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传奇
字体: 16 + -

第一章 小骗子意外得宝17

    mon jun 29 02:33:04 cst 2015

    借着酒劲,好像彼此前世已经结缘、兴奋的八爷没有丝毫隐瞒,把自己的理想壮志吐露个干干净净。热辣辣的海霍娜也不含糊,万分怜爱地搂着意中人,详细告诉了安亲王府与权贵们庞杂的关系,指点哪条路可走哪个人可用,并且信誓旦旦许愿,自己会动用外公家一切人力物力,助八爷登天!她不但是八爷的妻子,还是朋友、谋士甚至是姐姐,自幼缺少母爱的八爷在她的怀抱里倍感安全,也特别依赖。

    从此八爷如虎添翼,渐渐成势,不但成功笼络了文武百官,连康熙的二哥、与康熙关系最密的裕亲王福全也是他的粉丝!康熙三十七年至第一次废太子前,整整十年是海霍娜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她也认为自己该知足啦,此生无悔。而且也隐隐约约觉得,此后的世界将完全改变,尽管她做了充分准备,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仍然比预料的更残酷。八爷府相对平静的生活不复存在,她与八爷一起卷入权力之争的漩涡,愈陷愈深。

    第一次废太子,康熙突然脑子短路,破天荒想玩民主,万万想不到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把大部分赞成票投给了八爷,不死心的康熙下令进行民调,结果从北京胡同里的旗人一直到江南士林,众口一词齐颂八爷英明。太子既然被废,任何一个阿哥都可以接班。普通人家里儿子有如此声望,作为老爹应该高兴都来不及。但端坐庙堂之上的康熙对八爷无所不在的势力吓晕了,对权术天生敏感的他生平最痛恨结党营私,当时尚算壮年,岂能不担忧自己的皇位?小小的八儿子不声不响,竟有撼动朝局的能力,这还了得?当务之急保住自己才是真谛,再也顾不上接班人的问题,也不提众人选举的事啦,金口玉牙说话照旧像打屁一般。一旦牵涉到皇权,亲情连狗屎都不如。俗话说相骂无好口相打无好手。为了保住自己的绝对尊严与权力康,熙绝不留情,哪怕面对儿子也一点不手软。

    先把八爷关起来,然后发表声明直击八爷最痛的地方:

    “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胤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称道汝好,朕即斩之。此权岂肯假诸人乎?”

    不但痛骂还专门往八爷伤口上撒盐:

    “胤禩乃贱妃所生,断不容接大位。”

    当爹的如此侮辱儿子,这还有天理吗?当康熙搂着那个贱妃制造八爷时,根本没征求八爷意见,真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骂过了八爷母亲,八爷又被关了禁闭,康熙仍然觉得不解恨,又把矛头对准海霍娜:

    “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允禩迄今尚未生子。”

    皇上明明白白说瞎话,当时八爷已有一子一女,但确实不是海霍娜所生。朝廷内外早已遍传八爷是妻管严,但深得其中况味的八爷丝毫不为所动,把家中的权力全部交给海霍娜,甚至他与谋士在外书房议事,海霍娜也可以参加,根本没有避讳一说。志得意满的他发自肺腑总结:

    一个伟大的女性,胜过万千在权贵脚下摇尾乞怜的男奴才!

    如今又被皇上大肆抨击,真叫人欲哭无泪,有冤无处诉。

    性格即命运,海霍娜是一位主动型女子。她在府中当家作主,说一不二。但八爷府上下都承认福晋识大体、顾大局、气度心胸不让须眉,尽显满族女子刚毅果决之气。年轻时她确实舍不得八爷,天天晚上搂着还是不满足,其中或许有嫉妒心理,不想与别的女人分享丈夫。但海霍娜十分清楚自己的致命伤,不能生育还得了?因此早就暗中物色了几个据说能生养的女子,打算给八爷做妾。可事情远没那么简单,一来八爷不太在意女色,二来也可能要给她面子,因此不大听从安排,满打满算这些年也就积攒了一子一女,有了后人海霍娜也就不担心,万万想不到康熙老爷子居然在朝廷上拿她说事儿。

    太子被废,朝廷上风云变色令人目眩,八爷成功攫取天下人心,唯独漏掉最重要的一颗:

    康熙的!

