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临腾汉
字体: 16 + -

第四章 洛阳来人

    sun aug 23 23:22:03 cst 2015

    随着郭嘉的离去,我和荀彧二人一起闲谈时难免都有些感伤,荀彧更是多郭嘉嗟吁命途多舛,因为我来自后世,所以觉得郭嘉的离去求学没有什么,只是有些感慨认识不久的兄弟朋友就此分别而已。看到荀彧嗟吁不已,我忽然想道孟子的一段话道:“文若兄,不必如此,岂不闻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故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奉孝此番寻水镜先生以求学,不论寻到与否,与奉孝来说,都会有一番收获,文若不需多担心。”荀彧闻言对我点了点,我立马道:“今日我们暂且放下奉孝之事。来文若兄,请饮此盏,”我给荀彧添了一杯酒。看荀彧喝了酒,脸上眉头稍松,便接着道:“文若兄,弟有一身不明,可否相告?”

    荀彧笑了笑说:“公奕,想问奉孝之事?”

    “不错,久闻颍川郭氏乃是大族,这些天观奉孝,似乎并不像大族公子出生。因奉孝在恐勾起其伤心往事,故而一直未成想问,今夕文若兄可否告与啊。”说完我饮了一杯酒道。这时的酒,有点类似超市里卖的那些水果酒,甘甜爽口,酒度不高。我比较喜欢喝。

    荀彧沉思了少许道:“奉孝,虽出于郭氏一门,但非嫡出,郭氏一门,现在嫡系一派年轻一辈乃是郭图郭公则,奉孝才学惊人,郭图嫉之,所以郭氏对奉孝尤为打压,加之奉孝父母早亡。”

    由此我想到了袁绍袁术兄弟,因为庶出的袁绍有才,而嫡出的袁术十分不喜,弟兄相斗久已。又不禁想到曹植的七步赋诗,‘本是同根生,相煎可太急呀’。都是兄弟为了一些利益手足相残,真的值得么。

    于是感叹道:”生于大族也有悲哀呀。“

    忽然福伯来了,对我耳语道:”公子,老爷请你回去有事闲谈。”看了看荀彧,又道“老爷说,如果可以也可以请荀公子一起。”

    我有点诧异,于是对荀彧道:“家父有事寻我,文若兄,可否与我一同回府,一来拜见家父,二来我们在畅谈畅谈呀。”

    “固所愿也,愚兄也想见见令尊,能够教导出公奕这样大才。”荀彧笑道。

    我对福伯道;“福伯先回去,我与文若兄即归。”

    福伯点头走了,我与荀彧也起身,结完酒钱,往杜府走去。这时荀彧对我说:“公奕兄,令尊莫不是称为天下良辅的杜周甫,杜公么?”

    我笑着道:“文若兄,大才,相比早已猜到了。恕旭隐瞒。想来奉孝也早已想到了,可惜不能邀奉孝来府一见家父了。”

    荀彧笑道:“何须如此,有缘自会相见的。”我们边走边聊不一会,就到了家门口了。

    福伯早已在府门前等着了。看见我们走来,立马走上来道:“老爷闻荀公子到此。特命老奴再次大开府门以候公子。”

    “劳烦了。”荀彧笑道。

    我领着荀彧到了大堂,看父亲正和一位老者相谈甚欢,于是带走荀彧进了大堂,对父亲躬身行礼道;“父亲,旭儿带了结义的兄长荀文若前来拜见父亲。”说罢,荀彧也给我父亲行了一礼道:“颍川荀彧拜见杜公。”这时我父亲停下了和老者叙谈,看了看荀彧道:“文若,不必如此,昔年我与司隶校尉李元礼都拜荀公为师,说来与你叔父慈明也是旧友。我比你父亲年纪稍小些许,直接唤我叔父即可。来来你们见过刚从洛阳来的大将军府主簿陈琳陈孔璋。孔章才情,宇内尽知,”

    我和荀彧纷纷行礼道:“旭,见过主簿陈大人。”“荀彧,见过主簿陈大人。”

    “二位多礼了,”陈琳笑着打量着我与荀彧道“荀文若,旧闻大名了,当世年少名士,名冠豫州,我刚进颍川就听说了文若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荀彧有行了一礼谦虚道:“传言而已,荀彧比陈大人还差了许多。”这是陈琳转向我道:“杜公之子,与杜公一般英容伟岸,能与文若同行,相比也是才情不小呀,杜公,后继有人啊。”

