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去读史书
字体: 16 + -

炎黄出生

    thu sep 24 08:11:46 cst 2015

    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这是《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帝王世纪》中的一段话,讲的是少典妃子任姒生炎帝的故事,下面我们去看看炎帝的资料。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姓:伊耆,也姓姜。氏:烈山氏。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名:石年。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出生地:陕西宝鸡姜水。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娇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从古到今,炎帝和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下面我们再去看看黄帝的资料。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传说附宝与少典成婚后,某夜在郊外田间散步,抬头仰望星空,突然天空发出一道万丈光芒,如闪电,似银蛇。围绕北斗七星旋转不停。最后这道光芒从天而降,竟然落在附宝身上,附宝只感到腹中有动,自此就有了身孕。附宝有孕后,整日恹恹无力,一直七、八个月,时至夏令初期,天气渐渐转热。

    宇封子对少典说:“现在已是夏季,此地很热。附宝是有身孕的人,恐受不惯这种炎热。我听说离此东不远有一座山,叫寿丘山,在一个叫做轩辕(在河南新郑西北,一说在山东曲阜)的地方,那山上原先有许多虎豹猛兽,伤了不少人,后来有娇国君派人把那些虎豹尽数驱杀了。那山边的民众感激不尽,期盼有娇国君长寿,就改此山名为寿丘。他们在山上建了许多庙宇以纪念有娇国君的功德。那些庙宇建得十分典雅,四面多有树木、流水,夏天十分凉爽,不比这儿除水之外,一无遮挡,烈日当空,让人难以忍受。”

    少典听了,十分高兴。于是大家就搬到了寿丘山上。转瞬间暑退凉生,附宝因贪图此地风景,不愿回有熊,又住了十五、六个月,一日分娩,产了一个男孩。那男孩生得皮肤淡黄,额骨隆起,形似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手足也似龙的瓜趾。

    更奇怪的是,黄帝头可以前后左右扭动,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少典夫妇十分喜爱这个奇异的孩子,起名叫轩辕。少典料定轩辕将来必有出息,必定是一个非常之人。便派人细心照料。按照当时的习惯,就给这孩子取名叫轩辕,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谚语。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结语: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