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云之赵构传奇
字体: 16 + -

第四章 出使金营

    fri dec 04 22:21:00 cst 2015

    完颜宗望得知北宋的亲王和宰相已到帐门外,他灵机一动,为了测试一下,北宋到底还有没有可战之才,决定先给宋使一个下马威。于是命令亲兵们在大帐门口排成两列,横眉而视,一路上全部利刃出鞘,弓箭上弦,刀光闪闪,做出随时要逮捕宋使的样子。

    完颜宗望从大帐内向外看去,只见走在前面的赵构镇静自若,而走在后面的张邦昌战战兢兢,惊恐万状。完颜宗望觉得十分纳闷,这个赵构真的是北宋的亲王吗?难道不堪一击的大宋,还有如此临危不惧,英勇不怕死的皇子,怎么看都不像?

    在金营的日子里,张邦昌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痛哭流泣。而赵构的表现却让完颜宗望很十分怀疑,这个所谓的亲王居然能在金营中每天认真习读中原的兵书《孙子兵法》至半夜,一点也不紧张,谈吐举止颇像一位盖世英雄,软骨头的大宋皇帝宋徵宗怎么可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完颜宗望决定试探试探这个他自认为“冒牌的亲王”。

    当赵构再次拿起《孙子兵法》的时候,完颜宗望来了,他非常轻蔑地对赵构说:“你们宋人看什么书都没有用,打起仗来还不是望风而逃,抱头鼠窜,迟早会亡国。”

    说完,完颜宗望两眼恶狠狠地盯着赵构,他希望能在赵构眼中看出一丝恐惧。

    想不到,赵构轻松地回答,反问道:“是吗?”,然后手指完颜宗望身后的那张奇特的宝弓问道:“这张弓是你用的吗?我也能拉开。”

    完颜宗望听到这句话,十分得意,因为在整个大金国除了他,还没有别人能拉开这张弓,要想拉开这张弓,至少需要一石五斗(约二百斤)的臂力,现在这小子居然不知天高地厚说自己能拉开,这不是吹牛吗。

    完颜宗望很随意地把宝弓递给赵构,等着看赵构的笑话。

    赵构走出帐外,神色自若拉满弓弦,搭上箭,然后对准正在高空中一群飞翔的大雁,一箭射出,一只大雁立即应身落地。

    完颜宗望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赵构的箭法如此厉害?

    于是,完颜宗望决定亲自和赵构比试一下。

    完颜宗望先射,他的第一箭高于箭靶一寸,第二箭正中靶心,第三箭低于箭靶一寸。

    赵构微微一笑,拉弓扣弦,连发三箭,居然全部命中靶心。

    完颜宗望彻底镇惊,同时直觉告诉他,这位赵构一定不是真正的亲王?一定是冒牌的?

    就在赵构在金营的时候,北宋最精锐的陕西军终于赶到了汴京附近。

    陕西军的统帅种师道(出生于公元1051年),字彝叔,汉族,洛阳人。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

    种氏三代为西北名将,他的祖父种世衡即为镇守西北,防备西夏的将领。在与西夏的长期战争中,种师道累立战功。此后,种师道在童贯手下任都统制拜保静军节度使。

    种师道因对童贯伐辽有不同意见,童贯私奏种师道通敌,奸相王黼将种师道削职。后来宋徽宗知道后,才又恢复了种师道的职务。种师道有多年和辽与西夏作战的经验,在西北地区练兵有方,因而练就了一支七万精兵的部队,与姚平仲所部均为西军主力。

    姚平仲字希晏,世代担任西部边境的大将。他从小成了孤儿,伯父姚古把他作为儿子抚养。十八岁,和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消灭俘虏的敌人很多,敌人不能抵抗。

    宣抚使童贯召见他并和他谈话,姚平仲有骨气,一点也不屈从童贯,童贯很不高兴,降低了对他的赏赐,但是关中的豪杰都推崇他,叫他“小太尉”。

    睦州盗贼作乱,宋徽宗派童贯征讨贼寇,童贯虽然讨厌姚平仲,但是佩服他的沉稳勇猛,又调他同行。等到起义被平定,姚平仲的功劳在全军最大,于是面见童贯说:“我不想得到赏赐,只愿见一面皇上。“童贯更加忌恨他。别的将领王渊、刘光世都得以被皇上召见,只有姚平仲没有被召见。

