羊角军号声,一定会给宋军造成精神上的震动,而熟悉羊角军号的金军士兵一定会得到激励。为此,他下令集中所有的军号手,突然吹响上百支羊角军号,如愿以偿地取得了奇效。

    在尖厉的羊角军号声中,上万金军一同发出震天的喊杀声,战场的形势顿时发生了剧变,刚才还是双方激战的场面,这时却变成了宋军溃败、金军追杀的场面。金军一路高喊一路追杀,很快将偷营的宋军全部赶出了开阔地。

    就在这时,追杀宋军的金军前锋部队突然停止了脚步,原来,在他们的前方,出现了大批的宋军援兵,这是作为后续梯队负责接应的一万宋军赶来增援。

    同时,种师道在得知姚平仲偷袭金营失败的消息后,率领三万西军也赶了过来支援。完颜宗望见状不妙,连忙下令鸣金收兵。此时,原一直驻守在离完颜宗望大营约五里地远的宋降将郭药师部,也闻讯赶来支援。宋军新败,面对此战况,也只能接应败兵回营。

    偷袭金营是姚平仲不顾种师道和李纲的反对,而在宋钦宗支持下进行一场大战。偷袭金营的失败,使姚平仲唯恐宋钦宗怪罪,也无颜面见种师道和李纲。

    大战结束后,姚平仲骑着一只青黑色的骡子逃命,一昼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达邓州,才敢吃饭。进入武关,到了长安,打算在华山隐居,担心离朝廷太近,又跑到蜀地,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人们都不认识他。

    住了一天,又到了大面山,走了二百七十余里,估计采药的人都来不到这里,于是放走了所骑的骡子,找了一个石洞住下。朝廷多次下诏搜寻他,都没有找到他。乾道、淳熙(宋孝宗年号)年间才出山,到了丈人观道院,才向世人讲述了自己这一段神奇的隐居史。

    当时,姚平仲已经八十多岁,紫红色的胡子很密,长好几尺,脸上有红光,走路不躲避崖、沟、荆棘,他的速度就像奔马一样快速,也经常给别人写草书,字迹非常奇特雄伟,但是从不说他得道的原因。

    一场大战就这样以宋军的惨败而告结束。

    后来,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还曾到终南山拜访过这位陕西名将。

    这次宋军的突然劫营失败,后果很严重。

    赵构和张邦昌命悬一线,赵构人生的第一次严峻的生死考验即将来临。

    此时,赵构的心中正被一连串巨大的问号折磨着。

    一次毫无胜算的仓促偷袭,还没有开始就已被敌军掌握。

    如果这次偷袭真的成功,给金人造成致命一击,我赵构为国捐躯又有何妨?可是,连金人的面都没见着,就已经被金兵击溃,一万精锐西北军竟全军覆没。

    一次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竟如此儿戏,这哪是打仗,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皇帝大哥在偷袭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到我这个弟弟的生命安全?

    在赵构的记忆中,大哥一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父亲宋徽宗高高在上,三哥赵楷盛气凌人,而温文尔雅的大哥见了自己总是嘘寒问暖,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除了母亲之外,还有亲人真正关心自己,难道一个人登上皇位就会变成了另外一个面目狰狞的人。

    张邦昌的哭声并没有影响到赵构,赵构的内心冲突十分剧烈。

    赵构的思绪飘得很远,他想起了那些不堪回首的童年,想起了陪母亲在夕阳下张望父皇的日子,想起了那些为博得父皇好感而努力奋斗的日子。

    只要我努力,父皇就会喜欢我,可是,我依然是父皇的摆设。

    赵构啊,赵构。只要你生活在帝王之家,就必须明白,这个家是没有真正的感情的。父亲、兄弟、姐妹、儿女,这些只是一个符号而已,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甚至会成为你的仇人,生死相搏的仇人。

    为什么上天要我赵构受这么多苦?

    我不甘心,我不愿意当父皇的摆设,我更不愿意当大哥的棋子,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难道我赵构就这样死去?为了一次不成功的袭击。

    当完颜宗望气势汹汹地带着亲兵,要来捉拿两位大宋使臣,一看到满脸泪水的老头张邦昌,跪地哀嚎。

    完颜宗望摇摇头,算了,算了,觉得杀与不杀都没什么意义。

    张邦昌总算逃过了一劫。

    但赵构知道,完颜宗望的目标不是张邦昌,而是他。

    结果当完颜宗望看到赵构的时候,发现这个所谓的亲王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似乎外面发生的事情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难道他不知道害怕吗?

    完颜宗望盯着赵构很久,希望能在赵构的眼神中发现恐惧,但是很快他就失望了,因为赵构的眼神中透出的除了淡定还是淡定。

    完颜宗望狐疑不已,但是他实在没办法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发现破绽,贸然相问,只能是自取其辱。

    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人肯定不是亲王。

    难道我又被宋人骗了?

    完颜宗望仰天长叹,他第一次对自己的智商产生了怀疑。

    完颜宗望认为这个人一定是假的亲王,于是,他立即下令派人将康王赵构遣送回大宋。同时要求宋廷重新派另外的亲王作为人质,送到金军大营。

    在鬼门关转了一圈的康王赵构,居然毫发无损的又被金兵护送回北宋京都汴京。

    宋钦宗立即下诏,封凯旋归来的大英雄康王赵构为太傅加节度使。可是,劫后余生的赵构并没有丝毫的兴奋,他已经明白这个温文尔雅的皇帝大哥只是把自己当做一枚棋子,无论你立了多大的功勋,你仍旧逃脱不了棋子受人摆布的命运。

    只有当你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你可以掌控天下人的命运,到那时就可以以天下为棋局,博弈天下,天下所有人都是你手中的一枚枚棋子。

    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兵。

    开封保卫战在李纲的组织下获得胜利。

    金军北退,对于是否要履行条约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就又提上了议事日程,朝堂之上主战派和主和派又展开了一声无休止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