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传奇
字体: 16 + -

第二章 丁达武公然行凶9

    tue jul 07 04:56:06 cst 2015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的语录,简单一听有道理,而且几千年来老百姓都傻逼呵呵信奉着,相信自己是水皇帝是船,所以有决定谁当皇帝的权,既能成就一个政权也能颠覆一个政权。

    别忘了李世民是皇帝之中头等精明的人物,他的话怎么能信?五千年历史,被平民百姓推翻的只有元朝,其他的都灭于异族或者内部政变,血淋淋的事实证明老百姓不是水,决定不了船的倾覆。皇帝们信口雌黄,不过是蒙骗而已,真正需要防范的是兄弟子侄,其次是大臣,曹操家族毁在谁手里?宋太祖又怎么坐上龙椅?李世民他哥怎么死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

    屁,八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往好里说这样的古训蕴含着儒家仁政的治国理念,用来劝谏皇帝善待百姓,其中也带着一点吓唬的作用。一些捧着书本的酸腐文人把自己的理念投射到历史的信息之中,并且选择性地叙述历史,天真地以为自己发现了大道,其实不过是一叶障目,想当然尔。往坏处想,如此提法不过给百姓一点可怜的安慰,好像证明他们在皇帝眼里很重要,真实的历史中哪有那么回事儿?

    一脸佛相、学养高深的八爷当然晓得这些浅显的道理,并且对如何做皇帝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一句话,必须装!之所以敢跟雍正叫板,也恰恰因为看出雍正做皇帝功力不够,道行不深,也就是不会装!做皇帝是门学问,不管谁只要夺得宝座就必须开始造神,为的是使百姓相信龙椅上坐的是天子不是流¥氓,此乃上天授予。这就叫装,装不下去就杀!造神加上刀砍斧剁,是当皇帝的不二法门。

    想当年陈胜突然抖起来,靠的就是装!

    大楚兴,陈胜王!是他叫人写在布条上的,是他叫人偷偷塞鱼肚子里的。有点二逼也因为走投无路的戍卒们,光顾着担心能不能保住小命,哪还有心探求真相,宁愿相信碰到了救命稻草,认为陈胜是上天授命。除了吴广等少数人,谁知道幕后的种种勾当?于是陈胜变成了神的代言人,所以成为王。可惜,陈胜没有装到底!

    他年轻时有两句传颂千古的名言:一句是当长工的时候说的,苟富贵,无相忘!另一句是起义的时候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一句他说对了,并且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王侯将相谁都能当,他本人就当了六个月的陈王。在他身后,项羽、刘邦不必说,数不清的造反者出将入相,而且当得也不比别人差。但前一句他讲错了,并且自己也没有做到。

    一呼百应之后当年的老乡都来了,曾经一起撒尿和泥放屁崩坑,连彼此身上有几根毛都一清二楚,当然瞧不惯陈胜装神弄鬼,于是纷纷揭老底,结果陈胜装不下去只好杀!八爷认为陈胜的杀是对的,但水平太次杀晚了,应该在准备称王时就派人去家乡,把所有熟人杀个干干净净。如此就不会暴露自己的根底,就不会失败,等到住进咸阳称帝后,天上的蛟龙也会像看上刘邦妈妈一样看上他妈妈。

    装之极品是朱元璋。

    出身要饭花子加和尚,朱元璋可算打流的,甚至赶不上正牌子农民陈胜。但他成功了,八爷总结他登基以后造神与屠戮同时进行,屁股下的龙椅还没坐温乎就刻不容缓地动起手来,像削平一段树枝似的,将看上去不那么顺眼的走狗和良弓统统消灭,无情打击绝不手软。究其原因八爷认为他与雍正一样不自信:从要饭花子到混饭和尚到天下一统的大明皇帝,人生角色转换得太过于富有戏剧性,太具穿越感,也太突然了些。好像乞丐偶然捡到一枚金元宝,极大的喜悦外就是疑惧别人会偷走它抢走它。最后在近乎变态的境况中裂变成嗜血的杀人狂,相信唯有如此江山才能安稳。本恶的人性,在嗜杀的过程中,肯定感觉到了莫名的快意。

    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凌迟枭首几千人,弃市以下的一万多,从开国元勋到列侯大将、部院大臣、诸司官吏到州县胥役、进士监生、经生儒士、富人地主、僧道屠沽,以至亲侄儿、亲外甥,无人不杀无人不可杀,一个个的杀,一家家的杀,一族族杀;有罪的杀,无罪的杀,有功的更杀,如砍萝卜一般。以至于大臣上朝之前,先要与妻子诀别,因为不知道是否还可以平安回来。晚上回到家,往往摆酒庆贺总算又熬了一天。