    十万西军到来,使东京城内的宋军土气大振,也使得宋钦宗高兴万分。他下令李纲亲自出城迎接,第二天,又在勤政殿召见了见种师道和姚平仲,并封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总领所有勤王之师。

    宋钦宗还在紫宸殿为跟随种师道和姚平仲前来勤王的西军二十多名高级军官接风,这使得这些生平第一次见到皇帝的军官们受宠若惊。

    接下来,钦宗鉴于宋金两军力量对发生变化,多次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局势。

    勤王军未到之前,朝中只有李纲一人主战,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李纲一如既往地主战,他认为,金军在东京城下只有六万人,而城内宋军加勤王军约有三十万,宋军应分兵扼守黄河,断其粮道兵援,然后集大兵围困城下金军,迫使金军废除和约。

    金军不能持久,必然退兵北撤,宋军于半路出击,必获大胜;老道的种师道虽然赞同李纲主张,但反对此时就分兵,主张先围困金军,等待春天再分兵击之。

    宋钦宗做太子的时候,就听说了姚平仲的名声,为此,宋钦宗专门在福宁殿召见姚平仲询问对策,统领三万大军的姚平仲他认为,宋军兵强马壮,主张速战速决,立即出兵攻击金军。并且自告奋勇,愿意夜袭金军。

    在勤王大军到来之前一心主和的钦宗,此时,见宋军人马已达三十万之众,五倍于金军,对与金军签订和约后悔不已。现一听姚平仲之言,竟全力支持姚平仲主张。

    他认为凭借宋军此时的实力和高涨的士气,完全可以击败金军,至少可以迫使金军后撤,全然不顾万一夜袭金军失败,将会极大地危及康王赵构的人生安全。于是,他下旨批准了姚平仲夜袭金军的行动。

    其实,这姚平仲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与种师道争功。

    在西北地区,姚氏与钟氏是相互争斗的两大家族,姚平仲力图这一次在战功上压倒种师道,于是便向钦宗提出了偷袭金军的建议。

    为保证这次偷袭金军作战成功,姚平仲事前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他派出细作装扮成当地村民,借向金军出卖粮食马料的机会,探听清楚了完颜宗望的大营位置、兵力部署,还探清了康王与张邦昌所在。在作好充分准备之后,他终于开始了作战行动。

    按照姚平仲的作战计划,他亲自从所部选出一万名兵士作为前锋,担任偷袭重任。另有一万人作为后续梯队负责接应。东京城内的宋军和种师道所部七万大军作好防范。

    姚平仲认为,完颜宗望大营只有两万金兵,其他金军大营相距数里,夜间不易支援。他有一万多精兵,又是在夜间偷袭,金兵必然手足无措。他并不打算获得多大战果,只要能给金军重创,抢救出康王和张邦昌,就是胜利。

    二月初一这天晚上,正是月亏最甚之日,天空中、大地上灰蒙蒙一片,姚平仲亲自率领一万名精挑选出来的官兵,悄悄从东京西北面的西军营地渡过汴河,直奔十里外的金营。姚平仲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趁金军半夜熟睡之时,出其不意地向完颜宗望大营发起突袭。

    一万名宋军中有三千名骑兵,他们是准备在步兵偷袭得手后,再进金军大营进行冲杀。骑兵们在马蹄上包上破布头,这样,战马行走时就不会发出声响。为避免战马嘶叫,他们给每匹马都上有竹笼头。

    当宋军到达金军大营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包时,姚平仲见金军大营毫无动静,便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派出探子前往侦察。不大一会儿,探子回报,金军大营与平时并无二样,姚平仲大喜,于是下令全军发起进攻。

    然而,当宋军突入金军大营后,却发现众多营账中空空如也,并无一名金军。姚平仲心中大惊,他知道上当了。于是,他连忙下令前军改为后军,紧急退兵,当宋军刚退出金军营地,来到一片开阔地时,四面田野中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原来,还在各地勤王军陆续到达东京城下后,完颜宗望就极为关注西军的动向。他派出郭药师部的数十名细作,分别扮作当地农人,潜入东京城内和勤王军军营地周围,刺探勤王军的动向。

    当种师道和姚平仲率十万西军到达东京城下后,完颜宗望就加大了这种侦探力度。当姚平仲的作战计划出台后,完颜宗望很快就得到了内部消息。为此,他和金兀朮针对宋军的这次夜袭行动,精心做出了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