    我有些惭愧道:“旭,愧已,近日前方才结识文若兄,多蒙文若兄提点。大人谬赞了。”陈琳哈哈一笑对我父亲道:“杜公此番,何将军以替杜公谋下了侍中、太子少师一职。望杜公早些动身,大将军虚席以待久矣。下官就此,告辞了,大将军还等下官回复。”说罢起身告辞。我父亲起身相送,让我陪着荀彧先去书房坐会。

    书房,我与荀彧对坐,道:“文若兄,此番就召我父入京,兄怎看。”荀彧笑着道:“杜公,名扬海内,自司隶校尉李元礼、太尉陈仲举离世后,可谓是清流的领袖,此番召杜公回京,应该是大将军之谋,以杜公的名声来制衡朝中的宦官一党,若杜公再出,必然会得到士人的推崇,也能得太学生众的助力,此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只是因先番的党锢之祸祸,杜公如入京,名高声显,必为十常侍所记恨,恐有不测。”话音未落,门外响起了我父亲爽朗的笑声:“人言荀文若有王佐之才,此见不虚矣。"我与荀彧赶紧准备起身相迎,父亲却挥了挥手道:“不必了,依文若刚才所言,此番进京,吉凶如何。”父亲说完双目盯着荀彧似乎要想看穿荀彧的内心一般。

    荀彧思忖了一下道:“恐有生死之祸。如今朝廷上下宦官与外戚以势成水火,叔父,你身为士人领袖,因为建宁元年与熹平五年的党锢之祸,虽然叔父你侥幸留的一命,然现在朝中清流势力几乎被十常侍拔出干净,由此叔父虽有名声,但在朝中却无立锥之力。所依者,不过大将军尔。此大将军荐叔父为侍中、太子少师,此是以叔父为石,是为问路之计。一来凭借叔父的名气来招募天下士人,二来借叔父试探宦官。”

    父亲默然半响盯着荀彧道:“文若觉得,是否该入京。”“该!”荀彧一脸严肃道。

    “为何?”父亲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道。

    “原因有三。一者、叔父名声在外,此番是为皇帝所召,若不入京,与叔父名声有损。二者,叔父此番入京也许能改变些什么,对叔父对大汉也是一次机会。三者,叔父想入京。”说完双目炯炯的盯着我父亲,脸上一片钦佩之色。

    “好!好!好!”我父亲连说了三个好,便不再言语。一脸欣赏的看着荀彧。

    这是我急忙说道:“可父亲!”还没说完父亲举手打断道:“苟全性命,明哲保身,岂是大丈夫所为。我杜密早在十年前就应该随李元礼去。”说着慈爱的看着我道。“若此番我入京师,身有不测,旭儿你切莫要作儿女之态,莫要以父为念,要秉承为父的意志,还大汉一个太平安然。为父纵死,也可含笑九泉。”说完又看向荀彧道:“文若,此番要我身遭不测,文若可否代我照顾旭儿一二。”说罢双目期希的看着荀彧。

    荀彧严肃道:“叔父何话,若你有不测,公奕是荀彧之弟,何言双目照顾一二。无论叔父如何,公奕都是我荀彧之弟。”

    父亲突然起身,向荀彧拜了一拜,道:“由此,拜托了。”又转身向我道:“旭儿,你莫要多想,平时多和文若学学。你们聊,为父先去了。说罢转身离去。

    我和荀彧目送父亲离去,心里有些嗟嘘道:“难道这就是士大夫的担当么。”此时我脑子里不断的想着林则徐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想着想着就念出来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士大夫的虽然显耀但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担当。父亲啊,父亲啊,但愿此番你能如愿。”

    荀彧不断念叨着我刚才念出的林则徐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仅抚掌笑道,“公奕,竟然能想通,愚兄就不用劝你了,如叔父这般的人,方是我辈的楷模呀。”

    与荀彧又攀谈了些许,荀彧便提出了告辞,我送荀彧出了府门,这时忽然我对荀彧道:“文若兄,若是你,文若也会么?”荀彧头也不回向我挥手道“当然,能若此,荀彧之幸尔。”转眼消失在街道尽头。

    我不禁在想自己能如他们一般么?忽然眼中精光一闪,如果我也身在他们这样的环境里,也许我会!我想应该会!

    转身哈哈大笑着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