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书生
字体: 16 + -

序章、剑庐得神器,飞马别恩师

    “仲楸,你该下山了。”

    “真的吗?师父。”

    “嗯,你下山前师父给你点东西。”老人说着从饭桌上起身走进了书房。

    过了一会儿,老人拿着一本书走了出来交到年轻人手里。

    年轻人接过书,见书封面上是《玄女诀》三字,不知何解,便问师父:“师父,这该是女子所修习的功夫吧,师父为何赠于我。”

    “嗯,不错。”老人咽下嘴里的饭说到。

    见柳仲楸还是不解,老人又道:“这《玄女诀》虽是女子所修习之功法,却对你有极大的用处啊。你所修习之《侯嬴剑谱》不同于其他剑术,这世间所传之剑术,其宗旨多是藏拙于巧,而你所修习之《侯嬴剑谱》则是藏巧于拙。这《侯嬴剑谱》威力巨大,无任何虚招可言,招招必杀,然招于招之间却不易连贯。你修习《侯嬴剑谱》十几年虽能勉强连贯其中招数,却不免在换招之时露出破绽。需以《玄女诀》佐之,方可遮住这许多破绽,从而臻入化境啊!”

    “是,师父。不过徒儿还有一事不解。为何不在徒儿刚修习《侯嬴剑谱》时将《玄女诀》传于徒儿,这样徒儿不是事半功倍了吗?”

    “嘿嘿,你小子果然是将事情想简单了。一来,师父是看你修习《侯嬴剑谱》十几年虽有所成却破绽百出才苦苦思索解决之法,在近日才发现《玄女诀》可佐《侯嬴剑谱》;二来,以《玄女诀》佐《侯嬴剑谱》需得修习《侯嬴剑谱》有所成方可行,若是两种武功不分先后一起修习恐会走火入魔。”

    “是,师父,徒儿知道了,徒儿谨记师父教诲。”柳仲楸站了起来对师父拜了一拜并将书塞进衣袖中。

    “嗯,坐吧,吃完饭跟我去剑庐。”

    “剑庐?”柳仲楸惊讶的问道。

    柳仲楸在这太白山上二十一年,从未听师父说过有剑庐之事。所以难怪他会惊讶了。

    “仲楸,不必惊讶,这剑庐是我上山时所建。在你上山之前剑庐便已经被我封了,所以你不知道实属正常。”

    不一会儿,师徒两人便吃完了饭。师父领着柳仲楸去了剑庐。这剑庐建于一山谷里的竹林中,十分隐蔽。离剑庐不远有一条溪水,这溪水被分为了两支,一支溪水原来的水道从剑庐左侧缓缓流过;而另一支则被引进了剑庐,又从剑庐流出,柳仲楸深以为奇。师父打开了剑庐,引着柳仲楸走进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的剑庐,只见刚才所见的引入剑庐的溪水流入了七星池,又从池中流出,柳仲楸此时方知这引溪水入剑庐的作用。七星池中插了许多剑,看得出来,都是一般货色,剑炉也已荒废了,剑架上倒是陈列着三把带鞘的长剑。

    柳仲楸走向剑架,拿了上面一把长剑,比平时修习时用的剑要重些。他手握剑柄,只觉剑柄温和圆润,如握玉石,剑一出鞘,寒光烨烨。这时师父缓缓从剑炉旁边走了过来,从柳仲楸手里接过长剑说到:“此剑用大**铁所铸,剑长三尺一寸,宽两寸一分,剑柄六寸九分,重一十七斤又十三两。仲楸,你觉得如何?”

    “徒儿觉得甚好,师父,你是要把此剑赠与徒儿吗?”

    老人将剑收回鞘中,又放回架上。顺手拿起了最下面一把交给柳仲楸。柳仲楸接过剑,觉得这剑比上面一把剑又要重些。手握剑柄,倒是与上面一把剑一样的感觉。柳仲楸用力将剑拔出,见剑身通体黝黑,不像新铸,倒像一把古剑。未等柳仲楸发问师父便走向剑池,从剑池中拔出一把未上剑柄的长剑,走了过来。师父将剑靠近柳仲楸手里的剑,原本寒光四射的长剑,顿时寒光黯然收。师父让柳仲楸用两把剑对砍,柳仲楸照做,只见两剑一碰,那把无鞘剑便断为了两节,断下来的那一段顺势插入了泥土中。柳仲楸略显惊讶,不过细细想来便觉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师父方开口:“此剑用天山玄铁所铸,剑长三尺一寸六分,宽两寸五分,剑柄七寸,重二十一斤四两。”说完接过柳仲楸手里的剑,收入鞘中,又放回了架上。

    老人拿起中间那把长剑,慢慢褪去剑鞘,此时整个剑庐乃至整个山谷都充满了龙吟之声。剑完全出鞘时剑身已经萦绕着一层薄薄的白雾,但这层白雾却挡不住利剑迸射的寒光。不一会儿,柳仲楸便感觉这剑庐凉了许多。这时他才明白,这才称得上是神器。师父见柳仲楸正痴痴的看着这把剑,便将剑交到了柳仲楸的手里。柳仲楸双手捧过剑便立刻将剑握在手中。让柳仲楸奇怪的是这剑虽比刚才那两把要长,却比那两把剑要轻得多。于是柳仲楸便迫不及待的问道:“这莫非是天外之物?”

    师父呵呵笑道:“你猜对了,这是天外陨铁所铸,为了这块陨铁,师父远走漠北,还差点把性命搭上。此剑长三尺两寸一分,宽一寸九分,剑柄七寸,重量嘛,只有十一斤七两。”

    “师父,这剑可有名字?”柳仲楸又问到。

    “嗯,暂时还没有。”老人说到。停了一会儿,老人又道:“不过,此剑刚铸成时,猿啼狐鸣,寒月失色。我看,就叫她‘暗月’吧!”

    柳仲楸将剑装入鞘中,正要将剑放回剑架上。“不用放回去了。”师父平静的说到。柳仲楸楞了一会儿。“她是你的了。”师父又说到。柳仲楸万万没想到师父会将如此神器赠与自己。“师父…”柳仲楸一时竟不知道要说什么。

    老人看出了柳仲楸的心思,于是又道:“哎!如此神器,若随我这把老骨头静默在这空山之中,岂不可惜!倒不如让她随你出去闯荡一番。若是此剑真有灵,她必定也是愿意随你出山的。所以,仲楸啊,你就收下她吧!”

    柳仲楸握住剑鞘,后退三步,对着师父深深的拜了一拜。

    随后师徒两人便出了剑庐,师父又将剑庐封了,两人便离开了。

    两人离开了剑庐,回到了住处。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了。柳仲楸收拾了包袱,跪在师父面前说到:“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三拜。”于是便叩了三个响头。叩完柳仲楸并没有立刻起来,而是又说到:“三拜不够,当九拜才好。”于是又叩了六个响头。柳仲楸起身后老人微笑着说到:“去吧!把百里烟云兽带上。到了长安城中,去威远镖局,先做个镖师,有口饭吃再做打算。”柳仲楸牵马出厩,装上马鞍,强忍住泪水,挥鞭打马,扬长而去。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