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哥罩你
字体: 16 + -

第213章 准备出行

    fri jan 09 07:00:00 cst 2015

    杜子骞的话让徐诚忻有些心痛,他突然发现杜子骞已经改变了许多。他不再象以前一样潇洒自如、意气风发,而变得沉稳内敛,多了几分沧桑与狠辣。如果以前他是一把锋利的刀子,那么现在更象是一把硬邦邦的铁锤,刀子能割断咽喉,铁锤却能让人粉身碎骨。

    战场是让一个男人最快成熟的地方,做为一个爱兵如子的将军,再也没有比看着自己的士兵不断倒在血泊中更痛苦的事情了。要不是他父亲在一边旁看着,他早就冲上去与敌人拼命了。好在他有一位这样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父亲做为统帅,让他学会了冷静与麻木,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同时,徐诚忻感到有些愧疚,人海战术虽是哲宗定下来的,做为军机大臣的他也是有责任的。更凑巧的是这几天都在家与妻妾厮混,连杜子骞回京了都不知道。

    “子骞,你放心,这些将士不会白白牺牲。我徐诚忻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该我们的东西一样都不能让他少。西夏已经没了,辽人却占了我们不少便宜,不管他得了什么我定会让他们都吐出来。”

    杜子骞点点头,道:“这正是我今天来此的原因,也是我北府军全体官兵的请求。我大宋与辽结盟灭西夏,无数将士战死沙场。换来的却是寸土未得,幽云十六州划地独立成国,将士们都憋着一股怒气啊。讨伐西夏之时,辽人对我军百般挑衅,要不是以大局为重早与他们打起来了。如今西夏已灭,辽人亡我之心不死,宋辽之间早晚要有一战,战端一旦开启,我北府军愿重上北疆为国杀敌。”

    徐诚忻一拍桌子,道:“子骞果然与那帮大臣不同,局势看得很清楚。老实跟你说,我自从易州回京,一直在准备的就是这件事。不仅是辽人,还有女真、蒙古,他们都是我大宋的死敌,不早做准备迟早要为其所害。”

    “蒙古?”杜子骞怔了怔,道:“女真倒是个隐患,但蒙古一族我朝知之甚少。据闻他们久居极北的高寒之地,那里戈壁荒滩,氏族分散穷困,自顾尚不暇哪敢南下扰宋?”

    徐诚忻正色道:“不管你信不信,其实他们才是我朝的大敌。不过处理这事还早,首先我们得把辽人给摆平了再说,然后再是女真。至于蒙古,却是要时时记在心里,一有机会就得把这个心头大患除掉。”

    “不知小明兄打算怎么做?”

    “想取辽国必先拿下幽云十六州,此次我奉圣北上就是要跟周南安摊牌,不管他愿不愿意,幽云十六州必须归还大宋。”

    “那你估计会有几成把握让他降宋?”

    “最多二成把握,”徐诚忻笑笑道:“其实这二成把握也是有些乐观了。周南安根本就是个花瓶,在他身后牵线的还是耶律洪基,只要他不同意,周南安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会带着兵去和他商量,一旦谈崩直接打下来。”

    “理应如此,”杜子骞沉声道:“此等跳梁小丑必须给他们点教训才是。只是辽人......怕不会袖手,不知小明兄有何对策?”

    “所以此事当尽早,第一,早点去,他们的兵力布署不会很到位。第二,辽人就算是从中阻挠估计也不会明目张胆,毕竟两国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这点脸面总是要顾全的。”

    杜子骞沉思片刻,想想这事恐怕也只能这样了。随即又问:“伐辽之事......不知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就看女真那边的情况能否跟上。完颜家族不是个省油的灯,我们不能太依仗他们,不仅如此还要心防着些。只要他们有一战之力,立即诱他们动手。我想最迟到明年初,战争将全面开始。我虽然一直在准备,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是胜是败还真说不准。子骞你的北府军趁这段时间好好休养,到时还有一场硬仗在等着咱们。”

    杜子骞将茶盏一放,挺身而起,道:“打了大半年的窝囊仗,正想痛痛快快与辽人比试一下。这半年,辽人的脾性也略略摸到一些,是胜是败还真不好说呢。”

    说起打仗,徐诚忻也是有些心得的,但他打的是防守战,与辽人的正面交锋还嫌经验不足,于是干脆与杜子骞讨论起作战经验来。特别是火器的应用,当时北府军也曾带着一些火炮。但

    当时的火炮数量太少,根本不成规模,再加上那些士兵都不是从铁卫营出去的,操作很不熟练。部队不停在草原上奔袭还拖着几门大炮实是累赘,最后不得已弃于荒野。如此一来,杜子骞对火器的信心大减,认定它只适合守城,不利于野外战场。

    机动性不足这个缺点徐诚忻是早就了解的,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天下就没有他打不赢的仗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努力购买战马,骑兵与步兵相互补充,炮兵、火枪兵、投掷手配合得当,能攻能守。只要训练出几套科学实用的阵法,应该可以大大弥补个中不足。

    二人讨论一番,不觉天色已晚。在杜子骞告辞时,徐诚忻兴致不减,干脆随他一起回杜府拜望杜老将军,又是一通长谈。

    等他回府时已近三更,晚晴亲自服侍他休息,边问道:“相公已经打算好何时动身了吗?”