    陈胜的杯具在于他还保留了些许人性,喜欢念旧,结果被一帮穷棒子哥们掀了老底。李世民的辉煌建立在残酷无情之上,管什么哥哥弟弟排头砍去,事后把史书一改,丝毫不影响千古英明。最优秀的是朱元璋,此人一边装一边杀,两手抓而且两手都特别硬。

    雍正登基后为什么会陷入泥淖?八爷看得清清楚楚,一没有李世民的威望二没有朱元璋的手段!想装?几十年来大家早已洞悉他的老底,何况成名更早的八爷至今依然健在。大臣们心里明镜似的,无论李卫田文镜鄂尔泰怎么报祥瑞,雍正死活无法成神。想杀?一多半官员属于八爷和前太¥子,实力不够如何举得起屠刀。

    这是八爷的独得之秘,他打小就不停地探索揣摩帝王之道,细微精深处别说雍正,康熙再世也未必有他的见解。当然他也得装,即使在九爷十爷面前也不会脱下自己的画皮,当下含笑敲打俩弟弟道:

    “胡说什么呀,哪本书里透露项羽嫌弃陈平人品、韩信出身?难不成我读书还不如你们?项羽看重自己的出身倒是真的。”

    在十爷这样王公贵族眼里了,历史本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太史公当时又没在陈胜身边,陈胜的伙伴后来都被杀了,谁知道他当时瞎忽悠些什么?

    《隆中对》里明明说诸葛亮与刘备的私密交谈,张飞关羽都没资格听,谁记录下来的?隋炀帝对天下贡献大不大?可他的历史是唐朝人写的!不信查查他的子女有多少,看看李世民有多少!

    古往今来,与其说大家发疯似的迷恋历史,还不如说像傻冒一样迷信皇权。老百姓天真,傻乎乎核计皇帝像老子一样智慧,像释迦牟尼一样慈悲,像孔子一样懂得仁爱,外加英明神武善解人意。但真正身处政治高层的人,谁敢迷恋如此低劣的童话!想起海霍娜的主意,十爷觉得倍加好笑,忍不住顶撞道:

    “八哥,我们只要赢!”

    “好啦,好啦,说正事儿吧。”八爷懒得与两位不学无术的兄弟长篇大论,如此贬低皇家人品有点自取其辱,“老四这回成心跟我们过不去!一个小混混,顶多也就蒙俩钱儿使使,别说仅仅拿个御用玩物,即使把玉玺给他,他也不知道怎么用!还有,我今儿已经向老四奏明:了因说法确实闻所未闻,明儿我还想听。老四答应派了因到我府上,到时候探听老四的诡计,正好可以看看了因对我是真是假!”

    “好!”九爷十爷面露喜色。

    “八哥,出动的是血滴子,”十爷接着九爷刚才的话头道,“千万别小瞧老四,他特别擅长小事着手,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老四指使小无赖闹点造反勾当,咱们跳黄河里也没用。”

    此时,老谋深算的八爷已经有了主意,他点点头压低声音道:

    “天津提督丁达武,本来是我的奴才,现在居然转入老四门庭,提起来我心里就堵得慌。此人贪婪残暴嗜血,又守着天津卫这么个要害地儿,管着漕运盐务,咱们与南边的财物联系就碍于他而不大畅通。现在好啦,血滴子出京师后没有老四管束,即使不敢暴露身份也肯定会招摇。派人秘密去天津放出风声,找个由子让丁达武跟血滴子火拼,谁输谁赢我们都有好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妙!”九爷恨不得击掌相庆,眉开眼笑地道,“丁达武这个狗东西,砍他十回脑袋我都不解恨。让他跟血滴子狗咬狗,呵呵,到时候老四知道搬起石头砸自个儿脚,非气疯了不可。”

    “慢着,慢着,”得到海霍娜启发,十爷的联想力也跟着丰富,他想到更深一层,“德州的沈友衡早就曾跟我说,应该把天津控制在咱们手里,这样他来往方便。天津知州是隆科多的亲信叫什么秦秀成。两榜进士出身,为了捞钱,把码头沿岸的民房都给拆啦,要建南北货一条街,前阵子差点激起民变。这小子跟丁达武向来不对付,把他也拉进来,血滴子、丁达武、秦秀成,三方大混战,咱们坐山观虎斗看着也过瘾不是?”

    三个王爷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