    圣人们谆谆教导得民心者得天下,傻帽才相信!天下是皇帝的,而且被皇帝老儿牢牢地掌控在手心里,得民心远不如得君心实在稳靠。更搞笑的是越得民心就越失君心,一条悖论,任何独裁的皇帝都不会允许别人的威望胜过自己。八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得民心的结果是连累老妈被羞辱,自己被关禁闭还被夺了贝勒封号,老婆被公开责骂。就这样,在众人的惋惜甚至愤愤不平中,他渐渐远离了康熙的视线,当然也错失了前程。恢复自由的当晚,八爷灰溜溜返家,想不到海霍娜穿着朝廷规定的贝勒福晋服饰,摆开贝勒全套仪仗,率领大小奴才打开中门,看到八爷一起跪倒!

    贝勒的封号已经被剥夺,如今居然摆开全套仪仗,她还穿制服!被人知道了如何得了?再说这是罪人回家不是将士凯旋,一个得罪之人蒙恩放还,不收敛不反思不悔改,却集合全府人等庆祝,岂不等于向皇上示威跟朝廷叫板?地上的乱子不惹专门惹天上的?然而看着满院子黑压压的人群,八爷的眼睛却湿润啦。走上前想拉起海霍娜,含泪道:

    “快起来,你这不是增加我的罪孽吗?”

    海霍娜不为所动,直挺挺跪着响亮回答:

    “爷有什么罪!全因为我不守妇道,被我所连累。今晚给爷接风洗尘,明儿我自个儿去前门,一头撞死在华表上,用一腔碧血洗清爷的不白之冤。”

    话音朗朗语调铿锵,这番话等闲男人也说不出,何况一个女子?所谓华表,不过是天安门前的两棵汉白玉柱子。尧时立木牌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后世照猫画虎,有其形无其实,沽名钓誉图好玩罢啦。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共同生活十年恩爱十年,八爷心里清楚,海霍娜性子野性子烈性子刚,绝非为了过嘴瘾发狠,真急眼了确实能干得出。这娘们不好惹,相当不好惹;话说回来,这娘们有担当有气魄真可爱,相当可爱。永远是他攫取大位最可信的依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什么现在要去寻死?失败是成功的妈妈,以后肯定得继续奋斗,哪能就此偃旗息鼓。何况即使他甘心认输,今天的老皇帝或许能罢手,但未来的皇帝绝不会发善心。这一关比骆驼穿针眼还难,但八爷必须得过。明眼人都知道,从被举荐成为太子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与乾清宫里的龙椅紧紧相连。要么进一步成神,坐上龙椅号令天下;要么万劫不复,交上脑袋祭奠那把椅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必须赶紧关闭府门,被外面知道这里的大阵仗徒惹是非,得不偿失,但谁能劝得了海霍娜?八爷!他左右海霍娜的本事绝对不同凡响,根本不再劝说,只是扶着后腰叹口气:

    “怪累的,还有点饿。”

    语调蔫巴巴的,可海霍娜却像听见惊雷一般,麻溜溜爬起来下令:

    “该死,我光顾着任性,快,快,送爷去后面洗漱,把准备好的雪蛤端来,在花园摆宴。”

    她就是这么个人,为八爷活为八爷死,以八爷的是非为是非,以八爷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随着年纪的增长,几乎拿八爷当儿子养着惯着稀罕着,要星星不给月亮。府里婆子丫鬟小妾太监加起来上千,但她却天天亲自动手照顾八爷穿衣、吃饭、喝茶,甚至帮八爷打理辫子修剪指甲。每逢这时,幸福就像潮水般在心里荡漾,直至给双眼蒙上一层雾气腾腾的色彩。除此之外为人处世全无忌讳,即使面对皇帝也一样。

    在她这个女张飞看来,举荐太子本是老爷子康熙都的主意,结果出尔反尔翻脸不认人,蛮不讲理地列举了三条牵强之极的理由,一指责八爷没有行政的经验,二挖苦八爷曾经犯过错误,三嘲笑八爷生母出生卑贱。如果她有机会在朝堂发言,保证敢掰手指跟老爷子理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