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八郎杨延顺
字体: 16 + -

第二章 清风书院

    fri jan 23 19:42:45 cst 2015

    第二章 清风书院

    清风书院说是属于国家斥资成立的政府机构也行,说是柴杨赵三异姓兄弟出资建造的也可以。赵德秀奉旨秘密构造一直政治清明,军事严谨,发展经济的一支为宋朝服务的队伍,并成立‘战龙’队,即为龙而战,为国家为战。这样强大的队伍,需要大量的资金,人才。然而国家才刚建立,又连年战乱,积弱积贫,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借助假死而秘密建造。然而他的名字在外界几乎没有人知道,即使知道也只知杨老爷子。秘密经商,发展,锻炼,训练终究小有成效。这很多费用也是这三兄弟赚回来的。所以除却开支,基本的余利三兄弟各占一成半,国家占有五点五成。所以说清风书院也应该属于这三兄弟的产业。小小年纪,便是腰缠万贯。

    清风书院位于城郊,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宏伟。简朴但不失大方,简约而又大气。学校不大,名气不小。从苏州那边出来的官员,大官,大将,大商都有不少人。所以倒也吸引不少为权,为钱的游子学子过来。

    房间内三兄弟正在全神贯注的编制课程,赶在开学季前制定出来,再抽点儿时间培训下教员,便可先回去苏州了。

    “老二,什么时候认祖归宗呢?”柴大令补丁的冒一句出来。

    “有什么紧要吗?”杨二右手不停的看看划划写写。

    “大哥,你干嘛问二哥这个问题啊?”赵三也同样的插嘴而出。

    “这不来了吗?所以问问。尽在咫尺啊”

    “咫尺天涯,知道吧。再说了,这还没有查证呢?不能光凭赵叔的话,得再核实下。”杨二说笑回答。“诶~不对诶,是不是老大你想回去看看啊。”

    “呵呵,老实说,你说是不是忒玄乎了。都十五六年了,才来个身世。再说了,我们也太忙活了吧,这五年,又五年的,估计啊,到头,都无法核实。”柴大有些泄气了。

    “哎呀,扯那些干嘛?赶紧编写,得抓紧时间呢!苏州那边也还有事儿。要到时候再战龙有任务,那咱们可就真忙活了。”杨二说着。

    “是啊,是啊。大哥。你说我们图啥啊,这。”赵三说着。

    三兄弟又埋头苦干了。花了近三天时间才整理完。新工程,新入手,新学期,新学员。所以花费的时间有点儿长。教员也是从苏州那边掉过来的,所以倒也不是什么难事难题。

    苏州这边,账房内。赵老爷子看着账本一下下。旁边还有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老爷,您看这些账目可以入库了么?”管家问道。

    “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还是让他们三兄弟签字再入库吧。”赵老爷子回答。

    “是。”管家答道。

    这三小子。唉。也是苦了三兄弟啊。那么多孩子,就这三个坚持到最后了。小小年纪冰天雪地里穿梭,沙漠尘土里押货。真是风里来,雨里去,水里来,火里去啊。

    要说赵老爷子为什么不全权代理,让三兄弟打工,而不是他为三兄弟打工呢。这很简单啦。赵老爷子的儿子赵惟政,就是赵三,他是三兄弟之一,老爷子死后,财产也是儿子的,这何必多操一份心呢。只是很多事情外界实在不知道而已,连内部人员都不清楚构造分成,不然怎么秘密呢。

    相互再次核对没有重复使用场地之后,三兄弟各自领着教员们说教去了。其实就是让他们提前进入状态。办公房间内各自备课,然后核准,校对,签字,再带个一两天,再逛个一两天,便可返苏州嘞。

    说来也惭愧,这三兄弟,以前也有来公干,但是仅属于商业,学术,战术交流,也就是所谓的行业辩论。当然他们三个是观战的。只有相互切磋琢磨才能相互长进。类同于书法交流,美术交流的比试。当然很多人造假,只是没有被发现,否则,身败名裂都是事小啊。

    这次来,居然有种不想离开的感觉。这怎么了。

    “大哥,二哥,你们真不回去看看吗?”茶室内,赵三问这柴大,杨二。

    “看什么?”柴大。

    “有什么好看的?”杨二。

    “我是说回家啊~~”赵三。

    “等等,核实了再说吧。再者说了,我要真是柴王家的,怎么没有听到什么传言呐”柴大思索说。

    “大哥,你想什么呢?什么传言。”杨二说道。“这家里孩子不见了,那是伤心事儿,事隔多年,能随便提及吗?再者说了,咱们第一次来京城的时候,那也是多大了?即使有人传,我们也不可能听见嘛。”

    “也是诶。唉,活着舒坦就行了。想再多也没用。”赵三。

    “是啊。何况他们呢,也都身康体健,不愁吃穿,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这本来平静的,怡然的,好好的,我怕突然一出现,搅合的不好啊,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麻烦可不好收拾。”杨二。

    “是啊。我也悄悄的看了下,柴王那边也挺好的,平平静静的。我那妹妹啊,倒也乖巧的很~”柴大高兴的说。

    “有我家肉嘟嘟的八妹乖巧吗?”杨二来劲的问。

    “这哪儿说哪儿呢,真是。”柴大说道。

    “哎呀,大哥,二哥,你们这么喜欢女孩儿,娶一房媳妇儿,生一大箩筐不是更好~~”赵三。

    “去~”柴大杨二异口同声的说道。

    “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是命运让我遇见你;而在我心都给你的时候,命运却带走了你。造化弄人啊。一切都是命,扭转不得,反抗不了的命啊。呵・呵・呵”杨二眼含泪水的自言自语傻笑的说道。

    “是啊,命,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强求也没有~~~来,干杯。”柴大也是情思悠悠的附和道。

    “哦,大哥,二哥。干杯,干杯”赵三方知这又提及伤心处了,这嘴,哎哟。

    “呃,那我们是先逛逛,还是先回苏州啊。”赵三又问。虽然他知道应该是回苏州,因为大哥二哥的情都在那里,所以父亲后来问及他们书院选址的事情,他们也说苏州。他们应该迫不及待的想回去吧。我那悲情的大嫂二嫂,可怜的大哥二哥。想着想着,赵三都有点儿哭的酝酿了。

    “回苏州~~”果然,异口同声的回答。

    毫无疑问嘛。苏州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水秀山青,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开封哪能比嘛。那是数不尽的才子佳人,说不尽的传奇故事,观不完的名胜古迹~~~~关键是那里有对于他们来讲人生中最重要的人,虽然只是一座孤寂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