    徐诚忻笑笑道:“什么事都瞒不了你,是已经想好了。明天点兵,然后进宫向圣上辞行,后天一早就动身北上。”

    “这么快!”晚晴脱口而出。

    “舍不行相公吧?”徐诚忻将她拉放怀中,说:“事情早晚都要去做的,晚做不如早做,好早点回家陪老婆。”

    晚晴沉默片刻道:“相公安心国事,不必早牵挂着家中,家里一切自有晚晴在尽可放心。”顿了顿又叹道:“相公的官越做越大,所冒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北方不比宋境,那辽人都是穷凶恶极之辈,刀剑无眼,相公万不可亲临险境......”

    晚晴虽是个女强人,但终究是个女子,在她心中唯一的依靠还是自己的相公,相公临走之前叮嘱一番也是免不了的。徐诚忻倒是很自信的,有十万装备了火枪大炮的铁卫军做为后盾,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可谓占尽优势。只要他在战场上不犯大错,打个胜仗还是十拿九稳的。

    好言安慰一番,二人才相拥睡下,却又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一早,徐诚忻与家人依依惜别,抖擞精神直奔铁卫军营地。铁卫军陈友直、董统一伙在军营里憋了大半年,每天尽对着木人草垛砍杀,无聊之极。前些天就听说徐诚忻要带着他们出使幽州,个个兴奋得摩拳擦掌,在他们眼里,又一件大功可以唾手可得了。

    “大帅,是不是要跟辽人干仗了?”

    一进中军大帐,这伙人就急不可耐地围上来打听。徐诚忻打量了番这些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将军,平日里自己没个规矩,这伙人都学在眼里,一个个嬉皮笑脸没个正经。不过正经起来还是很严肃的,所谓“严肃紧张团结活泼”,都是个好苗子......

    徐诚忻看着挺满意,笑道:“怎么,都手痒了?”

    “何止是手痒,浑身都在痒哪!”董统满脸络腮胡子摆出一付谄媚的笑脸,看着实在是不和谐。

    徐诚忻正色道:“现在还不到时候,痒了也得憋着,把这股劲憋足了。一旦开打,才能打得狠。”看他们有些失望,又道:“不过也等不了多久啦,我们明天就出发,先给他们摆摆威风,要是还不服再动手也不迟。这几天你们都回过家了吧?打仗也不是开玩笑,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写的遗书都写好,别总以为自己有九条命。”

    陈友直笑笑道:“大帅,如今咱铁卫军可不比当年了,十万将士可算是人多势众啦。由您亲自带着,再多的辽军咱也不放在眼里!”

    “这话我爱听,”徐诚忻哈哈一笑,道:“军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自信。”

    “那我们开始点兵吗?”陈友直忙问。

    “点个屁,”徐诚忻摆摆手道:“铁卫营的兵个个都是精英,一个不落全都带上,咱们都是自己兄弟不用来这套。刘武,去把军官们都集合到大帐下面,我说几句就行了。”

    “遵命!”

    不多时,铁卫军从队正以上军官全总在大帐下集合,足有上千人。这些人大多是从易州回来的老兵提拔起来的,也有些是禁军中挑选任命,个个昂首挺胸,站得纹丝不动。

    “铁卫军的兄弟们,我听说你们不打仗都浑身痒得厉害!”略带调侃的语调让大家面露笑意,徐诚忻略略停了停,严肃地说:“那我告诉你们,这样的日子快要结束了。我想你们也听说了,辽人对我们大宋屡屡挑衅,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次又背信弃义,强占幽云十六州,他当我们是什么?当我们铁卫军是什么?胆小鬼吗?懦夫吗?他们欺到我们头上来了,怎么办?”

    “杀杀杀!”

    “对!就是要好好教训他们一顿。都说辽人强悍,辽人无敌,我不管别人怎么看辽人,在我徐诚忻眼里、在我们铁卫军眼里,辽人就是一堆狗屎!咱们是军人,军人就是要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打仗是要死人的,你们当中也许会有许多人战死沙场,但做为军人、做为铁卫军,我们无所畏惧。精忠报国,这便是我们铁卫军的职责......”

    “精忠报国、精忠报国!”